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好看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顏值的呢?小崔不抑鬱2017-02-22 15:46:33

想象一下,沒有鏡子、相機、自拍神器,如果你無從知道自己的容貌如何,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偶然間,看到河水映出你的樣子,你會不會驚訝萬分?再後來,你會不會想常常去河邊走走,看看自己?我猜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不會有人發明了鏡子,還成了生活必需品。俗語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對容貌的重視或許就從想要看到自己、欣賞自己這件事開始。

長得好看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顏值的呢?

希臘神話中的那耳喀索斯在水塘中凝視自己的倒影,卡拉瓦喬作品(1594-1596)

對美好容貌的偏愛人們天生就有

在“以貌取人”常常被當做貶義詞的時代,研究者們卻發現人類對有吸引力的容貌的偏愛從嬰兒時期就開始了。Webster and Driskell(1983)的研究發現,12個月大的嬰兒在看到有吸引力的面容時表現得更加愉悅和放鬆,會積極主動參與遊戲互動,且不會表現得退縮。幼小的嬰兒還沒有受到文化影響學習美醜的標準,因此,研究者提出人類天生就擁有對容貌的鑑別能力,對“高顏值”有明顯的偏好。

長得好看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顏值的呢?

顏值高更聰明?

“以貌取人”可能是認知偏差哦

人們為什麼會以貌取人?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傾向於將有吸引力的容貌與其他良好特質聯絡在一起。例如,Sarwer et al (1998)發現人們會習慣性認為容貌姣好的人更聰明,更有競爭力,更被他人所喜愛。他們會被認為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優質的工作,成為更好的伴侶,生活幸福度也會更高(Dion, Berscheld and Walster, 1972)。

依據容貌做出判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Clifford and Walster (1974)發現老師會對外貌有吸引力的學生成績有著更高的期待。同時,比起外貌條件低的孩子,老師們覺得“高顏值”的孩子犯下的錯誤不那麼嚴重。在面試中,外貌有吸引力的人會讓面試官感覺更有競爭力,更自信和認真(Kleinke et al,1975)。

長得好看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顏值的呢?

心理學家Edward Thorndike將這種心理學的判斷稱為“光環效應”(Thorndike, 1920)。他發現這是人們在心裡對人和事物做評判時常常出現的偏差。人們習慣用整體感覺影響對他人具體特質的判斷。如果一個人對對方某項特質印象深刻,那麼對這個人其他方面的評價也會不錯。這有些像見到一個人的第一印象,例如“外貌得體,看起來很可靠”,然而這樣的判斷常常與事實不相符。

在對高顏值的刻板印象研究中,Feingold(1992)發現外貌姣好的人可能更受歡迎,更不容易孤單,更不容易在社交中感到焦慮,然而外貌與頭腦能力和性格沒有明顯的聯絡。也就是說,根據“顏值”對他人的智商或者性格做出的判斷,往往出自人們各自眼中的審美標準和主觀猜想,與真實的情況有所偏差也就可以理解了。

長得好看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顏值的呢?

“愛美之心”能改變外貌,

卻無法改變心中的自己

Soest et al(2009)的研究發現,整形手術可以輕微地幫助提升自尊和對自身外貌的滿意度,然而手術對於緩解心理困擾沒有任何作用。他們發現,一些做美容整形手術的人本身比一般人更重視自己的外貌,對於外貌的不足也比一般人敏感。手術後的他們雖然自信有提升,對自己的容貌更滿意一些,但手術不會改變他們心中對自身外貌感到不滿意的現實。因此,臨床醫生們提出,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人的確可以透過整形手術獲益,但對於許多本身有心理困擾的人來說,整形手術是需要謹慎考慮的決定。

Honigman et al(2004)對有關整形手術病人心理狀況的研究進行了回顧發現,對整形手術不切實際的期待,不滿意的整形手術經歷,心理疾病的歷史,或者以解決人際或親密關係問題作為手術動機,這些因素都導致了術後心理問題的萌發。他們發現除了那些對手術結果滿意的病人,許多病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都受到了整形手術的影響。一些人陷入抑鬱,社會隔離,家庭生活異常,甚至出現了自傷行為,或表現出對整形醫生的極端憤怒。

“愛美之心”既是人之常情,也時常披著誘惑的外衣。追求美貌的同時不忘記探索表象下我們內心的真實需要,會幫助增加對自我和生活的掌控感。

長得好看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顏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