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劉劍隼2019-03-18 08:45:33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

一、 今天來訪者消費變化?

1、來訪者自我認知消費

什麼是自我認知消費?我只相信我看到的東西。當來訪者需要消費時,他們從朋友或網路上獲得片段資訊,他們不會相信或消費。會收集更多的資訊,形成完整的資訊鏈,使自己擁有更多的判斷及決策,感覺事情很可靠。

2、來訪者買的是希望及價值觀

像我們心理諮詢行業,來訪者或者學員,他們購買的是一種生活希望和未來價值觀。他們內心在追求像諮詢師一樣的生活狀態。

3、來訪者需要可信的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屬於一手拿溫柔,一手拿刀,需要良好的人格信任。如果我們的人格再好,沒有拿到來訪者面前,對於疑問的來訪者也屬於不可靠。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

二、 心理諮詢適合來訪者變化

其實,我們開心理諮詢室屬於商業行為,同時也屬於服務行業,我們只有適應了商業市場的變化,才可以在競爭的市場生存下去。

既然我們要生存,必須解決來訪者的消費流程。如下:

1、先知道;

2、瞭解你;

3、喜歡你

4、關注你

5、信任你

6、諮詢你

7、介紹你

8、跟隨你

其實在來訪者消費的過程,知道和人設佔主要流程。當別人知道我們後,人設包括,形象標籤、語言標籤、人格標籤、信任標籤、影響力標籤。如果來訪者人設建立不好,會影響來訪者諮詢。同時人設的完整資訊,也是決定人設的基礎。

讓來訪者知道我們,其實就是四個通道:

1、講專業課程

2、出專業書籍

3、電臺做節目

4、網路 推廣

人設的設計要遵守來訪者心理,注意形象的設計、語言技巧,人格信用背書,信任建立,影響力造勢。

例如,意象對話創始人,朱建軍,剛開始也做了人設的工作。截圖如下: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

這句《他曾是著名演員導演英達的同學》,其就是在做信用、人格、借影響力的人設技術。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

三、為什麼打造IP影響力

其實打造心理諮詢師的IP影響力,也屬於諮詢師必須走的一條路。IP是諮詢師在原創內容的基礎上,圍繞內容、作品、有人格魅力的人進行系統化、有節奏開發的商業模式。我們追隨的老師或者國內大咖,哪一位不是透過打造個人IP影響力,才獲得屬於自己的事業。

國內大咖出書,出培訓影片,各平臺講課,其實就是打造個人IP。還有他們在授課和說話,都是遵守人設的原則。塑造出學員內心向往的形象,最後成就一番事業。

大咖出名,他們不可能給學員分享,當年他們打造個人IP影響力的過程,只會引導學員我們先學習諮詢,而忽略了生存。我們可以換位試想一下,我們再牛的諮詢技術,沒有人知道我們,也就是夜明珠,永遠發不了光,也是廢品,只是我們會自我催眠,想出N個理由,像雞生蛋,蛋生雞,雞再生蛋,不結合現實的邏輯。或者有人瞭解諮詢方面的知識,我們抓不著來訪者的需求,來訪者到別的諮詢室,變成來訪者的脫落。

國內大咖他們的日常工作就在操作,怎麼讓來訪者知道,我的課程或諮詢讓來訪者更容易接愛,我們用什麼樣的技巧。其實這個讓別人接受的技巧及理念,屬於打造個人IP影響力的營銷知識。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

四、打造心理諮詢師IP影響力

諮詢師IP影響力,與美貌和賣萌不同,屬於內容知識打造出來的人格魅力。知識人格魅力,獲取來訪者成為絲粉。

我們打造的IP影響力,需要符合人設的要求,才更好的商業轉化及開發。

我們輸出什麼內容?原創性、真實性、針對性、價值性、正能量。

創造原創內容,才會獨處一格,形成固有的風格,才利於傳播,也具有IP價值的形成;只有真實的內容,才會打動產生讀者的共鳴;只有共鳴的讀者,才成為我們IP的粉絲。針對性越強,對於讀者的價值越大,能解決實際問題;價值性強,才成為讀者的幫手或解決到困難;心理諮詢行業,忌諱負能量,嚮往正能量的陽光。

網際網路時代,優秀的內容,必然產生共鳴的讀者成為粉絲,相互之間談點心,也成為打造IP影響力的日常工作。

用心輸出內容、用心對待粉絲、把粉絲當朋友對待、重視線上線下互動,才是個人IP發展壯大的核心。

現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所以全面佈局、多平臺傳播,有利於解決人們注意力稀缺和廣泛地獲取有用資訊的需求。

下面我就列舉一些常用的傳播方式和平臺:

1。音訊:例如:企鵝FM、 蜻蜓FM 、喜馬拉雅FM、草莓FM

2。自媒體:例如:微博 、微信、 公眾號、 社群、 各種App

3。短影片:例如:快手、秒拍、 美拍

4。直播:例如:B站、花椒、映客、咪咕

5。軟文:例如:簡書、今日頭條、搜狐、網易、百家、虎嗅、36氪

優秀的內容+多平臺傳播+適當的運營,才能使個人IP價值走得更遠。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

五、打造個人IP影響力轉化獲來訪者

商業轉化,是個人IP發展的必然選擇。

不具備變現能力的個人IP沒有長遠的發展動力和生命力。

先積累再消費,謹慎透支,這是資產管理的基本邏輯也是個人IP變現的基本邏輯。

例如,武志紅,在成名之後,除了做心理諮詢,還到各平臺講課,參加各類活動,開心理諮詢師,流量互換變現等。

商業轉化的模式可以是線上也可以是線上,具有統一價值觀的社群,賦予了個人IP商業化的無限可能。

作為普通人,只要在某個細分領域有原創內容的開發能力和對特定人群的影響力,都有可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個人IP。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新經濟新金融研究資訊2019-03-20 12:13:05

管用 有用 能用 夠用 口碑

打造諮詢師IP影響力是必然性嗎?AAA樂觀的樓房2019-03-19 17:11:31

也不一定,但肯定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