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為防止武將篡權,低位都很底下,導致北宋的滅國,想了解一下明清兩代怎麼解決的?小小興興大智慧2019-03-15 11:29:26

明朝:文官制武。總體來說武官的地位還是低於文官的。 明代早期就有文官監督、牽制、監察的體質,但是體質並不完備,軍隊的指揮權仍舊在武將手中。到了明朝中期,皇帝為了加大對軍隊進行監督,向軍隊派文官“參贊軍務”,職責是傳達皇帝的指令、彙報軍隊的大小事務給皇帝,權力是很大的。後來參贊慢慢變成了提督,權利比肩總兵,最終總兵都成了其下屬。後來出現了總督,基本都是文官擔任的。再後來宦官專政,對軍隊有指揮權,像一代名將張輔,就是被宦官王振的瞎指揮,在土木堡戰役中窩囊的戰死。直到明朝滅亡,文官制武也一直沒有變化。

清朝:總之清朝武將的品級是比較高的。清朝入關之後,實行的是軍事編制基本分為兩大塊——-八旗和綠營,八旗兵不用多說,都是滿族人,皇帝的親信,清朝統治的基本武力,權利和地位都是表較高的。以漢人為主的綠營武官的品級也是比較高的,武官的品級是比較高的,提督的品級可以與總管數省軍政的總督相提並論,即便是最低階把總,其品級也等同於七品縣令。但是,品級和權力並不對等。清朝也會派文官巡撫作為正二品的封疆大吏,所有該省的武官包括從一品的提督在內,都由巡撫節制。所以當時有人評價說:“提督雖一品,其權不及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