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炭翁的成語典故?依可影視剪輯2021-06-15 19:46:39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垍頭條萊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詩歌創作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實而作),這首《賣炭翁》就是這樣一首“為時”、“為事”所作的詩篇萊垍頭條

仔細閱讀,敘事述史詩《賣炭翁》,前面部分的鋪陳渲染,不過是為了突出“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的故事結局。萊垍頭條

一千斤的木炭,用半匹紅綃加一丈綾就換走了?頭條萊垍

賣炭翁究竟賠了多少錢?據史料記載,天寶年間(742~756)的木炭價格中等質量每斤大約1。5文,中等質量的絹價每匹460文。就按天寶年間的物價來算,賣炭翁的一車木炭等於是五折,說是血本無歸應該距離事實不遠。萊垍頭條

白居易《賣炭翁》大概創作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考慮到中唐以後物價沸騰的因素,基本生活用品木炭價格上漲肯定會超過綃、綾這些耐用品。所以,賣炭翁賠的只會更多而不會少。萊垍頭條

這種不公平交易就在天子腳下的長安城,就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了,豈非咄咄怪事?萊垍頭條

黃衣使者怎麼如此豪橫?物價就由他們隨口而定?市場管理部門哪去了?這一切還得從詩中尋找答案——白居易的《新樂府》中每首詩的題目下面都有一個小序,標註說明這首詩的主題。《賣炭翁》的序是“苦宮市也”。白居易寫這首《賣炭翁》,就是要反映宮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