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自由哥哥2019-06-27 22:06:52

不是造不出,而是沒那個全球戰略需要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科羅廖夫2019-06-30 10:11:08

歐洲造不出戰略戰機的最主要原因是沒有這個需求,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不需要這玩意,自然不會有研製發展的動力。戰略轟炸機是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組成部分,它和海基以及陸基的核力量共同構成了一個國家的戰略核打擊力量。然而作為世界多極中強大的一極,歐洲卻始終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戰略轟炸機。而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歐洲對戰略轟炸機的需求不大,二則是歐洲缺乏研製戰略轟炸機的實力和技術。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勝利者轟炸機,是英國擁有的最後一種戰略轟炸機

發展任何一種武器都要有自己的假想敵,毫無疑問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分別是針對的對手所研發的。而站在歐洲的角度看,唯一可能使用戰略核打擊力量去遏制的對手就只剩下俄羅斯了。從地理因素上看,歐洲和俄羅斯接壤,即使是從德國出發,只需要中程導彈就可以攻擊對手。更容易可行的辦法是使用戰鬥機或者戰術轟炸機突防打擊對手,根本用不著攜帶核武器進行遠端打擊的笨重戰略轟炸機。

更何況即使拋開地理限制因素不提,歐洲的核安全保證主要由美國來承擔,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戰略和打擊力量,其轟炸機機隊也是異常龐大的。歐洲和美國同屬北約陣營,在這個陣營中又美國的空中核力量就已經足夠,因此歐洲沒有必要發展自己的代價高昂卻難以建造的戰略轟炸機。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而除去需求方面並不強烈之外,歐洲在技術和實力上也缺乏建造戰略轟炸機的能力。戰略轟炸機是一個國家航空製造業的技術標杆,能夠建造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必定擁有極為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水平。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只有英國在歐洲國家中還保留著完整的航空工業,法國德國都失去了這方面的基礎。英國勉勉強強發展出自己幾款並不成熟的戰略轟炸機,

(例如英國曾有的“火神”戰略轟炸機),

而法國和德國乾脆就利用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來實行核打擊任務了。出現這種情況,和這些國家的技術積累和航空工業實力脫不開關係。

再者,戰略轟炸機這種武器帶有戰略這兩個字,而凡是帶有這兩個字的武器,價格基本都不會便宜。一架美軍B2戰略轟炸機價值24億美元,其單位重量的價格是黃金的三倍。就算往低了一個檔次的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來看,一架這種戰略轟炸機價格可以摺合現在的8。5億美元。如此昂貴的武器,歐洲國家幾乎沒有哪個能夠獨自承擔。因此即使英國短暫的服役了自己的戰略轟炸機,它也因為經費和預算的問題,最終放棄了空基核力量。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事實上,如今除去美國和俄羅斯,並沒有別的國家還擁有戰略轟炸機,即使是中國擁有的也不過是勉強可被稱為戰略轟炸機的轟6K,實際上轟-6K的標準名稱為“中程轟炸機”。這種武器適合那些進行全球大國爭霸,並且擁有雄厚軍事技術和工業實力的國家。如果不是蘇聯時期的老本在,就連俄羅斯估計也弄不起這種東西,何況分散且不注重軍事的歐洲呢。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國平軍史2019-06-28 12:36:58

即便蘇聯解體,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衣缽,領土高達1700餘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依然全球最大,且橫跨歐亞兩大陸,因此從地緣角度而言,俄羅斯屬於歐亞國家,但俄羅斯與日本一樣,都將自身視作西方國家為榮。

因此所謂歐洲造不出戰略轟炸機,事實上指的是英法德意等歐洲強國,畢竟歷史上都是老牌帝國,從未缺失一戰和二戰,且曾經打得頭破血流。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現在,英法德意等歐洲強國都成了肌無力,嚴重依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北約的旗幟下彷彿才有軍事存在似的,德國由於是戰敗國,沒有擁有核武的權力,戰略轟炸機就無從談起了。

義大利進不了聯合國常委,所以也不願開發核武和戰略轟炸機,英法儘管是聯合國常委,但有北約這棵大樹好乘涼,也不願開發耗資巨大的戰略轟炸機。

英法除了保有少量的海基核力量,總算有幾枚遠端彈道導彈充門面以外,早就自廢了陸基和空基核力量,都沒有陸基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所謂的“三位一體”打擊能力,英法只剩下了海基一位打擊能力。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與法國曆來沒有戰略轟炸機不同,英國曾經裝備過一款中型火神戰略轟炸機,當然,是上世紀40年代末期研發的,50年代中期才投入實際使用的世界上最早的一種三角翼轟炸機,但馬島戰爭以後的第二年就全都退出了現役。

火神轟炸機最大載彈量僅9。5噸,最大作戰半徑3700公里,以當下軍迷的眼光來判斷,算不上是一款真正的戰略轟炸機,更似一型中型轟炸機,因為除了載彈量少以外,作為一款轟炸機不到4000公里的作戰半徑,都好意思說是戰略轟炸機。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由於飛不遠,馬島戰爭期間,以奧松島為起降基地,火神轟炸機竟然進行了5次空中加油,才勉強完成對阿根廷馬島守軍機場和雷達站的轟炸任務。

