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鏟史2019-01-11 11:08:23

此次戰役中,劉備方陣亡吳蘭、雷銅、任夔等,曹操方陣亡夏侯淵、趙顒等。從陣亡將領來看,曹操的損失較大。此戰之後,劉備佔據漢中,領土得到擴張,進而稱王,史稱“漢中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客觀地說,漢中之戰前,曹操集團的實力明顯是強於劉備集團的。但其最終慘敗,主要是以下原因:

其一:曹操在漢水之戰的慘敗,是其在整個漢中之戰最終失敗的主因。此戰劉備軍主帥是趙雲,參戰將領是黃忠、張翼、張著;曹操軍曹操自為主帥,參戰將領不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爭奪漢中,形成對峙。而後趙雲率軍於北山襲擊曹操的糧草,進而用計擊潰曹操伏兵,曹軍大為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不計其數。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水之戰雖然只是整個漢中之戰的一場區域性戰鬥,並未發生在曹劉漢中爭奪戰的主戰場,但此戰對於整個戰局影響卻是非常大的。此戰中,曹操軍不但損失了大量的軍糧,失去了與劉備相持的資本,更是在撤退時死傷了大量計程車兵,這對曹操軍計程車氣打擊是非常大的。而與此同時,曹魏將領王平等投降劉備,曹操軍已經無力再與劉備軍相持下去。於是,在與劉備相持了不到兩個月後,曹操軍只能無奈選擇放棄,撤出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一國之君歷史研究2019-01-11 20:06:50

曹操並非不可一世,赤壁一戰,曹操不是大敗而歸嗎?實力雖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健因素,但並不是絕對因素,況且漢中之戰,劉備的實力要超過曹操。

此話怎講?劉備不是明明弱於曹操嗎?請看漢中之戰的來龍去脈。

一、漢中之戰的起因

劉備是公元214年才拿下益州的,剛剛拿下益州,處於消化整頓內部的時期,而在215年初,孫權就以劉備奪取益州後有了地盤,需要歸還荊州為由,要求劉備歸還南郡,劉備不同意,於是雙方就鬧起矛盾,並且一度劍拔弩張,劉備親自帶兵到荊州與孫權對峙,結果這個時候傳來曹操進軍漢中的訊息,劉備立馬與孫權罷兵議和,雙方湘水劃界,劉備將桂陽郡及長沙郡還給孫權,然後馬上趕往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搶先一步徵漢中張魯,就顯示出曹操的高明,曹操知道劉備奪取了益州後,下一步必然要徵漢中的張魯,因為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劉備想要發展,必要奪取漢中,曹操看透了劉備的意圖,搶先一步,在215年3月南征張魯,到當年11月時,張魯就投降了曹操,於是曹操就奪取了漢中之地,令夏侯淵、張郃留守漢中。

在拿下漢中後,劉曄和司馬懿曾勸曹操一舉南下拿下益州,當時劉備不在益州,而且益州人心不穩,可是曹操並沒有聽從,之後就返回許昌。而劉備趕到益州後,在聽從了法正與黃權的建議,積極做好準備攻打漢中。

二、雙方參戰將領及兵力

217年,劉備在經過一年的準備,開始攻打漢中,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魏延、趙雲、黃忠、黃權等,謀士是法正,劉備方累計參戰兵力約有8萬人。

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曹操方累計參戰兵力約有5萬人,但漢中之戰最重要的時期曹操並不在漢中,而是在長安坐鎮。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三、漢中之戰大致過程

漢中之戰從217年持續到219年,時間近兩年。漢中之戰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對峙階段;二是戰爭階段,三是僵持階段。

對峙階段:劉備初攻漢中時,主帥夏侯淵據險而守,劉備佔不到便宜,形成對峙,時間近一年,曹操當時不在漢中。

戰爭階段:劉備見無法攻下險要關隘,從成都大舉增兵,達到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可以說劉備為了漢中志在必得,劉備採用法正聲東擊西的計謀,誘使夏侯淵出關,在定軍山雙方交戰,結果夏侯淵戰死,劉備方大獲全勝, 漢中曹軍皆退守險關,這個時候曹操也不在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僵持階段:曹操見夏侯淵被殺,這才親提大軍到漢中,可是劉備方避而不戰,曹操佔不到便宜,又因為補給困難,要從關中經過秦嶺,道路極其難走,於是曹操全軍退出漢中,放棄了漢中。

曹操為何敗了?有以下原因:

1、漢中對於劉備的重要性明顯要比曹操強的多,劉備重視,而漢中對於曹操來說,相對劉備沒有那麼重視,而且曹操在打漢中之戰時,北方的烏丸及鮮卑在蠢蠢欲動,導致曹操到達長安時,沒有馬上去漢中。

2、漢中之戰曹軍實力明顯不如劉備軍,劉備用整個益州的力量來奪取漢中,而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最重要的時刻居然不在漢中,而夏侯淵、張郃等不是劉備團隊的對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3、曹軍漢中主帥夏侯淵中了劉備的計,被殺,導致曹軍全軍軍心不穩。

4、漢中背靠益州,離劉備的大本營益州近,人員、物資補給方便,又有諸葛亮坐鎮後方,足兵足糧,而漢中離曹操方的大本營長安較遠,中間又隔著八百里秦嶺,道路難走,補給困難,導致最後曹操的撤軍。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不沉的經遠2019-05-25 20:55:13

先更正問題裡一個小錯誤,漢中之戰曹操雖然敗了,不過算不上慘敗吧,畢竟劉備損失也挺大的。而曹操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和《三國演義》裡不同,歷史上的劉備久經沙場,也是一個出色的統帥。

曹操和袁紹即將開戰之際,劉備在徐州擊敗了曹操派來的劉岱、王忠,逼得曹操不得不親自帶兵先打徐州。手下眾將都擔心袁紹來襲,而曹操卻認為劉備才是勁敵:

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

劉備剛剛奪取徐州,手下部隊並不多,就能讓曹操忌憚成這個樣子,可見劉備不簡單。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劉備被曹操擊敗以後,投奔了袁紹,多次南下襲擾許昌。第一次他敗給了曹仁,但是第二次劉備斬殺了曹操的部將蔡陽,逼得剛剛在官渡打贏的曹操再次南下親征劉備,劉備被擊敗去投奔了劉表。劉備在劉表手下是也沒讓曹操安生,博望一戰又打敗了夏侯惇和于禁兩員名將。

這麼算下來,劉備和曹軍六次交手,兩次敗給曹操,一次敗給曹仁,另外三次獲得勝利,如果考慮此時劉備實力有限,這個戰績已經非常驚人了。也正因為劉備能打,所以孫權、劉璋等人才會拉攏劉備希望藉助他的能力。

漢中之戰時,蜀漢集團力量達到了歷史巔峰期,足以和曹魏一戰。

在漢中之戰時,劉備的兵力已經遠不是當初能比,可以動員數萬大軍出戰,在軍事上還有法正幫忙參謀,武將有張飛、黃忠、趙雲、馬超、魏延等名將,後方還有三國時最頂尖的政治家諸葛亮坐鎮,這些謀臣武將對於擊敗魏軍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像張飛在巴西擊敗魏軍名將張郃,法正在漢中時多次提出的正確的建議,讓蜀軍掌握了主動,黃忠斬殺夏侯淵,使得蜀軍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勝利,而諸葛亮則保證了蜀軍後勤無憂。

以劉備自身的能力,配合這麼華麗的陣容,自然有了和曹操正面作戰的實力。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的地理環境也限制了魏軍發揮其戰鬥力。

魏軍最強大的是其騎兵部隊,但是漢中多山,這限制了騎兵發揮。而劉備部下的荊州兵多是步兵,益州兵則擅長山地作戰,此消彼長,漢中的地理環境對於劉備是很有利的。

此外關中久經戰事,農業生產遭到了很大的破壞。魏軍的糧草需要從許昌等地調運,路途遙遠,路上又交通不便。而蜀軍從四川到漢中明顯補給線要短的多,因此魏軍的後勤壓力要重的多。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對於益州太重要,劉備不得不投入所有力量來爭奪。

更重要的是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屏障,沒有漢中則益州危險,因此蜀軍是全力投入。楊洪就曾經對諸葛亮說: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所以劉備對漢中是勢在必得。因此雖然在馬鳴閣道等戰鬥中蜀軍失利,損失慘重,但是依然苦戰不退。

而曹操則不同,相比漢中,他還需要兼顧荊州和揚州的局勢,防止東吳和關羽北上,也不敢讓主力部隊被長期牽制在漢中。在意識到難以取勝以後,漢中就給了他雞肋之感。畢竟即使失去漢中,在關中他依然可以阻擊蜀軍,而且此時魏軍更可以發揮騎兵優勢,後勤壓力也沒這麼大。

一個勢在必得,一個可有可無,曹操又沒有絕對優勢,最終決定放棄漢中也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希望星晨582988692019-07-19 07:24:23

1。漢中對劉備軍事集團建立穩定的根據地有屏障作用,《隆中對》中,諸葛亮闡述了益州:

“將軍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對“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作為終身理想的劉備來說荊、益尤為重要,如果丟失漢中,如同撞開了劉備的大本營益州的門戶,剛到手的人員及物資補給等都在益州,勢必動搖了自己的根本,所以劉備非常重視此戰;除關羽留守荊州外,其它重要文武將官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此戰,

甚至諸葛亮坐鎮益州後方,親自擔任總後勤部長的角色!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2。漢中離曹操經營的大本營長安較遠,其間道路崎嶇坎坷,部隊調動和行動的成本都很高,尤其是為漢中前線部隊運送補給困難重重;又縱使丟了漢中,由於益州到長安中間還隔著八百里的巍巍秦嶺作為阻礙,所以顯得不是好重要;對曹操來說漢中就是“雞肋”一塊,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他之所以還要打漢中,顯然是想滅一下剛剛崛起的劉備軍事集團的威風,順便報一下赤壁之戰的仇恨,抑制劉備的迅速發展壯大,曹操根本沒有把漢中作為長久的戰略要地來經營和發展的打算!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3。二軍對壘時曹操精力分散,甚至心不在焉!北方的烏丸及鮮卑窺探中原已久,又有了蠢蠢欲動的跡象,導致有豐富沙場經驗,對劉備知根知底的曹操,滯留長安多日,不能全力以赴應對漢中戰事;而夏侯淵、張郃儘管能征慣戰,有戰術能力,但綜合二人的戰略思想,根本不是劉備的對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4。曹軍中,漢中戰場主帥是曹操看中的夏侯淵,這哥曾經立功無數、名噪一時,在曹軍中享有崇高的威信,然而卻被耄耋之年的劉備屬下黃忠一刀斬於馬下,動搖了曹操的軍心,使部隊喪失了鬥志!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蒼茫大地顧煒斌2019-05-24 12:55:54

劉備勝利的原因如下:

一、他有一個卓越的戰略家兼戰術家、軍師法正。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法正善於預見成敗,籌劃計謀常有神來之筆,可以匹敵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之類的名士。孔明常常對法正的智慧和謀略驚歎不已。章武二年,劉備夷陵大敗於陸遜,撤往白帝城,孔明長嘆:法孝直如果在世,就能勸阻主上,使他放棄東征的決定:即使仍然進兵攻打東吳,也不至於慘敗到如此程度。劉備被擁立為漢中王,法正是尚書令、護軍將軍。第二年法正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劉備為法正之死流淚多日,贈法正諡號為翼侯,翼者,翅膀也。

劉備在日,前線最重要的參謀長不是孔明,而是法正、龐統,孔明是卓越的後勤司令及搞政權建設的極品人才。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勸劉備:曹操一戰迫降張魯,平定漢中,但他沒有趁勢取巴、蜀,卻留下夏侯淵、張郃鎮守當地,自己率軍匆匆北去,這不是他的智謀和實力不足以施展,必然是他內有憂患迫不得已而為之。現在我分析評估夏侯淵、張郃的才幹謀略,比不上我國將帥,假如我們出重兵討伐,一定能取得成功。取勝之後,再大力鼓勵農桑以積蓄糧食,同時密切關注敵方破綻尋找出兵的有利時機,這樣上可以消滅敵寇,輔佐安定漢朝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廣開疆土,下可以固守關口要塞,作長久對峙的準備。這大概是上天有意將這麼好的機會恩賜給我們,時不可失啊!劉備然之,和法正率眾將進軍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從陽平關南渡沔水,沿山勢逐漸向前推進,在定軍山、興勢山憑險紮下營寨。夏侯淵領兵來爭奪這個地方,法正說:可以出擊了。劉備命令黃忠居高臨下,擂鼓吶喊向夏侯淵發起攻擊,大敗夏侯淵軍隊,並將夏侯淵、益州刺史趙顒斬殺。曹操從長安發大軍南征,先主斷言:曹操親來,必無所作為,漢川仍是我們的。曹操南來,先主集結軍隊防守險要,始終不與曹操正面交戰,曹軍攻打經月無果,逃亡者甚眾。到了夏天,曹操撤兵回中原,先主佔據了漢中。

