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業小登說2018-05-21 14:20:43

說到鄧艾的滅蜀,其實一部分是偶然性,一部分也是必然性的,可能連鄧艾他自己根本都沒又想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下面為大家分析下:

因為當時鍾會和姜維領著十幾萬人正在劍閣打著呢? 而鄧艾當時只是作為一支偏隊,主要任務是去牽制姜維的兵力,主力部隊是鍾會領著的!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蜀漢看到鄧艾天降奇兵,一下子慌了神,後來諸葛詹等竟然出城應戰,結果直接就送個三殺,把僅有的一點守城部隊都給打垮了,這一點就連鄧艾都沒想到,蜀軍原本可以據守待援的!等姜維抽兵來解圍的,何況鄧艾孤軍深入,縱深他國腹地,而且已經疲憊不堪,關鍵還沒有後援,其實只要拖住他,不至於後來的劉禪抬棺出降!所以說這是偶然性的!(當然鄧艾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能夠打勝仗,個人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側面也說明蜀國自己的實力,其實是強弩之末)

那麼我前面為什麼說是必然性的呢?由於曹丕在魏國實行的九品中正制,對士族來說這個誘惑力太大了!蜀國內部的那些士族,我估計巴不得曹魏過來解放他們,那還想什麼對抗呀!

當時劉禪其實不是沒想過抵抗的,但由於他自己看到這一點,而且上蜀漢內部本來就是矛盾不斷,再加上出城送了三殺,士氣大跌,蜀漢內部投降的論調早已不可收拾!劉禪心裡明白如果自己再堅持下去,估計不等曹魏打過來,說不定此時此刻,就會有人發動暴亂,就把自己給咔嚓了!

何況當時已經有人提出了投降的合理性和利益性觀點,這個人就是譙周,他提出來為什麼要投降,大概主要是這麼幾點,首先咱們其實不是曹魏的對手,諸葛丞相在的時候,咱們打的過曹魏嗎?打不過嘛,現在姜維在劍閣那邊帶著十萬部隊正在跟鍾會對峙,我們現在的指望就是姜維,咋們有兩種可能,第一,打不過,到時候主公你完蛋,第二,打的過那他姜維還會聽你的嘛?目前三國鼎立曹魏最強,咱們投降曹魏有好處,為什麼呢?因為還有一個東吳在,他們曹魏不但不會迫害主公你,還會給主公你封個大官,還會給你榮華富貴,這為什麼呢?他要把咱們蜀漢作為一個榜樣嘛,要給他們孫吳看看,你看投降咱們曹魏有好處吧!你這個時候要是不投降,我估計過不了兩天就會有人開啟城門,提著陛下你的首級去邀功呢?

你說你是劉禪你會怎麼做是吧!結果很明顯嘛!當然是主動投降有好處嘛,所以這是蜀漢為什麼敗的這快的必然性!!!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蘇沉船2018-06-09 20:35:49

鄧艾軍是曹魏精銳部隊組成,雖說是偏師卻不等於戰鬥力薄弱,相對鍾會十數萬大軍,反而會有充數的部隊。鄧艾軍初戰就在強川口透過三路夾擊大破姜維,其麾下三位將領也是一時悍將。

天水太守王頎曾追隨毌丘儉二徵高句麗,將高句麗東川王追擒至肅慎氏南界,刻石記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這塊石碑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去看看。

當時位於朝鮮的三韓政權也曾被魏軍所擊敗,朝鮮人記恨魏將,還在自己的史書《三國史記》裡寫到王頎被高句麗人刺殺而死,可人家分明活蹦亂跳的又參與滅蜀戰役。

隴西太守牽弘是名將牽招次子,為人剛毅有父風。其父牽招早年跟昭烈帝劉備有刎頸之交,是劉備的結拜兄弟之一。卻是趙雲的次子趙廣戰死於強川口之戰,倒不知道趙雲認不認識牽招,牽招的安平郡就在趙雲的常山郡旁邊。

鄧艾破蜀,以金城太守楊欣功勞最大,是楊欣率兵為先鋒以逼江由之勢,他的部隊下得封者三十人。在曹操時期,許褚手下的虎士因功為將軍封侯者數十年。可見楊欣部隊驍勇異常。自金城以西,非在楊欣部隊裡,無一人封者。