歐洲國家國土面積普遍都很小,所以當年德軍裝甲部隊在空中戰轟機掩護下,平推進攻往往就能攻下來,強大如法國也不過如此,沒抵抗多長時間就舉手投降了。

但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德國軍隊如法炮製在蘇聯身上時就不靈光了,即使蘇聯人不抵抗,德軍裝甲部隊和空中戰轟機也不得不停止進攻的腳步,因為蘇聯的國土面積實在是太大了,燃料和食物跟不上了還打個鳥仗。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一樣的道理,英法等歐洲老牌帝國,就其國土面積來說都是小國,因此沒有必要研發裝備戰略轟炸機,甚至都不需要大航程的戰鬥機,剛起飛就飛到別國領空了。

歐洲國家實在是太小了,隨團乘坐大巴歐洲遊的中國人對此深有體會,一天時間能穿越好幾個國家,且歐盟“申根公約國”高速公路都是相通的,都沒有邊境收費站,大巴一路暢通無阻。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且戰略轟炸機不僅研發費用高昂,且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費用也過於沉重,養這般數百噸的空中龐然大物,對歐洲國家來說真的毫無意義,特別是隨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華約樹倒猢猻散的背景下。

戰略轟炸機由於研發費時費力,平常產生的費用也過於高昂,目前,也就美俄兩國擁有真正意義上載彈20噸以上,航程破1萬公里的戰略轟炸機,特別是蘇聯的遠端轟炸機需要跨越北極才能進攻美國本土,國外基地又比較少,所以必須研發大航程的戰略轟炸機,動輒大載彈量且能飛1萬公里以上。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晨曦談兵2019-07-03 14:30:07

戰略轟炸機是真正世界大國的標誌性裝備,二戰之後歐洲無大國,只剩小強一群,當然沒有發展戰略轟炸機的現實需求。但是說歐洲造不出戰略轟炸機也是不準確的,至少英國就曾經擁有過所謂的3V戰略轟炸機,也就是火神轟炸機、勇士轟炸機、勝利者轟炸機這三駕馬車,其中火神轟炸機還參加過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一直服役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火神戰略轟炸機

歐洲作為現代航空工業的中心之一,具備強大完備的技術基礎和配套能力,也是在准入門檻最高的民用大飛機領域唯一能夠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巨頭(波音系列和空中客車系列幾乎壟斷了全世界幹線客機民航市場),同時還有羅羅公司這樣的航空發動機大師,因此歐洲研製戰略轟炸機,在硬體條件上基本不存在什麼實質性的障礙。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空中客車A380

然而由於經歷了兩次慘烈的世界大戰,歐洲國家不僅普遍元氣大傷,而且也喪失了昔日掌控世界霸權的風光地位,淪為後起之秀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蘇聯的掌中玩物。西歐是美國的勢力範圍,東歐是蘇聯的勢力範圍。絕大部分的歐洲國家在政治上沒有獨立性,在軍事上依賴宗主國的保護,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完全沒有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必要和能力。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幻影5戰術轟炸機

當時整個歐洲只有英國和法國相對獨立,因此英國依然保留了一支規模不小的戰略轟炸機機隊(數量一度超過100架),不過航程、載彈量都不能跟美國蘇聯相提並論。而法國受限於發動機領域的短板,始終沒有搞出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只能用幻影5之類的戰術轟炸機湊數。好在英法兩國主要假想敵的距離並不遙遠,無論是火神戰略轟炸機還是幻影5戰術轟炸機都可以夠得著對手。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本著夠用就行的原則,二戰以後實力大幅萎縮的英法兩小強,能夠擁有這種級別的空中遠端打擊力量已經感到滿足了。特別是英國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終於有機會向世人顯示:我們英國皇家空軍也是具備跨洲際打擊能力滴。2架火神轟炸機從英國本土懷丁頓空軍基地起飛,途經位於南大西洋的英國海外領地——阿森松島上的懷德威克空軍基地,略加休整再徑直前往馬島。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火神轟炸機自身的航程遠遠不足以完成這項任務,因此英國皇家空軍制定了非常複雜的後勤保障計劃,由11架勝利者轟炸機改裝的空中加油機輪流提供5次空中加油服務,確保火神轟炸機能夠飛臨馬島上空實施轟炸。此舉雖然實際戰果極其有限,但是極大地震撼了阿根廷軍隊的鬥志。隨著冷戰的結束,英國大舉削減軍備,1991年最後一架火神轟炸機宣佈退役,從此歐洲結束了擁有戰略轟炸機的歷史。

作者:刻雨無痕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黃娜老師2019-06-28 22:27:57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戰略轟炸機。平時我在課堂上,針對入門級的學生,都是先按價格解釋。比如,一般加“戰略”兩字的,價格幾乎都不便宜,像最典型的B2(下圖,怪異的形狀是為了減少對電磁波的反射,實現雷達隱身),造價24億美金,而美國排量最大航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是45億。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科索沃戰爭中,一架美B2隱形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的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沒用就近的北約軍事基地,可見是真心挑事兒),經過兩次超高難度的空中加油,飛躍大西洋、地中海,於1999年5月8日5時45分(北京時間)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使館,造成了我方3人死亡,20多人受傷。

咱們再回到主題上來。所謂的戰略轟炸機,就是執行戰略任務的中、遠端,攜帶大當量核武器的空中運載工具,因此,它又是一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核潛艇,洲際戰略核導彈機組成一國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一般來說,加了“戰略”兩字的,都與“核武”、“遠端打擊有關”,平日裡不會隨意拿出來用的,只搞威懾,除非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或者預謀已久的大事情。

