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暖你—整天2021-05-10 09:53:21

曹魏滅蜀後到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基本所有優勢因素都在司馬炎這邊,但到其滅東吳一統天下竟然花了近15年。要知道東吳自孫權死後那是昏君輩出,一個比一個能折騰,搞的民不聊生,而司馬炎在滅吳前治政還是可以的。所以無論分析什麼事不要侷限於一個因素或幾個因素。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太史春秋2021-05-14 12:57:33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後面的君王確實都非常有作為,至於統一天下為何花了那麼長時間,說起來既簡單也繁雜。

簡單地說,秦國起步晚,基礎弱,而其他諸侯起步早,底子厚,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弱。我們大多隻看到秦國兼併六國時有多強悍,卻很少了解秦孝公之前秦國多次被其他諸侯如何吊打的歷史。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繁雜地說,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秦孝公繼位時,秦國已經衰落

從秦穆公至秦孝公之間,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秦國曾幾次險此滅國,多次被各諸侯國吊打,而當時其他諸侯國卻在不斷地發展壯大,搞得當時的秦國都沒臉參加中原諸侯國舉行的會盟。

比如:秦桓公時,晉國曾發動諸侯聯軍一直打到咸陽,殺到涇水邊上,秦桓公不得不與晉國簽訂盟約,被迫割讓土地;秦景公時,作為諸侯盟主的晉國又多次攻打秦國,兼併秦國許多土地和城池;秦躁公時,西北的戎狄義渠率軍幾乎橫掃整個秦國全境,掠奪大量財富後才收兵。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因此,在許多諸侯國的眼裡,當時的秦國如同偏遠的夷狄部落一樣,誰都可以踹上一腳。正因為受夠了中原諸侯的欺負,秦孝公繼位後發奮圖強,決定勵精圖治而重用商鞅,秦國才逐漸走上發展之路。

秦國實施變法後,國力開始強大起來,秦孝公在位期間,曾多次對其他諸侯發動戰爭,秦國如願以償,終於坐上了霸主之位。

但是或許是秦國底子薄,也或許是當時思想觀念的侷限性,秦國在之後的東征之戰中沒有特別大的進展。

秦昭襄王時期的東征之戰頻繁而又隨意,沒有明確的戰略方案

在秦國曆代君王中,秦昭襄王是一位非常英明的雄主,他在位56年,這一時期,秦國已經有了吞併六國的雄心,並且為此付諸了實際行動。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秦昭襄王一生共發動了近二十次東征之戰,但由於戰略目標不明確、戰略方案執行不好,昭襄王的數次東征成效不高,使秦國國力損耗過大。

縱觀秦昭襄王所發動的東征之戰,有以下兩點缺陷:

一是缺乏整體戰略規劃。

秦昭襄王雖然已經有了吞併六國的雄心,但思想上仍然受分封制的影響,東征之戰沒有一個系統的戰略規劃,與其他諸侯之間,有矛盾即開戰攻取對方城池,有利益則馬上修好歸還對方城池。既想兼併天下,又安於各諸侯各自為政。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在這種矛盾思想的引領之下,一統天下的雄心便變成了只顧眼前的既得利益,沒有一個長遠的、整體的戰略規劃。

二是缺乏步步為營、鞏固勝利果實的決心和策略

由於沒有整體的戰略規劃,武將們攻城略地似乎變得非常隨意,甚至往往是率性而起,只管攻佔城池,不管後期如何堅守。

由此一來,統一戰爭變成了反反覆覆的爭奪戰,各自互損國力。比如著名的長平之戰,秦軍起初的戰略部署是攻打韓國的上黨,上黨守軍投降趙國後,秦軍轉而又攻打趙地長平,雖然大勝,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等到來年秦軍再想攻打韓國時卻已力不從心。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因為這兩點原因,從一統天下的角度來看,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發動的近二十次東征之戰沒有消滅一個諸侯國,甚至在他死後,黃河以東曾經佔領的地區大部分都已經丟失。

