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牛牛犇犇來了2018-12-19 13:26:22

這個問題應當從眾人詬病這四個字來分析。是什麼樣的人去詬病雍正皇帝呢?政敵和既得利益者。雍正皇帝推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可以說把當時的地主階級文人士子這些掌握話語權的人全部得罪了個遍。而這些人又沒有那個本事和膽量去光明正大的造反,所以就用盡各種辦法給雍正潑髒水,抹黑他。甚至不惜用所謂傳位十四皇子改成傳位於四皇子來汙衊雍正得位不正,我們不要忘了,清朝統治者是滿族是有自己的文字的,至今滿漢全席都是滿在前漢在後,更別說皇帝的聖旨了。沒有滿文的聖旨,那才是假的。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韓旦之職場頻道2018-12-19 20:31:18

雍正皇位來的正不正,這是野史,探討雍正繼承皇位的合法性,我認為只要在清朝如何皇子繼承皇位均合法合規!我更相信雍正更能勝任皇帝職位!

大阿哥庶出,家族政治勢力太差,很難在政治上站穩腳跟。二阿哥非常優秀,儲君時間太長,容易架空皇權,造成皇帝內心沒有安全感,副班長和班長的能力都強,容易造成紛爭,二阿哥被廢黜,三阿哥太過文氣,不適合康熙時代的特徵,四阿哥雍正終於排上了,這是從宗法次序上認定。

四阿哥,一直為二阿哥粉絲,即位後不致對廢太子勢力一網打盡,也不至於對老八一黨下黑手,能夠實行權力平衡,更能實現權力的平穩過度。四阿哥雍正,做事幹淨利落,在天下剛剛平定之際,利用威權,讓那些漢人感到恐怖和緊張,加上有舅舅這個九門提督的幫助,更能推動改革。

因為沒有正式的檔案,很難說清楚口傳的正當性,雍正從此進行制度改革,傳位詔書放於正大光明匾上,為什麼會有邪說,製造文字獄等,殺的漢人太多了,肯定有留言,多做善事,自然沒有!

喜歡答案的就點贊關注我,不同意在下方評論,一起探討!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風雪夢不逝2018-12-19 22:30:24

追根溯源,我覺得這事還得從“八爺黨”被處置說起。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雍正四年,以胤禩、胤禟為首的八爺黨被處置。胤禩和胤禟的許多門人被流放。這些人對雍正帝心懷不滿,遂沿途散播各種謠言,盡數雍正“罪行”。流言滿天飛,卻剛好被有心反清的生員曾靜聞得。一個驚天計劃在曾靜心中醞釀。天賜良機,推翻清廷正是此時。曾靜大筆一揮,寫了一封策劃叛亂的信,並派人送給了時任陝甘總督的嶽鍾琪。嶽鍾琪閱後,不好,有人要謀反,還竟敢鼓動我。於是,立刻具摺奏報朝廷。雍正知道後,立刻著人抓了曾靜,逮捕下獄。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雍正親審曾靜,這曾靜的許多謠言,雍正聽後觸目驚心啊。“這,這我還是個人嗎。弒父逼母,矯詔奪位。底下謠言如此,我還怎麼為君父呢。”於是乎,雍正將與曾靜問答之詞,編為《大義覺迷錄》,並派朝廷大員到全國各地四處宣講,以正視聽。曾靜招認是呂留良的異端邪說看多了,才會如此。因認罪態度好,又很配合,曾靜被釋放回家,呂留良就慘了,人雖死了卻被剖棺戮屍,所著書籍盡毀,牽連無數。這就是雍正年間的曾靜,呂留良案。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矯詔一說,源起八爺黨。

因為這種宮廷秘事謠言,只有從經常進出大內宮廷的人口中說出,才能讓人信服。經過曾靜案這麼一鬧,雍正又到處派人宣講,民間更加沸沸揚揚。我覺得雍正根本沒必要到處解釋,到處解釋反倒讓人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自此,雍正矯詔之說在民間越來越流行,不管後世看到保管多麼完好的康熙遺詔,還是將信將疑。謠言的威力實在太強大,一旦擴散,世代相傳。