戰略轟炸機除了攜帶核彈外,也能掛載常規導彈,既可以近距離投放核炸彈,又可遠距離發射巡航導彈。既可做戰略進攻武器使用,也可以在必要時轉型執行戰術轟炸任務,支援陸、海軍作戰。不過一般輕易不會這麼整,因為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檢驗一個國家是否具有戰略空軍,戰略轟炸機是標誌之一。然而,時至今日,全球只有兩美國、俄羅斯擁有戰略轟炸機。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咱們中國也不遠了,正在研發中的轟-20據說要在國慶節亮相,而一直自信爆棚的印度也在不惜血本的跟俄羅斯求購戰略轟炸機。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再看歐洲,德國戰敗國受限制,跟核武器沾邊統統不讓碰,而英法甚至傳統軍工強國瑞典在“闊氣”的時,也曾經嘗試過,但進展了一段時間後,全都黃了。

究其原因,首先就是各國財力、物力還有技術方面的限制,小國辦大事實在費勁,這方面就不多贅述。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戰略級裝備的發展需要有清晰的戰略目標,而進入90年代後,歐洲各國的“假想敵”沒了。冷戰時期,歐洲國家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蘇聯。時至今日,蘇聯早已不復存在,俄羅斯和歐洲各國之間的能源合作越來越火熱,有石油、天然氣照顧著,歐洲與俄羅斯正面開戰的機率幾乎為零。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此種情形下,技術要求非常苛刻,造價貴,養護成本也極高的戰略轟炸機自然不是在各種經濟、社會危機中掙扎,愈發“差錢”的歐洲的考慮議題。

而且,歐洲各國的選民們也不是好惹的,拿著納稅人的錢去整這種不能直接惠及民生的產業,老百姓們肯定會鬧事。像去年法國政府加徵了個燃油稅,就搞得黃馬甲鬧了兩個月,巴黎騷亂中,裝甲車都開到了香榭麗舍大街。

另外,考慮到選民支援率,哪屆領導人也沒這個魄力豁出去自己的政治生涯去發展戰略轟炸機,就算連任也就是個十年八年的,研發週期都可能比這個長,政府換屆後還能不能繼續都不好說。

這方面美國就不同了。之前“假想敵”是蘇聯,現在是俄羅斯,而且近年來兩國愈發“不和諧”,經常插手地區衝突,搞個“代理人戰爭”啥的,加上美元就是美國自己印的,黃金儲備最大頭也在美國,號稱“民主燈塔”的美利堅這邊真的財大氣粗,還有特別有需求。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戰略威懾工作可以交給美國為首的北約來負責。畢竟,從戰略上看,北約的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歐洲安全的承諾,美國還是很靠譜的。因此,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歐洲各國看來,單獨搞戰略轟炸機太過奢侈,也沒那個必要。

此情此景下,對於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歐洲各國已經不太上心的了。比如,英國現在已經全面退役火神中程戰略轟炸機和陸基洲際導彈,只保留了核潛艇;而歐洲其他國家也只剩下了法國還能維持洲際導彈與戰略導彈核潛艇。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皇家橡樹19722019-06-30 13:42:20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火神轟炸機”和阿斯頓。馬丁超跑,都是英倫美學的典範!也證明歐洲人是可以設計出好看的轟炸機的,歐洲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是有戰略轟炸機的,雖說整體效能不如美俄兩國的大型戰略轟炸機,但是核威懾作用還是存在過的!

“火神”轟炸機的外貌給人的感覺還行,像一隻大鳥!這種1948年研製的噴氣飛機即便用是用現代工業美學標準去衡量也是漂亮飛機。

從理論上來說“火神”也是飛翼式設計,這要比B–2轟炸機早了差不多50年,只是比B–2多了垂直尾翼,問題是當時沒有飛控軟體,更沒有“數字式飛控計算機”,“火神”要是沒有垂尾的話就從天上掉下來了。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英國作為航空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有深厚的航空工業基礎和技術積澱,就是現在英國的航空發動機也在世界上佔有顯赫的位置!二戰之後航空進入到了“噴氣機時代”,英國雖然國力大為衰退,仍然投入巨資研製“噴氣機”的技術,也想在新科技佔有一席之地,緊跟美蘇強大的國家研製“軍用噴氣機”的步伐,先後研製了:“火神”、“勝利”、“勇士”三型中程轟炸機和“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而“堪培拉式”轟炸機是二戰後製造數量最多的轟炸機,生產量高達1400架左右!以至於美軍也看上了它的優越效能,購買專利後在國內生產,編號:B–57,而其衍生型號RB–57D則是戰後第一型高空戰略偵察機。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RB–57D高空戰略偵察機,在U–2未出現之前,它是“西方的戰略眼睛”。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執行轟炸馬島任務途中正在加油的“火神”,充當加油機的是英國的“勝利”中程戰略轟炸機,在總體效能“火神”效能更好一些。

