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是哪國人,後來為秦國做出了什麼貢獻?使用者17544363911530992019-10-07 08:49:16

也叫範且,戰國時魏人,曾任秦丞相,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范雎少時家境貧寒,但他卻不是人窮志短,而是從小就抱有遠大政治抱負。作為魏國的臣民,他要實現安邦定國的抱負,當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魏國。但魏國的門閥觀念相當濃厚,因為范雎家裡貧窮,竟連面見魏王的機會都沒有,只好寄身於大夫須賈門下當門客。但是,須賈是個心胸狹窄的勢利小人。有一次范雎隨須賈出使齊國。齊王以當年齊國遭到五國聯合進攻,魏國拒絕援齊這一例舊帳指責須賈,把須賈弄得很尷尬,是范雎站出來,為須賈解了圍。齊王見范雎是個人才,就贈給范雎黃金、牛肉、白玉、美酒等,想留下他任客卿,均遭范雎的謝絕。回國後,須賈不但不讚揚范雎的高風亮節,反倒向魏王誣告范雎,說他接受齊國的賄賂。恰巧魏王也是個妨賢忌能的人,就懷疑范雎出賣了魏國的情報,先是把范雎打入了死囚,接著又親自拷問,打得范雎肋折齒落,體無完膚,終於把范雎打得昏死過去。魏王還嫌不解恨,又讓人把范雎用葦蒿捲起來,扔到廁所裡,讓賓客們往范雎的死屍上撒尿。到了夜裡,沒有真死的范雎慢慢甦醒過來。看守他的小卒很同情范雎的遭遇,就揹著范雎,把他送回家,對魏王則謊稱把范雎的屍體扔到茅坑裡了。魏王也就信以為真。

范雎讓妻子把他的結拜兄弟鄭安平找來,鄭安平把范雎隱藏到一個秘密地方,精心治療,這才救了范雎一條命。范雎傷好後,就化名張祿,藏進了深山。與此同時,范雎的妻子在家裡遵照范雎的安排,大舉喪禮,使魏王對范雎已死深信不疑。

半年後,秦國的使臣王稽到魏國招聘有才能的人。鄭安平聽到訊息後,就設法見到了王稽,說他有個朋友叫張祿,才能同死去的范雎不相上下,不知秦國可否願意聘用他。王稽答應先見上一面。這天夜裡,張祿打扮成獄卒的模樣,偷偷來會見王稽。他們談了一會,王稽就已認識到這張祿是個難得的人才,就勸說張祿隨他到秦國去一展才華。范雎說:“我張祿是魏國人,本應報效魏國,可魏國有我的大仇人,我在這裡住不下去了。既然您瞧得起我,我就跟您去秦國吧!”於是張祿就悄悄地隨王稽到了秦國。

可是,由於秦昭王當時正為穰侯專橫跋扈而發愁,無暇顧及張祿。這假張祿、真范雎就只好在驛舍裡耐心等待。後來,他聽說穰侯要派兵去攻打齊國,就實在耐不住了,給秦昭王寫了一封信,請求昭王接見他。秦昭王這才安排會見范雎。

范雎在去往王宮的半路上,正好碰上前來迎接的秦昭王的儀仗隊。范雎也不讓路,徑直入前走。儀伏隊的人高聲喝道:“秦王來了,快讓開!”范雎卻高聲說:“我只知道秦國有個穰侯,沒聽說還有秦王!”原來,這穰侯是昭王的親舅舅,平日驕橫跋扈,把秦王也不看在眼裡。坐在車裡的昭王聽到范雎的話,正好刺到了自己的痛處。他阻止了正要去捉拿范雎的軍士,打聽到來人正是張祿,就把范雎請到了宮中。

范雎對秦王直言相諫:按說秦國的地勢,是其他六國都不具備的,兵力也比任何一國都強大,為什麼不能兼併天下,繼往開來中原呢?說到底,是大王上畏太后、穰侯的淫威,下惑於奸臣的諂詐,無法辨明是非,造成計劃、政策上的不對頭。秦王聽范雎說得有理,就讓范雎再具體談談一談。昭王越聽越佩服范雎的才能,便向他請教統一中原的方略。范雎說:“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遠交近攻,具體地說,就是對離我們遠的齊、楚等國搞好關係,使他們不再幹預我們去攻打鄰近的國家;而對離我們近的趙、魏等國,可以像蠶吃桑葉一樣一個城一個城地去攻佔,佔領了就派我們的人去管理,統一中原,何難之有?”秦昭王聽罷,高興得眉飛色舞,便封張祿為客卿,下令把攻打齊國的軍隊撤了回來。過了幾年,又拜范雎為丞相。

范雎當了丞相,便在內政外交上採取一採列的大刀闊斧的革新。在內政上,他建議昭王把穰侯攆到了封地去養老,接著又剝奪了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這些與穰侯狼狽為奸的人的大權,送到邊遠地方去居住。隨後又逼著太后退位養老,不讓她再幹預朝政,使國內政權得到了鞏固。對外,則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派人與齊、楚通好,然後把進攻的目標對準了趙國和魏國等領近的國家。經過幾年的征戰,把韓國攔腰斬為三截,把魏打得俯首稱臣,接著又把趙國打得大敗,一下子傷了元氣,從而為秦最後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