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棉花易發生枯萎病,要如何防治呢?毛驢講三農2020-03-05 19:05:57

在棉花種植生產過程中,棉花枯萎病一旦發生很難根治,是一種妨礙棉花生產的毀滅性病害,因此被稱為棉花的“癌症”,該病是由尖孢鐮刀菌(萎蔫專化型)病菌侵染所致,該病害在全世界各大棉花種植產區均有發生,最早在1892年,美國阿拉巴馬州發現棉花枯萎病,隨後逐漸向美國各地蔓延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國。

種植棉花易發生枯萎病,要如何防治呢?

1934年,首次在我國江蘇南通發生棉花枯萎病,隨後在我國開始蔓延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棉花枯萎病在我國只發生在陝西、山西、江蘇等省份區域性地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病害蔓延擴充套件危害日趨嚴重,我國棉花種植產區均有該病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該病在陝西,四川,江蘇,雲南,山西,河南等省份發生了嚴重的危害,給當地的棉花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棉花枯萎病的發病症狀、發生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種植棉花易發生枯萎病,要如何防治呢?

一、發病症狀;

棉花整個生育期均可受到枯萎病的侵害,在自然環境條件下,播種後1個月左右即可出現病株;由於受棉花生育期品種抗病性、病原菌致病力及環境條件的影響,棉株受害後出現的症狀也不相同,分述如下:

1、幼苗期;幼苗子葉後既可發病,現蕾期出現第一次發病高峰,易造成大片幼苗死亡;苗期枯萎病症狀複雜多樣,可分為以下五個型別:

(1)、黃花網紋型;幼苗受害,幼苗子葉或真葉葉脈褪綠變黃,果肉仍保持綠色,而葉片區域性或全部呈黃色網紋狀,嚴重時葉片枯萎脫落;

(2)、黃花型;幼苗受害,幼苗子葉或真葉變黃,葉緣區域性呈枯死斑;

(3)、紫花型;幼苗受害,幼苗子葉或真葉上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病斑,葉脈也多呈紫紅色,隨著病情的加重葉片逐漸萎蔫枯死;

(4)、青枯型;幼苗受害,幼苗葉片呈失水狀、葉稍深綠、葉片萎蔫下垂,病情加重植株青枯、猝倒死亡;

(5)、皺縮型;幼苗長出3至5片真葉時,生長點的嫩葉萎縮、畸形,葉肉呈泡狀凸起,症狀與棉蚜危害很相似,但葉片背面沒有棉蚜,植株節間縮短、葉色變深,一般不會死亡,往往與黃色網紋型混合出現。

以上病症出現,隨環境改變而不同;在適宜發病的條件下,特別是溫室接種的情況下,多發生黃色網紋枯萎病;氣溫較低時,多數病株表現為紫紅型或黃化型形,氣候急劇變化則多發生青枯型枯萎病。

2、成株期;

棉花現蕾前後是枯萎病的發病高峰期,棉株受害後,植株矮小,莖、節間、果實、葉柄均顯著縮短彎曲,葉片呈深綠色、皺縮不平、葉片發厚、葉緣下垂,有時植株中下部個別葉片區域性或全部呈黃色網紋狀,還有植株症狀表現於植株的一邊,一邊出現病症,另一邊仍保持健康狀態,因此,也被稱為“半邊枯”;有時病株會表現為突然失水、全株凋零、鈴蕾脫落、整株枯死或明珠頂部枯死;這種症狀多發生在暴雨之後,空氣溫度土壤溫度迅速下降,而空氣溼度相對較大的情況下。

種植棉花易發生枯萎病,要如何防治呢?

二、發生規律;

1、發病過程;

棉花枯萎病是危害植株維束管的一種病害;病菌潛伏在土壤中病株殘體中存活;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病菌孢子萌發菌絲體,菌絲透過棉花根毛或傷口侵入,在細胞間隙中生長,並向木質部的導管擴充套件蔓延,在導管內迅速繁育,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這些分生小孢子隨著輸導系統向上蔓延,擴散到棉株各個部位。

枯萎病病菌在土壤中的適應性強,一般可存活8至10年,當遭遇乾旱、高溫等不利與病菌生長髮育的環境時,還能產生厚垣孢子等休眠體以抵抗惡劣環境;枯萎病一旦發生,如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往往“頭年一點頭,二年一條線,三年一大片”,從零星發病,很快病情會發到整個棉田。

2、傳播途徑;