“火神”是中程轟炸機,遠隔萬里空襲“馬島機場”顯然是不行的,中途連續空中加油很多次!但冷戰期間飛抵蘇聯領空卻不是問題!有能力保持對蘇聯的核威懾!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法國在1960年代前國力不如英國,沒有能力研製真正意義上的轟炸機,但為了保持“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在1960年代中期研製了“幻影Ⅳ”戰略轟炸機,從外表來看它就是一架三角翼幻影戰鬥機的放大型,在機腹下掛載一枚ASMP空射型巡航導彈,比“火神”內建彈倉可攜帶20枚1000磅航彈的載荷能力小多了!而且它的作戰半徑也只有1500公里,可攜帶核彈勉強邁過了戰略轟炸機的門檻。

蘇聯解體後,英國和法國總算鬆了一口氣,冷戰期間他倆雖然是配角,但是在北約內部是排名老二、老三,也為對抗蘇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蘇聯解體了共同的敵人沒了!也該大規模削減軍費開支,進行經濟建設。。。就這樣“火神”和“幻影Ⅳ”轟炸機都退役!因為維護它們的成本太高昂了!而且它們服役了幾十年裝置也老化嚴重,升級成本也過高!與其佔用本來就不多的國防預算,不如讓它們退役。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作為兩個合法的“核大國”英法在2000年之後沒有了戰略轟炸機,僅靠戰略核潛艇去維持核威懾,其實英法國土面積太小,即便是有戰略轟炸機生存能力也太低!真的核戰爭爆發沒有戰略縱深極短時間就會被全殲!如果讓戰略轟炸機去執行常規轟炸任務費用太高了,根本使用不起。

現代轟炸機可不是1950年代的“火神轟炸機”那種了,已經成為技術極其先進、價格極其昂貴的武器平臺,沒有個幾百億美元的研製經費甭想搞出來!更突出的問題是,現代航空工業的產業鏈也越來越長,英法兩國現有的航空技術能力沒有辦法獨立設計與製造了(戰略轟炸機和製造空客是兩回事,必須獨立完成),就算是勉強研製出來“飛翼氣動佈局的戰略轟炸機”,也因為接近二十億美元的單價,能裝備十幾架已經不得了了!再分攤研製費用的價格絕對會讓英法兩國軍費枯竭,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英法國是不會去做的。

總得來說,英法兩國已經不似從前國力尚可的年代了,當前的國力不允許他們裝備戰略轟炸機,現在的俄羅斯又沒有當年蘇聯那樣的威脅性,也就不需要戰略轟炸機這種昂貴的武器。。。英法兩國尚且如此,歐洲其他的一千多萬人口,面積十幾二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就更沒必要、沒資格擁有戰略轟炸機了!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軍武最前哨2019-06-28 15:45:17

綜合來看,目前世界範圍內裝備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分別有俄羅斯、美國、印度和中國;注意,題目問的只是“戰略轟炸機”而非“遠端戰略轟炸機”。如果根據現行的大洲劃分,俄羅斯無疑就是歐洲國家,但相信題主所說的歐洲更多的是指以英、法、德為主的西歐國家。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當然,追溯英、法兩國的軍事飛機裝備史,戰略轟炸機也並非完全一片空白,甚至還曾出現過短暫的繁榮期:比如英國的3V系列(火神、勇士、勝利者),法國的幻影-IV,都曾是各自空天部隊中戰略力量的組成部分。

但時至今日,英法兩國的戰略轟炸機卻都已兵刀入庫、馬放南山,不禁讓人有些唏噓。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也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先以德國為例,其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戰後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受到諸多限制:武裝數量設限、不許發展核武器、生化武器、戰略性武器、不許建造航母,軍艦總噸位設限等等;基於這個原因,德國自然不能製造戰略轟炸機。

反觀英法等國,他們在冷戰時期的戰略重點主要集中於蘇聯和華約,再加之兩大集團在地緣上比較靠近,所以即便研發戰略轟炸機也更傾向於近中程。而美國為了實現跨大西洋戰略投送和更好的充當北約領袖,自然而然加大了戰略性空中力量的建設。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從美國的角度出發,透過駐紮空中戰略力量為西歐國家提供相應的保護,不僅可以有效的鞏固對本地區的控制,也能間接的遏制英法等國的壯大;所以,在“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前提下,西歐地區包括戰略轟炸機在內的戰略性空中力量發展滯緩。

此外,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後蘇聯時代驟降的戰爭威脅等因素也都讓西歐逐漸失去了發展戰略轟炸機的興趣;但客觀而言,西歐國家完全具備研發戰略轟炸機的技術能力,只是不想造或者不能造,而不是造不出。

我是軍武最前哨!

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帶來精彩內容!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白虎堂2019-06-28 11:32:52

德法兩國聯手開發的“未來空戰系統”模型近期在第53屆巴黎航展上公開展出,這是繼去年英國在範堡羅航展上展示“暴風”戰機以來,歐洲國家拿出的第二款六代機方案。這兩種六代機均由多個國家參與其中,它們的發展體現了歐洲國家對於先進戰鬥機技術的執著追求。

在過去幾十年中,歐洲國家憑藉相對深厚的航空工業技術基礎,發展了眾多版本的戰鬥機型號,然而在戰略轟炸機發展領域,歐洲近年來卻已經是一窮二白,幾乎沒有取得什麼明顯進展。歐洲在二戰之後發展的戰略轟炸機,現在基本上全都退役了,而現在歐洲也沒有新的戰略轟炸機投入使用。

