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真情37962018-05-11 21:57:06

新豐縣在廣東的中部偏北,韶關市南部,珠三角經濟圈邊緣。其實在很早之前,南宋皇帝就建立了新豐縣。取這個名字的原因就是這個地方的資源特別豐富,那時候這個地方就屬於廣東省南海郡。南宋之後,新豐縣又改過許多名字,例如休吉,長寧等,新豐縣也隸屬過不同地方。1988年一月後,就正式劃到韶關市並且掌管至今,新豐人文底蘊豐厚,出現過非常多的人才,例如宋初嶺南進士第一人古成之吏部天官姚鈿,黃埔軍校第一屆畢業生潘學吟等等。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田蘭地博2018-05-12 10:48:03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應該是雄厚的!

韶關新豐縣,於南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建置,取“物產豐富”之意,屬廣州南海郡,可見其歷史是相當悠久的。新豐縣是韶關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因其地處廣東省珠三角發達經濟圈邊緣,南連從化、龍門,北接翁源,東鄰連平,西靠佛岡。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新豐縣轄6鎮1街,141個行政村,16個居委會。2014~2015年,曾榮獲“廣東省縣(市)域旅遊創新發展十強縣”、全國“六五”普法先進縣等稱號。境內有云髻山、西連山佛寺、櫻花谷等景點。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一、歷史沿革和發展

新豐縣在建置前,屬南海郡龍川縣。

公元483年,析龍川縣地置新豐縣,屬南海郡。

公元507年,改屬東莞郡。

公元588年,改為東官郡。

公元590年,屬循州。

公元598年,改為休吉縣

公元607年,改循州為龍川郡。

公元1569年,析河源縣地,兼割英德、翁源兩縣之東南隅,設定長寧縣,取“長久安寧”之意,屬州府。

公元1573年,遷治所於今新豐縣城,興建磚城。

清朝,長寧縣屬惠州府。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民國初,廢府制。

民國3年(1914),複稱新豐縣。

民國3-9年,屬潮循道;民國10-38年,屬廣東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6月13日,新豐解放。

1951年1月,新豐隸屬東江專署。

1952年11月9日,新豐改屬粵北行政公署。

1956年3月1日韶關專區成立後,新豐隸屬韶關專區。

1975年1月,新豐縣劃歸廣州市管轄。

1988年1月,新豐縣劃回韶關市管轄。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二、文化藝術

1、文物

新中國成立後,縣文化部門曾經多次文物普查,均取得不少成果。在縣內各鎮共發現新石器時期至夏、商、周等遠古時期人類活動遺址30多處,以及漢、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古蹟遺物,並出土遠古時期的化石、石錛、石鏃、石斧、石環、仿陶片、陶仿輪等;戰國至宋代的陶具、青銅器、古錢幣以及明、清時期的古籍、字典等。同時,近、現代革命歷史遺址遺物等也被發現,如:

西蓮山寺:位於黃磜鎮雪峒村西蓮山,距縣城20多公里。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九棟十八井:位於馬頭鎮潭石村,整座宅院佔地70餘畝。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參軍第:位於城西塘肚圍,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坐北向南,為三進院落四合院佈局,四周用磚石砌築,是城西村陳氏先人陳登府所建。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民間藝術

新豐縣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有山歌、竹板歌、童謠、諺語、傳說等,更有舞鳳、舞龍、舞獅及春牛舞、紙馬舞、道公舞等。這些民間藝術歷經歲月傳承,深受人們喜愛。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黃磜鎮的紙馬舞、馬頭鎮的春牛舞、回龍鎮的鯉魚舞、梅坑鎮的鳳舞、大席鎮的舞火龍,以及豐城鎮的舞龍等,使瀕於失傳的民間歌舞藝術重獲新生,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

在振興民間藝術的同時,縣文化部門還積極開展民間藝術研究工作。新豐縣《舞鳳》、《道公舞》在新豐民間的衍變軌跡、演出形式、音樂伴奏、服飾道具及風俗節令、信仰禮儀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被載入《中華舞蹈志·廣東卷》。

韶關新豐的歷史文化底蘊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