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白虹366189582018-02-20 18:17:02

這種配置根本打不過,除非是夜晚,3000劍兵,在陣前挖小坑,然後對方騎兵一股腦的衝陣 ,要不然1000騎兵就能拖死8000步兵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GaryHan20002018-05-22 11:22:20

相同數量的騎兵打步兵基本沒有懸念。假設八千騎兵中有四千輕騎兵,手持馬刀,長矛,身披皮夾。三千重騎兵,手持馬槊,狼牙棒,腰佩彎刀便於防身,身披鐵甲或鎖子甲。剩餘一千弓騎兵,不著甲,手持一柄短弓,兩壺劍(共20-30只),腰佩彎刀。戰時,步兵再平原列陣。盾牌手列於陣前,長矛手次之,近戰兵居後,嚴陣以待正前方的騎兵大軍。騎兵部隊先排出五百輕騎兵快速靠近步兵方陣進行偵查,發現對方的振興配置,報告給主帥。主帥派出所有弓騎兵,分兩組,一組五百人,迂迴到敵人兩翼薄弱處放箭。三千重騎兵分三組,每組一千,置於陣前。四千輕騎兵分兩組,一組分兩翼置於重騎兵後,一組為後備軍。戰鬥開始,兩隊弓騎兵突然出現在步兵方陣得兩翼,向其衝去。方陣兩翼的長矛兵與近戰兵立刻收縮陣型,準備防禦。這正中了弓騎兵們的計謀。弓騎兵們在衝到距離方陣大約20米時,突然拉弓放箭。密集地箭矢雨點般的落在了甲冑薄弱的近戰兵和長矛兵身上。兩壺箭射完,對方數百人被射死,近千人背射傷,兩翼損失嚴重,陣型大亂,步兵主帥不得不抽調部分陣前力量去彌補兩翼的空虛,重新列陣。此時機會來了,騎兵主帥命第一組一千名重騎兵手持馬槊,高速正面衝擊敵軍。一千騎兵挺著三米長,十幾公斤的馬槊,拍成一列衝向敵軍正在重新佈陣的第一線。馬的速度加上槊的破甲能力很快將前幾排衝的七零八落,騎兵們的槊也因為巨大的衝擊力折斷了不少。但他們並不戀戰,未等敵人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便立馬逃走。步兵們收到了第一輪的衝鋒,士氣極受打擊,個別計程車兵開始潰逃。大部分士兵開始重新列陣。但是未等他們緩過神來,重騎兵們的第二輪重逢便到了,前陣又被衝的七零八落,接著是第三輪…。第三輪過後,三組重騎兵合計兩千餘人拔出馬刀,端起狼牙棒,向已經幾乎失去了防禦能力的步兵方陣發起了近戰。接敵後,將軍命第一組輕騎兵迂迴到敵人後側,進行包夾。此時步兵們正在全力推抗正面的重騎兵,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後方已經出現了兩千輕騎兵,這兩千人閃電般地貼到了方陣的後陣,肆意的砍殺這些只拿近戰武器的步兵們…。這毫無疑問是最致命的一擊,也是最後一擊。前陣計程車兵們看了同伴們一個一個倒在了閃著寒光的馬到之下,聽見了後陣同伴們絕望的慘叫聲,自己腹背受敵,便無信再戰,全體步兵瞬間土崩瓦解,四散潰去。但是騎兵主帥的目的並沒有達到,他命剩餘的兩千輕騎兵進行追擊,剩餘的步兵們將像麥子一樣被收割殆盡。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紫沐2018-02-22 13:53:32