二、劉備在法正籌劃下,策略高明,先趁曹操北歸,用“搶“字訣,幹翻夏侯淵;再用“耗”字訣,拖垮曹操。

如上文所述,建安二十三年劉備抓住四月代郡、上谷烏丸族無臣氐等人反叛,曹操派曹彰帶兵征伐無暇南顧之際,進兵漢中,分派將軍吳蘭、雷銅進武都郡,被曹洪殺敗。先主駐兵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對峙。二十四春,先主又兵屯定軍、興勢兩山,夏侯淵率軍來奪,先主命黃忠居高臨下猛攻,一舉幹掉夏侯淵、趙顒。當曹操從長安大軍南征時,劉備又集結軍隊,據險死守,不與曹兵交鋒,曹軍攻不進,逃兵日眾,軍糧供應不上,只得北歸中原。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三、劉備部將土用命,黃忠、張飛盡顯名將風流。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老將黃忠早在入蜀時身先士卒,勇猛堅毅為三軍之冠,平定益州後,任討虜將軍。奪漢中時,定軍山一仗幹掉夏侯淵,升徵西將軍。張飛也不含糊,守漢中的曹將張郃獨率幾支兵馬南下巴西郡,打算遷巴西郡百姓往漢中,為此他進兵宕渠、矇頭、蕩石,與張飛相持五十幾天,張飛率精兵萬餘,從其他通道攔截張郃,兩軍交戰,因山路狹窄,張郃所部前後不能呼應,張飛終於大敗名將張郃,張郃棄馬攀崖,僅率十餘騎逃脫,領兵返回南鄭,巴西郡才消停。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泰林說2019-12-14 15:53:21

漢中之戰的結果是劉備在漢中稱王,而曹操退出漢中。

從結果看,似乎是曹操慘敗。

然而我們探究一下曹操退出的原因,就可知曹操並未慘敗只能稱得上是“戰略性撤退”。

說此時的曹操“不可一世”,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他最終“慘敗”的原因。

先看咱們的大詩人曹操在

建安二十年五月

翻過

散關山

來討伐漢中

張魯

時寫的一首詩吧。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坐在盤石上的是

周穆王

彈五絃琴的是大

作清角韻的是

黃帝

此時的曹操是剛打完了孫權,殺掉了漢獻帝的伏後,又立自己的女兒為後,返回的西北戰場。

漢獻帝,掌中物耳!

從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曹操以全國為全域性,以天子自居的雄心壯志。

這,直接導致了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所採取的的一系列措施,也導致了最後的所謂“慘敗”的結局。

得漢中後大肆封侯許願,得隴後不望蜀的真正原因,大概是曹操覺得,時不我待了。

建安二十年七月,曹軍進駐南鄭,標誌著佔領了漢中。

此時最該做的,就是兵鋒南指,趁著劉備在蜀立足未穩之機,一舉佔領蜀地。

但是,

建安二十一年

二月,曹操又回到了鄴城。

幹啥去了呢?三月,耕籍田,行天子之儀;五月稱魏王;第二年四月“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

也就是說,

一向重實利而輕虛名的曹操急著回家當“天子”去了

非常令人惋惜!個人認為,這是曹操不亞於赤壁之戰的一次戰略性失誤!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再回頭看看曹操的那首詩吧。

意中迷煩

”: 曹操迷茫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為什麼?

年齡大了!

此時的曹操已經六十歲了,在當時的年代,已經可以稱為高壽了。

還在不停地翻山越嶺,東征西討,征戰到何時才是個終了呢?

這,也許才是劉備的謀士法正口中的:

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音:劇)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

否則,以曹操對權力的控制程度,如果不是覺得自己年齡大了,不會置唾手可得的巴蜀之地,回家去急於給自己的兒子曹丕鋪就稱帝之路。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曹操立曹丕為太子。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戰敗,退居長安,在陳倉設防線,不復漢中矣!

建安二十三年九月,劉備進駐陽平關,曹操急了,率兵到達長安。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在長安呆了小半年的曹操,聽說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敗身死,

出斜谷,與劉備相持了不到一個月,感到沒有勝利的希望了,遂退兵回長安。

並且,為了縮短己方的補給線,戰略收縮至陳倉,設定防線。

這個戰略,應該說是正確的,因為,終蜀漢一朝,也沒攻克過陳倉一線。

最狠的,就是把武都的五萬氐人遷徙到天水,扶風屯田實邊,

地給你劉備,勞動力,你劉備就不要想了!

漢中一戰,雖然損失了大將夏侯淵,丟了漢中,但總體上,對曹操來說應該是戰略性撤退,

稱不上是慘敗。

其保有的陳倉出口,可以保證曹軍隨時可以進攻漢中,而不必承擔翻越秦嶺帶來的補給上的沉重的負擔。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在完成了這一開國之戰後,稱漢中王。所以說此時的劉備是剛剛崛起,不為過。

建安二十五年或者說魏文帝黃初元年,正月,曹操死,曹丕繼位魏王,十月,代漢稱帝!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都不能孤立的去分析,從漢中一戰的前前後後,可以看出,曹操每征戰大半年左右,都要回朝中堅實自己的統治基礎,或屯田,或罷黜不臣,一步一步從魏公到魏王到加九錫。

大機率是曹操感到雖然“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但是畢竟“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時不我待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文蹤旅跡2019-09-01 07:54:20

漢代末年至三國時期,曹操集團和劉備集團在陝西漢中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漢中之戰。這場戰鬥以劉備獲得勝利、佔據漢中而結束。

但是,這場戰爭給歷史留下了很多懸念,讓人們至今津津樂道。比如,這場戰鬥中雙方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歷史語焉不詳。

我們先梳理一下史書的碎片化資訊。《三國志》中,有“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又使徵西將軍夏侯淵等,率精甲五萬,及武都氐羌,巴漢銳卒,南臨汶江,扼據庸蜀”;“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這樣的記載。

但是,在這兩年間,曹操和劉備共在漢中的戰場上投入了多少兵力?卻無法準確計算。我們知道劉備派出了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大將,曹操派出了夏侯淵(在漢中之戰中戰死)、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大將。他們手下共有多少士卒?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撤軍,漢中之戰結束。劉備終於在巴蜀自立為帝,建立蜀漢。而這個局面的到來,劉備依靠的不單是“兵力”。

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戰術層面的,也有戰略層面的。在漢中之戰中,曹操和劉備勢均力敵,雙方兵力對比應該沒有很大差別。但是,在作戰策略上,雙方卻有著明顯的不同。

東漢末年,天下亂局讓人眼花繚亂。經過多年殺伐爭鬥,曹操、劉備和孫權大體上已呈現三分天下的局勢。而三方最集中的衝突出現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赤壁之戰中,孫劉聯盟擊退曹操以後,劉備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巴蜀一帶。一直尋找機會南下的曹操,也將目光轉向了西南地區。

在劉備奪得蜀中以後,曹操也緊隨其後,拿下了距離蜀中不遠的漢中。

曹操盤踞漢中,無疑是對劉備新政權的最大威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劉備計劃北上漢中,剿滅曹操。就這樣,無辜的蜀中老百姓,被捲進戰爭的泥潭之中,以至於“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不能止”。

在劉備備戰的時候,曹操手下的謀臣司馬懿,也勸說曹操趁機南下,希望一舉奪得蜀中。然而,天不遂人願,北方發生叛亂,曹操不得不暫時放下西南,回到北方,讓夏侯淵、張郃、徐晃、郭淮等人留守漢中,並讓張郃嘗試拿下巴蜀。

而當時關羽和孫權又發生衝突,劉備也只能暫離巴蜀,前去支援關羽。這給了張郃可乘之機,他一路攻到宕渠(今四川省渠縣東北)。節節勝利,蜀中告急。無奈之下,劉備急忙和孫權講和,火速調兵回川。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之後,漢中之戰打響。

劉備能最終取勝,有兩個原因至關重要。第一,他調動起了百姓。當聽聞曹操帶領千萬囊糧食奔赴前線的時候,劉備和軍師諸葛亮商議。諸葛亮就此詢問楊洪,楊洪回答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當時,劉備一方對此戰的策略是,發動百姓,進行全民戰爭,拿下漢中。用兵之道,講究“一鼓作氣”,更需要全民皆兵。劉備在這場戰爭中充分調動將士和漢中老百姓的積極性。前有部隊打仗,後有百姓支援,劉備人心相向,贏得了堅實的作戰基礎。

第二,趙雲取得漢水之戰的勝利,成為劉備贏得漢中之戰勝利的關鍵節點。在曹操的千萬糧草運到漢水之濱,趙雲軍計劃搶奪這批物資。曾經斬殺了夏侯淵的黃忠負責出兵搶糧,趙雲負責後防,防範意外。

約定時間已到,不見黃忠回營,他陷入了曹操的埋伏。說時遲,那時快。趙雲率領輕騎兵前去救援,和曹軍狹路相逢。逃也無處,一身虎膽的趙雲憑殺出血道,化險為夷。

曹軍一路猛追,竟追至趙雲營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當時趙雲營中的兵力,是難敵曹軍的。硬碰硬,趙雲沒有比較優勢,他上演了一出“空城計”。趙雲將營門大開,曹軍以為有伏兵,便漸漸撤退。突然,趙雲率軍出擊,士卒與弓弩配合,曹軍一片混亂,在倉皇逃跑中,踩踏、溺水而死的很多。

趙雲絕地反擊的成功,改變了漢中的戰略格局。

曹軍受重挫,之前僵持不下的的局面朝著有利於劉備的方向發展。在後來的區域性戰鬥中,曹軍士氣低迷,死傷無數,很快便再難堅持。到了五月,曹操無奈退兵,把漢中留給了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2019-08-16 14:17:13

領先者曹操的無奈之舉,給了劉備機遇;而劉備,儘管在此戰中依然屢屢受挫,卻因方向正確,咬牙堅持,終於拿下漢中!

細讀此戰,受益良多!

雞肋?

漢中,物產豐富、“四塞險阻”。連綿不斷的山地中擁有一小塊被漢江灌溉的肥沃土地,被稱為“小天府”。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張良送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漢中平原廣闊,利於農植,在此休養生息,伺機再與項羽爭奪天下!劉邦,都南鄭,從此一成帝業的。

這塊原本富庶、緊要之地,

為何到了曹操眼裡就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了呢?

妖妄之國,無奈的曹操。

曹操討伐張魯時,實力明明佔據明顯優勢。可是,面對張衛依託山地的死守,曹操整整八個月一籌莫展,一度要退軍(曹軍運氣不錯,撤退時後軍不小心跑進了張衛軍營地,一鼓作氣消滅了敵軍,取得突破)!

對於征討張魯之戰,曹操有兩個評價:

1、山地險阻。各種奇山大石,讓在平原跑了一輩子的曹公大開眼界;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2、漢中民難治!曹操發出了“此妖妄之國耳,何能為有無”?可見,漢中人民普遍信仰張魯的宗教,除了張魯的話,誰也不聽。

因此,曹操有3個選擇:1、維持現狀,要漢中繼續處於張魯的宗教體系之下;2、全部殺掉。3、遷徙這些人民融入其他地方,讓他們擺脫宗教體系的影響!

方案三靠譜。

曹操開始遷徙漢中人口。

大遷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先後兩次組織了大規模人口遷徙。攻取漢中後不久,他遷徙移民3萬戶(古代人口統計的戶與人口比例,1戶大約5人左右),到三輔及長安。在他離開漢中時,再囑杜襲,遷徙漢中民八萬多口,到鄴、洛。

史書上說的,漢中民盡徙,並沒有誇張!

公元2年,當時的漢中郡人口為30萬(包含除了漢中地區,還有勳陽和安康)。按照通常人口比例看,漢中地區人口應在18萬左右。公元158年,全國人口數基本與當時差不多。

曹操遷徙了15萬餘+8萬餘,超過23萬人被遷徙離開漢中。這說明,

漢中原有人口,以及外來避難者,通通遷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既然曹操要把漢中建設成“無人區”,自然駐軍絕大部份給養都要靠外地輸送。因此,曹操撤出大軍,只留下夏侯淵、張郃等人率軍駐紮。

曹操的雞肋,卻是劉備的必須!

曹操的無奈,給了劉備可趁之機!

