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區位選擇地域性的原因?無癮2021-04-29 11:51:50

地域性是指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技術的地域性差異。其主要原因是: 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分、熱量等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以及社會經濟、技術條件等各不相同,具體環境各因素的測量建議使用農業環境監測儀。測出的資料顯示全國各地,各具長短,各有發展不同農業生物的優勢。 而各種農業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畜禽、水生動植物等,對自然條件也各有不同的少態適應性,對經濟、技術條件的要求也不一樣,這就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 例如,位於我國黑龍江最北部的寒溫帶,無霜期不足100天,年積溫不足1600攝氏度,只能種早熟的春小麥和馬鈴薯等喜涼作物。 雷州半島、海南島、西沙和中沙群島、雲南南部邊境及臺灣地區南端,地處熱帶,宜種植熱帶作物,不宜種植小麥和喜涼作物。 我國東部地區氣候溼潤,水熱土條件較好配合,人口稠密,發展農業歷史悠久,90%以是的耕地,以喬木為主的森林、水面、肉食產品都分佈在這裡,成為我國農作物、林業、畜禽飼養業、漁業和副業的集中產區。 西部地區氣候乾旱,水熱土條件的配合有較大缺陷,農業區小而分散,是以牧業為主的地區。同時,自然環境的各種因素如氣候、水分、土壤等都是變態,隨機飄移性較大,一個因素變動,其他出素相應地跟著變動,智慧化農業環境監測儀可測量,這些變動對農業生物的生長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農業區位選擇地域性的原因?使用者51191961488522022-02-23 12:21:36

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分佈的特點,其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熱量分佈差異。

一,地球表面熱源不同,比如緯度不同;二,物質分佈不同,這樣地球表面的比熱不同;三,同時因物質分佈不同,使地球表面熱傳導速度不同。上面三個不同便造成地球表面熱量分佈不均。

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佈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溫度帶。

熱帶的緯度範圍是23。5N-23。5°S,

北溫帶的緯度範圍是23。5N-66。5N,

北寒帶的緯度範圍是66。5N-90N,

南溫帶的緯度範圍是23。5°$-66。5°S,

南寒帶的緯度範圍是66。5°S-90°S。

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在同一時間不同緯度的地方,陽光照射的程度不同,獲得的太陽熱量也不同,冷熱就有差別,依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把地球劃分為五個熱量帶。

農業區位選擇地域性的原因?使用者88436816025266662021-12-15 08:49:02

趨利避害,充分利用各種條件。

首先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性較強,這就充分體現出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如沙漠中不適合種水稻。其次優越的自然條件如:光照、地形、土壤、水分等不僅使農業高產穩產而且品質好。這就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

另外社會經濟條件也影響農業生產的佈局,如大城市周圍往往形成蔬菜,乳肉蛋鮮花等生產基地,這是市場因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