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會存在孩子天性涼薄,這一說。

性格都是後來形成的。

一母同胞的孩子,天上地下的差異。這種例子的多的很。

鄰居家大孩子生下三個月,就忙著上班,婆婆把娃抱回家去養。

大孩子不到三歲生下了小孩子,婆婆和公公要在家照顧大的。沒辦法她就辭職,親自帶小的。小的三歲能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就把兩孩子都帶在自己身邊。

但是,兩個孩子性格完全不同。

大寶內向不合群,愛在家看電視。常常數落妹妹這不對,那不對的。妹妹跌倒了,也不拉一把。

二寶是個小人精,常常有好吃的,給爸爸媽媽姐姐挨著分享,也喜歡和小朋友們玩。

甚至對沒有帶過她一天的爺爺奶奶都非常親,回老家總要給爺爺奶奶準備禮物。相反,被爺爺奶奶帶到六歲才到父母身邊的大寶,提起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就很不耐煩,總以學習或同學約著玩來推脫。

這一母同胞的姐妹,截然不同的性格難道是天性?

其實,孩子的性格是後天培養的。

尤其1-3歲,是孩子內外向性格的形成期。我們父母卻總覺得孩子小,隨便讓爺爺奶奶帶到懂事了,再教育。

許多老人,年歲大了,應付自己的日常起居都比較吃力,還帶著孩子,不但體力跟不上,心情也會很糟糕。

帶孩子,尤其帶1-3歲的小孩子,是很需要耐心和智慧的。在這一時期,如果孩子常備指責,被圈在家裡看電視,或只在老人堆裡曬太陽,很容易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

4-8歲是形成孩子格局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常教孩子自己的東西不許小朋友,或同學碰。不帶孩子幫爺爺奶奶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教育孩子幫助同學,幫助他人。那麼孩子很容易形成涼薄的性格。

希望父母思考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對症下藥。孩子還未成年,多引導,一定會有所改善。

2

天性不會涼薄,只是會涼才易薄。

孩子怎麼會天性涼薄呢?

孩子的性格難道不是後天形成的嗎?

我從來都認為孩子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而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教育和推動,那麼如果你的孩子變的涼薄,你就應該反思一下你們的教育是否出了什麼問題。

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推到孩子身上,一句天性涼薄就可以抹滅家長的教育失策嗎?好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一定不會天性涼薄。

孩子會模仿,從小模仿父母,長大模仿老師,朋友,周圍的環境會讓孩子隨時發生改變,這些都是家長應該認識到的。

當發現孩子性格中涼薄的一面,作為家長不應該第一時間找到問題的原因嗎?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也曾以為我是個天性涼薄的人,所以從小到大我一直認為我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但這卻不是天生的。

之所以我會變的涼薄更多的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不被理解,不被關愛,慢慢就封閉了自我。

所以孩子的涼薄一定有原因,只有找到這個原因,這個心結,解開這個心結,問題才能解決。

3

我覺得孩子不會天性薄涼。這個可能他與父母的關係有關。

第一,孩子如果是被父母非常嬌慣的,那麼父母把孩子慣出什麼性格,孩子就是什麼性格。

第二,如果父母對孩子很冷淡,那麼孩子的性格可能也很冷淡。

因為如果他從來都沒被愛過,他又怎麼知道如何去愛別人呢?

所以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性格,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性格的父母,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哪怕在孩子面前裝也要裝出來,我就這樣,見笑了,至於孩子以後會發展成為什麼樣,我也不知道,做好自己該做的,其餘聽命運的安排。

4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和廣度,看了大家的評論我才找到發言的方向。天性涼薄,多是智慧過人,格調高雅,而且內心世界十分豐富,與世人表達方式不同罷了。區別於世俗客套,因為想活的率真灑脫,這種人小事不見得得體,大事絕對不含糊,是所謂真正的性情中人,性情深藏不露罷了。世人因為其淺表的言談舉止而感其涼薄,卻不知是因為不能讀懂和走進其火熱的內心。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熱血男兒,未必會噓寒問暖。終其一生初心不改的痴情人,未必能時時陽光明媚,刻刻討人喜歡。感情是有深度的,所謂涼薄,都是認識不夠,人,都是被感情左右的生物。

5

愛的表達大致分為三種:

1、太陽型:總是付出愛,給對方滿滿的愛;

2、月亮型:得到對方的很多愛,但可以回饋一點點愛;