無漢中則無蜀!漢中的歸屬,對劉備集團來說,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在討伐漢中前,儒林校尉周群就告訴劉備:“就算得到漢中之地,也得不到漢中的人民”,但劉備依然決心奪取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就算得不到你的人,我也要拿到那塊地!

劉備的計劃分為兩步:1、利用曹軍大軍未到,先在漢中佔據有利形勢;2、佔據有利形勢後,耗退曹操。

戰術上的失敗,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正確。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地勢險阻,即便曹公大軍不在,劉備又怎麼可以輕易攻取呢?

打了一輩子敗仗的劉備,此時開竅了:掌握主動,調動敵人!

劉備在搶攻漢中時,又計劃分為兩步:1、外圍戰。透過山路,攻取漢中外圍,切斷漢中與外圍的聯絡!2、不攻堅,透過山地機動,調動漢中軍行動離關行動。

設想很好。可是,執行開始後,卻連續吃癟。

首先是張飛、馬超攻下辯。他們揚言要切斷曹軍後路。結果,被曹識破:“切斷後路,都是隱蔽進行的,哪有這樣咋咋唬唬的!我們應該趁敵人還沒集結,先擊破吳蘭,讓敵人部署全部失效!”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結果,曹軍一出手,吳蘭直接撲街,張飛、馬超這路失效了;

隨後,劉備又派陳式攻馬鳴閣道。結果,又被徐晃打得損失殆盡!

這些失利都表明:

即使在鼎盛時期,面對曹軍名將,劉備軍軍事素質依然無優勢!

不過,劉備的戰略是正確的。他下定決心清掃漢中外圍,雖然沒有收到全功,但漸漸掌握主動。吃過癟的馬鳴閣道等地還是奪了回來!這為下一步進取漢中,奠定了基礎。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這些大的策略,應該都是黃權的建議。因此,劉備說,取漢中“皆賴權謀”。

直接進攻受挫,強援將來,形勢危急

漢中,關鍵地在陽平關。只要守住此關,漢中主動權可保無虞。

劉備攻入漢中後,採取了直接進攻的路線。你們憑險而守,我就各個擊破!

他分兵10餘路牽制迷惑敵軍,但卻集中主要兵力攻擊位於關前的張郃所部。

張郃臨危不懼,親自上陣搏殺,鼓舞士氣,劉備軍數次進攻拿不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斬夏侯淵有什麼用?要斬就斬張郃!敵人的這種評價,是軍人的榮譽!

此時,曹操也意識到局勢危急,準備親自來漢中解救,抵達長安,開始做準備了。

攻擊不利,強援將來,劉備形勢危急!

下定決心。男子當戰,女子當運

劉備咬緊牙關,一定要繼續打!下令諸葛亮增兵增糧!

蜀軍後方出現了爭議。蜀郡從事楊洪慷慨地說:“漢中是屏障!現在正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時候!不要猶豫了!”

益州人心堅定,咬牙堅持!劉備軍在漢中前線的力量得到增強!

後來郭淮說:“我軍兵少”,此時劉備軍很可能在前線具備兵力優勢。

反客為主,斬殺夏侯淵,扭轉形勢!

劉備直接進攻無果後,把目光移到了陽平關東南的一處高地:定軍山。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兩峰對峙,等高200多米。透過此處,就是漢中盆地!此處,原本必須重兵駐紮之地。

可是,或許由於此處與劉備軍營地隔漢水,加之劉備軍對其他地區的猛烈進攻,使得此地防禦出現了鬆懈!

機不可失!劉備軍迅速移軍定軍山!

那還了得?夏侯淵立刻率軍來主動進攻。劉備軍將敵人調出堅城,反客為主!

隨後,劉備軍再次找張郃出氣,大軍猛攻張郃所在的東圍,夏侯淵派兵前去救援張郃。隨後,夏侯淵又發現南圍的鹿角正在燃燒,於是,發揮領導帶頭精神,前去滅火,修補鹿角!

劉備,一眼就看出了這位勤奮的老同事!下令黃中出擊!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黃中迂迴曹軍側後一舉殺出!曹軍大亂,後退不及,夏侯淵也死於亂軍之中!

部將團結,力挽狂瀾。

擊敗夏侯淵後,劉備大喜“現在,就算曹公親來,也無能為也!”

劉備氣勢洶洶,準備追擊曹軍,趁曹操到來前,拿下陽平關,獲得更大的優勢!

定軍山和陽平關之間隔著漢水,劉備氣勢洶洶,蜂擁而來!

郭淮表示:如果臨水而陣,是示弱。劉備知我弱,必渡河來攻,如果我們今天遠離漢水駐紮,劉備未必敢渡河!於是,曹軍遠離河岸駐紮,劉備果然不敢渡漢水。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陽平關和定軍山之間隔著漢水。劉備連漢水都沒過,自然沒有奪取陽平關。

隨後,曹軍推舉張郃為主將,繼續領導漢中戰鬥!

從這段來看,

曹操集團的將領素質非常高!不管是老一代,還是新生代,良將層出不窮!

防守反擊,曹公親來,無能為也!

盼望著,盼望著,曹公親來了!

漢中之地,易守難攻,此時,雙方又各在漢中站穩腳跟了。彼此都不容易攻破敵軍!

戰事很快進入了“消耗戰”,看誰耗得過誰!

曹操:你劉備不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了嗎?看你還能耗多久?

劉備:我防守反擊!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防守:依山為陣。面對這種陣勢,你曹操當時打張魯都氣喘吁吁,現在和我試試?

反擊:瞄準曹軍的糧草!

於是,爆發這場讓趙雲揚名的漢水之戰!

曹操將數千萬囊糧食運到北山之下,準備長期對峙!黃忠和趙雲建議:襲敵糧食呀!曹操就靠襲擊袁紹糧草囂張起來的,他的糧草當然防禦緊密!於是,趙雲和黃中約定,黃忠先去襲擊,到了規定時間沒回來,趙雲去救!

隨後,黃忠果然被圍!趙雲率領少數精騎救出黃忠等人,退回營地,“空城計”!曹操狐疑,退軍,趙雲軍元戎齊發,擂鼓吶喊,曹軍大亂,自相踐踏,損失慘重!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這場讓“子龍一身是膽”傳播開的戰鬥,究竟燒了曹操多少糧食?不知道!但反應了劉備軍對敵作戰的主要思想:穩固陣地,防守反擊,襲敵糧草。

同時,這次作戰,大大挫敗了曹軍銳氣,利於劣勢劉備軍長相堅持!

拖不起的曹操

表面實力強大的曹操撐不住了!

由於秦嶺險阻,運輸補給壓力十分大!曹操需要調撥很多力量來維持補給!

此時,關中經濟破壞嚴重,要想維持這種補給,需要從更遠的地方調撥人口、糧草。

218年,漢中之戰第二年,陸渾先亂了!由於縣令從這裡調撥人去漢中服徭役,百姓不勝其擾,孫狼起義,斬殺縣令,投奔關羽!

這說明,要支援漢中作戰,不僅是關中,中原附近的人民也要承擔巨大的負擔!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後來關羽北伐時,各地義軍紛紛聯絡、支援關羽,與曹操徵漢中的損耗是關係極大的!

同時,荊州、淮南方向隱藏的危機也很大!

荊州方向:為了平定宛等地的叛亂,曹仁率軍北去,襄樊等地空虛!

淮南方向:討伐張魯時,孫權就來過一次十萬大軍討伐!

曹操感嘆漢中是雞肋,並不是漢中本身不值錢,而是曹操要維持漢中的成本太高了!

長期頓兵漢中,危機四伏!

拖不起了!曹操退卻!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總的來說,此戰中,面對曹軍名將,劉備依然負多勝少。但是,由於劉備的總體戰略正確,堅定地執行下去,終於,利用曹操到來前地良機,挫敗了曹軍,在漢中站穩腳根;隨後,在拉鋸戰中堅決咬牙,終於耗退了曹操!

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受到一些挫折,也不怕!各位加油!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楊角風發作2019-07-30 17:27:16

決定三國鼎立的著名戰役——漢中之戰,從公元217年打到219年,兩年多的時間,最終實力強大的曹操敗退,實力相對較小的劉備勝利。

自古以來,戰爭的勝負,其決定因素往往並不完全是實力的強弱,漢中之戰就是典型的一個例子。當時的劉備可以說在曹操眼裡都不算個威脅,然而就是這個實力弱小於曹操的劉備最後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那麼其中有哪些原由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漢中之戰是怎麼打起來的。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劉備當時拿下了益州,按照當年諸葛亮的分析,三國鼎立的局勢基本成型。

曹操率先攻打張魯,佔據漢中,欲圖遏制劉備向北發展的勢頭。漢中位於秦嶺和大巴山之間,對於劉備所在地的崇山峻嶺來說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軍隊中轉站。北上的軍隊,就能夠在這裡駐紮調整,進行糧草補給。張魯兵敗投降曹操時,劉備正和孫權因為荊州的事討價還價呢。劉備一聽張魯投降,那麼益州北方門戶大開,稍有差池益州不保,於是趕忙歸還孫權部分荊州地塊,並和孫權議和,雙方在湘水劃界。

和孫權議和之後劉備積極準備,調動了張飛、馬超、魏延等名將,在公元217年對曹操宣戰開始攻打漢中。

曹操這邊也是沒把劉備放在眼裡,拿下漢中後曹操就回許昌了,留下了夏侯淵、曹休、張郃等人坐守此地。

劉備和曹操的漢中之戰共打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一開始曹操這邊主帥夏侯淵憑藉天險地利,多次擊退劉備的進攻,雙方形成對峙。之後劉備決定舉國作戰,甚至達到了男子戰、女子運的地步,終於擊破夏侯淵,撕開了漢中的大門。曹操聽聞夏侯淵戰死,意識到劉備這是拼了老命了,擔心漢中不保,於是趕緊親自帶軍支援漢中。

此時雙方換了個位置,改為曹操進攻而劉備防守,兩方互相掐了一頓後又陷入了僵持。對劉備來說還好,因為背後就是益州大本營,物資糧草補給問題不大。但是對於曹操來說可就犯了難,如果從長安調動軍資糧草,中間隔著秦嶺,不但路長,而且非常難走。曹操覺得天天耗著也不是個事,最終在公元219年決定全軍撤出了漢中,就這樣劉備稀裡糊塗地,就奪取了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可以看出劉備和曹操的漢中之戰,是劉備主動發起的一次戰役,那麼實力雄厚的曹操為何會敗給劉備呢?我認為無非就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戰爭初期兵力差距,劉備當時對漢中發軍約9萬餘人,差不多把自己能用的兵力都用上了。曹操撤退後,只留下了5萬左右的人馬。這也導致了劉備在曹操支援之前就攻下了部分漢中,為後續和曹操僵持創造了環境。

二、對漢中的重視程度,劉備知道漢中對於自己的重要性,對於攻取漢中勢在必得。而曹操工作重心不在這邊,所以導致劉備軍處處贏得先機,讓曹操很被動。

三、軍隊士氣差距,雖然夏侯淵成功防禦了劉備的幾次進攻,但是並沒有傷及劉備軍元氣。而法正黃忠聯手誘殺夏侯淵,大破曹操軍漢中防守要道,主帥被斬,導致在這場戰爭中曹操軍計程車氣和信心比劉備軍低迷不少。

四、曹操打不起消耗戰,劉備背靠老家,輕車熟路,而曹操卻跋山涉水奔赴前線作戰。如果強行攻打,劉備憑藉天險,曹操未必能取得勝利,長期對峙下去,又會有大量的的物資在運輸過程中被消耗。而且劉備還一直騷擾曹操的運輸糧道,這種賠本的買賣曹操不會願意買單。

五、其他戰線牽扯,劉備畢竟是領土小,麻煩少,東邊和孫權談和以後,一門心思撲在漢中上。就像撒潑一樣,光著膀子往漢中一坐,你愛走不走,反正我不走。曹操不一樣,北方邊境常年受到異族侵擾需要派兵鎮壓,漢朝舊臣侯音造反需要派兵鎮壓。同時關羽也配合劉備的漢中之戰,也開始蠢蠢欲動,進攻曹操,一度進展順利,甚至水淹七軍斬殺龐德,這也導致曹操疲於奔命乾脆放棄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六、其實還有一則有意思的典故,這也涉及到楊修之死:

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這就是關於“雞肋”的記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漢中對於曹操來講,也確實如此,如果僅僅是為了遏制劉備,漢中確實有益。但是加上攻取成本和防守成本,以及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的話,就不划算了。

