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歷史沿革?新馬鞍山2017-11-21 09:21:36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與六朝古都南京毗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眾所周知,萬里長江自天門山起折為北上,“碧水東流至此回”,江南變為江東。馬鞍山由此得名為“江東第一城”。

馬鞍山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其實是1956年才建市的,但從它的本身來說其實並沒有多麼悠久的歷史。因境內有馬鞍山,以山為名。1954年始設馬鞍山鎮,屬當塗縣。1955年成立馬鞍山礦區,屬蕪湖專區。1956年由當塗縣的馬鞍山礦區和採石鎮才設立馬鞍山市,由省直轄。1983年6月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所以我們後文所說的馬鞍山市其實主要還是包括馬鞍山市、和縣、當塗縣的歷史。馬鞍山悠久的歷史積澱了璀璨的文化,歷代名人薈萃。

馬鞍山歷史沿革?

馬鞍山地處和縣猿人、湯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處。古人類遺址的中心位置,屬長江流域中華文明搖籃的中心地帶。透過市內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可以把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

馬鞍山市歷史悠久,市名來源於歷史。2200多年前,項羽率8000精兵從採石渡江北上征戰秦兵,創立霸業,後被劉邦挫敗,南逃至烏江,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遂拔劍自刎。其先行渡江至東岸的烏騅馬見主人身亡,即返身躍江,鞍韉落地,留在江東。所以現在相傳,如今的馬鞍山即為項羽馬鞍幻化。在馬鞍山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志》: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

馬鞍山歷史沿革?

公元222年,三國孫權築城姑孰。347年,東晉鎮西將軍謝尚築城牛渚(今採石一帶)。雖然,這“城”與現代的“市”內涵有別,但是,其軍事地位、政治地位顯赫,且有較大的地域規模(牛渚城達10多平方公里),別處無可比擬。由此,我們可以把這兩城視作馬鞍山城市的源頭。

馬鞍山在西周為吳國境地,春秋戰國為越、楚兩國地。秦朝置丹陽縣,其地屬之。東晉咸和四年,因戰亂等原因,僑置當塗於今南陵一帶。永和元年,僑置豫州於牛渚(今採石)。南朝梁天監元年,置南丹陽郡,治採石。隋朝開皇九年,當塗縣徙治姑孰城,為姑孰城治之始,至今不變。北宋太平興國二年(設太平州,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治姑孰城。元朝改太平州為太平路。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改太平路為太平府,並沿至明清兩代。民國時期,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以馬鞍山礦區、採石鎮等區域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1963年設馬鞍山市郊區,1969年2月設馬鞍山區,1975年9月,分拆馬鞍山區為四新、花山、雨山、向山4區;1979年10月,撤銷馬鞍山市郊區,四新區改名金家莊區;1983年7月,原屬宣城地區的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2001年7月,撤銷向山區;2011年8月,原屬地級巢湖市的含山縣、和縣劃歸馬鞍山市;2012年9月,撤銷金家莊區,併入花山區;析當塗縣博望、新市、丹陽3鎮設立博望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