(1)、種子傳播;帶菌種子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播種帶菌種子當年就能造成棉田發病,病菌主要依附在種子表面的短絨上,但經過硫酸脫絨後,仍有0。23%的棉株發病,間接證明棉籽內部帶有少量的病菌;另外,採用冷榨方式榨油,不能完全殺死棉籽內、外的病菌,施用榨油後留下的棉籽餅肥,也易造成病菌遠距離傳播;

(2)、病殘體傳播;枯萎病的病菌能存活於受棉病株的各個部位,帶有病菌的病殘體埋入土壤中,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會成為傳染病害的重要途徑;

(3)、土壤傳播;枯萎病病菌可以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惡劣環境下產生的厚垣孢子適應力很強,故能長期存活,使大量的病菌分佈在耕作層內,一旦在明天存活很難根除;

(4)、流水和農事操作傳播;枯萎病可藉助水流擴散蔓延,雨水或灌溉澆水時能將土壤或病菌殘體內的病菌向四周傳播,在受害的棉田從事作業的牲畜、農機器具、以及人或動物均能傳帶病菌。

3、發病規律;

在棉花生育過程中,一般會出現兩個發病高峰期,5月盛中旬地溫上升至20℃左右時,田間就開始零星出現病株;6月中下旬地溫上升至25至30℃,空氣溼度達到70%左右時,最易引發該病盛行,造成大量死苗,這是第1個發病高峰期;7月中下旬入伏以後,土壤溫度上升至30℃以上時,病滴生長受到抑制;而到了8月中下旬地位開始下降,又適宜病毒生長髮育,出現第2個發病高峰期;該病在土溫低、溼度大的情況下,棉花枯萎病病菌菌絲體生長快,反土溫高、較乾燥的條件下,菌絲體生長慢;

雨水多的季節和土壤過於溼潤也是影響枯萎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多雨季節、低窪積水棉田發病重,雨水過多還可降低土壤溫度,連續的陰雨天氣會導致土壤溫度急劇下降,誘發萎蔫病、枯萎病大量發生;受害的棉田嚴查種植棉花,種植年限越長,土壤中病菌積累越多,病害發生情況就越嚴重;灌溉方式和土壤養分不足也易引發病害發生;

種植的棉花品種不同,對枯萎病的抗病性也有很大的差異;陸地棉各種品種對枯萎病的抗病性較強,如中棉所12號、86—1等品種;現在種植的棉花品種抗病性強,可有效防治枯萎病的發生;

種植棉花易發生枯萎病,要如何防治呢?

三、防治方法;

1、保護無病田;由於該病傳播速度相當快,為了防止病菌傳入無病田,嚴格執行檢疫制度,禁止病區種子傳入,建立供種基地和留種田,就地繁育無病良種;

2、及時消除病點;加強棉田管理,發現零星病株及拔除,集中銷燬;病田的棉籽要進行高溫處理,不能留做種用;棉花收穫後,要及時清潔棉田,江明珠枯枝落葉集中燒燬,受害的棉田長期改做禾穀類作物,力求做到當年發現當年消滅;有條件可以進行土壤灌藥消毒,防止枯萎病發生,常用的藥劑有以下幾種:

(1)、溴甲烷;將受害的棉田土壤翻鬆、整平並覆蓋地膜,每畝用20kg溴甲烷燻蒸15天,然後揭開地膜晾曬7天,和有效控制土壤中的枯萎病和其他有害生物;

(2)、氯化苦;受害的棉田每平方米開孔25個,間距20cm,孔深15cm左右,每孔灌藥5ml,需要後用土蓋覆蓋,10天以後翻土整地,使殘留的藥氣揮發,使用該方法滅菌比較徹底,但該藥含有劇毒,使用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成本也比較高;

3、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耐病性強的種子;防止枯萎病發生,應採取種植抗病、耐病、高產的優良品種,這是防止枯萎病發生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抗枯萎病差的高產品種,在發生枯萎病的棉田難以顯示其優越性,還易受病菌侵染髮病,造成棉花減產甚至絕產,推薦選用中植棉2號、6號、中棉所63、58等品種;

(2)、實行輪作換茬種植;受害的棉田實行輪茬種植,可改種水稻、玉米、穀子、禾穀類等禾穀類作物;此外,油菜壓青對棉花枯萎病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適時播種;棉花過早播種,棉苗出土遲緩,易遭受各種病菌侵染,引起爛種爛芽,出苗後又一遭受寒流侵襲,降低棉株抗病能力,嚴易導致苗期枯萎病大發生,因此適時播種也是防治枯萎病,確保出苗率的一項有效措施;

(4)、加強田間管理;受害有病株殘體能使病菌傳播蔓延,因此,要及時清潔棉田,減少土壤的菌源,可有效地減輕褲也病的發生機率。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