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意“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嗎?聚靈陣2019-10-12 20:32:19

我覺得這個不一定。“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中的皮匠原意是指裨將,也就是副將的意思,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可以頂得上一個諸葛亮。只不過在民間流傳成了皮匠。

你同意“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嗎?

我之所以不是太贊同這句話是因為這句話有正確的地方,也有不正確的地方。正確的地方體現在“三個臭皮匠有的時候確實頂個諸葛亮”。三在這裡指的是多的意思,三個臭皮匠主要是指群體智慧,群體智慧本身能消除個人認識問題的侷限和偏差,實現決策的精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諸葛亮,他雖然智慧已經很高了,能掐會算,但他還是會傾聽別人的意見,他曾拜馬謖為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就聽從了馬謖的建議攻心為上策略,在平定南方過程中取得了好的效果。這說明再厲害的人y有侷限性。不正確的地方在於:有時候三個臭皮匠連一個臭皮匠都抵不過。也就是說要實現“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是有條件的:

條件一:,要發揮群體智慧的作用,首先要這個群體能充分溝通,資訊能充分的交流。充分的溝通和交流能為我們消除認識盲區,使我們看問題更全面。很有可能你忽略的資訊被在別人眼裡能發現了有價值的東西。

條件二:三個臭皮匠的閱歷、身份、地位要有差別,這樣從同樣的事情中獲得的資訊才各不相同,看問題的角度才能有所差別,否則和一個人沒什麼兩樣,再結合每個人的認知,得出的結論才會千差萬別,有差別才能發揮群體智慧的優勢。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定式,大家一起思考問題才有助於消除思維定式。

你同意“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嗎?

條件三:有的時候人多了,意見就不容易統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時候就要有人可以把大家的意見,進行綜合和統一,得出結論,然後進行最終的決策。如果各有各的認知,你也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最終形成不了統一的意見,那麼這三個還不如一個。

條件四:要發揮群體智慧的作用還要注意區分正確的意見和錯誤的意見,不是每一個意見或主張都有建設意義的,正確的意見建議能幫助我們儘快達成目標,稍有偏差的會耗費你的資源拖慢你的效率的,相反的意見、建議直接就能讓你失敗的,這就要你能擅於區分。再說到諸葛亮的例子,同樣是在馬謖的問題上,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沒聽,導致馬謖失街亭被斬,諸葛亮也迎來了出山以來的一次重大失利。這也說明發揮群體智慧是個技術活。

所以要實現“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達到上述幾個條件,要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消除大家的短板,再把所有有益的資源集中統一到一起形成的綜合決策才能抵得上或者超過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