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自學能考上嗎?班主任-巖巖2019-10-20 18:32:27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公考考生心聲:公考兩年,去年進面總成績差0。25分,今年順利上岸,行測76,申論70,好多人來問我如何備考,為了免去重複重複再重複的一些話,在此寫下自己的一些感悟,供各位奮鬥在公考路上的童鞋參考……

關於行測

(一)刷題題海戰術

雖然已經被說爛,但依然不能否認它在接觸多型別題目、攻克薄弱環節、增強做題熟練度、縮短答題時長方面的巨大作用,對於行測而言,刷題更是一個提高分數、縮短答題時間的利器。就拿我自己來說,刷的題不下1000道,行測不算很高,但也到了76分。在刷題過程中,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不要特意花費時間和精力研究別人的解法。當然我們認為買一本好的教材是非常有用的,比如這裡推薦《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一本通》。但是很多同學會說:“很多型別的題目我都不會做,得先看講解才會做題”,並不提倡大家在準備階段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各型別題目的講解,並不是說他們給出的解體思路不好,而是這些思路不一定適合你的思維方式,即使你花時間來死記硬背它的公式或思路,在真正解題時也不一定能夠得心應手地應用。就拿我來說,數量關係裡面有個“牛吃草”的題目,其實教材給出的解法很簡單,就只需要將各個數帶到一個算式,簡單計算就可以得出結果,但我就是轉不過來彎兒,一到將數字對號入座這步就發矇,所以一直採用的就是最直接的設未知數,雖然看著麻煩點,但這樣思路很清晰,而且做題熟了之後也就四十幾秒的時間。其實在大量練習,比如的過程中,自己就會對各型別的題目有一個自己的解體思路和小竅門,也許講解書裡也有,但這時候才真正變成自己的。那什麼時候需要參考講解呢?一種是遇到真的不會的題型,完全沒有思路(比如一些數量關係題),這個時候就可以參考題目的講解,讓它填補你做題範圍的空白,另一種是在解某個題時花費時間太長,自己的思路過於死板(比如一些資料分析題),那麼也應該參考一下答案講解中的小竅門。

二是各型別的題目要穿插練習。,不要在一段時間裡只做一種型別或做完一本再做下一本,這樣會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並且做題的狀態難以保持,你很可能在做邏輯推理的時候就把先前做的數量關係忘光了。所以我的建議是穿插練習,可以以兩天為一週期,第一天半天數量關係、半天言語理解,第二天半天資料分析、半天邏輯判斷,也可以兩三個小時換一種型別,依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二)調整做題順序

其實行測的水平是很穩定的,到最後階段模擬時,每個型別錯題的數量基本是不變的,但你需要在考場上迅速進入做題狀態才能保持水平。大家都知道要得高分,資料分析題就應該儘可能少錯甚至不錯,很多人都說資料分析應該最先做,因為最開始的思路最清晰,但我在最後幾天模擬的時候發現,先做資料分析的話,花費時間長(平時是20道題25分鐘,這時到了30分鐘)、正確率還不高(平時一般錯一道,這時能錯5道左右,有些還是一看就不該錯的),原因就是做題狀態。小學數學老師告訴過我,在數學考試前做點題目,簡單題都行,但要保持做題狀態。在考試剛開始時,我們會有題目接收慢、思路調不出來、反應不夠快速的情況,這就是沒進入做題狀態的表現,此時做大分值的資料分析題只會“發揮失常”。通過幾次試驗,我把常識判斷題放到最前面,不要多想,平均7、8秒一道,這部分本來就不容易提分,分值又比較低,把它作為進入做題狀態的踏板最合適;第二個做比較簡單的詞語填空或類比推理,透過題目的閱讀來穩固做題的狀態;第三個就做資料分析啦,這時候做題就已經比較順利了;接下來就可以按順序做邏輯推理、言語理解啥的;因為我的數量關係實在不好,也就是簡單題能拿分,放到最後,簡單的題快速計算選上答案,難的題就看哪個順眼選哪個(這裡有個小竅門,數量關係裡一般都會有個鐘錶題,可以把那道題留到最後,然後用自己的手錶按題目要求轉一轉)。一定要留出15分鐘塗卡,一到最後15分鐘,就扔下沒算完的題馬上開始塗卡,題目做得再好,卡沒塗就是白做!

國考自學能考上嗎?啦啦啦86862018-05-11 22:24:49

謝謝邀請

應該可以考上,我兒子小學同學至少有四五個都是在大四就通過了國考,進入國稅局,只知道她們大三就確定了考公務員,一直在複習,當然幾個都是一本,個別是211大學畢業,學習底子應該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