首先還得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裝備差不多,這裡要說下漢武帝年間李陵部5000人且是步兵,配置少量的戰車,對手是匈奴單于帶領的8萬騎兵。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李陵是用戰車圍城一圈,以弓弩防禦,一度打的匈奴單于要撤軍,後來出了叛徒,告訴匈奴單于漢軍箭矢將盡,結果就有了後來的李陵被俘投降。這個戰列令人稱奇,如果不是出現了叛徒導致李陵被俘,這李陵估計會被後世稱為繼衛青霍去病後又一天才名將,不過根據現代考古發掘提出了個可能,就是當年漢軍基本使用鐵製兵器,包括漢軍的防護服也是用鐵片互疊製成的金縷玉衣,而當時的匈奴人還在大量使用青銅箭簇,身上所穿的也是平時所穿的動物毛皮製的衣服,青銅箭簇很難射穿漢軍的鐵製防護服,而漢軍的鐵製箭頭卻很容易刺穿匈奴的皮質衣服。而在沒有裝備差距的情況下(當然這個腦子也得差不多),步兵是很難贏騎兵的,主要是機動性的原因,追不上自然談不上消滅。有的人說步兵方陣能擊敗騎兵,的確那種幾米長的長矛往外一頂,把自己弄的跟個刺蝟似得,然後裡面一層層盾牌把自己弄得跟個烏龜似得,如果騎兵真往這裡面衝,就算他是重灌騎兵也得死,但問題是這騎兵真要這麼衝,我只想說,這腦子得有多秀逗要去找死。既然步兵方陣如此牛逼,那是不是遇到騎兵就結成這種方陣就萬事大吉了呢,那我只想說真的要這麼簡單漢武帝朱元璋也不會大力養馬買馬了,遊牧民族也不會屢屢南下了。在戰爭中,結成這種方陣首先需要指揮官和士兵有較高的素質,不然這種陣法一旦有漏洞被突破,接下來就是團滅。其次是這種陣法移動困難,說白了這只是防禦性陣法,機動力差,還很耗體力,騎兵只要離你一定得距離你就沒轍,而騎兵可以等疲敝的時候給你一擊,或者圍而不打,這再強的軍隊都得吃飯喝水吧。實在不行騎兵可以利用他的機動力斷你糧道,或者去攻擊其他薄弱點。在戰爭中,騎兵的作用肯定是大大高於步兵的。如果要像打架一樣對比騎兵和步兵哪個更厲害的話,我想說在平原對決中,對於騎兵的來說只有兩個結局,要麼平手要麼完勝。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無筆2019-02-10 20:09:15

冷兵器時代騎兵和步兵的戰損比最初是1:3,馬鐙出現後是1:5。

所以如果雙方在平原遭遇,兵力相等,步兵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只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步兵提前埋伏,佈置好各種機關陷阱以逸待勞等待騎兵入圍,而騎兵出於某種原因,必須要在這條必經之路上透過,只有這兩個條件全部具備,步兵才有取勝的可能。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騎兵和步兵比起來最大的優勢“能跑”,打不過可以跑。這也是所有遊牧民族對漢民族作戰的優勢。反觀步兵,一旦打不過就只有被全殲一條路,因為步兵跑不了。

為了用步兵對抗騎兵,古代軍事家們發明了很多軍陣和針對騎兵的武器。到了實戰中才發現,軍陣對騎兵幾乎沒用。首先,步兵打騎兵很重要的一點是選好地利,在山地叢林中作戰,騎兵的優勢會大打折扣,這時候步兵才有優勢。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而軍陣是需要空間擺開陣型的,只能在平原地區使用,而在平原地區作戰不管用什麼軍陣,騎兵的優勢也會大於步兵。其次,即便軍陣真的佔優勢,也不會對騎兵造成威脅,因為騎兵一旦落下風,隨時可以跑,步兵追不上,也不敢追。只要一追擊,軍陣就亂了,就變成了各自為戰,馬上就會成為騎兵的獵物。

中國古代史,一個比較重要的特色就是遊牧民族擄掠漢中原。遊牧民族對中原政權是沒有興趣的,即便把地盤給這些部落,他們也管理不過來。他們的目的就是搶東西搶人口。所以很多朝代都選擇了“和親”,其實就是“你別搶了,我把女人和財寶都給你”說“和親”比較有面子,實際上就是進貢。但凡打得過,沒有人願意進貢。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漫長的歷史證明,步兵確實打不過騎兵。因為遊牧民族全部都是騎兵,而漢民族由於接受了農耕文化,所以不會騎馬,也沒馬可騎。只能透過貿易的形式,把少數軍馬“走私”進來。周邊的遊牧民族都是禁止軍馬向中原出口,因為他們害怕漢家軍隊擁有太多騎兵而對他們形成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走私“了。