對於戰略轟炸機,美俄兩國都是非常重視的,雙方均擁有規模龐大的戰略轟炸機群,並且也都在抓緊研發下一代戰略轟炸機。夾在中間的歐洲國家,沒有保留戰略轟炸機,就意味著核三位一體打擊力量的缺失。並且,歐洲也沒有發展陸基洲際導彈,因此僅有海洋核投送平臺作為核威懾力量的唯一基點,這顯然會影響歐洲核三位一體力量的進一步完善發展。

歐洲國家當然也清楚這些問題的存在,但是戰略轟炸機的發展,實在沒有戰鬥機那麼容易。作為一種戰略級武器專案,戰略轟炸機生產計劃會受到國家大戰略方針的影響,並且會有一系列複雜的因素對其產生作用。歐洲長程戰略轟炸機的衰落,是過去幾十年間地緣戰略變化,以及內外問題互動影響的結果。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二戰之後歐洲戰略轟炸機的發展

二戰之後冷戰格局的確立,使得歐洲地緣戰略發展出現重要變化,西歐國家開始變得更加依賴於美國所提供的防務安全支援。與此同時,作為西歐最主要的大國,英法兩國也沒有放鬆核威懾力量的發展。因此,除了美蘇之外,歐洲也出現了擁有戰略轟炸機力量的大國。

英國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長期以來施行跟隨美國的政策,這使得英國在防務發展方面也更加依賴於美國。但與此同時,英國也是一個保留了強大實力的戰略大國,在冷戰時期,英國仍然發展了自己的戰略轟炸機,而且英國保持的戰略轟炸機型號一共有三種,即“勇士”轟炸機、“火神”轟炸機和“勝利者”轟炸機,上述機型被並稱為“3V”戰略轟炸機。

“勇士”轟炸機是英國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開始發展的戰略轟炸機型號,該機型於1955年正式投入使用,其總產量達到了107架,是冷戰時期英國重要的核打擊力量。這種轟炸機使用四臺羅爾斯·羅伊斯RA。14“埃汶”Mk。201 發動機,飛機的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900公里以上,續航距離為7000多公里。由於後面“勇士”轟炸機配備了空中加油裝置,因此轟炸機的戰略打擊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上述三個型號的戰略轟炸機中,“勇士”其實是一個差點被淘汰的方案,只不過因為設計師的堅持,以及對於風險的評估,因此最終才保留了這一方案。同樣地,“火神”和“勝利者”也因為風險考慮的問題,而一併進入採購範疇。採購多個型號的戰略轟炸機,可確保降低研發過程所產生的技術風險,並且競爭模式也有助於確保質量水平。

和“勇士”戰略轟炸機相比,“火神”戰略轟炸機的服役時間稍晚,這是一種使用使用三角翼方案的戰略轟炸機,飛機的長度接近30米,翼展也差不多是30米,最大起飛重量可達77噸,其中武器載荷極限能達到接近9。5噸。而且“火神”戰略轟炸機的航速已經接近音速水平,其航程最大超過7000公里,作戰半徑可達3000公里以上。如果執行空中加油的話,“火神”戰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還可以擴充到超過4000公里。

在“火神”戰略轟炸機開始服役的同時,另一款戰略轟炸機“勝利者”也開始投入使用,這是一種起飛重量更大的戰略轟炸機,其最大起飛重量能達到85噸,僅載油量就多達30噸左右。和“火神”戰略轟炸機一樣,“勝利者”戰略轟炸機的飛行速度也接近於音速水平,飛機最大航程可達8000公里,作戰半徑能延伸到接近4000公里。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上述三種戰略轟炸機型號,構成了英國在冷戰時期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它們既可以負擔核威懾工作,也可用於執行常規轟炸任務。英國為這些戰略轟炸機配備了核彈,其中比較知名的有50萬噸TNT當量的“黃日”Mk。1核航彈和百萬噸TNT當量的“黃日”Mk。2核航彈,此外還有著名的“藍鋼”導彈,這是一種核彈頭當量達百萬噸級的防區外戰略打擊武器,導彈的射程超過180公里,航速可突破2。0馬赫

在部署戰略核彈頭的同時,英國的戰略轟炸機也能選擇戰術核武器,“火神”戰略轟炸機可以配備一種代號“紅鬍子”的戰術核彈頭,該型彈頭的當量比“黃日”和“藍鋼”小很多,最大為2。5萬噸TNT當量。當然,即使是這樣的當量,也已經趕超美國當初投下的原子彈了。

由於擁有規模足夠龐大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因此在二戰之後的很長時間內,英國的核打擊能力仍然得到了充分保障。藉助核大國的身份,英國也保持了對世界局勢發展的影響力。過去的幾十年中,英國使用自己的戰略轟炸機執行了相當多的任務,這些戰略轟炸機的存在價值得到了充分驗證。

在英國發展“3V”戰略轟炸機的同時,法國作為歐洲另一個重要的軍備技術大國,也開始了自己的戰略轟炸機發展工作。和英國相比,法國並沒有對美國馬首是瞻,法國選擇了自己發展裝備技術,所以法國對戰略打擊力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即使受到美國主導的北約施壓,法國也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戰略轟炸機發展計劃。

上世紀50年代,法國正式提出自己的戰略轟炸機發展計劃,當時法國南方飛機公司和達索公司均想競爭這筆訂單,但是最終達索提供的“幻影”Ⅳ轟炸機方案勝出。所謂的“幻影”Ⅳ轟炸機,其實相當於是“幻影”III 型戰鬥機的加大版本,達索選用這樣的方案,或許和當時法國迫切期待擁有核投送工具有關,因為法國當時正在推進核武器技術發展,達索需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造出合適的轟炸機。