3、黑洞型:無論對方得到多少愛,黑洞型人都認為是應該的,根本都不會回報愛…

樓主所說天性涼薄的人大概就是說第三種——黑洞型吧,我身邊有兩類黑洞型的人,都和他們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

第一類:他小時候的生長環境父母單親或長年分居,他沒有榜樣的力量,不知道人與人應該如何相處,這類人小時候兄弟感情也很生疏,人際關係也很差,很自我,情商低,不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第二類:小的時候被溺愛,嬌生慣養,太自私,過分滿足,這類孩子人長大了也通常不孝順,通常我們老家說,他流淌的血是冷的…

當然,值得欣慰的是,人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是可以後天修煉的,這取決於他未來身邊有沒有情商高的伴侶或者朋友,甚至後天生活中可以透過看書、看都市職場劇、都市情感劇邊學習、邊修正…

最後,祝願能看到此文的為人父母都能負責任的培養好我們的下一代,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6

這個問題並非你的錯,你也並非「生性涼薄的人」。其實我們人類很少有生來就是涼薄的人,而

絕大部分都是後天的原因

1、我們為什麼會涼薄?

「不想家,不想爸媽,不給爸媽打電話」,底層是

內心缺乏「想」這種「情感」

。這是典型的父母對孩子的

「情感忽視」

(Emotional Neglect)造成的症狀。

除了技能(例如吃喝拉撒)之外,「情感」也是一種需要後天習得的能力,如果沒有正常習得,就會缺乏這種能力,導致不會「想」、不會愛。而父母是我們從小習得的重要物件。而父母要讓我們良好習得,需要有這麼兩項基本條件:

1)父母自己要具備這項技能。

也就是父母要會「想」別人,且能夠以合理的方式表達出來,因為表達出來,才能讓自己的孩子看見。這就是傳說中的“言傳身教”。

2)當孩子後來慢慢表現出來這種能力時,父母要給予孩子合理的正反饋

正反饋又叫正激勵,或者正強化,往往指父母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的鼓勵、獎賞,這樣才能讓良好行為保持下去,而不是消失。按照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的強化學習理論,正反饋是塑造行為的重要手段。

但如果恰恰相反,父母沒有給予正反饋,而是沒有給予反饋呢?按照斯金納的強化學習理論,因為沒有正反饋的激勵,你的行為就會慢慢消失。

例如你小時候,開始表達對父母的思念,比如跟母親說“我想你了”,但母親卻沒有給你任何響應。這樣久而久之,你的這種行為就會慢慢消失。你也就逐漸失去了「想」的能力。

所以,總結下來,當這兩個條件不具備時,我們就會受到「情感忽視」的影響。

題主的父母,首先是可能並沒有教會題主什麼是思念,以及如何表達思念(出生在70年代以前的人,可能都有此通病);其次是在題主感受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之時,選擇了忽視,或者沒有給予合理的正反饋。

久而久之,我們可能無法學會什麼叫思念,或者,選擇了壓抑自己內心的思念,再然後,也就忘記了思念是什麼。

2、如何改變?

如果在童年沒有機會習得這種能力,那麼我們仍然可以在成年之後,透過合理的方式去學習。例如,去跟有這種能力的人學習,去找一些能夠給予你合理反饋的人去表達自己的情感。

7

首先,天性涼薄算是缺點嗎?

然後,重感情重情義真的好嗎?

最後,既然是天性,你能怎麼辦?

天性涼薄也好,重情重義也罷,都只是人的一種外在表現。這些大多都是人為了應對不同的境遇裡臨場發揮出的表演。

慢慢發現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

辨善惡,知廉恥,明是非,勇擔當,守底線。。。。。

諸如這些掩藏在人與人之間的表演下的東西,才是一個人真正要緊的東西。這些東西不容易被人發現或者表演出來的特質,反而更應該是家長從小應該交給孩子的東西。

至於,喜靜或者愛動,熱情或者冷淡,外向或者內向,這些都只是一件披在身體外的華服或者破衣,並不是多了不得的東西。

8

天性薄涼?