中原地區也有馬種,但由於農耕文化深入漢家骨髓,漢家馬種也進化了,漢家馬吃豆子。這種事在草原上簡直就是笑話,馬就應該吃草,到了漢家就金貴了,不但吃豆子,速度和耐力也都不如草原馬。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這就意味著,如果用漢家馬打仗,不但要給士兵準備軍糧,還要給軍馬準備軍糧補給,讓後勤補給增加數倍,同時,部隊也不能離開補給線太遠,因為馬要隨時回來吃豆子,把騎兵遠端奔襲的優勢完全喪失。因此,漢家馬不合適當做軍馬使用。

因為漢家軍隊少馬,無奈之下只能用步兵對抗騎兵。但是漢家百姓比較聰明,研製出很多專門對付騎兵的武器,例如:拒馬槍、絆馬索、扎馬釘等。但這些武器只能在出其不意時才有作用,不能在根本上改變步兵的劣勢。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會出現一種戰法:步兵圍成四四方方一個軍陣 ,用盾牌和長矛形成防禦,跟刺蝟似的,中間佈滿弓弩手, 當敵方騎兵衝鋒時,離遠了用弓箭射,離近了用長矛刺,最終戰勝騎兵。這一幕只存在於影視作品中,因為如果軍陣能打敗騎兵,那各朝各代的漢家政權就不用向草原民族“和親”了。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軍陣是以步兵為主,這就決定了它不能離開城池太遠,因為離開了城池就等於離開了補給,因此,軍陣只能防禦,不能進攻。其次,出城列陣是需要時間的,對方騎兵不會等著你搞好防禦再來進攻,步兵剛一出城就已經成為騎兵的獵物了,哪還有機會列陣。

還有最主要的一點,即便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全,步兵列陣成功,萬事俱備了,但是人家騎兵不跟你打,和軍陣保持安全距離吃吃喝喝“養精蓄銳“。這時候步兵敢過來嗎?趕過來進攻,軍陣就不存在了,就變成了散兵遊勇,又變成了騎兵的獵物。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不過來進攻,乾耗,步兵敢吃飯嗎?步兵什麼時候吃飯,對方騎兵什麼時候上馬進攻。等步兵餓的不行了,想要退回到城池休整,這時候對方騎兵也會上馬追殺。總之,軍陣不能移動,一旦移動就失去陣型,失去陣型步兵就會淪為騎兵的獵物。

漢武帝能把匈奴趕進大漠深處不敢來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漢武帝經過十幾年的準備,備齊了十萬匹軍馬,組建了一支十萬人的鐵騎。歷史無數次證明,一旦漢民族跨上馬背,就是草原民族的噩夢。但漢民族不被擠兌到不能容忍,是不會輕易跨上馬背的。寧可“和親”也不輕易發起對外戰爭。

歸根結底一句話,冷兵器時代步兵打不過騎兵。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深度工場2019-01-28 18:46:25

步兵在平原打騎兵,主要取決於戰術。而不是你排列什麼陣型,怎麼去分配長矛和盾牌,那都是次要因素。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因為,步兵沒有戰役主導權,不是你排列出完美的長矛方陣,騎兵就一定會在你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去正面衝鋒步兵長矛陣。什麼時候打,在哪裡打,怎麼打的主動權在具有機動力優勢的騎兵哪裡。

比如在太平軍第2次北伐軍北上的時候,清軍馬隊從來不正面對戰。反而在太平軍夜間渡河,隊形混亂,人員擁擠,失去控制的時候,上千馬隊突然發動衝鋒,還放火焚燒太平軍糧庫。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在1622年廣寧戰役,明軍3萬援軍,在祖大壽,孫得功,劉渠等人帶領下一路急行軍。結果在西平堡遇到了以逸待勞的八旗軍。在明軍戰陣還沒有來得及排開的時候,一路急行軍的明軍人困馬乏,匆忙佈陣,此時八旗軍已經發動衝鋒一舉打垮明軍。明軍失去組織,全軍潰散,八旗縱馬騎射追擊,最後明軍全軍死傷殆盡。

