養牛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使用者6813526217308272020-04-01 02:53:46

如果你準備飼養奶牛,首先要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工作:

(1)牛場選址。

奶牛飼養場、舍的建設是養牛的基礎。建設奶牛場、舍,應根據計劃飼養的奶牛頭數,確定建設的規模。在牛場選址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地勢:

地勢應比較乾燥,地面平坦或者稍有坡度,但通常不能建在山坡或高地上,否則,冬季容易招致寒風的侵襲,也不利於交通運輸。

土質:

土質對牛的健康、管理和生產效能有很大影響。一般要求土壤透水性、透氣性好,吸溼小,導熱性小,保溫良好。最合適的是沙壤土,雨後不會泥濘,容易保持乾燥。如果是黏土,會造成運動場積水、泥濘、牛體衛生差、腐蹄病發生率高。因此,在黏土地區建奶牛場,運動場應中間高、四周低且有排水溝,最好在運動場上鋪沙土,或建防雨棚。

水源:

奶牛場每天消耗大量的水。一般情況下100頭奶牛每天的需水量,包括飲水及清洗用具、洗刷牛舍床位和牛體等,至少需要25~30噸水。因此,奶牛場應選在有充足良好水源之處,以保證常年用水方便,並注意水中微量元素成分與含量,通常井水、泉水等地下水的水質較好。

交通與防疫:牛場每天都有大量的牛奶、飼料、糞便進出。因此,牛場的位置應選在距飼料生產基地和放牧處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又不能太靠近交通要道和工廠、居民區,以利於防疫和環境衛生。一般牛場要求距交通主幹道300米以上,距居民區500米以上。同時,牛場應位於居民區下風向,以防牛場的有害氣體和汙水汙染居民區。

(2)牛場規劃與佈局。

奶牛場規劃應根據經營方式、規模大小,本著因地制宜和便於科學管理的原則,合理佈局,儘量做到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基建資金,有利於防疫衛生,防止環境汙染。一般考慮將奶牛場分為以下3個區,即生活管理區、生產區和生產輔助區。各區要相互隔離,並有嚴格的消毒衛生防疫措施。生活管理區應位於最上風向;生產區包括各類牛舍、擠奶廳、貯奶室、獸醫室、病牛室等。牛舍與牛舍之間距離間隔20米以上,運動場內儘可能有遮陽樹木,有利於夏季防暑降溫,獸醫室、病牛室建於其他建築物的下風向;生產區入口處,應設消毒池及消毒室。生產輔助區主要指飼料加工調製貯存室、青貯窖、畜糞堆貯處理區等。飼料加工調製貯存室、青貯窖應設在距離牛舍較近的地方。畜糞堆貯處理區應與其他建築保持一定距離,並且便於牛糞向場外運輸。

(3)草飼料的準備。

在養牛之前,要準備好一定數量的飼草飼料。通常一頭奶牛一年需要乾草1000~2000千克,青貯飼料和青飼料7000~10000千克,其他飼料如胡蘿蔔、白薯、糟粕飼料1000~4000千克,還要有少量的食鹽和礦質飼料。精飼料就是穀物和各種餅類飼料,一般需要1500~3000千克。6月齡以內的犢牛,一般按4頭折1頭計算;6月齡以上的育成牛2頭折1頭;青年牛1頭按1頭計算。

根據以上數量安排準備好各種飼料,還要注意把飼料保管好,防止受潮,不要給牛飼餵發黴變質的飼料、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