(以上乃一家之言,各位以為呢?歡迎分享關注吐槽)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雍親王府2019-05-10 17:38:39

康熙的遺照成為後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還是因為遺詔本身有著就有著諸多巨大的疑點。

目前,最具權威價值、並且為史學界廣泛認可的康熙遺詔有兩份,一份存於北京,另一份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兩份遺詔都是由滿文部分和漢文部分組成。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但是,這兩份遺詔並不能證明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反而存在著巨大的歷史疑點。

首先,就是遺詔缺失掉的滿文部分。

兩份遺詔的漢文部分是一樣的,其中最為關鍵的內容,康熙傳位安排也都是這樣描述的: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然而,不管是北京的康熙遺詔,還是臺北的康熙遺詔,滿文部分都存在大量的缺失,特別是其中最為關鍵的,關於康熙繼位人描述部分均是缺失的,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也就變得不得而知了。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其次,康熙的遺詔具體是什麼時間完成的,這也是一個重大的疑問。

兩份康熙遺詔,經鑑定與確認,都是出自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但是並不能確定其完成的集體時間,因而就有了以下的三種觀點。

第一,康熙的遺照的滿文部分和漢文部分,都是在康熙生前完成的;

第二,康熙去世,只留下了滿文部分,漢文部分是在康熙死後完成的;

第三,康熙去世,只留下了遺言,滿文部分和漢文部分都是在康熙死後完成的。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但是每種觀點都很難自圓其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十一月二十,雍正登基,期間經歷了七天時間,而康熙遺詔的漢文部分也是在雍正登基後公佈的,距離康熙的去世也過去了七天的時間。

所以,第一種觀點,康熙遺詔的滿文和漢文部分都在康熙生前完成,這個觀點存在非常大的疑問。

如果是同一時間完成的,為什麼不同時拿出來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還非要等到繼位之後再公佈呢,這不是給旁人留下非常明顯的懷疑麼。

前文中也說道,遺詔漢文部分得以完整保留,滿文部分卻被大範圍破壞。那麼為什麼只破壞滿文部分,不破壞漢文部分,這不是明顯的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麼;如果漢文部分是後面重寫的,那麼滿文部分為什麼也重新來寫一份了,雍正之後的乾隆、嘉慶、道光等等,都是他的血脈子嗣,會對於自己的祖宗去如此的追究和刨根問底麼,不會。

所以,康熙去世的時候,只留下了滿文部分,遺詔的漢文部分是在康熙死後完成的觀點,以及康熙只留下了遺言,滿文部分和漢文部分都是在康熙死後完成的觀點,都沒有絕對確信的理由和證據。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實際上,雍正能夠登上皇位,並不取決於康熙的遺詔,其最關鍵的、也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隆科多。

隆科多當時深受康熙的器重,擔任九門提督,整個北京城以及整個皇宮的衛戍全部都由隆科多負責,並且康熙去世的時候,在康熙身邊的人除了康熙的皇子,剩下的那個唯一不是康熙皇子的人,就是隆科多。

所以,康熙到底留下的是遺言,還是遺詔,隆科多是非常的清楚,康熙真正想要將大位傳給誰,隆科多也是知情人。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後,隨即關閉九門,全北京戒嚴長達六天之久,在此期間,唯一能在皇宮與暢春園之間自由出入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而雍正也在康熙去世的當晚至第二天白天平白消失了十多個小時,這期間去了哪裡,做了什麼,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所以實際上隆科多更是雍正整個繼位過程的見證人。更不用說,隆科多是《請聖祖實錄》的總裁官,他還這段歷史的編寫,就使得真相更加的不為人所知了。

