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先啟歷史2018-03-14 21:43:17

當年諸葛亮南征後,蜀漢勢力染指並實際統治過緬甸。而緬甸曾是孟獲控制區,七擒孟獲雖是演義說法,但是孟獲此人是歷史上有書可查的。

當時孟獲被西南少數民族人民尊為夷王。有文獻說孟獲所統治的地區稱為“南中”,為今四川長江以南地區,雲南,貴州一部和今緬甸北部。諸葛亮率蜀漢軍隊平定南方,最南處已經抵達今緬甸境內。《滇紀》:諸葛丞相六擒孟獲復縱使去。……大敗復就擒。自是不復反。武侯乃於普坎立碑紀績遂班師。”。確鑿記載諸葛亮曾在緬甸坎普立有銅柱,表明蜀漢政權實際已控制此處。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

諸葛亮當時對西南夷的政策是“夷人治夷,高度自治”。南中地區各郡雖按漢郡編制,根據當地漢夷人民已經混居的情況,則規定漢人官吏管理漢人,夷人官員管理夷人,這已列入蜀漢長期國策。另外據《雲南志》記載,蜀漢政權實際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南中地區取走戰略資源,“軍資所出,國以富饒”。諸葛亮將南中地區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礦藏物資用以北伐。其中蜀漢精銳無當飛軍就是由西南夷人組成。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

蜀漢一代,南中地區高度自治狀態得到了始終貫徹。蜀漢中央政府對包括緬甸北部在內的整個西南夷的政策是控而不制。而西南夷人民對諸葛亮的敬畏是發自內心的。《新唐書》有記載,南寧曾有諸葛亮立有誓碑,碑文為“此碑即僕,蠻為漢奴”,西南蠻夷害怕此碑誓靈驗,經常加以修葺。可見,諸葛亮對南中地區恩威並施影響深遠。至諸葛亮逝世,《雲南志》描述:當地百姓沿街祭祀,椎髻跣足,披著衣或花衣服,揹著刀和剪,髮髻上用白紙包裹,都說”猶為諸葛武侯制服也,武侯之烈遠矣哉!”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

歡迎關注先啟歷史頭條號,對於本話題,先啟歷史頭條號有置頂影片,歡迎關注觀看。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史光荏苒2018-03-15 11:10:48

謝邀!諸葛亮不取緬甸有以下原因:

第一,他的主要目標是北伐中原,南征只是為了鞏固後方,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當時緬甸屬於蠻夷地帶,形勢複雜,人煙稀少,人民還都是未經教化,管理困難,道路也不夠通暢,運兵運糧都頗費人力物力,佔領了怎麼看都不太划算。

建興元年(223年),蜀漢先主劉備因伐吳失敗而憂憤而終。南中大姓雍闓趁蜀漢國喪之機,協同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高定以及彝族頭領孟獲等人一同反叛。為了鞏固後方,丞相諸葛亮親自帶兵南征,蜀漢兵分三路,深入不毛,屢敗叛軍,從益州一直追擊到今天緬甸境內。過去漢族政權對於西南少數民族的討伐,主要使用屠殺和掠奪的方式,不但不能達到“平撫群夷”的目的,反而激發了少數民族的仇恨,導致叛亂不止。諸葛亮採取馬謖計策: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在面對孟獲所率領的少數民族,諸葛亮奉行

“少殺、慎殺”

的方略,力求透過少殺人達到平叛的目的。面對漢軍的威勢,孟獲最終在雲南境內被生擒活捉,經後人加工就有了七擒孟獲的典故。在平定南中後,諸葛亮在當地採取了寬緩綏撫的羈縻政策。他任用當地大姓入朝為官,籠絡人心。並且還在該地採取

“不留兵,不運糧”

的策略,充分尊重當地風俗,最終達到民夷粗安的效果,諸葛亮甚至還在西南當地傳播漢人先進的農耕文化、農耕技術,讓西南各少數民族心悅誠服,對諸葛丞相崇拜不止,至今還有紀念諸葛亮的遺蹟及習俗,現在的緬甸也是一樣。在緬北,人們還為紀念諸葛亮興建諸葛祠、武侯廟、孔明城等。趙汝適《諸蕃志》中記載,

“蒲甘國有諸葛武侯廟”

;朱孟震在《西南夷風土記》中指出,

“普坎(今緬甸蒲甘)城中有武侯南征碑”

;謝清高也在《海錄》中說,

“恪姑(今緬甸勃固)有孔明城”。

每年的11月點燈節,緬甸人都會點燃“孔明燈”放飛。還有傳說緬甸人如今愛穿的紗籠式的下裝就是諸葛亮發明的(諸葛丞相簡直是發明家啊)。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人生無奈1282006972018-03-14 23:35:57

我在緬甸聽講了一個關於緬文和諸葛亮的故事!當時緬甸沒有文字,首領請諸葛亮教他們文字,諸葛亮答應了,結果部隊有急事來了,緬甸首領們再來諸葛亮走了,首領們沒失望,因為地上馬車留下了車輪印,首領們就說諸葛亮可以人走了把文字留下了,所以現在的緬文都是彎彎曲曲的!

為什麼諸葛亮不取緬甸?艾尼路668804812018-03-14 09:53:05

當時的緬甸,地廣人稀,拿下又如何,更何況,西川窮啊,兵力有限,說是天府之國,休養生息,人口還能慢慢回升,對比曹操,孫權,只能偏安一隅,窮!!想想當時,恰當的說~打下緬甸,等於又得養了一幫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