楊欣和牽弘在西晉都已勇猛著稱,牽弘還曾擊退過孫吳名將丁奉。只是二人有勇無謀,後來出鎮涼州,均被叛羌所殺。但論起王頎、牽弘、楊欣的領兵能力,毋庸置疑都屬於曹魏的精銳。

蜀漢國小將寡,像廖化、張翼這等人物都能位列車騎將軍,曹魏這邊通常都只給刺史一類人物立傳,所以像王頎、牽弘、楊欣這樣的邊境悍將也都沒被立傳,以真實實力而論可能還在廖化、張翼之上。鍾會軍中也有好幾位猛人,剛出仕不久的杜預,曾在孟達麾下的老將李輔,荀彧的曾孫、曹操的曾外孫荀愷,跟牽弘一樣以勇猛聞名的胡烈。這些人物雖在史書上多不出名,卻也只是因為《三國志》裡魏書多隻記載名門望族,而蜀書實沒什麼人好寫,才用廖化、張翼來充數。

蜀漢最後與鄧艾軍交戰的諸葛瞻、黃崇、張遵、李球全是沒有軍事經驗的官二代,其中也只有統領羽林軍的李球算是武官,黃崇、張遵都是文官。

蜀漢的精銳多在姜維手下,前戰為了增援沓中的姜維,廖化、張翼、董厥又把蜀中的部隊調走。姜維與廖化等會合,率領著蜀軍主力退守劍閣,與鍾會十萬大軍對持。故成都雖有禁軍,實不能跟鄧艾手下的精銳抗衡。

隨著途中死亡和掉隊計程車兵,鄧艾軍到江油時已不可能保持三萬完整的兵力,鍾會還給鄧艾派了田章部隊為增援,估計鄧艾軍約有兩萬左右。

原本諸葛瞻進軍涪城,還能夠趁鄧艾軍沒出平地,佔據有利地形堵住左儋道。當時的江油並不全在現今的江油市,是還要偏西北的一處要塞,劉備時曾在此處設定關尉把守。因諸葛瞻不聽從黃崇的勸諫,猶豫不決,鄧艾部隊得入平地。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

這時諸葛瞻卻選擇先跟鄧艾打野戰,這是最為致命的選擇。鄧艾全軍都是曹魏裡的精銳,早前在強川口大破姜維,擊殺了趙廣,又在江油附近破蜀軍三校伏兵,士氣強盛,形成破釜沉舟之勢。

《孫子兵法》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兵法中最忌憚的就是跟陷入死地的部隊決戰,即便是姜維的主力也無法跟陷入死地的鄧艾軍交戰,必須要透過防禦作戰消耗對方的銳氣,才有機會決勝。當年姜維在段谷就是急於跟鄧艾求戰,鄧艾以守勢先挫敗姜維銳氣,再進行反擊,結果以少勝多,大破姜維。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

諸葛瞻違背兵法原則作戰,他的前鋒部隊戰敗後就放棄涪城,退守到綿竹。鄧艾軍攻入涪城後已不是沒有補給的部隊,涪城是蜀漢屯兵的重鎮。當年劉備也是孤軍在蜀中,他攻取涪城後就志得意滿,覺得成都指日可下,龐統還因此跟劉備發脾氣,認為劉備高興得太早。

鄧艾軍得入平地後,當地百姓擾擾,皆迸山野,不可禁制。魏軍進攻綿竹後更是諸縣長吏或望風降下,或委官奔走。故可以理解鄧艾在佔據涪城後就已經得到補給,已不是飢餓之師。

鄧艾的戰略目的也不是一定要打下成都,他原先考慮攻入涪城,是為了給劍閣的姜維造成壓力,打不下綿竹,鄧艾還是可以派兵分定涪城周邊縣城,截斷姜維與成都的聯絡。等於鄧艾和姜維雙方都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只要姜維一有鬆懈,鍾會大軍就能長驅直入。鄧艾在走陰平前就已經考慮到這一步,只是沒想到諸葛瞻軍不堪二擊,鄧艾則沒必要再謹慎,率軍直逼成都,劉禪見大勢已去則向他投降。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歷史百家爭鳴2018-06-29 13:27:30