秦王贏政的統一之戰打得異常艱辛

在很多人的眼裡,秦王贏政“奮六世之餘烈”,坐在祖輩的功勞薄上收穫勝利果實,其實不然。真正具備雄霸天下之心並制定正確戰略目標的人是贏政。

但是贏政繼位時,秦國並沒有強大到視諸侯如郡縣的地步,而其他幾國也並沒有弱小到不堪一擊的地步。甚至對於趙國、楚國、齊國來說,其國力並不比秦國差。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動東征之戰並最終兼併天下需要實力,也需要時間。而事實也證明,贏政在整個兼併之戰中,確實耗費了很多時間。

比如攻打趙國時,秦軍圍守邯鄲七年之久不敢輕舉妄動,最後採取的戰略是不強攻,而是不斷蠶食趙國,步步為營,溫水煮青蛙,做了七、八年的準備工作之後,使邯鄲近似一座孤城,這時秦軍才採取閃電戰的方式,迅速攻克了趙國。

如果趙國很弱,秦軍如史書中寫的那麼強大,何至於死守邯鄲七年而不戰?

綜上所述,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之所以如此漫長,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

一是秦國的實力沒有想象的那麼強;

二是其他六國的實力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弱;

三是贏政之前的歷代秦王對秦國雖有建樹,但對統一大業的直接貢獻(攻佔城池)並不是很大,可以說真正的統一之戰是從贏政開始的。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巴爺7352021-05-10 11:23:16

從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繼位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總共歷時141年。由於秦孝公繼位的時候秦國只是一個弱國,所以才有商鞅變法。經過十餘年的變法,秦國脫胎換骨從一個弱國變成了經濟上的強國(軍事上還沒有出色表現)所以從秦國變強到統一的實際時間是120年左右。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這個成績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公元前11世紀牧野之戰後,周取代商成為天下共主繼續實行分封制。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分分合合,天下逐步合併為幾個大國。當時崇尚的家國天下里的“國”和今天的中國不是一回事,每一個男子從小被灌輸的保家衛國的“國”就是他們自己待的那塊地。這個階段持續了多久呢?少說六百年。這是啥概念,整個元明清加起來也不過這點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秦人齊人楚人魏人趙人燕人韓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大量姓氏後裔早就刻到骨子裡去了。

更形象一點的比喻就是,陝西人打山西人(秦攻趙)陝西人打河南人(秦攻韓魏)陝西人打湖北人湖南人(秦攻楚),除此以外還有河北人打山西人(燕攻趙)河北人打山東人(燕攻齊)山東人打河南人(齊攻魏)。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爭地以戰殺人盈野。你要告訴這些相互之間有血海深仇的人民放下仇恨團結一心建立一個大帝國看他們不把你宰了。尋秦記裡的項少龍已經替你們試過了。[呲牙]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如果只是靠軍事手段能解決問題那倒好辦了,秦國那個大殺器白起長平之戰後就準備先滅趙國的。如果成功,秦統一天下的時間至少能提前二十年以上。問題是天下無敵的秦軍真幹不動,畢竟除了趙國其他五國聯合起來拼死幹,秦軍也得慫。而且別忘了戰國七雄七個君主七個上層階級能在裡面混的都不是省油的燈,當面好兄弟背後捅刀子的事兒都是駕輕就熟。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利益的延續。白起就是這麼被幹掉的。

即便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從公元前247繼位到公元前230年開始統一之戰。其中也經過了17年的等待,因為他要先剷除嫪毐的叛亂,要剿滅呂不韋的勢力,還要培養自己的力量(李斯王翦)。統一之戰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都花了快十年,才從根本上摧毀了六國的統治階級。

但是秦國明面上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秦朝實行了郡縣制。但是各地剛被征服的人民在六國餘孽的煽動下都是不服的,很快借著苛捐雜稅嚴刑峻法各種原因開始起義。一直到漢朝建立,中原的居民才從華夏族這個名字改成漢族人,再也不用山東人河北人山西人山西人這麼分了。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陸柏熺2021-05-16 00:23:38