但是在瓜州之戰,鄭成功卻成功的阻擋住八旗和綠營兵的衝擊。首先,鄭成功的鐵甲軍都是乘船而來,休息的很好,並不是頂盔掛甲,冒著大太陽,一路行軍多少天來的。因此,在正面直接阻擋住清軍馬隊的衝擊。另外就是明軍戰船提供了良好的火力掩護,清軍還很難去摧毀明軍的戰船火力點。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最著名的土木堡戰役情況也是如此,步兵部隊長時間野外行軍,人困馬乏,極度疲憊。在遇到蒙古騎兵以後,長時間披掛整齊,野外列陣,但是蒙古騎兵長時間不作任何動作,明軍陣列官兵自己披掛盔甲,長時間站立,已經是腰痠背痛。最後,蒙古騎兵讓出一條水流,明軍官兵飢渴難耐,一起衝向水源,整個列陣完全失效,最後騎兵一個衝鋒就全軍崩潰了。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清軍入關在關內也經常採用相同戰術,騎兵四周散佈不作任何動作。明軍官兵和義勇步兵從早晨開始,緊張列陣,等到下午,體力喪盡,飢渴難耐的時候,清軍騎兵才突然發動衝鋒。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斯圖嘉特2018-03-06 22:57:27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也很有意思。標題的第一個前提條件是冷兵器時代。使用的武器無非就是刀、槍、劍、戟、盾、槊之類。第二個條件是在平原上,那麼作戰地理環境明顯更適合騎兵戰術的發揮。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再說說兵種。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步兵都是最基礎的作戰力量。其作用就是攻克,清場,佔領,守衛,這是基本常識。一個目標只有被攻下,肅清守敵,實施完全佔領,具備實際控制能力,才達到一個完整意義的戰鬥目的。而這一整套程式,沒有步兵參與就無法完成。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騎兵是有組織的快速部隊。相比步兵具備速度、力量、耐力和機動性強等優勢。中原最早的騎兵部隊,是由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時創立的,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部隊。蒙古帝國擴張時期,騎兵則是對手眼中恐怖的象徵。遊牧民族把騎兵的作戰效能發揮到了巔峰。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如果在平原上,一個統領一萬步兵的步軍將領在沒有反騎兵裝備的情況下,遇到一萬人的騎兵部隊的攻擊他會怎麼做?撤退是不行的,兩條腿的肯定跑不過四條腿。我想,他應該收縮兵力,把部隊集中起來。長兵器配置到隊伍的外圍去。拼死擋住騎兵的進攻矛頭,遲滯進攻速度,利用貼身近戰發揮步兵優勢。當然,需要的是步兵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再說說統領一萬騎兵部隊的將領會怎樣做?步兵收縮了兵力,拼死抵住了騎兵進攻的矛頭——看來他遇到了一位有經驗的步軍統領!分割穿插殲滅敵軍的作戰企圖被遏制了。騎兵的速度和力量優勢發揮不出來。我想騎兵統領會這樣做,派出2000騎兵的襲擾部隊,在步兵隊伍周圍機動奔跑,保持對步兵的進攻壓力。2000騎兵消滅步兵的一切補給外援,2000騎兵在遠處負責警戒。另外4000騎兵下馬休整。每隔半天進行輪換,晝夜交替不停……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3天后失去食物、水、休息和基本補給的步兵還剩多少戰力?再能堅持多久?如果在凌晨時分,所有騎兵發動突然的決定性一擊,結果就不難設想了,步兵一旦被分散,傾刻間局面就是摧枯拉朽……這是兩個完全獨立軍種之間的對決。平原作戰,騎兵的確佔有優勢。但如果硬拼的話,面對勇敢的步兵,騎兵的損失亦會不小。這也是兵法上講的“避其朝銳,擊其惰歸”吧。

結論:基於一種理想的假設,冷兵器時代平原戰場上步兵大部隊遇上騎兵大部隊,步兵完敗,應該沒有懸念。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沂藍書院趙月光2019-03-01 02:46:20

冷兵器時代,重步兵可以在平原打敗重騎兵,但戰例比較少。

中國冷兵器時代最有名的重騎兵是金國的鐵浮圖。

南宋紹興十年、十一年,南宋以重步兵步人甲為主的軍隊多次擊敗金國重騎兵鐵浮圖,均在平原地區,著名戰例有:劉錡的順昌大捷,岳飛的郾城大捷,楊沂中、劉錡、王德的柘皋大捷。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1,金國鐵浮圖

金國的鐵浮圖在金兀朮時期達到頂峰狀態,有5千重灌騎兵。

楊汝翼親臨劉錡的順昌前線,寫有《順昌戰勝破賊錄》:

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圖‘,又號‘扢叉千戶’,其精銳特甚。

金國的鐵浮圖都是千戶,人和馬全是重甲,女真語稱為猛安,類似千夫長。

簡單說,要1千戶人家才能養得起一個鐵浮圖的重甲騎兵。

金國的重騎兵可以把遼國的十萬輕騎兵打得找不到北。

北宋末年,金國只要出動數千鐵浮圖,一次衝擊就可以打垮10萬宋兵。北宋的數十萬禁軍都被打得灰頭土臉,完全找不到北。

配合鐵浮圖的,還有輕中騎兵柺子馬。

到了南宋的紹興年間,宋軍終於摸索出了打敗重騎兵的方法。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2,劉錡的順昌大捷

順昌是現在的安徽阜陽,在淮河平原。

紹興十年,劉錡率2萬八字軍守衛順昌,其中有5千是步人甲的重灌步兵。

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一般重量達58宋斤(1宋斤等於1。2市斤)。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金兀朮親率3千鐵浮圖,3千柺子馬,和數萬剃頭漢人籤軍,號稱十萬,前來攻城。

守大城必野戰。

劉錡派出5千步人甲硬抗金兀朮的3千鐵浮圖。

劉錡沒有騎兵。

重步兵的薄弱環節在左右兩翼。重步兵基本上無法轉向調整陣型。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所以劉錡有專門的拒馬兵,分佈左右兩翼,防止騎兵的迂迴。9個拒馬兵抬一架拒馬,木製,橫木上固定9個長長的木槍,還有支架。需要一個隊長指揮9人抬著木槍操作。

拒馬,是一個巨大的刺蝟陣。

拒馬兵身穿步人甲,並帶有盾牌大刀,防止對方騎射和步兵偷襲。

騎兵根本不敢衝上來,撞上來就會被拒馬連人帶馬戳死。

劉錡的重步兵陣的前鋒,都是步人甲長矛兵,密集的長矛可以有效遏制重騎兵的衝擊。

然後是重斧、長刀的步人甲。

再是手持神臂弓的步人甲,神臂弓不是弓,而是弩。北宋的禁軍可用神臂弓射二百四十多步,南宋因為戰亂,士兵良莠不齊,神臂弓一般可射150步。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神臂弓的射程遠超過金國騎射和普通弓箭。

其實,同樣一個人,騎射的射程是小於步射的,因為在馬上不容易用力,反作用力小。

宋高宗趙構都能拉一石五斗的弓,把金國將領嚇一跳,金國騎兵騎射用的弓大都不超過1石。

所以金國的箭還沒射到步人甲,步人甲的神臂弓已經射中鐵浮圖了。

順昌之戰非常兇險,劉錡的步人甲陣形一度混亂,被金兀朮的鐵浮圖逼到護城河邊。有數百名步人甲被擠入護城河中,因步人甲太重,無法游出護城河而淹死。

最終,劉錡的步人甲擊退了金兀朮的鐵浮圖。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3,岳飛的郾城大捷

也是紹興十年,也是平原。

重步兵要打敗重騎兵,除了武器和戰術外,更重要的是嚴明的紀律和頑強的戰鬥意志。

一句話:內有精神原子彈。

很多人認為岳飛在郾城主要是用騎兵打敗金兀朮的。

其實,岳飛的主力仍然是步人甲的重步兵。我在另外的文章詳細談過。

岳家軍有10萬,最精銳的是背嵬軍1。5萬,其中有8千是步人甲,2千重騎兵,5千輕騎兵。

岳家軍一年的花費是5百萬貫。

金兀朮率十萬大軍來攻郾城,當時岳家軍兵力分散在河南各地。

岳飛的親軍背嵬軍、遊奕軍一部,約2萬人,在郾城。

岳飛的佈陣:中間是主力步人甲,左右兩翼是重騎兵和輕騎兵,省掉了拒馬兵。

岳飛的左右兩翼的騎兵,對陣金兀朮的柺子馬。

岳飛的步人甲對陣的是金兀朮的鐵浮圖。

最終步人甲擊敗鐵浮圖。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本文為原創,如果覺得有點意思,敬請點一下關注並點贊。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史話海說2018-05-29 23:27:36