因而,在康熙死後,隆科多是宣讀的遺詔還是宣讀的遺命,雍正與隆科多在這段時間內經歷了什麼,做了什麼事情,是重新起草了遺詔,還是篡改了遺詔,還是直接武力奪位,現在也已經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謎團。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在康熙去世,以及雍正登基前後,還有諸多的歷史謎團,這些都讓雍正的繼位顯得撲朔迷離。

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四阿哥胤禵回京,然而康熙隨即要求十四阿哥離京,並沒有將其留下,此時距離康熙去世已經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康熙這樣做是故意調離十四阿哥,還是為了保護十四阿哥,已經不得而知。

康熙去世前三天,康熙安排雍正前往天壇代為祭天,這之前都是太子代康熙去的,康熙這樣的安排是不是就代表著讓雍正接班自己成為新君,還是康熙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故意調離雍正同時籍此控制雍正呢。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雍正繼位後,起初對於隆科多是禮遇有加,封賞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是隨後又誅殺了隆科多,是不是就是為了殺隆科多滅口。

最後,就是雍正晚年的那本《大義覺迷錄》,本來雍正想為自己進行澄清,結果反而是欲蓋彌彰,適得其反,使得流言飛起,這才有了雍正繼位的種種傳說。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所以,也正是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的“雍正繼位之謎”不僅成為了“清宮八大疑案”之一,更是直至今日仍然是史學界不斷爭論的焦點所在,依舊是尚未破解的歷史謎團。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在下古麒2018-12-21 11:38:17

我們要知道,在諸位皇子們一心為了太子之位而斗的死去活來的時候,而胤禛則韜光養晦,不諳世事。各個皇子們都以為胤禛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並且也不會對自己產生威脅。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可是到了結局才知道,原來那個不露鋒芒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他們一時之間還是接受不了。尤其是十四子胤禵,他素來就受到父皇的喜愛,也本是最有可能成為皇帝的皇子,當知道父皇讓四哥接班的時候,他還是接受不了。

並且,他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守護著大清王朝的疆土,還以為是為自己守的呢。

而且,康熙的遺詔是在雍正登基之後才拿出來頒佈於天下的,而有人說那並不是康熙皇帝的真跡,這也為一些有心人所抓住機會,製造輿論。

然後民間就有人說了,雍正能夠當上皇帝都是因為聯合科隆多進行矯詔篡位,康熙帝本來想傳位於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串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於是,民間各種版本的雍正篡位的流言就出來了,說什麼原本康熙器重的是十四子,如果十四子留守在北京,哪裡還有雍正什麼事呢……

不過,後來,大多數的史料證明,雍正皇帝確實是正統繼位的,那些所謂的篡位流言所用的理由實在是站不住腳。

不說遺詔用滿漢蒙三族文字書寫的,就連“於”與“十”也是很容易分清的,因為那時候的“於”是以“於”書寫,怎麼改呢?

最後,個人認為,雍正皇帝還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因為他對待臣民寬容,勤勤懇懇,勵精圖治。就算是篡位的,他也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更何況他還並不是篡位。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一貳一橙2018-12-20 12:39:26

雍正繼位之謎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雍正本人也是一個極有爭議的皇帝。一方面他殘忍地對待兄弟,可一方面他對臣民卻是十分地寬容,這就難免讓後世對“繼位的來路”有點懷疑。

康熙遺詔之所以會成為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主要是兩個原因:遺詔出現的時間晚了和朝中對立者的謠言散播。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遺詔出現的時間過晚,眾兄弟不服

所謂的康熙遺詔是在雍正繼位後才由隆科多釋出的,並不是在康熙去世當晚就拿出來,並當著眾人的面宣讀的。

也就是說康熙極有可能就沒有立過遺詔,而是雍正和隆科多後面立的“偽詔”。

還有一點就是雍正用來“洗白自己”的《大義覺迷錄》,裡面寫道在康熙去世當晚,眾皇子和隆科多是在康熙榻前親耳聽到康熙把皇位傳給雍正,並由隆科多當面宣讀遺詔的。

可在雍正當晚繼位之時,眾皇子的反應卻像是始料未及的樣子,其中以胤禩,胤禟,胤禮等人的反應最為反常。另外,在聽到雍正繼位之後,他的親生母親烏雅氏居然尋死覓活的,不符合人之常情,實在是令人不解(具體的記載我也忘了在哪裡看到的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