不存在天性薄涼這一說。正所謂有因必有果,因果報應,逃不掉的。因,產生於家庭,更與孩子父母關愛教育方式有關,會愛,但方式不一定是對的。比如說我大閨女和我老婆,我和老婆工作不在一起,大閨女和我老婆在外婆家生活到8歲後,才和我一起生活。有次吃午飯,老婆面前忙後,幫她刷碗,擦乾,盛飯,倒水……,就像伺候公主的奴婢一樣忙前忙後的伺候,閨女啥也不做,朝餐桌旁一坐,悠哉悠哉的等吃飯,看到媽媽給自己盛到碗裡的米飯,閨女很熟練的口吻頤氣指使的說;“盛多了,我吃不完,少點!”電飯煲就在她邊上,愣是不動手自己盛飯,老婆習慣性的要幫她減飯到鍋裡,我當時就發火要阻止了,老婆竟然埋怨我,說孩子小,不懂事,還和我大吵大鬧。當然,我還是一邊講道理一邊把大閨女給揍了一頓。

冷漠,薄情最主要的萌芽階段就是拿親人對自己的好當習慣,當成了理所當然,然後變本加厲的索取,像蛆蟲一樣無度索取,還理所應當!這怨誰?孩子天性薄涼?胡扯。因果而已。

有次老婆生病了,很重,臥床,大閨女放學回家,看不到生病臥床的媽媽,只是大喊大叫撒潑喊著餓要吃飯。結果我又教訓了她一次,老婆說這閨女白眼狼養不熟,造孽!我當時就和她說,她這孽是你造成的。

之後,老婆終於信我的話,並按我要求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讓她自己來做,事做錯搞砸了不要緊,大不了再來一次。如今,好了許多,尤其是她養了小動物啥的,儼然一個小媽媽,如今還好。

還有那手機,電腦,電視,這些東西真是害人精,盯著小螢幕看一切,現實生活中此人大多冷漠,固執,自私,暴躁等很多負面情緒會逐步養成而不自知。

還有夫妻之間,尤其女性為了男性生孩子,放棄事業,放棄自己的理想,放棄化妝的時間,幾乎全部都花在家庭上,孩子身上,而男性開始感激,後來習慣,之後理所當然,在之後理所當然到感到膩味,煩。不用等人老珠黃,如果男性有個契機,離婚必然。之後女性道了一句;渣男,負心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因果是什麼?先反思自己,再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問題,有時候你會發現問題所在。

9

天性涼薄…

肯定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的影響啊。

我父親家重男輕女,父親對我極其不喜,甚至可以說厭惡。雖然沒有特意虐待過吧,不犯錯就是無視,犯錯就打,父愛什麼的從來沒體驗過。記得小時候哭不停,有人一說我爸來了,眼淚瞬間就憋回去。

後來父母鬧離婚的時候,我上小學,媽媽害怕我難過最後告訴我的,但當我知道的時候,心裡竟然有種解脫。

後來媽媽帶著我很不容易,每天掙錢,除了給我錢,我們基本零交流。有一次我媽問我為什麼這麼冷漠,為什麼和我爸一樣。當時我只有迷茫,我冷漠了嗎,那遇到這件事應該是怎麼反應?我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看過別人家是怎麼交流的,父母傳遞給我的就是這樣的

直到後來,我遇到了現在的老公,他給了我,我從沒感受過的那種感情,也正是我童年缺失的那種感受,雖然它代替不了父愛,但是我是真的第一次感覺到了,關心,心疼,還有愛。

去他家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一家人還可以這麼相處。爺爺奶奶可以這麼寵我,公公婆婆知道我家情況(父母從來沒給我買過生日蛋糕,我媽只知道給錢讓我和同學過),公公特意和我買個蛋糕過生日,20年來那是我第一次和家人過生日。也是那時候才感覺到心的溫暖。

溫暖會傳遞,那時候我知道以前對辛苦的媽媽不聞不問的確很冷漠,知道了媽媽不是不愛我,只是不會表達,認識我老公一家後,我和我媽之間也越來越溫暖。我學會了,怎麼表達愛。

所以孩子的天性涼薄,絕對和父母有關,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就告訴他,讓他感受到。

10

我小時候也把我爸嚇住過。就是他讓我幫他剪指甲,但是那個指甲是壞掉的,他一直叫疼,讓我輕一點兒,然後我看了他幾秒鐘,很乾脆的一下子就把他的指甲剪了。我爸當時嚇愣住了。後來他給我媽說,這孩子的個性挺狠的。我說: 長痛不如短痛啊!那時候挺小的,好像才六歲吧。長大後我的性格很理性,很少像其他女孩子那樣,感性的處理很多問題。我個人覺得挺好的。涼薄這種東西看怎麼說吧,其實人生終歸是孤獨的,做人可以善良,但不能軟弱。也不能逢人就掏心掏肺。對我好的人,我絕不虧待。但對不起我的人,我也從不原諒。能較理性的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人總比傻白甜好吧?[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