如果戰術運用得當,步兵的確有可能擊敗騎兵,但這也是有條件的。一般語境下,指的是古典重步兵,什麼叫古典重步兵呢?就是那種傳統的長槍大戟方陣,並且還要輔以重甲,戰車拒馬以及持續的有效火力輸出——冷兵器時代主要是指弓弩了。即使這樣,這也只是一種防守反擊的打法,把自己當作一塊礁石,讓敵人像海浪一樣一波波撲上來再一波波撞得粉碎。

古典重步兵方陣

而且,就算整裝的重步兵方陣,對上人馬俱裝的重騎兵,勝負也在兩可之間。因為重步重騎,說到底,裝備拼到盡頭,就要拼意志了,幾百上千的重灌騎兵衝起來那是真正的萬鈞之勢啊,能不嚇尿就已經是合格計程車兵了。

步騎搏殺

題主說的,平原地帶,步騎遭遇戰,就依你說到的裝備來看,並不是很有效的對付騎兵的裝備。兩千弩,一千矛,好像數量也不少,但是考慮到對方的機動性——很有可能打你四面的。我們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守四面呢?

兩千弩,一面放五百,如果再考慮到保持持續射擊的需要,實行三段擊,好,五百除以三,一次只能射出一百六七十支箭,假設能射兩輪,一千支箭。對方可是有八千騎兵啊。

轉瞬敵人撲到近前,我們該上矛了。一千矛,守四面,一面兩百五,而單層長矛陣顯然是無法抵擋重騎兵衝擊的,我們最少要分兩層吧,正面兩層兩百五十支矛以大盾為依託擺好長矛陣。

好吧,在背後弓弩手的支援下我們抗住了敵人的第一波衝擊,然後殘餘敵軍迅速向戰場兩側撤離,而第二波敵人又衝上來了。我們抓緊時間重新整隊準備迎接第二輪衝擊。如是者三,我方矛陣基本就被消耗到沒有組織性了。

敵人第四波衝擊又來了,我方組織劍手與敵人進行近身肉搏戰,然而缺少方陣依託的劍手是無法與敵人騎兵進行正面決戰的,很快我方陣被突破一面,敵方騎兵衝入陣中,然後被我方陣內其他士兵陷住,雙方展開白熱化的廝殺。而這時敵人的剩餘騎兵從四面一起發動了攻勢,內外夾擊下,我方方陣迅速崩潰,然後在潰逃中被敵人斬殺殆盡。大體就這樣子了。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有書共讀2018-07-31 14:34:47

首先表明有書君的看法: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擁有絕對優勢,尤其是在馬蹬發明之後更是如此,儘管中外歷史上也有過步兵大敗騎兵的戰例,但這是小機率事件,就好像1:99一樣,這種局面直到火器時代才得到最終改變,用克魯格在《草原帝國》中的話說:熱兵器最終終結了遊牧民族的優勢!

一、為什麼冷兵器時代騎兵比步兵強

冷兵器時代,騎兵是軍隊核心,其關鍵就在於兩點:一是突擊能力強。在馬蹬發明後,騎兵加上快速衝鋒的馬匹所產生的衝擊力對步兵方陣具有毀滅性打擊。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二是機動性強,騎兵可以利用馬匹的速度實施快速機動和長途奔襲,進而形成大規模的合圍殲滅戰。蒙古鐵騎之所以厲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蒙古騎兵常常一人兩馬,機動速度相當驚人。

甚至到了拿破崙時代,騎兵也仍然是重要的突擊力量,有專家認為,正是由於法軍騎兵嚴重不足,在呂岑、包岑都無法有效地殲滅反法聯軍,只能打成擊潰戰,以至最終慘敗滑鐵盧。

二、步兵擊敗騎兵的典型戰例

騎兵對步兵具有優勢,並非意味著步兵對騎兵完全沒有勝算,事實上,一場戰役的勝負是許多因素所導致的,將領的指揮、士兵的素質、兵種的搭配、地形和天氣等自然條件,都有可能改變戰役結局。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其中比較重要的因素包括防止騎兵衝擊的拒馬、鹿角砦、戰車、長矛等,能夠給予騎兵有力殺傷的弓弩(三國時期蜀漢缺乏騎兵,蜀兵用以剋制魏兵的就是弩兵,諸葛亮還專門發明了諸葛連弩,大大提升弩的射速)。