這兩點就給了那些陰謀不得逞者一個很好的素材,坊間流傳的所謂雍正大罪的第一條:弒父,就是根據這些疑點為基礎的。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造謠者的勢力過大,謠言屢禁不止

“八爺黨”裡的九爺胤禟十分喜歡西學,他也是第一個將滿文翻譯成拉丁文的人,而且當時朝廷中認識拉丁文的人可謂鳳毛麟角,所以為了“八爺黨”之間的秘密交流,胤禟以拉丁文做成了各種間諜密碼,專門負責和“八爺黨”門人聯絡。

在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裡有這一段,至今也沒人研究出那段拉丁文字寫的什麼內容。二月河的創作靈感或許就是來源於此。

同時胤禟還養了很多的西方傳教士,葡萄牙籍傳教士穆景遠就是他的心腹之一,可以說就連雍正都弄不清,胤禟的情報網到底擴充套件到了哪裡。

雍正繼位後就勒令國內的所有傳教士回去自己的國家,很可能就是為了制約胤禟的勢力,而這些回國後的傳教士,也因為深感“八爺黨”的厚恩,自然會在雍正繼位一事上大做文章,而“康熙遺詔”就是他們的突破口。

同樣的雍正為了剷除異己,把“八爺黨”的幾個核心人物圈禁起來,把他們的家人流放四川等地,這些人因為長期接受主子的薰陶,“八爺黨”出手又闊綽,自然也容易被洗腦,認為“雍正弒父奪位”才是當晚的真實情況。

在流放的途中大肆傳播“康熙遺詔的假的,雍正弒父奪位”的謠言,以此來否定雍正的正統繼位。這也就是坊間和野史,關於“雍正弒父繼位,清洗當晚知情者”的由來。

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敵對勢力用來對付雍正的最主要的招數就是“評擊雍正繼位的正統性”,以此來否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違背祖宗成法之事”,必須予以推翻。

而這一切的立足點就在於那份說不清,道不明的“康熙遺詔”,只要拿住了遺詔的疑點,就可以讓敵對勢力挺直了腰桿,隨意辱罵指責這位“朝乾夕惕,以勤為天下先”的雍正皇帝了。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評論!!!

文章來源/那隻胖狐狸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小揍2018-12-19 16:22:02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清聖祖康熙皇帝在北京暢春園駕崩,終年69歲。之後,步軍統領隆科多宣佈康熙遺詔,皇四子胤禛即位稱帝,史稱雍正皇帝。

雍正在位期間,關於他的皇位來路不正的說法就一直不絕於耳。甚至時至今日,好多電視劇中也是說雍正是篡改了遺詔,搶了別人的的皇位,其實不然,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流言呢,民間有個說法是遺詔寫的是傳位於十四皇子,但“十”被人改成了“第”,結果就是四皇子當了皇帝,這個說法很經不起推敲,一個原因是遺詔肯定不會只寫幾皇子,而不寫名字,胤禛和胤禵是很難改的,再就是《康熙遺詔》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滿文中的“十”字和“第”字完全不一樣,根本沒法做手腳。究竟是為什麼雍正一直被人說篡位呢,那是因為隆科多宣讀的康熙遺詔不是康熙親自書寫的,並非康熙真跡,雖然古代皇帝找他人代筆的事時有發生,但像遺詔這麼重要的檔案,他人代筆就不免引起世人的懷疑了。