所以,曹操權衡再三,並不是說敗給了劉備,而是耗不起。為了一塊“雞肋”之地,長期駐紮大量軍隊,不如把這些軍隊派往更加有意義的地方,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漢中之戰異常慘烈,相對於說曹操慘敗於劉備,不如說是劉備慘勝曹操。因為曹操撤軍時帶走了當時最重要的人口資源,可以說劉備得其地卻未得其民,忙活了兩年只得了一座空城。

或許真的應了那句話,“要想使其滅亡,先讓其瘋狂”。佔據漢中之地的劉備,越加狂妄,同時狂妄起來的還有關羽,正因為此,丟了荊州。後來的劉備名義上是為了替關羽報仇,實際上不過是找了一條滅亡孫權的藉口。可惜天不遂人願,夷陵一場大火,讓劉備辛辛苦苦積攢幾十年的力量,毀於一旦。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假如劉備沒有這麼快獲得漢中,那麼荊州是不是就不會丟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一江春水向東流62542019-01-11 14:09:29

說起曹操與劉備的漢中爭奪之戰!當時利用赤壁之戰大勝的劉備,趁機得荊州取西川擴大地盤使得勢力大增!還招覽人才還有威震天下的五虎上將,此戰老將黃忠在謀士法正的指導下,刀劈夏候淵震驚了漢中!雖說劉備剛剛崛起、但其勢頭是處於上升期!@而反觀曹操在赤壁大敗之後、士氣低落!在漢中對持之時,曾有一謀士楊修對他說漢中不宜久留,曹操不聽反以雞肋事件把他殺了,臨死前楊修還勸他宜早撤兵!非但不撤曹操還強行進兵,結果可想而知、又中諸葛亮之計謀,還被老將黃忠一箭連門牙都給射掉了!最終漢中之戰以劉備勝,曹操是大敗而歸結束!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魁哥說歷史2019-11-27 21:41:34

漢中之戰,雖然不如三國三大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規模大,卻是耗時最久的戰鬥,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這場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這場戰爭,無論是兵力,還是地理位置,曹操都佔據極大優勢,最後卻以失敗告終,敗給了剛剛佔據益州不久的劉備集團。實力雄厚的曹操之所以敗給剛剛崛起的劉備,分析如下三個原因。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其一,曹操大意了,沒有及時派出軍隊支援夏侯淵。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漢中張魯,又派出夏侯淵行都護將軍職,平定巴郡,曹操班師回朝,留下夏侯淵固守漢中,拜夏侯淵為徵西將軍。此後,夏侯淵成為曹操在關中的方面軍主帥,全權負責對蜀作戰。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大舉進攻漢中,卻沒有太大進展,雙方一直相持了兩年。這時,曹操在鄴城很放心,對自己的手下大將夏侯淵的能力非常認可,認為他鎮守長安,西線固若金湯,可以睡個安穩覺。夏侯淵也沒令曹操失望,多次打退了劉備的進攻,雙方僵持了很長時間。

既然夏侯淵在漢中戰線並不吃緊,曹操也沒有理由多派援軍,也不需要畫蛇添足,派出援兵,因此,曹操忙於稱“魏公”、“魏王”的大事,暫時沒有多考慮邊防戰事。在曹操的眼中,以夏侯淵、張郃等人的軍事才能,足夠擋住劉備等人的進攻了。沒想到的是,黃忠出奇制勝,定軍山一戰一刀斬殺夏侯淵,導致漢中曹軍群龍無首,撤出漢中。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其二,劉備全力以赴,以“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奪取漢中的。

漢中對曹操來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對於劉備來說,卻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劉備只佔有益州,卻沒有漢中,是很難守住的,時刻暴露在曹軍的攻擊範圍內。因此,漢中對劉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付出再大的代價,都值得奪取,都必須拿下。如之前的劉璋,和漢中張魯鬧翻,多少年都在和張魯對戰,時刻想著奪取漢中,將門戶掌握在自己手中。

現在劉備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在佔據益州後,就將奪取戰略要地漢中提上了日程,沒想到,還是被曹操領了先。曹操先於劉備,出征漢中張魯,收降張魯,奪取漢中。劉備只能從曹操手裡虎口拔牙,奪取漢中了。這個難度比從張魯手裡奪取漢中難度大多了。可是劉備有很大的信心,他認為,即使曹操親自前來,也無濟於事,他必須奪取漢中。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其三,雖然曹操兵多將廣,而劉備兵少將寡,可是在漢中戰場,劉備集中全部兵力,並不佔劣勢。

劉備之所以能夠奪取夏侯淵重兵把守的漢中,就是因為劉備集中了除荊州必要留守的少量軍隊外的所有軍隊。他將所有能夠調動的軍隊,都集中到漢中戰場上了。而夏侯淵在長安,漢中,只是曹操的一部分軍隊,只是防禦部隊。曹操還需要在長江沿線、合肥、樊城佈置大量軍隊,防備東吳孫權,關羽偷襲。因此,夏侯淵在漢中的軍隊,可能低於劉備的軍隊,才被劉備擊敗,最終丟失了自己的小命。

總結:漢中之戰,剛開始曹操佔據優勢,佔據漢中,是防禦一方,而兵少將寡的劉備是進攻方。經過兩年的相持,劉備手下大將黃忠,定軍山下斬殺夏侯淵,取得巨大優勢,才奪取漢中。黃忠斬殺夏侯淵,這是漢中之戰的轉折點,此後,勝利的天平倒向劉備一方,即使曹操親自帶領大軍,支援漢中前線,也無濟於事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海佑講史2019-04-21 21:38:08

其實這個問題用最簡單的大白話來講就是,在當時的曹操眼裡,劉備根本沒有什麼威脅,可以說是“大意失漢中”。

劉備一生中打的最有成就感的一場戰役應該就是漢中之戰,而這場戰役他也成功將自己人生最大的敵手曹操給打敗,並且消滅了夏侯淵佔據了漢中,從而才有了蜀國後來的發展。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在當時雙方交戰之時,曹軍從實力上來說完全可以碾壓蜀軍,而且劉備當時對於蜀中地區的統治還尚未穩固。曹軍這邊也站著防守的優勢,那麼曹操當時又是為何失敗的呢?

在三國的小說中一直將劉備這邊的形象誇大,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中劉備當年的實力的確有限。比如當年在赤壁大戰之中,基本上就沒有劉備什麼事,全程到尾都是周瑜還有孫權在對抗曹操。而劉備最大的功勞無非也就是藉助著孫劉聯軍的名義,迅速佔據了荊南四郡,而這也是劉備後來的起家之本。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因為在此之前劉備一直也只是一個流浪軍閥早年寄居在新野,而現在總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畢竟荊州的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發展的相對發達,所以劉備的實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過在此時曹操最大的威脅的仍然是孫權,因為孫權無論在掌控的地盤,還有手下的軍隊來看,他的實力都是遠超於劉備。而且早年曹操在孫權那吃過虧,所以對於孫權內心自然也有著幾分的忌憚之情。於是就將曹軍的軍事重點一直都放到了孫權這邊。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當時劉備也就趁此機會拿下了劉璋的益州。而後來劉備又趁曹操和西涼軍隊交戰之後,趁機拿下了巴西地區。所以此時劉備的勢力也開始增強。

而當時曹操看到劉備逐漸發展,隨後開始出兵攻打漢中。雖然說張魯從來沒有想過真正的與曹操抵抗,不過雙方也是耗費了半年的時間拿到了漢中和巴中的地區。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由於由於短時間內曹軍沒辦法在此地建立一些穩固的統治,所以曹操也沒有直接出兵益州。而是留下張合還有夏侯淵兩人再次的佈防。而曹操卻帶領著40萬大軍去找孫權去了,雙方對峙在濡須。

其實如果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候劉備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劉備雖然佔據著益州的廣大地區,但是由於他的來路不正,所以本地的一些士族根本不想接受他的管理和統治。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且劉備在東線那邊,因為荊州之地和孫權那邊一直處於一種特別緊張的戰爭狀態,如若曹操此時出兵攻打劉備,那麼劉備很可能在雙面軍事壓抑的情況下很快就被消滅了。

而當時曹操和孫權在濡須對峙了18個月前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不過這也讓孫權明白一個道理,他和劉備共同的敵人是曹操。所以雙方也就停止了對於荊州地區的爭議,共同來抵抗曹操。當時劉備為了減輕孫權在東線的軍事壓力,最後也就出兵攻打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張頜和夏侯淵兩個大將也不是吃素的,在他們兩個人的領導之下,劉備用了一年的時間並沒有撈到太大的好處。不過曹軍這邊損失也在逐漸的變大,雖然曹軍處於一種防守姿勢,但是畢竟山路走起來比較困難,後方的補給非常容易被劉備切斷。

而此時曹操並沒有立刻從濡須將軍隊調回來去支援漢中,只是適當的增加了一些兵力加大了防守。從而也就給了劉備充足的時間,不斷的對曹軍之地進行侵擾,等到後來更是逐漸佔據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後來更是在定軍山一戰之中殺了夏侯淵。曹軍因為失去了一個主心大將,一些小將領也就亂了陣腳,很快被蜀兵消滅。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當時曹操之所以會輸,就是因為他太小看劉備了。如果當初他直接增兵漢中,消滅劉備並不是什麼難事。佔據益州之後消滅孫權自然不是什麼困難了。而在當時曹操的狀態來看,孫權更為強大一點,所以他才會將更多的軍事壓力放到了東線上因此給了劉備機會。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歷史寶藏2019-01-17 19:52:50

歡迎開啟歷史寶藏,一起來讀三國那些事兒。(約500字,閱讀需2分)

漢中一戰,曹操黯然退場,剛崛起的劉備,終於站穩了益州之地。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兵多將強的曹操為何戰敗?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函中對於劉備與曹操的重要性不同。

對劉備來說,漢中是生死之地,如果失了漢中,則四川盆地北部門戶大開,蜀中的劉皇叔,想必晚上睡覺都不能踏實。若得了漢中,則北可進擊關中,也可作為四川盆地北部前沿防線。

所以劉備不惜一切代價要和曹操爭搶漢中,剛剛平定的蜀中,男的上戰場,女的運送物資,可以說全民動員。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曹操這邊,漢中位於其統治中心的西側,並非其戰略核心地帶,因此就算是氣勢洶洶,也未必有劉備破釜沉舟的決心。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二是漢中與四川盆地的天然聯絡緊密。

漢中也是盆地,這個小盆地,在地理上屬於四川盆地的範疇。雖然現在的行政區劃屬於陝西,但是自然地理上還是與南邊的四川盆地關係更密切些。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這樣蜀中的兵馬糧草,就可以源源不斷供給,這為劉備戰勝曹操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反觀曹操,從關中運送補給,蜀道險惡,轉輸極難,最後經不起長期消耗,最終退兵。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這次曹劉爭奪,也成為三國鼎立的重要軍事基礎。自此之後,劉備勢力在四川盆地之勢力逐漸穩固,天下三分之勢終成。如果之前曹操對劉備是這一種英雄相惜,則此時就是一種恨了,悔不該當初青梅煮酒論英雄時除掉劉皇叔這一威脅。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WarOH協虎2019-03-07 13:59:04

雞肋,吃起來沒有肉,扔掉卻餘味留存。看過老版《三國演義》的朋友,不知是否還記得楊修的那句“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其實,聰慧的楊修早就看出在曹操眼中對漢中的態度了。然而,漢中之戰對於劉備來說,卻可以用一個詞總結:“生死之戰”。兩軍交戰,其對戰役的重視不同,其實這場戰爭在一開始就是劉備贏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首先,是因為漢中背靠益州,如果漢中被曹操奪取,那麼益州將會陷入唇亡齒寒之境地。所以漢中對於劉備來說,是生死之地。一輩子的忍辱負屈,成敗就在此一舉。

其次,是漢中之戰時,劉備集團算是正好處在軍事實力的最巔峰時期,再加上手握益州、荊州兩地,東聯孫吳,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而曹操這邊呢?先是有夏侯淵戰死定軍山,士氣大損,而後又是糧草被劫,後背涼涼。之中對於雙方的影響,也由此可見一般。

而若要看解釋曹操為何最終會慘敗,我們還需得回看當時的戰爭過程,才能有個較為客觀的總結。

其實,

當時曹操率軍攻打漢中之時,他還要應對東線的東吳,完全就是腹背受敵。從漢中的地形來看,蜀道難行、棧道險峻,曹軍的後勤補給也是很困難。但是,曹操想要攻打蜀中,蜀道卻是必經之地。儘管曹軍的騎兵來勢洶洶,也難以在這種地形上伸展開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影視形象

