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教師,給我戒尺我也不敢用

2

現在是社會主義社會!任何人打人都是錯誤甚至違法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師也不是法外之人!

為什麼把戒尺還給教師,鼓勵教師犯錯違法嗎?

把戒尺還給教師是復辟封建主義的行為!與社會主義教育制度格格不入!

3

絕對贊成!我女兒的每位老師都有我親手製作的竹棍。我把竹棍削得光溜溜的,再用大透明膠一層層地整根裹緊,打起來不傷筋不傷骨又不擔心竹籤刺進肉裡,彈性十足,挨一下要回味很久。三年級換了新數學老師(女兒班上的數學成績整體是六個班倒數第一),班上大部分學生不完成作業,新老師又氣又急,我感覺女兒上課也似乎沒認真(從她家庭作業上看),我毫不猶豫地把竹棍親手交給老師一一一隻要上課開小差就揍她!效果很好。不僅如此,老師也順便用竹棍打了幾個老是不完成作業學生的手板,不多打,就各打一個手板,從此全班的作業全部完成。現在全班數學成績平均分年級第一。

4

我是老師,在目前的情況下,我不敢要戒尺。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大家都知道有學生收拾老師的事,

大家都知道有家長狀告老師的事,

大家都知道有媒體亂曝老師的事,

大家都知道有社會仇視老師的事。

卻哪裡聽說老師有什麼權利?

現在的戒尺都是學生的,

現在的戒尺都是家長的,

現在的戒尺也都是社會的,

老師哪裡有什麼戒尺,

能夠保全自己就已經不錯。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如果老師突然有了戒尺,

首先是學生不適應,

其次是家長不適應,

再次是社會不適應,

最後老師自己也不適應。

學生的權利意識已經很強了,

家長的舉報意識已經很強了,

社會媒體亂曝老師已經成習慣了,

老師也在低聲下氣戰戰兢兢中習慣了,

整個時代背景跟以前早就不同了。

如果老師有了戒尺,

如果老師用了戒尺,

大家可以猜一下,

這戒尺最後會打到誰的身上?

這戒尺最後會對誰有益對誰有害?

如果國家沒有相應的具體的法律法規,

如果學生家長媒體的意識不轉變,

如果整個社會不尊師重教,

那麼,我是老師,

我不敢要戒尺。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5

我們小時候就聽到老人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就是棒打出孝子,貫養忤逆兒

6

我是警察,派出所的警察。轄區裡有好幾所學校,從小學到高中都有。接觸過很多老師,家長,更多的學生,進派出所的學生。這近二十年的經歷給我感覺是,即使是十年前,老師絕大多數不會輕易的對孩子動手,一般對孩子動手無非兩個情況,一是恨鐵不成鋼的心態,不打自己心裡過不去。二是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和班級秩序,勸告,嚇唬都沒用,不打無法上課。誰說老師無辜打學生,老師拿學生髮洩反正我沒發現過。我也不會相信。現在應該討論的是不是給不給老師戒尺,因為即使給了也沒幾個老師會用,最近幾年已經沒有老師再打學生了,任何時候都不會。所以我認為現在應該討論如何鼓勵老師使用戒尺。最近幾年老師都經歷了什麼?一個學生家裡有錢,在學校是魔王,一次帶著幾個人打一個學生,被老師遇到了勸說無效,嚇唬性打了那人一拳。那學生回家說了,家長開著幾輛豪車,帶著男男女女二十幾個人到學校堵老師,大鬧學校。家長嘴裡的孩子僅僅是學習不好,多次被這個老師無辜毆打。如果公安局不及時增加大批警察,那天老師就慘了。還有很多這樣的事。最後就是以委屈老師,丟臉花錢結束。現在的學校領導遇到家長找麻煩的時候,不是挺身保護自己的老師,而是迅速切割,甩鍋給老師,對家長的無理取鬧,用犧牲老師的尊嚴和金錢去滿足。其冷漠程度令人髮指。不打學生皆大歡喜,打了學生裡外不是人。什麼孩子前途,什麼學習成績於我何干?去TMD戒尺!!!

