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山國王”有何來歷?倚樓風雨2019-07-13 10:59:52

最近有新聞提及疑似有一女孩遭信仰三山國王的男子擄去,下面講述一下三山國王的歷史來源和具體情況!

三山國王(屬道教範疇內)三山國王神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

三山國王原本是揭西河婆盆地周圍的三座神山:明山、巾山、獨山。它們曾是群巫所從的神山,是巫師們通天的地柱,在進入農業社會以後,演化為掌管農業天氣的風神、雷神、雨神,最後定型為三山國王神。起源於隋朝,為粵東地區原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海陸豐人及粵東客家人等族群的精神信仰,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充套件,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及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祖廟位於今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縣城旁,當地舊稱霖田都,故該廟多被稱為霖田祖廟。三山國王的有不少傳說,一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幫助,後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封三山國王。據臺灣鄉村禮俗記載,臺灣三山國王聖誕定為每年二月廿五。而粵東地區三山國王出遊則定在正月,一般是正月初十或十五。三山國王廟的實際歷史應該追敘至隋朝,並與流球群島有淵源。

隋初隋文帝時期,三山(明山、巾山、獨山)出現神蹟。當地人便在巾山之麓建廟奉祀此三山之神,至今已具1400多年曆史。

唐朝開始,三山神成為當地山神,當地人對三山神普遍頂禮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在禳災納福,為一般民眾服務為主。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逢淫雨傷害莊稼,百姓祝禱求三山神,雨乃止,韓愈便寫了《祭界石文》,派人到祖廟祭拜。

到了北宋,“三山神”因助宋太宗徵北漢劉繼元有功,宋太宗“詔封明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並賜廟額曰:明貺,並敕增廣廟宇,歲時合祭。從此,三山神便被統稱為三山國王,三山國王廟又稱明貺廟。至宋仁宗明道年間,“復加封廣靈二字”。至此,“三山國王” 經皇封,提升為國家神,成為為國家皇權服務的神靈象徵。當時,其地域影響大體侷限於潮汕。

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潮州、梅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地民眾外,還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

傳說故事

據清朝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稱,獨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對峙,「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穴,自稱昆季,受命於天鎮三山,託靈於王峰之界石,廟食一方」。鄉民遂於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禱必應。宋太祖趙匡胤開基以後,劉?拒命,王師南討,潮守侍監王某訴於神,天果然雷電以風,助王師之討伐,劉備兵敗,南海以平。宋太宗徵太原時,在城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駛馬,衝鋒在前。凱旋後,觀三金甲神在城上。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宋太宗即詔封明山神為清化威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廟額為「明貺」。歲時合祭。另據《潮州府志》,三山國王之事蹟略異。府志稱,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擄去。文天祥立端帝於福州,改元景炎。元兵壓境時,張世傑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陽縣境,又被圍。情勢危急之中,忽見天氣驟變,風雷晝晦,有兵馬三支,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將軍率領,衝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即解。帝與眾臣正欲向三支兵馬致謝,兵馬迅速按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蹤影。風雷過後,細視周圍,三面環山,一為綠樹蒼蒼,一為白石峨峨,一為土色赭赭。於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邑人立廟祀王,所塑神像則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顏。此三山即為獨山、巾山和明山。。。。

三山國王源自廣東潮汕一帶,建於隋朝的廣東揭西縣河婆鎮的霖田祖廟,就是“三山國王”祖廟,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三山國王”原本是揭陽縣內的三座高山,分別叫巾山、明山、獨山。古人對天地萬物有敬畏之心,於是將三座高山加以人格化解讀,並演繹出神奇而美麗的傳說。比如,南北朝時期的“三山國王”,曾襄助隋文帝完成帝業,被封為開國駕前三大將軍。

此外,相傳唐代中期,韓愈貶任潮州刺史,適逢潮州水患不斷,民不聊生,於是他便向“三山國王”祈求。果然,三天後雨過天晴,韓愈隨即尊奉三山為神。到了宋朝,這“三山神”協助宋太宗打天下,使得宋師太原大捷,受到太宗趙光義的褒封:封巾山“清化威德報國王”,封明山“助政明肅寧國王”,封獨山“惠威弘應豐國王”,並賜廟名曰“明貺”。而在元初,張世傑奉宋少帝南奔潮州,“三山神”再次顯靈救助少帝突圍。經過歷代帝王的褒封,三山神由將軍、元帥、護國王等嬗變為“三山國王”,體現了封建王朝對忠義烈士的推崇和民眾對英雄豪傑的感佩。

綜上所述,三山國王乃我國正統道教的人物,不是外來的什麼邪魔歪道…

歷史上“三山國王”有何來歷?

歷史上“三山國王”有何來歷?

歷史上“三山國王”有何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