劉備在攻打漢中之前,早已做了準備,先跟孫權講和,劃湘水為界,以免孫權後期偷襲,形成腹背受敵之勢。

翌年,劉、曹展開了爭奪漢中之戰。劉備先命吳蘭、雷銅做先鋒開路,張飛、馬超隨後增援。先鋒佯攻後,由增援部隊截擊漢中的曹軍後路。可惜,蜀軍兵力尚未集結,曹休識破蜀軍的部署。先鋒部隊的吳蘭、雷銅遭遇曹軍突襲,最終不敵而戰死。同年,劉備再次分兵多路輪番進攻漢中,都被曹軍擊退,兩軍在陽平關之地對峙近一年。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面對僵持的局勢,劉備終於按捺不住了,他親自率兵迂迴繞開陽平關,一舉搶佔了軍事要地定軍山,打開了通向漢中的道路。

曹操則派出夏侯淵前來搶山。開戰之後,劉備派軍隊以火攻夜襲夏侯淵陣營,導致夏侯淵陣營大亂,之後劉備再調兵馬多路奇襲夏侯淵等人,夏侯淵最終被黃忠斬殺。

夏侯淵一死,漢中的曹軍軍心大亂。劉備於是趁勢渡漢水,進一步拿下陽平關,可是曹軍郭淮依漢水結陣,劉備看此狀,猜到其用意,因此沒有馬上渡河。

劉備決定佔據險要,只守不戰,與曹軍在漢水兩岸形成對峙之勢。此時,曹操打算把大量的糧草轉移囤積,不料被黃忠得知。而後,黃忠、趙雲二人商議前去擷取這批糧草。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囤積糧草之地,趙雲判斷必有重兵把守,他讓黃忠先去劫糧一探究竟。果然曹軍有所埋伏,黃忠被其圍困,趙雲而後率領輕騎將黃忠救下。趙雲之所以敢兵行險地,其實也是勝券在握。

曹軍對他們緊追不捨,而回到營地的趙雲雖偃旗息鼓,卻早已設伏準備反擊。追隨而來的曹軍,也是犯了兵家大忌——正所謂“窮寇”莫追,更何況趙雲並非窮寇,而是猛將。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此時,曹軍直接闖入趙雲的營地範圍圈,趙雲讓早已埋伏計程車兵上強弩射殺曹軍。隨後,趙雲軍一擁而上,曹軍驚駭落荒而逃,但已經來不及了。大量曹軍被趙雲軍射殺,甚至有的在爭相奔走途中互相踩踏,曹軍死傷慘重。

此戰後,劉備派出劉封叫陣曹操,可曹操因兵力折損嚴重一直避而不戰,最終撤出漢中。漢中爭奪戰,便以曹操方將領王平投降、劉備佔領漢中全境而結束。

而孫權在劉、曹爭奪漢中之時,可謂是坐山觀虎鬥。不過曹操還是有所擔憂,懼怕孫權在東方有所行動,一旦腹背受敵,他便不能集中兵力對付劉備。

劉備攻佔漢中則是勢在必得的,漢中更是諸葛亮幫劉備建立政權“隆中對”之中的一步。當時劉備作戰大部分依據天險而戰,也佔據地利的優勢。如果跟曹軍打消耗戰,曹軍並不具備優勢。例如,糧草遷移囤積點就被蜀軍發現,還中了蜀軍的埋伏,進而損失慘重。

據《諸葛亮集》記載,曹操親自率領幾十萬兵力前赴漢中,原本夏侯淵鎮守就有五萬精兵。整個漢中之戰,劉備投入的兵力卻沒有明確記載。但

整場爭奪戰下來,劉、曹兵力似乎並不懸殊,直到後期劉備方才略顯前線兵力不足。所以打下去,也許就有不一樣的結果也不一定。不過曹操還是錯失良機,提前撤走。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三國逐鹿2019-01-14 17:54:24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劉備為何能戰勝曹操?

曹劉興兵戰漢中,勝負已分定輸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吞併北方,建立曹魏政權。雖徵孫劉失敗,然而卻智敗馬超,擊退張魯,坐擁漢中。建安二十二年,劉備為了實現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戰略目標,率軍進攻漢中。自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曹劉集團在漢中相持將近兩年,最終曹操以失敗告終。漢中之戰,是蜀漢和曹魏之間的大決戰,

劉備集團作為剛剛壯大的勢力,為何能夠擊敗不可一世的曹操。筆者認為又諸多方面的原因,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首先曹操沒有正視劉備集團,錯用夏侯淵,痛失定軍山。

劉備剛攻取益州不久,就對漢中下手,曹操雖然積極應對,但還是低估了劉備集團的戰力,沒有足夠的忠實。話說劉備率軍猛攻定軍山,又命黃忠出戰夏侯淵,曹操親率大軍馳援漢中。曹操知道夏侯淵不是黃忠的對手,而且夏侯淵性情剛烈,沒有謀略,卻依然讓夏侯淵進軍,曹操聲稱:不進兵就是示弱。而夏侯淵為了掙功,更是積極主動,卻不幸中了黃忠的誘敵之計,被黃忠一刀劈開,死的慘烈。演義中曾這樣稱讚夏侯淵:三八縱橫,黃豬遇虎。定論之南,折傷一股。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其次曹操大軍冒進,又被趙雲打敗。

黃忠斬了夏侯淵,劉備又令其劫魏軍糧草,命趙雲輔助黃忠。黃忠因建功心切,夜襲曹軍大營中計被團團魏軍。次日中午,已經到黃忠與趙雲約定的時間,不見黃忠回來。於是趙雲飛身上馬,前去營救黃忠。雲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左衝右突,沒人能夠阻擋,輕而易舉便救出黃忠。所到之處,曹魏將士紛紛躲避,曹操忙問是何戰將,回報說是常山趙子龍,操嘆道:昔日當陽長坂坡英雄尚存。演義中這樣記載趙雲:

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黃忠告訴趙雲,大將軍張著也被魏軍圍困。於是趙雲前來解救張著,張郃、徐晃不敢應戰。曹操見趙雲連續救兩人,勃然大怒,親自率軍追擊趙雲。而趙雲已經殺回本部,見魏軍漫山遍野掩殺過來,雲單槍匹馬,立於營門之外,用弓弩射殺魏軍,又令軍士擂鼓吶喊。當時已是黃昏,魏軍不知有多少蜀兵,又急忙撤退,互相踐踏,落入漢水而死者不計其數。正在此時,劉封孟達又在背後燒了魏軍糧草,曹操只能回南鄭,徐晃、張郃也丟棄營寨敗退。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再次徐晃不聽勸告,逼反王平。

曹操兵敗後,並不甘心,又從斜谷進軍,企圖奪回漢水,命徐晃王平為先鋒。二人行軍至漢水,卻對是否渡河卻產生了分歧,王平認為如果渡過漢水,軍隊就無法撤退。而徐晃認為可以效仿韓信背水一戰,然而王平認為韓信的對手無謀略,最重要徐晃也不是韓信。徐晃一怒之下,讓王平拒守,自己渡河破敵。趙雲黃忠自告奮勇,前去迎敵,徐晃不能敵,卻在撤軍之時,被趙雲黃忠聯合夾擊,軍士死傷無數。

回到營寨後,徐晃大罵王平不救援,而王平聲稱已經再三勸阻,只因不聽勸告才導致失敗。並且說,如果前去救援,王平自己的營寨也無法儲存。徐晃勃然大怒,要殺王平,平將營寨燒燬,投奔趙雲去了。劉備知道後大意:我得到王平,漢中指日可待。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最後諸葛亮巧使妙計,許褚醉酒誤事。馬超助戰劉備,而曹操進退猶豫不決。

曹操知道王平投敵後,惱羞成怒,便向劉備下戰書。兩軍在中路五界山對峙,諸葛亮讓劉備假裝潰敗,引誘曹操,再次中埋伏,魏延、張飛率軍殺到,曹操急忙逃亡至陽平關,可謂其勢已窮。孔明又令張飛魏延偷襲曹操糧草,並讓小兵砍林木製作假象。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忙派許褚前去護送糧草,而許褚卻喝的酩酊大醉。運糧官勸說不要走夜路,許褚偏要趁著夜色進軍,稱自己有萬夫不當之勇。不料正遇著張飛,許褚張飛大戰,只因許褚醉酒,被張飛刺中左肩,大敗而歸,盡棄糧草。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次日曹彰前來助戰曹操,操大喜,稱有黃鬚而在必勝,然而卻又被馬超偷襲了後軍,彰大敗而歸。這樣曹操便覺得進退兩難,夏侯惇問及晚上口令,曹操只說雞肋二字。然而楊修卻勸說惇收拾東西準備撤退,曹操怒斬楊修。次日曹操率軍再次與劉備決戰,卻不幸被魏延射傷,掉落了兩顆門牙,曹操突然覺得楊修說的是對的。於是三軍開拔,撤離漢中,這樣劉備便盡得漢中之地。

曹操失去漢中,在於情敵冒進,意氣用事,劉備志在必得。然而這些都是演義中的描述,只作為參考意見。

你是如何看待漢中之戰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公孫楓翔2019-03-25 14:54:06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大戰役之一,曹劉雙方名將雲集,堪稱全明星之戰。但其意義還是無法與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戰役相提並論,因為此戰並未改變天下主要勢力的力量對比。

首先要解釋一下,曹操並未慘敗,相反劉備可稱得上慘勝。而劉備也絕非剛剛崛起,漢中之戰發生時距離赤壁之戰已有十年,十年時間發展壯大已經足夠長了。所以問題並不準確噢。

接下來進入正題,探尋曹操為何敗給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一、雙方陣容對比

這場大戰前後持續將近兩年,雙方交戰多次,攻防形勢幾度轉換,並不能簡單歸結為曹操慘敗,這不符合史實。劉備跨有荊益二州,正是事業快速發展期,但經過長期實力積累手下謀臣猛將眾多,也絕不是暴發戶。

漢中之戰時期是劉備人才最為充沛之時,文臣方面諸葛亮負責內政後勤、法正負責軍事謀劃,武將方面關羽坐鎮荊州,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黃權這些三國頂級武將悉數上陣,儘管這些人沒有演義裡那麼誇張,但在正史中確實也都是頂級人才。

曹操方面,夏侯淵、張郃、徐晃、郭淮等名將鎮守漢中,之後曹休、曹真、曹洪增援,最後曹操親自出馬,人才方面更不必說。所以雙方陣容都是絕對主力,劉備更是除關羽外所有大將盡數出徵,曹操由於還需要應對東吳以及朝廷內部事務,很多人才分散鎮守各地。

從賬面來看,漢中之戰裡,劉備的將領素質不比曹操差,頂級人才可能還高一些。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二、雙方兵力對比

與官渡、赤壁兩大戰役不同之處在於,漢中之戰劉備並非以少勝多。曹操總體實力無疑勝過劉備,但具體到漢中之戰,雙方投入兵力大體相當。在中後期劉備進行總動員,達到“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整個益州進入戰爭潛力的極限,這時的區域性兵力還要超過曹操。

對於雙方到底投入兵力為多少,並沒有史料記載。但定軍山之戰時劉備分十路精兵進攻張郃,總兵力為一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陳琳釋出《檄吳將校部曲文》宣稱夏侯淵鎮守漢中有五萬精兵。劉備大部分時間都在主動進攻,無論攻下辯、馬鳴閣道,還是定軍山,劉備都在進攻,這說明兵力不比曹軍少。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三、戰役大致經過

217年,劉備派張飛、馬超、吳蘭、雷銅進攻武都郡,注意劉備並非直接強攻漢中,而是先向西進攻,為的是避免過度刺激曹操。曹洪、曹休、曹真前往抵擋。218年3月曹洪、曹休擊敗張飛、馬超,雷銅、吳蘭先後戰死。劉備此時親率主力來到陽平關,接著又派陳式偷襲馬鳴閣道,又被徐晃擊退。以上為戰役

第一階段

,劉備連續出擊,但損兵折將,連吃敗仗。

218年9月曹操抵達長安。這裡需要注意,曹操並沒有繼續西行到漢中,只是坐鎮長安而已,此時曹軍前線總指揮是夏侯淵。219年春季,劉備放棄陽平關,南渡沔水,在定軍山下紮營,夏侯淵率軍也來到定軍山。不久劉備夜襲曹營,並猛攻張郃。夏侯淵一面分兵救援,一面居然自己親自帶幾百名士卒出營十五里外修補鹿角。黃忠突襲,陣斬夏侯淵。曹軍主將陣亡,頓時士氣低落,逃回沔水北岸。