和英國的戰略轟炸機相比,法國的“幻影”Ⅳ轟炸機顯得更加袖珍,但是這些戰略轟炸機是可以超音速飛行的,其試飛速度曾經突破2。0馬赫,這使得“幻影”Ⅳ轟炸機的高速突防能力得到了保障。當然,“幻影”Ⅳ轟炸機的續航距離則不如英國的戰略轟炸機,該機型的續航距離通常不足4000公里,作戰半徑在1500公里左右。對比英國和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幻影”Ⅳ轟炸機的實力略顯不足。

雖然不是很完美,然而“幻影”Ⅳ轟炸機也是一種能夠投擲核航彈的機型,這種機型能夠攜帶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後面又增加了核導彈這一選項。並且,“幻影”Ⅳ轟炸機是可以空中加油的,有了加油機的支援,轟炸機的戰略打擊半徑將能夠得到有效擴大。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歐洲戰略轟炸機力量衰落的原因

英法兩國在冷戰時期啟動的戰略轟炸機研發計劃,使得歐洲也出現了兩個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並且英國還發展了多型號的戰略轟炸機,這足以證明歐洲的戰略轟炸機技術並非一窮二白。然而,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沒有急著為這些戰略轟炸機準備“接替者”,甚至於到轟炸機已經退役的時候,也沒有看到新機型的出現。

英國的“勇士”轟炸機是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退役的,這些剛剛使用10年左右的戰略轟炸機,因為被發現存在結構疲勞等問題,而被要求停飛。由於“火神”和“勝利者”兩大型號的存在,因此英國也沒打算繼續維修“勇士”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就此退出使用。至於“勝利者”轟炸機,其服役時間持續至上世紀90年代,並於1993年退役。“火神”戰略轟炸機開始停止使用的時間為1991年,不過進入本世紀,該機型還進行過飛行活動,直到2015年,“火神”戰略轟炸機才正式退役。

法國的“幻影”Ⅳ轟炸機也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退役的,至2005年,改為偵察版本的機型也全部停飛。作為一個追求自主發展裝備的國家,法國自然不會排斥戰略轟炸機,而英國雖然喜歡跟著美國走,但如果能擁有戰略轟炸機,也算是錦上添花的事情。然而,一系列複雜因素,卻使得英法兩國的戰略轟炸機發展變得相當艱難。

從地緣戰略的角度看,歐洲剛好處在美國和蘇聯之間,並且更接近於蘇聯,所以歐洲對於戰略轟炸機的概念,是區別於美蘇的。從上文引數可以看出,和美蘇轟炸機相比,歐洲的戰略轟炸機普遍規模較小,載彈量有限,作戰半徑也不算很大。這是因為需求決定生產結果,歐洲不需要擁有像美國B-52和蘇聯圖-95那樣的超遠端戰略轟炸機,它們的戰略轟炸機任務執行範圍沒有那麼大。而與此同時,歐洲也不能發展規模太大的戰略轟炸機,否則容易打破核平衡,甚至可能引起美國的警惕。法國發展“幻影”Ⅳ轟炸機,本來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些壓力讓法國不得不更加慎重地對待戰略轟炸機發展計劃。

並且,戰略轟炸機並非可以共同研發、共同擁有的武器,歐洲在二戰之後實力衰落,自己研發武器裝備,壓力是很大的,即使是英法這樣的大國,很多武器開發專案也經常受到經費和技術等問題的困擾。很多時候,英法等國都會選擇和其他國家合作造武器,例如歐洲颱風戰鬥機,以及現在推出的六代機,就是多個國家參與的專案。但戰略轟炸機只能是自己研發,自己裝備,這使得技術難度加倍提升,日常運作養護成本也必須自掏腰包。英法兩國維持了幾十年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實際上也產生了鉅額成本開支,這些成本使得兩國經濟發展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裹。

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之後,英法兩國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讓戰略轟炸機群退役了,這也客觀反映出兩國急切想要擺脫負擔的心態。不可否認,英法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在過去幾十年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現在它們看起來似乎已經沒有用武之地了,留著只會產生更大的開銷,因此不如趕緊退役。

既然老版的戰略轟炸機都“沒什麼用”,那麼歐洲自然更加沒有動力發展下一代戰略轟炸機。而且海基戰略核潛艇的出現,進一步擠佔了研發經費和運作資金,這就導致歐洲的新型戰略轟炸機專案更加無望啟動了。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歐洲現有主要核威懾手段

時至今日,英國和法國的戰略核潛艇都已經發展多個批次了,上世紀90年代開始,英國的“前衛”級核潛艇陸續替換了“決心”級戰略核潛艇,這4艘戰略核潛艇服役至今,目前仍為英國核威懾力量的王牌。與此同時,英國還在計劃開發下一代“繼承者”級戰略核潛艇,這些排水量達到1。6萬噸以上的核潛艇平均造價將達到130億英鎊,它們或許會是最昂貴的核潛艇。英國把如此鉅額的經費花在下一代戰略核潛艇開發上,那麼下一代戰略轟炸機專案自然是基本沒戲了。