(一)552年拜占庭VS哥特的塔吉納會戰。哥特人貿然用騎兵衝擊拜占庭步兵方陣,結果被長矛步兵所阻擋,兩翼騎兵又被拜占庭弓箭手痛擊,哥特軍陣亡多達6000人。

(二)1314年英格蘭VS蘇格蘭的班諾克本戰役。蘇格蘭統帥羅伯特•布魯斯利用戰場地形(大片沼澤)限制了英格蘭重騎兵的衝鋒,利用長矛兵方陣從正面直接擊潰貿然發動衝鋒的英格蘭騎兵。並且用僅有的500重騎兵的機動優勢一舉消滅了威爾士長弓兵。英格蘭死傷9000人,是蘇格蘭第一次獨立戰爭的決定性戰役。

(三)1346年英格蘭VS法國的克勒西會戰。這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第一次大規模會戰,英格蘭長弓兵的成名作,英軍把陣地選擇在兩個村莊和森林之間的高地居高臨下,陣地前面佈置了大量鐵拒馬,9000人的兵力中長弓兵佔了一大半。最終法國慘敗,陣亡1500名騎士,5000名重騎兵和10000名以上的步兵。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

(四)417年劉裕卻月陣大破北魏騎兵。中國歷史上凡講以步克騎,必講此戰。416年八月,劉裕五路攻打後秦。417在透過北魏的國界線時受阻,在黃河北岸用戰車百乘結陣,700戰車兵,2000弩兵大敗數萬北魏騎兵。

(五)917年李存審VS契丹的幽州之戰。李存審是五代十國第一流的名將,一生百餘戰從未敗績。917年,契丹騎兵十幾萬(或數十萬)圍幽州200天,李克用派李嗣源、閻寶、李存審步騎7萬解幽州之圍。李存審命步兵伐木為鹿角,人持一枝,止則成寨。

契丹騎兵環寨而過,寨中發萬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馬死傷塞路。幽州城下決戰時,李存審命步兵在後面佈陣,先令老弱病殘拖著點燃的柴草前進,煙塵蔽天,契丹看不清楚晉兵有多少,李存審先派前陣接戰,然後突發後陣步兵出擊,契丹大敗,俘斬萬計。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朋友堅信冷兵器時代步兵在平原地帶能打過騎兵,這是真的嗎?冷眼話文史2017-12-27 14:43:24

電影看多了吧,多少人在意淫箭陣的威力?即便到了現代弓箭的殺傷距離能有多少?注意我說的是殺傷距離,不是能射多遠。現代普通手槍的殺傷距離也就50米,弓箭會比槍械厲害?古代打仗弓箭手只能齊射3支箭,然後敵人就衝到面前了。電影裡面排成數十列弓兵齊射別人實戰中是不可能的,因為後隊會把前隊射死。另外兵團作戰幾乎不用弩兵,因為弩兵只能平射,不能列隊,會讓箭矢密度不夠。古代作戰兩軍距離大概130米左右,基本就是一個半足球場的距離。這也就是弓箭的射擊範圍。所以很多描述戰鬥場面的文字都會出現射住陣腳一說。電影裡面箭雨會落在戰場中間,一死一大片。實際上誰也不會那麼傻,給弓箭留出那麼多空間捱打。第一排士兵就站在對方箭雨射程外一點。這就是射住陣腳的來歷。換句話說,前排衝鋒跑的夠快,箭可能都射不到你。只會射到你後面衝鋒的人。130米步兵衝鋒要多久?騎兵衝鋒要多久?現代100米世界紀錄又是多少?這麼短的時間弓箭有多大用?所以除了電影裡,5000多年曆史沒有一支軍隊是完全依靠弓箭就天下無敵的。說完弓箭再說騎兵。騎兵都是側翼包抄用的,重騎兵是幹對方騎兵的。拜託我騎著馬這麼貴,跑的這麼快。我不抄你屁股我騎馬乾嘛?正面硬幹我還花這麼多錢買馬乾嘛,直接上人就好。所以步兵兵團遇到騎兵,完全無解。騎兵們會繞著步兵跑圈,順便射箭,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