要注意:夏侯淵陣亡後,曹軍並未崩潰,張郃駐紮陽平關,郭淮退到北岸紮營,防守井然有序,劉備並未因此一舉拿下漢中。

以上為戰役

第二階段

,劉備軍取得一場大勝,但雙方勝負還未分出。

219年3月,曹操抵達漢中,親自出馬與劉備交戰。劉備主力繼續在定軍山駐紮,與曹操隔岸對峙。雙方交戰已經一年多,誰也不願輕易決戰。劉備固守定軍山,曹操也只是繼續調撥糧草打持久戰。此時比的是忍耐力。這期間趙雲曾大破來攻的曹軍,劉備還派劉封前去叫陣,羞辱曹操,氣得曹操派人趕回冀州叫自己的黃鬚兒曹彰來漢中,要跟劉備乾兒子劉封比試。曹彰馬不停蹄趕到長安已經5月份,曹操卻決定撤兵了。以上為戰役

第三階段

,曹操主動撤出漢中,劉備進入,最終劉備勝利。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四、雙方勝敗原因分析

第一,曹操219年5月從漢中撤兵,220年3月就去世了。可以想見曹操當時身體狀況已經不樂觀,六十多歲的人還要千里迢迢來回奔波,操勞軍務,精力已經跟不上了。劉備比曹操小六歲,而且斬殺夏侯淵全軍時期高昂,精力要比曹操充沛。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原因。

第二,曹操撤出漢中之前將漢中全郡百姓遷往長安周邊地區,給劉備只留下一座空城。古代王朝是否繁榮就看人口,沒有人口就沒有農業基礎,糧草、兵器、士卒一切都無從發展。遷移百姓比行軍難得多,百姓的速度遠比軍隊慢,這也可以看出曹操的撤退非常從容,根本談不上慘敗。如果時光倒退二十年,曹操也許會跟劉備死磕,但他已經老了,一些想法是會變的。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第三,漢中對曹劉雙方重要性並不等同。漢中是益州門戶,是入蜀必經之路。所以劉備才會傾巢而出也要拿下,這對劉備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但對曹操遠談不上這麼重要,失去漢中只不過意味著有生之年無法進入益州消滅劉備而已,對於曹魏集團自身勢力範圍不構成威脅。漢中是益州咽喉,但不是曹魏咽喉。從漢中出發可以攻涼州,攻關中,但蜀漢自身實力與曹魏有巨大差距,後世諸葛亮的北伐很好地證明了這點。所以漢中丟了就丟了,對曹操來說不是最關鍵的問題。這也是漢中之戰不能與三大戰役相提並論的根本原因。

第四,劉備之所以在漢中能打定主意長期耗下去,也是因為他沒有其他威脅,荊州方向當時與孫權表面維持聯盟關係。曹操則不同,他需要同時應對東西兩線,北方不時也有小規模叛亂,朝廷雖然有名無實但總有漢臣搞事情,都在牽扯曹操,不允許他一直在漢中耗下去。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總結下來,就是曹操之敗遠談不上慘敗,夏侯淵之死也談不上左右整個戰役局勢,曹操的撤退是跟內外部環境密切相關的行為。而劉備實力也很強,赤壁之戰已過去十年,入主成都也有兩年,他已經成功整合荊益二州,並不是很多人想象的暴發戶形象。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歷史總探長2019-03-03 19:49:56

按照常理來說在漢中之戰中,劉備的確是勝利了,曹操的確是失敗了,可是劉備付出的代價要遠遠比我們想想的更加巨大,漢中作為作為軍事重鎮他的價值的確巨大,可是在奪取漢中的時候,劉備幾乎是傾巢而出,蜀漢上下更是恨不得全民皆兵,上陣殺敵了。

公元217年,劉備和曹操的漢中之戰正式打響,戰爭剛剛開始打響的時候,劉備從成都奔襲武都直接跨到了夏侯淵的後方定軍山,在定軍山這一仗中,曹操的大將夏侯淵不幸被黃忠射殺,而曹操也開始動東吳占城火速奔襲長安,繼而來到了漢中。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來漢中之前,其實還是在東吳合肥戰場上的交鋒的,但是漢中前線告急,曹操才開始轉身支援漢中,在支援的路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曹操居然跑到魏郡去了,漢中戰爭情況那麼危急,曹操跑魏郡幹嘛去了?

原來,在漢中大戰爆發時,曹操所統轄的北方地區已經有多處叛亂,而魏郡也一樣,魏郡鄴城的魏諷叛亂,

可能曹操跑過去順路處理了一下,進而到達長安,在長安整軍備戰之後,才慢悠悠的到達了漢中,可是當曹操來到漢中的時候,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定軍山已經丟失。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無奈之下的曹操開始了另一個打算——-撤軍。

但是曹操在撤軍之前做了一個精心的打算,那就是遷走了將近10萬的人口,在古代人口乃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沒有人口就算你有再多的土地也是徒勞無功,而曹操此次撤軍還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他所管轄的北方爆發了多次叛亂,他著急回去平定。

這也正是法正所說,曹操北方轄區有“內憂”,他需要或許撤離戰場,而不是一味的耗在漢中戰場,我查了有關資料,當時的曹操境內爆發的叛亂實在太多,

而這一切可能和曹操稱王有極大的關係,他需要迅速回去穩定目前的大本營混亂的局勢。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說是慘敗其實有點言過其實,曹操是在漢中之戰中失敗了,但是絕對不是慘敗,劉備帶領的軍隊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但是漢中這一塊地方實在是太重要的,作為益州的北門戶,漢中有著得天獨厚的軍事條件,這也正是劉備拼盡全力想要拿下漢中的真正原因。

而曹操的撤兵其實有諸多的因素影響,有內亂,也有外因,定軍山一戰曹魏主將夏侯淵被射殺,已經極大的影響了士兵計程車氣。更何況,漢中之戰打了有近兩年的時間,士兵們早已經疲憊不堪,諸多因素其實已經嚴重影響了這場漢中大戰。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跨越時空—散發弄舟2019-01-13 09:27:29

漢中之戰,用賭徒二字來形容劉備、曹操吧。劉備初得益州,好不容易闖蕩大半生,有了自己的基業。漢中之險,是蜀地的門戶。劉備不敢輸,再也輸不起。所以押上了全益州之軍力、物力,勢在必得。

而曹操呢,這是已有了中原數州之地,不說內政、內逆還有不少要料理,東吳孫權還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威。這種已有點兒資本的心態下,真不敢與劉備對著拼,全押上家當。萬一拖住或失利,背動性太大。所以在此戰上,有些不是先前破袁紹、下荊州那麼利索果敢。

這一賭,結局是贏家歸了劉備。劉備憑此一戰,不只站穩了腳跟,還一掃以往逢曹就敗或逃的怨氣。

漢中一戰,說是形成了天下三分的關鍵點也不為過。此戰,曹操不僅頭疼加劇,一統天下的心志受挫,還搭上了心腹悍將夏侯淵。

正所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是非成敗誰能料。漢中之戰,亦能沾得這首《臨江仙》幾分顏色。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鐵馬冰河wu2019-05-31 14:22:47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是益州東北部的一個邊郡,周圍大山環繞,北屏秦嶺,中間是漢水盆地,地理條件優越,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自古在軍事戰略上有重要地位,是咽喉重鎮。

古文獻記載“

漢沔為形勢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後據西蜀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兵家必爭久矣

” 。

漢高祖劉邦發跡於漢中,據漢中“

以成帝業

”,西漢末軍閥公孫述盤踞巴蜀,“

跨有漢中,當秦隴之徑

”,東漢末“五斗米”教宗張魯佔據漢中,“

斷絕谷閣,殺害漢使

”,使漢中成了一獨立小王國,使關中與西蜀“

不得復通

”,歷史事實不勝列舉,都證明了漢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建安二十五年(215年),曹操因劉備已經攻取益州,擔心他繼續進兵漢中而威逼關中,就乘機發兵討伐盤踞漢中的張魯。同年十一月,張魯被擊敗,被迫放棄南鄭(今陝西南鄭),逃往嘉陵江上游的巴中,漢中遂為曹操所有。

劉備在公安聽說曹操已平定漢中,其勢力已達嘉陵江流域以及渠江一帶時,大為震恐,曹軍咄咄逼人,大有直搗益州之勢, 乃至“

蜀中一日數十驚,守將雖斬之,而不能定也

”。

劉備急忙向孫權妥協,雙方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在求得與吳重修舊好後,劉備立即率軍回江州,派黃權率兵直撲三巴,擊潰曹操委派的巴東太守樸胡、巴西太守杜濩、巴郡太守任約,重新恢復了蜀漢對三巴地區的統治。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之後,驍將張飛採取出奇制勝之策,在宕渠一舉擊潰魏將張郃的軍隊,逼迫魏軍勢力全部退回漢中,西蜀遂得以粗安,

謀士劉曄、主簿司馬懿勸曹操出兵滅蜀,曹操深知時機未到, 無意對蜀中大舉用兵,他嘆息道:“

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耶

”!拒絕了二人提出的滅蜀建議。

之後,劉備在逐漸穩固荊州、益州統治基礎後,又開始出兵與曹操展開了對戰略要地漢中的爭奪。

漢中地區山環水繞,實乃咽喉要地。曹魏佔據漢中,使益州北部無險可守,嚴重威脅著西川腹地的安全,也使劉備集團很難向北方滲透、發展。劉備若能攻取漢中,則進可以取關中,退可以守益州,可謂一舉兩得。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採納法正建議,親自率大軍北攻漢中。劉備統軍進抵陽平關,與曹魏大將夏侯淵對峙了一年多。

次年,劉備率軍進逼定軍山(陝西勉縣東南)。定軍山地勢險峻,是扼守漢中西南的門戶,如果被攻陷,漢中就很難守住了。

曹魏悍將夏侯淵引兵前來廝殺,劉備命老將黃忠擂鼓吶喊,隨即揮軍自上而下發起猛攻,曹軍抵敵不住,大敗虧輸,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一刀斬於馬下。曹操得知曹軍慘敗定軍山,愛將夏侯淵戰死的訊息後,親自率軍從長安開赴漢中,前來討伐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劉備思忖道,曹操雖然再次親征漢中,但定軍山要隘已被我所奪,糧草又被燒,他來也無能為力了,攻取漢中指日可待。

於是劉備下令高壘深壕,堅壁清野,據險堅守,不與曹軍接戰,曹軍與劉軍對峙、相持了兩個多月,糧草逐漸告急,加上數次進攻受挫,士氣開始低落,軍無鬥志,開小差逃亡者漸多,又聽說東吳發兵進攻淮南,曹操無奈,只好主動退軍。

劉備全取漢中地區後,派遣孟達、劉封等率軍攻取了房陵、上庸(今湖北房縣、竹山縣)、秭歸等地。彼時的劉備,佔有荊州、益州、漢中等廣袤地區,這是他一生中事業最輝煌的時期,地盤最大、兵多將廣、勢力極盛,各方面均達於巔峰。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220年,曹丕稱帝。劉備於次年也趁機稱帝,國號“漢” ,史稱蜀漢,年號“章武”,定都成都。

漢中對劉備來說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他志在必得;漢中對曹操則如同雞肋,“

食之無味,丟之可惜

”。對於強大的曹操,攻漢中易於攻蜀,但在採取戰略守勢的情況下,因為後方道路崎嶇,運輸補給不便,糧草器械等戰略物資很難源源不斷地從關中運來,非常不利於防守,為了集中力量應付東部以及南部對孫吳的戰爭,到5月,曹操被迫忍痛放棄漢中,率大軍返回長安,自此,實力相對弱小的劉備取得了漢中之役的全勝,佔據了漢中全境。剛崛起的劉備之所以能擊走實力雄厚的曹操,全取漢中,諸葛亮功莫大焉,他雖未上前線,但坐鎮後方的他源源不斷地把作戰物資與補充兵員運到前線,做到了“

足食足兵

”,對取得最後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還有隨劉備出征的法正、魏延、黃忠、張飛等人,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攻佔漢中全境,前後歷時三年。從此,蜀漢北部的國防大為穩固。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插圖源自網路】

【寫作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慕容鑑史2019-12-12 15:57:19

曹操並非不可一世,劉備也非剛剛崛起。曹操在漢中之戰的失利並不能說是失敗,這一戰他是知進退的,“雞肋事件”足以證明一切。曹手下謀士楊修耍小聰明,認為曹操要退兵,當然這件事情是猜對了。不過曹認為他是在擾亂軍心,將其殺死。當時的曹操的確想要退軍,並非劉備將其打敗他才退軍。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1、漢中之戰

曹操進駐漢中根本沒有耗費一兵一卒,張魯曾經說過:

寧做曹公奴,不為劉備上客。

由此可見他進軍漢中,實力並沒有耗費兵力。反觀劉備智取西川,但也消耗了不少兵力,荊州四郡能養多少兵馬呢?可以說都不夠曹操看的。如若不是西川易守難攻,相信曹操在修養數年後也要發動戰爭了。