既然大家懷疑遺詔的真偽,那作為受益人胤禛,就肯定是最大的嫌疑人了,而宣讀人隆科多又是胤禛的舅舅加擁護人,所以胤禛篡位就更加被人懷疑了,雍正登基以來為了鞏固皇位,更是對自己的兄弟們痛下殺手,再加上九子奪嫡,所以勝者雍正就勢必會讓世人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是自古帝王多無情呀。

當然,《康熙遺詔》就算並非康熙真跡,也不能說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因為在康熙去世前,雍正已基本掌控了清朝的中樞系統,甚至是遠在西北打仗的十四阿哥手中的軍隊,其後勤保障也完全受制於雍正。而且,雍正之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很受康熙皇帝的喜愛,因此,從各種角度來看,讓皇四子胤禛即位登基,似乎是康熙皇帝在臨終前能做出的唯一選擇。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煮酒論古史2018-12-19 19:54:06

雍正帝繼位合法的正統性是絕對沒問題的。

眾所周知,康熙晚年,皇儲之爭,歷朝歷代罕見,最終皇四子胤禛勝利,就是後來的雍正帝。皇儲之爭最有力的就是十四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以四爺黨和八爺黨之爭最為激烈。後來雍正繼位後,最初並未對八爺黨的人下手,慢慢的八爺黨越來越放肆,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派人散佈雍正繼位是謀朝篡位,對於剛剛繼位的雍正,這種言論及易導致朝政不穩,天下大亂。康熙剛駕崩時,十四阿哥尚在外帶兵,雍正下令讓他回來弔喪,又怕他起兵作亂,所以不允許私自帶兵回京,處處設防。使後人看來,就像是做賊心虛。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一傳十,十傳百,就傳變味了。後世更是把傳位詔書傳的更邪乎,其實清朝聖旨是分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的,怎麼改?再說了,皇室傳位,“傳位於四子”和“傳位十四子”前面不都應該加一個皇字?還有姓名怎麼改?這種說法不過是有些人為了博眼球,故意傳的。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雍正帝也是個直性子,下面的人瞎傳,他就坐不住了,還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讓人看著更像是繼位不正統了。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等閒1972018-12-19 19:14:49

雍正繼位應該是康熙的心願,但只是在最後關頭口頭上宣佈的,並沒有書寫的傳位詔書,如果有康熙的傳位詔書,就不會有兄弟們的質疑了,在康熙死後,立即拿出來宣讀,誰還有話說?還有什麼質疑的?即使不是康熙親書,只要能立即拿出,有最大的說服力。 為什麼很長時間才拿出,明顯偽造,雍正已繼位,想偽造個文書也太簡單了。但為什麼既然已經繼位,還要再偽造個文書?用前皇帝來打壓眾皇子唄,忽悠受眾皇子蠱惑的老百姓唄!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蒼茫大地一棵草2018-12-19 22:42:36

康熙帝何等帝王一生經歷大風大浪怎麼可能在選嫡繼承大統上有如此漏洞百出的紕漏遺詔,那是民間野史趣聞,九子奪嫡,也有多個版本,我個人覺得雍正能出來是他得天時地利人和,他是這幾個皇子中最勤政最低調的,有十三子鼎力支援好,有年羹堯這樣有能力的人差遣辦事,尤其隆科多是康熙晚年最信任的人,同時又是九門提督,實權,他是雍正忠實粉絲,在康熙殯天第一時間通知雍正,及時佈置才穩穩妥妥做穩登基。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滄海桑田一聲咲2019-01-06 11:11:16

雍正推行新政,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把文人士紳和當官的都得罪了。這些人不興風作浪才怪呢。在他們的筆下,雍正就是一個十足的暴君。

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為何成了眾人詬病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元兇”?李一般般2018-12-21 22:55:31

很簡單,不願意雍正繼位的那波人被處置,心有不甘,於是編造了各種謠言。到了民間,各種吃瓜群眾就成了謠言的養分,充分發揮著自己的想象力。就像當下鄰里大媽談論某些八卦一樣,一天一個版本,越說越離譜,腦洞大開補充著各種邏輯漏洞,到最後比事實還另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