7

贊同。不要認為一提把戒尺還給老師就狹隘的認為老師可以隨便打孩子了,我雖不是教育行業,我想對待教師條例要求一定會很嚴格、很具體的。比如,一定會對老師的語言訓戒不能怎樣怎樣,絕對不能有髒字和侮辱人的語言。罰站思過時站在那?多長時間?若真有戒尺時需要打手心或屁股幾下?輕重度的把握等等,加上對老師的師德教育,一定會有一個好的學校環境的。畢竟害群之馬還是少數。

8

1。 作為家長,我是贊成教師用戒尺懲罰違紀的孩子的,因為孩子違紀後,我知道了,該用戒尺懲罰時,也會用。

2。 孩子小,犯錯小,用戒尺。孩子大了,就不是老師、家長用戒尺,而是警察用專用工具進行懲戒了。

3。 有的學生、家長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大家都是人,你能夠做的事別人也能做,憑什麼你可以欺負別人別人就不能懲罰你呢?

4。 實際上,反對懲罰的學生、家長,不是不知道違紀後應當受到懲罰,而是虛榮心太強,寧輸碼頭不輸面子,結果,最後既輸了碼頭又輸了面子。

5。 常某一案就有這個特點,它並不是身心傷害嚴重,而是面子上過不去。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攔路辱罵、毆打、恐嚇張老師,錄下影片傳到網上,還給女兒看,就是想透過這些方法找回面子。由於方法不適當,自己丟了更大的面子,還讓家人、朋友跟著丟面子,連裡子也丟了。這是屬於目光短淺的結果。

9

我贊成把戒尺還給老師!

這裡的戒尺不是特指那個敲打手心的工具,而是泛指老師對學生懲戒的方法。實際上,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之後,一些老師用尺子敲打學生手心的事情是有的。因為不完成作業,被老師罰著站一會兒或者打幾板子,就成為最常用的懲戒手段。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基本是被動學習。學生把學習看成是任務,似乎是為家長或老師學習。既然這樣,就必須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透過獎勵和表揚以及灌雞湯進行激勵,透過批評和適當的懲罰進行約束。只有雙管齊下,教育教學活動才能有序進行,使優秀的學生更加奮進,使落後的學生不敢偷奸耍猾。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如果所有的懲戒手段全被禁用,面對淘氣不上進的學生,老師就會束手無策。雖然女老師慣用的工具一一嘮叨,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有些孩子不怕嘮叨,不吃點皮肉之苦是制服不了的。當年岳飛的老師不就是把幾個頑劣的傢伙收拾之後才站穩了講臺嗎?

四十年改革開放,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大變革。在這場變革當中,首先是思想上的大洗禮,我們不斷地在反思和吸取中改變著自我。對的,我們繼續發揚,錯的,及時糾正。中華文明具有巨大的消化吸收功能,它也具有極大的糾錯能力。這也是中華文明五千年源源不絕、不斷壯大的重要原因。

戒尺,這象徵著老師威嚴的工具,就像法官手裡的鎮木一樣。它維護著課堂的嚴肅和莊重,任何頑劣之徒或心思偏斜之人都會在它的威嚴之下顫抖。它能生存數千年,自然是有它生存的道理。西式教育推動了科學的發展,但它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全對的。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現在,到了吃棗吐核的時代。我們要把棗肉毫不猶豫的吃下去,同時,也要把棗核上的肉啃淨後毫不猶豫的吐出來。

同意我的觀點嗎?同意,請點選右上角的“關注“,如已關注,請點下方的小三角形。

10

我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令不少家長慚愧,讓眾多老師淚奔!

故事說,今年秋期的開學典禮上,鄭州某中學的一位家長髮表了一個震撼性演講,題目是:請將手中的戒尺交給老師!

