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20餘刀砍死母親,是人性的泯滅還是教育的敗筆?春娃頭2018-12-08 21:30:11

判逆期孩子的教育——-由12歲男孩弒母引來的反思

才12歲大的孩子,為什麼有如此極端的行為?都說母子連心,然而湖南沅江泗湖山的一起命案,讓為人父為人母都唏噓不已。一個六年級的孩子,他要對生養自己的母親下如此惡毒的手。經初步審訊,男生只是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被母親打後心生怨恨,下了殺心。

一個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從少年期向青春期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孩子的身體迅速發育成熟,有強烈的成人感,進而產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也就在這一時期中,孩子最大的特徵是不願屈從於別人的嚇唬與迫擊炮般的教訓,以至於處在一種與成年人相抵相觸的偏執的情緒狀態中。

這個孩子不是個例,他只是突破了人性的底線,也有孩子手裡拿著刀和父母相向的,也有想拿刀對著父母的。這一切的一切,不能不讓為人父母唏噓後的深深反思啊。究竟對於判逆期中的孩子,當父母的該怎麼教?

我們要沉思,這十多年父母給孩子的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就是兩個字,溺愛。孩子無限的索取,吃的,玩的,道德行為上的不約束,做父母的儘可能滿足,當父母給不起時,想教育時,就出現了上述可怕的場景!

親子關係的融洽一定是解決任何問題的萬年鑰匙,當孩子意識到父母是能真正瞭解他的人,他也更願意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父母,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建議,這時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千萬別平等對話不成搞強制手段。

少若成天性,習慣為自然。孩子得從小管,強制管,沒有訓不服的狼,但是不建議暴力管理,應該智取。

平時,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閱讀書籍,或許沒有立竿見影的好處,卻會給孩子廣闊的視野;培養愛閱讀的好習慣,可能過程並不容易,卻能讓孩子持久獲益。不要讓孩子因為短時間內看不到回報就拒絕閱讀,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都會在未來某個節點成為更耀眼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