法國的情況也有些相似,在上世紀90年代,法國最新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開始加入服役,前代“可畏”級戰略核潛艇隨後也退出使用。至今,法國仍然保持擁有4艘“凱旋”級戰略核潛艇,但法國的戰略轟炸機已經不見蹤影了。

為什麼歐洲只願意在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之間選擇後者呢?除了成本競爭的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就是歐洲的戰略縱深其實非常侷限,英國和法國已經算是歐洲的主要大國了,但是兩國的縱深仍然顯得捉襟見肘,既然沒有縱深優勢,那麼一旦面臨核戰,陸地上的核打擊裝備,如核導彈和戰略轟炸機,都會直接成為優先“照顧”的物件。

相比較之下,在海洋巡航的戰略核潛艇,就相對安全一些,地球上的海洋覆蓋面積遠遠大於陸地面積,這決定戰略核潛艇可以在遠離陸地的深海潛伏。即使沒有陸地核打擊手段可用,海洋核潛艇仍然是威力巨大的二次反擊平臺。英國的前衛級核潛艇現在共享美國的三叉戟2型導彈,這種導彈的射程突破10000公里,並且可以攜帶分導式彈頭。一艘前衛級核潛艇攜帶16枚導彈,即相當於最多有128枚彈頭在崗,這已經足以構成強大核威懾能力了。同樣地,法國的自產M-51彈道導彈射程也能超過10000公里,用於核威懾是足夠了的。

除了利用戰略核潛艇實現核威懾之外,歐洲還提出了使用戰鬥機執行核打擊任務的方案。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戰鬥機,就具備投送核航彈的能力,而颱風戰鬥機也同樣可以配備核常兼備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這些核打擊手段的補充發展,使得歐洲不至於在核威懾方面遭遇太多侷限。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總結而言,歐洲的地緣戰略特點,決定這裡的國家在發展戰略轟炸機方面會受到諸多限制,既然發展戰略轟炸機受到的限制太多,發揮的作用又不夠充分,那麼就不如改發展戰略核潛艇。況且,在國家實力和技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魚與熊掌”是不能兼得的。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英法兩國在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之後,就開始讓轟炸機群退役,並且也沒有急著發展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現在戰略核潛艇成了歐洲的主要核威懾手段,戰略轟炸機的發展條件就進一步被壓縮了。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西涼宣撫使2019-06-28 01:15:19

放眼當今全球擁有自主研製的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三個,而這其中歐洲只有一個——俄羅斯,所以並不能說歐洲造不出戰略轟炸機來,最起碼還有俄羅斯可以撐起門面。而且,在上世紀,歐洲也不僅僅只有俄羅斯有戰略轟炸機,英國也曾研製出戰略轟炸機,但是法國卻一直沒有自主研製的戰略轟炸機,而是使用幻影4000戰鬥機作為替代品。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

目前的歐洲的確只有俄羅斯擁有戰略轟炸機,俄羅斯最主流的三款戰略轟炸機分別為最先進的圖160“白天鵝”系列、老兵——圖95系列和圖22M戰略轟炸機,俄羅斯也是當今全球在戰略轟炸機領域可以和美國一較高下的國家,無論是質量、數量和載彈量的指標都是非常強的。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但是去除俄羅斯的話,也只有英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研製出一款“火神”戰略轟炸機(也已早早退役),包括像法國這樣的核武大國都沒有研製出自己的戰略轟炸機,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海基核打擊力量由戰略核潛艇擔任)

首先是核打擊力量的側重點不同,由於俄羅斯之外的歐洲國家中只有英法是擁有核武器的,而他們對於核打擊力量卻又各有側重,而且英國自身越來越重視海基核打擊力量的發展,先後發展出如“前衛”級、“機敏”級等型號的戰略核潛艇,也就放棄了戰略轟炸機的研製;法國同樣有了幻影4000以及後來的幻影2000M這樣的戰鬥機作為代替,也就沒有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必要了 。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另外則是在沒有強烈戰略需求的情況下,戰略轟炸機的維護保養、研製建造都不是一般國家扛得住的。美國的B2戰略轟炸機雖然強悍,但是飛一個小時就得要美國軍方15萬美元,B2的造價更是高達20多億美元一架,所以像英國都已經早早放棄了戰略轟炸機,因為沒錢真的養不起。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所以理清這前後我們能夠知道,並不是歐洲沒有,歐洲除去俄羅斯之外的其他國家也曾經有,但是現在沒有,將來在北約體制保護之下,也不大麼可能研製。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怪蜀黍老囧曾2019-06-27 23:52:22

誰說沒有,英國3V轟炸機瞭解一下。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浴火2019-07-05 06:32:06

歐洲不是造不出戰略轟炸機,事實上在多少年以前就研發過戰略轟炸機,英國曾經就生產過火神等轟炸機,真正讓歐洲成問題的是他們無法支撐這個專案。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這個戰略轟炸機不僅僅是技術上研發出來就行了,還需要大規模列裝與使用,這個條件對於歐洲國家來說都不具備。

一架兩架戰略轟炸機沒有什麼用,必須建立一個戰略轟炸機群,至少說幾十架,這樣的話涉及的成本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幾乎是無法承受的,歐洲國家也許能設計出來的戰略轟炸機,也能把它造出來,但是軍方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採購和裝備,這才是真正關鍵的頭疼問題。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不是歐洲國家也沒有那麼高的技術水平,對於戰略轟炸機歐洲是造的了卻用不上,也用不起,這才是真正的現實。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紅龍軍團長2019-06-29 08:45:11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