演講完,這位家長送給老師一件特殊的禮物:一把戒尺。

家長說,一把戒尺,心中有戒,行有所止,把教育孩子的權利交給老師,請老師放心大膽管理。作為家長,絕不護短,絕對配合。

“戒尺”,“戒”,警戒,懲戒;“尺”,尺度,標尺,標準。這些正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需的,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嘛。

我的印象當中,不少偉大的人物都嚐到過戒尺的滋味。

鄒韜奮是近代中國著名記者和出版家,他少年時,在父親面前背“孟子見梁惠王”,桌上放著一根兩指寬的竹板,一想不起來,父親就要打一下,半本書背下來,右手掌被打得發腫,有半寸高,偷偷向燈光中一照,紅腫通亮,好像滿肚子裝著已成熟的絲的蠶身一樣。陪在一旁的母親非常心疼,還要哭著說“打得好”。

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是一個博學而又極為嚴厲的人,在他的三味書屋的案頭上,也放有一把戒尺。魯迅因給久病臥床的父親抓藥,拿著庸醫給開的藥方,為尋一味“十年陳米”的藥引子上學遲到,被壽鏡吾老先生用戒尺打了手掌。之後,魯迅就用小刀在書桌上刻下一個“早”字,以此來警示自己,從此上學再未遲到過。

中國古代、近代, 老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學生在學校要拜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 在家還要拜天地君親師的神位,老師是有一把戒尺的。

竹木製成的戒尺,握在手上沉甸甸,其硬度不亞於一塊鋼板。學堂裡的規矩很多,也很嚴。平常,先生坐在書案後邊的高腳椅子上,除了讀書聲外,聽到下面有異樣的聲音,戒尺就會在桌上震幾下,那“啪啪”聲不亞於縣太爺審案時的“驚堂木”,只要戒尺一響,頓時鴉雀無語。

這只是戒尺的牛刀小試,關鍵是戒尺的大作用,就在於它的懲戒。蒙童(學生)一旦犯錯,這時的先生就不是慈眉善目的主了,一聲斷喝:“手伸過來!”

“幹嘛呢?”

犯錯打手心,不得商量!

於是,一雙小手怯怯地、弱弱地伸了過去。先生的一隻左手握住了小手的指頭,把小手墊高,右手舉起戒尺,“啪啪啪”,左三下;“啪啪啪”,右三下。

頃刻間,學生手心就會紅腫一片,一陣疼痛鑽心,但還泯住嘴,不能哭出聲來,否則戒尺打得更重,同時,還要遭其他學堂的恥笑。

這樣的教育方法延續了幾千年,培養了無數的飽學之士、國家棟梁。孟子、李白、蘇軾、歐陽修……哪一個沒有捱過老師的戒尺?哪一個不是在戒尺下長大的?哪一個不是在戒尺的訓導中成才成名的?

此方法屢試不爽,我們又為什麼要放棄這種有效有節的好方法而不用呢?

現在教育主管部門釋出這樣那樣的檔案、條款、規範,不能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不能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等,這無可厚非。

特稿哥以為,體罰學生當然不好,看到媒體曝光某地體罰學生的過激行為,誰都會不開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但是,“嚴禁”也未必都對;寫進教科書裡,就更不應該了。這樣,無異於在為調皮學生撐腰,讓不幸碰到這類學生的老師難堪。

俗話說:鞭子不響,學問不長。為什麼孩子犯了錯家長能打,但作為對孩子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老師為什麼不能有分寸的、小小的懲戒一下?特別是小學生,對於那些屢教不改、屢犯不止的孩子,是沒有多少道理可講的,你再春風、再化雨,再苦口、再婆心,再循循、再善誘,能起多大作用?

為什麼不換一種更有效、更起作用的方式呢?

這種方式,就是懲戒!

