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閱讀理解題及答案?麻溝村村長2021-05-23 13:42:31

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②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③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悲夫!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注:①趣:通“趨”,趨向,奔赴。②白:颳去樹皮使白木露出。③籌策:謀劃。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去:離開。

B.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蹶:受挫折,折損。

C.

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期:希望。

D.

見白書,乃鑽火燭之燭:照亮。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萊垍頭條

A.

B.

C.

D.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萊垍頭條

A.

孫臏精通兵法,善於揚長避短,因勢利導,指揮作戰常常智勝敵手,深得齊將田忌重用。在馬陵之戰中,他用減灶的計策誘敵深入,大破魏軍,名揚天下。

B.

龐涓曾與孫臏同學兵法,後來做了魏惠王的將軍,因嫉恨孫臏,設計斷其雙足。在馬陵之戰中,龐涓在消滅齊軍士卒過半的情況下,終因過於自信,兵敗自剄。

C.

馬陵之戰可以說是一場心理戰爭。孫臏緊緊抓住魏軍兇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稱為膽小怯弱的齊兵的心理,精心策劃,巧設埋伏,終於計勝龐涓。

D.

本文透過馬陵道智鬥龐涓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孫臏過人的智謀和卓越的戰略戰術思想。他的《孫臏兵法》為後世傳誦,成為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著作。

(4)

聯絡全文看,下列對文末“太史公曰”一段話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萊垍頭條

A.

以史學家的眼光,評論孫臏智慧和膽識過人,卻難以避免自己的不幸。

B.

指出孫子、吳起的兵法後世多有非議,只有其處事原則和方法可以肯定。

C.

借用俗語,闡述“能行”和“能言”的關係,對孫臏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D.

啟示後人,才智過人者固然可取,但學會保護自己有時更加重要。

(5)

請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2)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試題答案垍頭條萊

答案:1.C;2.C;3.B;4.B;

解析:

(1)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期應該是約定。

(2)

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項表並列關係,並且。B項助詞“的”。C項①代詞,他,指龐涓;②代詞,自己。D項介詞,因為。

(3)

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B項“在馬陵之戰中,龐涓在消滅齊軍士卒過半的情況下,終因過於自信,兵敗自剄”錯誤,龐涓被包圍,兵敗而自殺。

(4)

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要根據全文進行理解。

(5)

答案:(1)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就要順著事物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

(2)於是放棄了他的步兵,只和他的輕裝精銳的騎兵,日夜兼程地追擊齊軍。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能力,注意句式和關鍵詞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