歐洲製造戰略轟炸機並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

。早上世紀70年代,英國、法國、德國就共同開發了民用空中客車客機,技術上並不比波音飛機差,佔據了世界民用航空市場的40%份額。研發大飛機具有技術上的關聯性,如果歐洲想研發軍用戰略轟炸機的話,基本可以確定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設計、試驗及大規模量產工作。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事實上,英國的戰略轟炸機相當可圈可點,二戰後先後研發製造了

勇士、勝利者與火神戰略轟炸機

,其中火神戰略轟炸機航程達到7600公里,參加過英阿馬島戰爭,共生產了109架,1991年才退出現役,2015年還在進行了最後一次飛行表演。火神戰略轟炸機設計思路前衛,巨大的三角翼,甚至有點美國B-2隱身轟炸機的影子。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幻影IV 體型不小

作為軍事獨立性更強的法國也發展過戰略轟炸機,

而且是世界上除了美蘇(俄)以外,第三個擁有超音速轟炸機的國家。

幻影IV 戰略轟炸機的最高飛行速度達到2。2馬赫,能保持1。7馬赫飛行半小時,航程3700公里,妥妥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幻影IV 就像放大了的戰鬥機,能夠貼地高速超低空突防,被稱為“核武刺客”,

共生產了62架,1991年全部退出現役。所以說,歐洲造不出戰略轟炸機是個偽命題。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1991年,記住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年份。西方似乎知道年底的12月份,蘇聯就要解體了。英法兩國的戰略轟炸機只能算是中程戰略轟炸機,剛剛好是為攻擊大家蘇聯歐洲部分主要城市設計的。一旦蘇聯解體,主要的作戰物件消失了,戰略轟炸機的作戰功能也隨之喪失。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

被拆解的幻影IV戰略轟炸機

畢竟保持上百架規模的轟炸機機隊是一件費錢費力的事。對於英法來說,有北約老大美國在前沿扛著,有德國作為戰略縱深,安全緊迫性並沒有那麼高。隨著德國的統一、蘇聯的解體,沒有必要再去發展戰略轟炸機了。英法現在仍然具有空射核彈的能力,他們用的是戰鬥機,可以部署到在德國的北約空軍基地,照樣能夠對俄羅斯形成有效的核威懾。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LEE4962019-06-28 00:23:28

那請題主告訴我,歐洲為什麼需要造戰略轟炸機呢?

1、西歐(基本都是北約成員國)有美國老大哥罩著,國防依靠美國駐歐軍事力量。自己象徵性的投入點國防預算就行了,在此背景下,英、法、德等歐洲傳統強國國防投入佔GDP比重持續下降。比如德國,雖然採購了128架颱風戰機,但絕大多數都缺少配件,無法保障隨時能升空作戰(前幾天兩架颱風相撞,據說已經讓德國空軍損失掉一半可以隨時升空作戰的颱風了),你沒看見美國的川大統領自上任後,就不斷地要求各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投入嗎?因為連美國都覺得,自己被歐洲小弟當槍使了,每年6000多億刀的軍費相當一部分用於保衛歐洲了,而一群歐洲小弟躲在自己背後蒙聲發大財。

2。東歐基本都是原蘇聯的加盟國,蘇聯解體後這些國家元氣大傷,經濟復甦都費勁,拿什麼研製像戰略轟炸機這樣的國之重器呢?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一葉楓流2019-06-28 20:00:32

這裡的歐洲應該是指西歐。歐洲的幾個主要強國英法德意現在的經濟實力都不太強。軍隊規模不大,武器裝備數量不多。

任何一種武器,如果不能在數量上形成規模,就沒有什麼用途。

西歐國面積小,經費少,發展部署戰略轟炸機,國家財力不允許。二戰後英國研製裝備了幾種中程戰略轟炸機,後來都退役了。根本原因是沒有錢了。

戰略轟炸機主要用來投擲核彈,發射核導彈。德意沒有核武器,英法的核武器數量有限。要讓一架轟炸機執行任務,需要很多保障飛機——護航戰鬥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除了轟炸機,還要研製空對地導彈,這對於英法來說有點勉為其難。

所以英法的核力量主要是潛基彈道導彈。法國只部署了少量可以投擲核彈的戰術攻擊機,幻影IV,幻影2000N。

美俄之外的國家建立三位一體的核力量純屬多餘。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首先要考慮地緣因素。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結盟就是不考慮地緣因素的結果。德國和日本根本不能形成力量上的聯合。

二十世紀初英國和日本結盟,由於英國有強大的海軍,可以和日本形成實質上的聯絡。現在的美日同盟也是基於美國強大的海軍實力。

英法國土面積狹小,不可能部署陸基彈道導彈。可以部署轟炸機,但是經濟實力不允許。

世界上只有美俄有條件建立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國土面積大,航空工業能力強,滿足陸基和空基的條件。

歐洲不是造不出轟炸機,都可以製造大型客機,技術上沒有難度。短板是缺錢,沒有用武之地。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風卿揚2019-07-01 07:39:09

俄羅斯不是歐洲嗎?

歐洲為什麼造不出戰略轟炸機?使用者61528816114902019-06-28 00:30:34

沒起飛就出國了。他們需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