那麼“懲戒”到底是什麼?古代的《辭海》中說:“懲治之過,警戒將來。”現代《教育學》解釋:“懲戒是指施罰,讓犯過者身心感覺痛苦,但不損傷受罰者的身心健康。”

看來,懲戒所表現出來的教育功效,還是很明顯的。

教育離不開懲戒,它與說服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沒有法律的社會,會出現很多做了壞事還理直氣壯的人;一個沒有懲戒的教育,就會出現很多違反學校規章制度還理直氣壯的學生。

近些年,教師被請下了與“天地君親”並列的神壇,教師扮演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角色土崩瓦解。現在,在很多家長看來,教師僅僅是幫助孩子成功的“工具”,這把工具不好使,就告你。於是,一些媒體對某些“體罰”學生的事件不斷炒作,更因為“體罰”與“懲戒”難以區分,使很多學生及家長抓住教育的這根軟肋 。於是,很多教師的教育手段從“體罰”學生的一個極端走到了不敢給學生一點點“懲戒”的另一個極端,教師“懲戒”學生的權利就這樣在無形中被剝奪了。

因此,要把教育從這個極端中糾正過來,除了要在全社會中樹立對學生的教育需要“懲戒”的觀念外,更重要的是國家應制定出具體的懲戒學生的標準,把它與“體罰”區分開,讓教育者乃至全社會都知道什麼是“體罰”,什麼是“懲戒”。這樣,教師才能理直氣壯地拿起“懲戒”的武器教育學生。

那麼,怎麼懲戒?當然是“戒尺”啦!

特稿哥發現,人們其實並不厭煩“戒尺”,看看網路上,戒尺已經重出江湖,悄悄在線上熱銷。這些戒尺多數為竹製品,規格也大致相同,正面刻著《論語》《誡子書》《三字經》等古代訓誡語錄,背面刻著尺度。既有幾元一根的普通戒尺,也有高達數千元的“土豪款”。

大文豪魯迅故里的三味書屋,是魯迅接受啟蒙教育的舊學堂。你會發現,三味書屋外面出售的旅遊紀念品中,就有戒尺。

特稿哥認識的一位學生家長,在送孩子如學時,認真地說:“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還有,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學生家長,直接向老師贈送戒尺。

這說明,人們正在接受“戒尺”。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中說,現在的孩子,罵不得、說不得、批評不得,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對於孩子的教育,必須有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尤其是面對獨生子女的一代。

錢文忠講到,英國議院通過了一條法規,大意是,允許教師在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遵守紀律。

說白了,就是可以適當地揍。

大家都說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學教室後面牆上,都經常懸著一把戒尺。據說,孩子表現不好,按規定打三下,只許打手心,不許打手背,必須兩個老師在場的時候才允許執行。

目前,我國教育存在不少問題,對學生不準懲戒、不能懲戒、不敢懲戒的無原則讓步,造成了學生的自私自利、膽大妄為、不守規矩、不懂感恩、不思進取、不懂敬畏……可以肯定地說,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是不尊重教育規律、顧此失彼的行為。

一把戒尺,一份嚴厲;一把戒尺,一份忠告。戒尺可以讓學生不能再得過且過,可以讓學生做一位所有作為的人。

因此,特稿哥以為,戒尺還沒有到下崗的時候,戒尺和教鞭都應該回歸“教具”角色,更應是教師的“標配”。

不要怕“戒尺”濫用,戒尺只是一個符號,是教師尊嚴的符號,是教育公正的符號,是學生要調皮的時候心中會想到符號。當然,有關部門可以像制定《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那樣,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制定一個“戒尺使用規範”。

我的呼籲:請把戒尺還給老師!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現在有的家長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作為家長的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11

教育中,學生跟教師是平等,一個是有教書育人的義務和責任,一個是有接受教育的義務責任。老師首先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教育者的職責,教育孩子不一定需要戒尺,更多需要耐心和愛。曾記得初一我的班主任,當時班上好多調皮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老師的權威,但老師沒有真正生氣過,每一次都是苦口婆心教育我們,而其他個別老師一看學生不聽話,就爆粗,學生反而更加反感、調皮。在初一結束後,班主任成了班裡調皮學生的知己,上班主任的課,再無理取鬧的學生都會收斂,尊重老師,直到今天過去了 11年,大家唯一常有聯絡,還會惦記的老師依然是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