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的作者是唐代的韓愈在課文中作者提出了什麼觀點得出了什麼結論?使用者5581678182433412020-01-20 15:56:01

主旨句: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譯文: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譯文: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擴充套件資料: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透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