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個庚日初伏,請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一鳴看社會2019-07-03 11:49:31

夏季一個的‘庚日’是多少天。

每年夏季到了7月份就要迎來夏季最為炎熱的時節了就是伏天,那麼這個伏天到底是怎麼算的呢,有人給出的答案是夏至節氣之後啊,過了三個庚日就開始數伏了,那麼今天的問題來了這個庚日是怎麼算的呢,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呢,庚日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分享一下。

夏至三個庚日初伏,請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

庚日這個名稱的由來呢,是我們古代先人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的時間,天干的數字有那麼十個就是人們熟悉的,甲乙丙地戊己已庚依次往下,而地之呢就是子醜寅卯辰依次往下排開的,然後啊古人們就把這個天干地支相配,得出了甲子,乙丑,丙寅,,,,來回交叉60次,之後綜合處了我們老話講的六十花甲子。‘三庚’顧名思義就是三個庚字。

由於天干是十個,所以就是每隔十天就是一個庚日,而且今年的某一天的庚日不一定是明年的庚日所以每年的入伏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說完了庚日的由來和怎麼計算的我們就來說說2019年今年的伏天是怎麼算的;

初伏 農曆六月初十—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 農曆六月十二—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 農曆七月十一—農曆七月十二

夏至三個庚日初伏,請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

另外三伏天馬上要到了老賈給大家科普科普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小妙招;

少吃少喝冰鎮飲料和食物 切記要不要習慣了裸背特別是男生 吹空調要適宜 最好的話可以沒事喝上一碗綠豆湯解解暑。

夏至三個庚日初伏,請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

夏至三個庚日初伏,請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優雅的風中一葉2019-07-02 18:19:38

10天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分為初伏、中伏、末伏。這是因為夏至以後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短夜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

人們常用“熱在三伏”這句話來形容盛夏的氣候特點。這種說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秦代,就把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叫做伏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