主要還是當時六國實力都不弱,而且在進入戰國時代前的春秋,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實在太多,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個吧,直到“三家分晉”即晉國滅亡,這才只剩下齊楚燕趙韓魏秦七國,也就是戰國時期。一開始秦國並不是最強的,和其他六國相比也很一般般,最後秦國幹掉了其他六國,主要還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商鞅

秦國在春秋時期其實也不弱,只是打不過東邊的諸國,從下面的地圖上可以看到,秦國對外領土的擴張主要在西南一帶,春秋時期秦國幾次想要出函谷關攻打其他諸侯國,但是都失敗了,於是秦國就只好欺負弱小的西南方向的少數民族,比如吞併古蜀國。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西邊的秦國

天時地利人和秦國都有

在戰國時期,要說全國上下最團結非秦國莫屬,最能善於變通的是秦國,我們都知道秦人拿起武器能上戰場,放下兵器能耕作,從皇帝到百姓,他們都在勵精圖治,要改善命運,這是人和的表現。

要說佔據地利,我們也可以看到西邊的秦國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從秦國往東邊進攻比較容易,要是東邊的諸侯國想要去攻打秦國,則可以憑藉函谷關天然的地勢抵擋進攻。所以六國聯合攻秦也拿秦國沒什麼辦法。

對於天時,秦國不像其他的諸侯,糧食不夠吃,需要在秦國採購,需要透過和他國做生意才能滿足百姓日常需求。而秦國的優勢在於,他們不論是在糧食,武器,還是人們的生活必備品等各個方面,都能自給自足,對其他諸侯國無依賴,也就是不怕被他國制裁。

秦國勵精圖治變法革新

進入戰國(七國)時代,其實並不是秦國最強,當時的趙國、楚國等都還是很有戰鬥力的,秦國也不太敢單挑,打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秦國首次嚐到變法的甜頭是商鞅變法,秦孝公大膽採用了商鞅的方法革新自我,所以開始逐漸變強。到了秦始皇時代,秦始皇又重用呂不韋、李斯等這樣的人才,使得從秦孝公以來的祖上基業發揮作用,一舉殲滅六國並統一。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呂不韋

再反觀其他六國,不是享樂等死的,就是在維持現狀,不思進取,比如韓非子就是韓國的公子,奈何韓王不用韓非的計策,最後李斯將韓非帶回秦國,奪得韓非的畢生所學效力秦始皇。

秦國單挑六國勝算都不是太大

為什麼秦國要用祖上六世之基業,最後在秦始皇這裡才幹掉六國?原因就在於六國還是很強大的,他們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

秦國雖擁有其他六國沒有的天時地利人和,但是秦國地處西邊比較荒涼的地方,不像韓魏趙等國,在中原土地肥沃的地方,隨便種種地,也能讓百姓豐衣食足。古代打仗其中的硬核之一就是得有足夠的軍糧,還要有勇猛計程車兵,有謀略的將軍,這些並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

秦始皇

秦國在發展的同時,其他六國也並沒有閒著,招兵買馬、南征北戰,總有幾個好戰分子在阻擋秦國的發展,即是我們熟悉的六國合縱也沒有幹掉秦國。當然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六國聯合打不過秦國,而是六國各懷鬼胎,想著自己心裡的那點小九九,所以六國合縱什麼都不是,最終秦國採用各個擊破的方法將六國一一消滅。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都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統一天下為何那麼久?望父成蛇魯智深2021-05-09 21:55:40

不是說秦國沒有出現昏君就能很快統一天下,沒有昏君和統一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統一天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沒有昏君是厲害,問題是人家剩下的六國後面也不全是昏君呀,人家的文臣武將也是很厲害的,再一個打仗是需要錢的,國家必須富裕了才能出去打仗,而經濟的發展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發展起來的,所以秦國統一天下算是快的了,畢竟秦國在秦孝公剛接手的時候還是爛攤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