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氣這個概念,有沒有科學依據?儂行蓋碗茶2016-10-12 22:33:05

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從水?聲。桑欽雲:出平原高唐。

多義詞:1、潮溼;2、

中醫概念的溼。

現在小編要說的就是“中醫感念的溼”

體內溼氣這個概念,有沒有科學依據?

溼 ——中醫概念: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又稱溼邪,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

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

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無論外溼或內溼,都有阻遏氣機、傷人陽氣和侵襲脾臟的特點。在病證上又都具有沉重、穢濁、黏滯等特性。

沉重——-是指感受溼邪後,患者常可見頭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痠懶沉重,關節疼痛重著等症狀。這是因為溼邪侵襲肌表,留滯於經絡關節,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礙,營氣和衛氣不能調和的緣故。

體內溼氣這個概念,有沒有科學依據?

穢濁——-指溼邪致病後,人體各種分泌物穢濁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瀉,下痢膿血黏液,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溼疹浸淫流水等。

黏滯一指因感受溼邪而引起的病證病程較長,纏綿難愈;一指病灶部位多潮溼不淨,排出物黏滯,舌苔膩等。此外,溼邪致病還多見於人體下部,如婦女白帶增多、淋證、洩瀉、痢疾等,水腫也多以下肢較為明顯。

那麼溼該怎麼排除:

體內溼氣這個概念,有沒有科學依據?

正確祛溼的方法,可以參考《本草綱目》食療方——芡實薏仁茶 《本草綱目》裡介紹了一個調理溼邪、健脾胃的方子——芡實薏仁茶,包含有

薏仁、赤小豆、芡實、馬齒莧、淡竹葉等成分,健脾祛溼的效果就很好

現代人普遍“溼氣重”,尤其是七八月份,溼氣當令,溼邪不去,可能引起身體沉重、疼痛,尤其是關節伸縮不順,會引發關節痛。同時,內溼則表現為脾胃不佳,容易發生腹瀉、功能性胃腸炎發作等情況。

如何判斷體內有沒有溼氣呢?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體內有溼了。

2。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黏在馬桶上,一箱水還衝不淨。還可以從大便的顏色、形狀等進行判斷,是否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3。洗漱時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