蜀漢,我們都知道佔據巴蜀之地,是三國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可以說是易守難攻之地。可鄧艾僅有三萬的軍隊,卻為何能在一個月之內讓蜀漢亡國?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

雖說鄧艾只有三萬人,可這並不影響他滅了蜀國,因為兵不在多,在於精,兵多並見得是個好事。而且鄧艾會劍走偏鋒,善用奇兵,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鄧艾一開始對蜀軍作戰並不利,因為姜維依靠劍閣據守,魏軍壓根打不下,形勢對魏軍極其不利。在這種情況下,鄧艾上書說自己要從陰平偷襲蜀軍,想借此吸引走姜維的兵力。鄧艾說做就做,鄧艾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率軍自陰平沿景谷道東向南轉進,南出劍閣兩百多里,這條路十分崎嶇,鄧艾的軍隊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因為這條蜀道壓根沒有人走過,連蜀軍都懶得佈防,魏軍一直都在攀登小道,越過渺無人煙的地帶。在過馬閣山時,前方道路斷絕,撤軍也不是辦法,鄧艾就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鄧艾這一做法就鼓舞了士氣,大家也都紛紛效仿鄧艾的做法,經歷了這關的魏軍,可以說是看見希望了,因為他們的前面就是江油。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

江油的蜀軍一看到前面是魏軍,不得不投降,自此魏軍前往成都的道路就此開啟。到了綿竹時,魏軍作戰並不順利,鄧艾一氣之下說要斬了打前鋒的兩位大將,這兩大將一聽後又再次攻打綿竹,因為前後都是死,還不如在戰場上死。鄧艾也親臨督戰,終大破蜀軍,遂克綿竹,斬蜀將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人。綿竹一開,通往成都的門戶就大開了,鄧艾乘勝進擊,一鼓作氣攻陷雒縣,逼近成都。劉禪一看敵軍都到了家門口,感覺到大勢已去,於是主動投降,蜀國就此滅亡。

鄧艾能把蜀國滅了,在於他敢走險招,知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道理,他就像現在的天使投資人,敢於嘗試有風險的事,畢竟風險越大,利潤越大。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歷史春秋網2018-06-11 10:38:55

第一、並不只是鄧艾的一旅偏師就能讓蜀漢亡國,當時,鍾會率軍十二萬大部隊,被姜維擋在了劍閣。因為有大部隊的牽制,所以讓鄧艾偷襲陰平成功。

第二、從國力上來說,魏國人口四百多萬,蜀國只有不到一百萬。魏國是蜀國的四倍。魏國進攻蜀國。實際上是大國進攻小國。

第三、從軍事指揮上來說,當時鍾會、鄧艾是與姜維齊名的軍事指揮家,而且,鍾會、鄧艾的背後,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的支援,這二位長期受司馬懿的教導和薰陶,其能力是蜀漢劉禪的多少倍。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而這二位是統一全國的大帝級人物。不可同日而語。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

第四、從上下團結上看,蜀漢一幫投降派,佔了朝廷的主流,文有譙周,武有馬邈。還有宦官黃皓,是個趙高式的大奸臣,竟然將姜維的上奏壓住不放,直到貽誤戰機,眼睜睜看著鄧艾偷襲成功。

第五、蜀國前線部隊,雖然人數佔優,但馬邈率先投降,軍無鬥志。諸葛瞻沒有軍事指揮才能,空有一腔報負,其他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天上人間。更要命的是,蜀漢將其當做神一樣的存在。捧殺諸葛瞻,也是蜀漢亡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蜀國的一把手劉禪,已經喪失了民心。他信任宦官黃皓,沒有政治才能與軍事才能,大家保著他已經失去意義。所以魏國的鄧艾前來,正合很多人之意。大家就等著投降呢,天亡蜀漢。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鄧艾一支三萬人的偏師,為何能在一個月內讓蜀漢亡國?大圈小圈12018-05-21 23:30:44

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蜀國有內憂外患,可以這麼說,蜀後主劉禪,無德無能,不能很好的主持蜀國國政,只知道安圖享樂。蜀國經過這麼多年戰爭,其實已經很空虛,實際上只憑諸葛亮出師表中留下的遺言在維持,畢竟境況比不上曹魏,所以說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