曹操先前的發展比劉備還好百倍,那既然如此他選擇退軍的原因是什麼呢?要想分析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便要知道曹操在進駐西川之前在做什麼。我可以清楚的告訴大家曹操在平定西涼,西涼平定後北方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統。這一仗雖勝,可讓曹軍元氣大傷,已然繼續征戰的能力。

正是此時劉備奪取益州,準備向漢中方向進軍,當時鎮守漢中的將軍是張魯。他也可算一個小諸侯,但他不願意屈服劉備,選擇了投降曹操。曹操一看漢中乃益州的咽喉,當即同意增兵,並且自己親去。漢中對戰的雙方兵力操是略弱於備,並且在定軍山戰役時,他低估了黃忠的能力導致夏侯淵被斬無奈退兵。

2、漢中對益州的重要性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是益州的咽喉部位,曹操得到了漢中相當於掐住了益州的咽喉,而益州到了劉備的手上,他怎麼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呢?因此才會發動浩浩蕩蕩的漢中大戰,因此漢中的戰鬥。劉備是抱著必勝的決心,而曹操對於漢中是可有可無,就像楊修說的

“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漢中一旦把控在曹操的手裡,益州是非常危險的,蜀漢難難於上青天。漢中便是益州的門戶,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至於題中的慘敗更是子虛烏有。此戰曹軍大將不過損失了一個夏侯淵、兵不過千。可以說定軍山之戰後,曹軍已經想退兵了,劉備沒有發動總攻便得到漢中。

得到漢中後,劉備迅速收手,他為什麼不直接北伐進攻曹操所佔領的曹操統治區呢?很明顯他知道漢中是曹操讓給他的,此戰雖提升了士氣,不過他深知現在的蜀漢根本不足以撼動曹操一統的北方,因此並沒有這樣做,從這件事情中也可能看出劉備早已知道漢中曹操退回鄴城,根本沒有慘敗。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總結:蜀漢的兵力問題劉備是深知的,曹操也是深知的,如若正要在漢中之戰撕破了臉,損失最大的毫無疑問是劉備與曹操,得益人只有東吳孫權了。三國能夠延續五十多年,靠的就是這種相互制約的方式,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關注我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四川達州人2019-01-11 11:11:25

劉備打的時間差。

擊敗夏侯淵後,曹操親領大軍來報復。

可惜,正在上升期的劉備集團,堅壘不戰,利用有利地形,拖死曹軍。曹軍的重步兵與騎兵在山區很難發揮作用,劉備的輕步兵當然就有機動性優勢,雖然劉備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

無奈的曹操只能退走。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放棄的回憶2019-01-11 12:05:23

應該說不上是慘敗,只能說漢中之戰,劉備最後勝利了。為了此戰,劉備差不多用到了蜀中的全部力量,達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可見勝利來之不易。

漢中在漢朝時期在行政區劃上與蜀中同屬於益州,從地理位置上講,漢中是蜀中的門戶。沒有漢中,益州就無法割據。戰爭勝利與否關係到益州的政治生命。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投入的兵力財力要遠遠超過曹操一方。

漢中之戰,曹操一方後勤補給線拉得過長,經漢水一戰,喪失了大部分的糧食後,無法得到快速的補充,曹操一方不得不從漢中撤軍。

曹操從漢中撤軍是主動的,並不完全處於被動的局面,撤軍的過程中帶走了幾乎漢中所有的百姓。劉備得到的只有漢中的土地,沒有得到漢中的人口。

所以,對於戰爭的最後結果而言,漢中之戰,劉備與曹操之間也算是打了一個平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小鴻哥2019-02-12 20:13:25

漢中之戰是公元217年—公元219年五月,但曹操親自跟劉備開戰也就兩個月而已。

215年三月曹操率軍徵漢中張魯,七月拿下漢中。而此時劉備率軍五萬在荊州跟東吳爭荊州。於是立馬跟東吳講和,劉備回到成都。十一月張魯投降,十二月曹操從漢中回到鄴城。 留下夏侯淵、徐晃、張郃、曹洪等人守漢中。劉備的謀士都建議攻取漢中,因為漢中是蜀地門戶。黃權建言: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法正建言: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偪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但劉備沒有立馬攻漢中,因為才得蜀地一年而已。加上奪蜀三年攻戰,府庫一空百姓貧困將士勞累人心未附。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公元217年底劉備開始集結軍隊攻漢中。劉備派馬超、張飛、吳蘭、雷銅等人率軍進攻漢中西邊的武都郡。公元218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三月吳蘭雷銅全軍覆沒。張飛馬超放棄進攻武都到漢中跟劉備匯合。劉備率主力進軍陽平關。三國志張郃傳:劉備屯陽平,郃(張郃)屯廣石。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徐晃傳: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徵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我認為這時曹軍在漢中當在三四萬,劉備的軍隊在五六萬。戰事不順劉備於是急書讓諸葛亮再發援軍。諸葛亮有點猶豫,於是詢問楊洪。楊洪回: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劉備得到援軍,曹軍壓力倍增。曹操馬上率軍支援漢中。三國志: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就是說漢中之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我的疑問是公元218年九月曹操就到了長安,為啥不迅速進軍漢中。我認為是大軍尚未集結完糧草未準備好。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公元218年九月—公元219年正月是漢中爭奪戰白熱化的階段。到了公元219年正月陽平關、定軍山、興勢、南圍等險要已經讓劉備佔據了。 夏侯淵戰死,張郃在眾人推舉下為統帥。但曹操還是沒有火速支援在漢中苦戰的張郃徐晃。據三國志:三月,王(曹操,此時已是魏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在夏侯淵戰死三個月才從長安出發去漢中。 但這時已經太遲了,劉備盡佔險要。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當曹操從長安進軍漢中,劉備認為即使曹操來也沒有用。據三國志乙: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劉備的策略是: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曹操試圖擊敗劉備,從而把劉備趕出漢中。但因為險要讓劉備佔據了,進攻不利。據據三國志:雲(趙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曹操進不能打敗劉備,於是決定退軍。

我認為曹操並沒有慘敗給劉備:

第一:曹操親自跟劉備交手不到兩個月。公元219年三月曹操從長安進軍漢中,五月就從漢中退軍。也就是說雙方交戰不到一個月。而之前劉備傾國之軍跟夏侯淵徐晃張郃打了兩年。曹操率主力進入漢中本想跟劉備決戰的,但劉備躲在山上不跟曹操交戰。曹操拖不起就只能退軍了。曹操一退,劉備派劉封孟達進攻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新城。

第二:劉備得其地,不得其民。

劉備雖然得到漢中這個戰略要地,但漢中人口讓曹操遷走了很多。

據三國志張魯傳:漢川之民,戶出十萬。也就是說漢中有人口十萬戶,大約四十萬人。(公元221年劉備全國統計人口也只有二十萬戶,九十萬人)

三國志張既傳:張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三國志杜襲傳:拜襲駙馬都尉,留督漢中軍事。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徙洛、鄴者,八萬餘口。(數萬戶算三萬戶,一戶四五個人。加上八萬口就是二十萬左右。)還有原來駐守漢中的那數萬軍隊,也是讓曹操帶走了的。據三國志張既傳: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也就是說遷走的人口不下二十五萬人。據晉書地理志漢中西部(蜀漢所據部分)只有一萬多戶,漢中東部(新城上庸部分,公元220年孟達投降魏國)也有一萬多戶。也就是說漢中的十萬戶人口,劉備只得到兩萬戶。

曹操在退出漢中時還派將領把武都陰平郡的人口遷走了五萬人。據三國志:令既(張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公元229年諸葛亮拿下陰平武都兩郡,人口加起來也就五六千戶)加上漢中的曹操遷走三十萬人。

三國本來就人口少,得到人口不亞於一場大勝。有人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錢糧、兵源。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一梭煙雨江湖行2019-05-25 17:50:06

曹老大失敗了,找理由說是法正在那裡。後人竟然說曹操沒敗,曹老大都沒有這麼厚的臉皮。劉備憑險據守,曹操沒有用武之地,只能撤軍。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博古論今天2019-09-03 23:21:00

對於這場漢中之戰,曹操輸得比較無奈。當時影響戰局的因素很多,

總結一點還是天時地利人和

漢中之戰發生之前,劉備才剛剛拿下益州,好不容易有個革命根據地了,孫權那邊就要來討回荊州了。本來劉備是要想跟孫權幹一仗,但是這時候曹操卻去攻打漢中,漢中原來的老大張魯直接投降曹操,漢中就直接歸入曹操的地盤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這對於劉備來說簡直是拿捏住了他的七寸,從戰略地圖上來看,漢中對於益州的重要性非常大,漢中之上隔著天然的屏障秦嶺才能到曹操的關中,曹操拿下漢中這個跳板,那進攻益州就方便多了,這也是他們必爭之地。相對劉備來說這更重要,這可是他生死存亡的關鍵。而漢中對於曹操來說,相對劉備沒有那麼重視。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其實當時司馬懿建議曹操拿下漢中後趁機攻佔蜀中,但是曹操因為後方發生叛亂而急忙趕回去了。 當時法正的判斷非常正確,他對劉備說:曹操一戰迫降張魯,收復漢中,但這時候他沒有趁勢攻取巴、蜀等地,而是留下夏侯淵、張郃鎮守當地,自己急衝衝率軍趕回去,這不是他的智謀和實力還不夠,肯定是他內有憂患迫不得已而回去。而夏侯淵、張郃的才華謀略,是比不上我國眾將帥的,這時候我們出重兵討伐,一定能取得成功。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確實如此,

曹操在打漢中之戰時,北方的烏丸及鮮卑在蠢蠢欲動,所以曹操必須趕到北方去平亂

,這時候劉備選擇漢中之戰的時機比較好。因為此時魏軍實力明顯是不如蜀軍的。

在這關乎生死存亡之戰,劉備幾乎用整個益州的力量來奪取漢中,男子當戰,女子當運,舉全國之力來打這一戰。在曹操不在漢中的情況下,夏侯淵、張郃等不是劉備團隊的對手。

當漢中魏軍的一把手夏侯淵中了劉備的計,被黃忠斬殺之後,魏軍全軍一片大亂。這時曹操才沖沖趕來,但為時已晚,蜀軍已掌握整個大局,再加上魏軍軍心渙散,而漢中背靠益州,離劉備的大本營非常近,物資、人員的補給要方便得多,加上有諸葛亮這個天才後勤人員坐鎮後方,各方面協調十分順利。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漢中離曹操的大本營長安比較遠,中間又隔著道路非常難走的秦嶺,補給方面就困難得多,最後劉備據守不戰,曹操僵持不過只得撤軍。

就這樣,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劉備戰勝了強大的曹操,贏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奪得了漢中這個關鍵的位置。這場勝利也確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五味社2019-01-13 17:13:22

曹操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規模的遷民運動。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佔領漢中時,張既曾勸說曹操,將漢中百姓遷往長安的三輔關中一帶。但曹操有自己的打算,遷民以充河北,把各地的百姓都遷徙到河北。

曹操的遷民工程極為浩大,從史料記載漢中,武都資料統計:從漢中遷徙8萬人到洛陽、鄴城;從武都遷徙6萬多戶到京兆、扶風、天水,其人口數量將近30餘萬。而且,曹操的遷民工程不止在漢中和武都,每一次的遷民背後是大量的經濟消耗和糧草運輸。

試想下,劉備從新野撤退,帶著全城百姓走,這一幕在曹操身上重現。

漢中之戰中,劉備成功襲擊曹操的糧道,加上遷民帶來的巨大損耗,給曹操致命一擊。

曹操丟失漢中後,劉備派劉封等人乘漢水奪取上庸,由此打通進軍襄樊的水路,至此,曹劉之間的戰略態勢開始轉向劉備。

在實力得到擴張後,劉備稱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史研2019-09-27 13:13:24

曹操曾經以為自己不是一個非常容易驕傲的人,不會像董卓還有其他人一樣被打敗,尤其是他最討厭的袁紹,結果他依然犯了和袁紹一樣的錯誤,那就是驕兵必敗。在官渡之戰中,曹操認為袁紹太過於驕傲,自己是那麼謙虛就一定會打敗他的自己,比別人更加容易得到人才。但是他沒想到自己認為同是英雄的劉備,會如此厲害,曹操的眼睛還是很厲害的,他預言的事情終於是發生了,劉備真的成為了英雄打敗了他。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太過於驕傲,認為自己一定會取得勝利,而這個就成為了他必敗的理由。

當初曹操還只是一個年輕的少年的時候,就以為自己將來一定會有一番很大的作為。憑藉著自己家族的力量,曹操雖然當上了一個小小的洛陽尉,但是他敢秉公執法。就是因為他非常崇尚正義,因為自己是一個拯救天下的人,到了後來董卓當政的時候,他知道必須要將董卓這樣的人剷除掉,漢朝才能夠真正復興起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他首先是委曲求全,博得了董卓的信任,雖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唾罵,可是曹操自己心裡明白自己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終於有一天,曹操抓住了機會,趁著董卓快要睡覺的時候,自己準備拿著一把刀,想要殺死他,可是沒想到董卓卻突然醒了,曹操就假裝一個理由就跑了出去,然後就開始反對董卓。

曹操還有一個對手,那就是袁紹當初和他一起去反抗動作的時候,就知道這只是一個沒有什麼作為的人。當他們兩個人成為敵人的時候,曹操就堅決的反對他,雖然自己沒有什麼兵力,人才也沒有什麼多的,可是他就偏偏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因為袁紹是一個十分驕傲的人。像這麼驕傲的人,從小就活在世家裡面,沒有經歷過什麼困難,曹操是肯定能夠打敗他的。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當曹操打敗了袁紹之後,慢慢的成為了北方最強大的勢力。他掃清了北方的後顧之憂,準備南下打敗東吳之後就可以奪得天下了。這個時候憑藉著自己的幾十萬大軍,還有訓練有素的水軍,拿下東吳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曹操就非常的驕傲。曹操甚至在這之前還修建了孔雀臺,就是為了能夠捉住大小二喬,這個可是吧,周瑜氣得要死,完全是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

劉備得到了很多的人才幫助,雖然沒有什麼力量,但是他還有一個最厲害的盟友東吳

很多人都瞧不起劉備,覺得劉備只是一個沒有什麼本事的人,只會招搖撞騙,自己以為自己是一個強大的漢室宗親,可是在當時皇帝都被人玩弄於鼓掌之間,他這個漢室宗親又有什麼用呢?但是劉備從來沒有自卑過,他始終相信自己的理想,就像從小是賣著草鞋長大的,28歲了都還在賣著草鞋,可是他依然以為自己將來會當上皇帝。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曹操是一個非常能夠看清楚人的人,當初他看到劉備就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人。和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就知道劉備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在三國中能夠稱上英雄的,就只有曹操和劉備這兩個人。曹操的眼神是沒有錯的,就像當初預言司馬懿會覆滅他的家族結果最後也是發生了。

劉備雖然自己不行,但是他有幾個厲害的兄弟,那就是關羽張飛趙雲,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軍師,那就是諸葛亮,當時甚至還有龐統。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得臥龍鳳雛者可以得天下,可是劉備將兩個都得到了,當時雖然沒有什麼地盤,也沒有厲害的軍隊,但是他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基礎,那就是人才。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而且當時劉備派遣諸葛亮去東吳遊說,將這兩個勢力聯合起來了。雖然自己不行,但是劉備總是喜歡請求別人幫助,而且別人也沒有辜負劉備的希望,最終是聯手起來將曹操打敗了。

你們認為曹操和劉備哪個更厲害一點,歡迎在下面評論。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史海雜談2019-07-04 16:01:57

先來看漢中是個什麼地方,為什麼漢中之戰如此重要。《華陽圖志》這樣說漢中的,“厥壤沃美,賦貢所出,略侔三蜀”。可見,自古以來,漢中就富得流油,農業非常發達。211年間,關西數萬戶百姓逃避戰亂,流到漢中,號稱漢川的百姓,戶出十萬,財富土沃,能夠養活幾十萬人。

劉備為了拿下漢中,也耍了許多花招。先是翻越米倉山西北段,繞過陽平關,登上定軍山,偷偷摸摸來到曹軍的背後,拿下夏侯淵的人頭,順勢逼近漢水。這個時候,他的意圖已經不言而明。

曹操立刻做出反應,親自來到漢中坐鎮,甚至不惜調動武都30多萬人,還有漢中8萬人,企圖一舉滅了劉備。不過,多出來的三十多萬大軍意味著三十多萬張嘴,以及更大規模的後勤需要和徭役災難。

劉備正是瞅準了曹操的後勤壓力,以退為進,撤回定軍山。曹操為了不把側翼暴露給對方,不得不渡過漢水,到山下和劉備對峙。這下好了,劉備打起了游擊戰,不斷騷擾曹軍,導致對方的補給線一直拉長到漢水以南。

等到曹軍因為後勤問題,軍心不穩的時候,劉備才迅速出擊,正面挑戰。曹軍沒法,只好選擇撤退,然後幾十萬大軍的遷移成為壓垮補給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體來說,曹軍大波遷移的舉動實際上在不斷掉血的過程,古人有句話,“奪土遠移,不習風俗,不便水土,類多滅門”,最後能活著遷到目的的人本就不多,這樣勞民傷財、花錢又掉血的舉動實在不划算。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優己2019-01-14 11:10:36

劉備當時不弱的,由於跟劉璋的政權和平過渡,劉璋在川蜀20多年的積累全部落入劉備的手裡。包括糧草500多萬擔,分裝倉庫100多座,而且因為劉璋長期對抗張魯,大部分的糧草囤積在鋅潼,距離劍閣不過100裡左右,後勤戰鬥比例不到1比1;劉璋部分投降的軍隊大約63000人,再加上劉備原本的自己有的7萬人左右,總兵力是143000人上下,其中30000人留守荊州,整個川蜀的兵力總數是113000人。

同期曹操的總兵力大約有40萬人,但是在漢中地區的兵力卻只有50000人。這主要是因為後勤力量決定的,曹操在關中的基地直到214年徹底打敗馬超之後才開始屯墾,到漢中戰役爆發的時候都還沒開始出產,大部分的糧草依然要從許昌轉運。許昌距離1700裡地,戰鬥後勤比例高達6比1。為了供應漢中5萬人的糧草,曹操必須出動30萬人的後勤部隊來支撐,曹操再富也支撐不下去。

所以呢,曹操敗於漢中說到底還是實力問題!總兵力11。3比5,劉備兵力對比曹操是2。2比1;糧草損耗,曹軍是劉備的3倍,這不論是從短期作戰還是長期抗戰上曹操都是劣勢。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魯陽揮弋2019-01-11 13:22:02

其實蜀曹漢水之戰,曹操並未直接參於(曹善聽良言,曹若親征,不會大敗),只能說才剛崛起的劉備打敗了曹操的軍隊。

爭奪漢中戰中,曹操欲從斜谷一條小路偷襲取漢中,派大將徐晃(有勇欠謀且暴燥)為先鋒,曹將王平因熟悉漢中地理,自告奮勇助徐晃取漢中,曹操逐任命王平為副先鋒。

在作戰計劃上,徐、王兩正副先鋒產生嚴重分岐。徐晃固執已見,強行進軍,結果慘敗。在徐晃危急時,王平卻安塞不動,沒前往救援,理由是若救援得全軍覆沒,且怨徐晃不聽勸言,造成後果應負全責。

陣前曹軍兩主帥劇烈衝突,徐晃要殺王平洩憤,王平明知已打不過徐晃,心一死趁夜放火燒了曹軍大營,連夜渡過漢水,投降了蜀軍陣前大將趙雲。

這便是曹軍大敗主因,加之趙雲巧設“空營計”,從背後箭雨偷襲,再有熟知曹營的降將王平出謀,曹軍大敗應在理數中。

謝邀!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黑山松水九臺人2019-01-11 13:16:33

漢中之地,狹窄艱險,關中前哨,蜀中門戶,劉備十萬精兵,更有黃忠趙雲,氣勢正盛,夏侯淵兵敗身死,對曹操震動不小,兩軍交戰,難以取勝,曹操只好放棄漢中,嚴守秦嶺關口,自行退兵。但是談不上慘敗,收縮戰線,是為了更大的戰略規劃。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811012762019-01-11 12:35:30

1。曹操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已經無心戀戰

2。雙方僵持一年多,拼的是後勤補給,劉備佔據地利優勢,後勤有諸葛亮保障,相比而言曹操處於下風

3、劉備勢頭正盛,意志堅定,有法正出謀劃策,且劉備世之梟雄,就個人而言遠非之前袁紹,呂布,袁術,張秀之流可比,加上如今實力已然發展壯大,自然要刮眼相看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老白的歷史課2019-07-18 15:49:59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操在漢中並不是慘敗,而是僵持不利,於是退走。

漢中之戰,曹操一開始並末直接參戰,而是坐鎮長安,畢竟曹操已經六十多歲了,又經歷過赤壁大敗,估計對平定天下己失去希望,厭倦了戰爭生活。

劉備vs漢中諸軍

劉備對於漢中那是勢在必得,畢竟漢中及益州咽候,不得漢中,益州難安。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派張飛,馬超,吳蘭等攻打下辯,因各軍協調不利,被曹洪用曹休計各個擊破,擊潰吳蘭後。張飛,馬超不能持久,於是退入漢中。

劉備又派陳式十餘營攻佔馬鳴閣道,切斷漢中內外聯絡,為徐晃所破,死者甚眾,

徐晃因功假節。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劉備兩次偏師失利,於是自己親率大軍攻打陽平關,曹操率軍坐鎮長安,為漢中諸軍援,此時漢中主帥為夏侯淵。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攻陽平不下,於是南渡沔水,於定軍山紮營,夏侯淵帶張郃晚來一步,沒能阻止劉備紮營,於是亦在定軍山附近紮營,想將劉備大軍釘死在定軍山,劉備派精兵萬人,急攻張郃,夏侯淵親自領兵來救,分兵半與張郃,自己帶輕兵去南圍修補工事,然後

劉備啾見機會,祭出機動兵力黃忠黃老將軍,襲殺夏侯淵!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黃忠人生巔峰

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主帥戰死,漢中曹軍惶恐,郭淮推舉張郃為帥,駐守陽平關。

劉備vs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大軍抵達陽平關,面對到來的曹操,劉備表示,“

曹公雖來,無能為也”

。自己一定會佔據漢中。

面對營寨完備,固守不出的劉備,曹操無奈將千萬囊糧草囤在北山,以作持久戰。

劉備也派人到成都讓諸葛亮支援,益州全力開動戰爭機器,觸發“

男子當戰,女子當運

”的高負荷運轉局面。

此時觸發趙子龍漢水之戰,黃忠前去偷襲糧草中伏,趙雲領軍解救,且戰且退,曹軍追至營前,趙雲大開營門,曹軍疑伏而退,被趙雲追擊,死傷甚重。此戰改變了雙方僵持的局面,曹軍士氣大減,局勢不利。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趙雲人生巔峰

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此戰後,劉備軍士氣大增,劉備主動派義子劉封挑戰,

曹操大罵“賣履小兒,用義子向我揚威,讓你見識見識我的黃鬚兒”,

於是召曹彰前來。這段估計是三國最讓人開懷的一段了,鬥了半輩子的兩位梟雄,暮年時卻比起了兒子,真是談指一揮間,當年青梅煮酒論及的天下英雄,也惟此兩人了!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五月,

或許因關中至漢中糧草難繼,或許曹軍攻堅不下無利可圖,或許曹操想送個禮物給老朋友,

曹軍撤離漢中,並遷走了漢中大量人口。此戰,曹操劉備僅相持兩月,(曹彰已經星夜跋涉到了長安,曹操看來真的是想和劉備比兒子啊!可惜,你們後代全被司馬家打包了)。

劉備終於擊退了當年追著他到處跑的曹操。一年後,曹操病逝,四年後劉備病逝。初代三國英傑們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原創不易,關注一下唄!)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君發劉軍2019-01-25 10:57:55

我認為,曹操之所以敗給劉備,是因為決策失誤,她的智囊團趕不上劉備的智囊團,諸葛亮的謀略在幾千年以後,人們都驚訝不已,甚至模仿學習,而曹操的身邊沒有這方面的大能人,他身邊的謀士只能算一般,所以他和劉備鬥屢戰屢敗,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呂緣2019-12-19 08:52:21

輕敵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雲話往事2019-01-23 22:40:47

戰爭是一場人才的爭鬥,劉備的是超豪華陣容,法正,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魏延等,個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劉備之前一直是被曹操揉捏的,漢中地區曹操的騎兵發揮不了優勢,劉備漢中一戰,才扭轉了多年被打的局面!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逍遙19062019-06-16 21:54:01

漢中之戰曹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王平突然投降劉備,並引劉備軍擊敗徐晃奪取沔水控制權。失去沔水的漢中沒有堅守的意義了。而且作戰的主動權在劉備一方了,曹操被追退走。

漢中之戰,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何最終慘敗於剛剛崛起的劉備?其知也博2019-08-01 13:19:17

曹操整體優勢巨大但是,區域性力量劉備反而佔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