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山鬼何人2021-01-14 15:59:02

按“輩分取名”之所以不流行,或者說過時了,再重要的一個原因是:

時代發展至今,我們已然沒有“輩分”

“輩分”一詞,源於儒家,儒家崇尚“論資排輩”,大事小事均如此,哪怕一個簡單的人名。古時,各姓有自己的宗祠、家譜,於是,在人名中往往用上一個“輩分的字”,用以表示此人在其宗族中的排行。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古人擬定的“輩分用字”已經用完,並且,宗祠、家譜等也隨著時代的程序消失不見,是故,再沒有人為我們重新擬定那些代表輩分的字。字都沒有了,還怎麼按“輩分取名”?

當然,有些家族或許還有一些“輩分用字”存在,但,在這個個性化的年代,父母為新生兒取名時,都極盡所能,花樣百出地為下一輩取包含各類寓意的名字,“輩分”一說,早已被拋之腦外。

從心而言,個人還是希望按“輩分取名”,那不僅僅只是一個“輩分”,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鄣南煮史2020-01-08 16:45:43

輩份取名這件事,雖然說還沒有完全消失,但的確如題主所說越來越不流行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輩份取名的背景。

輩份取名這件事,是和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傳承密切相關的。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儒家仁愛思想的指導下,加上農業經濟的天然封閉性以及統治的需要,封建社會又十分提倡聚族而居的模式。所以,在今天的中國,隨處可見以姓命名的村落,如馬村、李莊等等。

有些村莊雖不以姓命名,但村內也往往是幾大姓佔據了大部分人口。

在這樣的一個格局下,隨著同族人員的越來越多,同宗同族的人互相不認識的情況變得十分普遍。這就帶來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人們無法從年齡上來準確判斷輩份,一個孫子輩的人可能年齡要遠遠大於爺爺輩的人。

於是,稱呼就可能發生混亂,這是儒家思想所不能容許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就發明了字輩取名的方式。具體方式是寫一首字輩詩,按字輩取名。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這樣做的好處是同宗同族的人,大家互相一報名字,就知道輩份高低,也就大體上知道該如何稱呼了。

進入現代社會,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城市化程序大大加快,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也逐步瓦解。更重要的是,隨著人們思想的變化,封建禮法制度已被人所摒棄。因此,對於血緣關係較遠的輩份排列,現代人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視。

所以,輩份取名的式微已是必然。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當然,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輩份取名不可能就此迅速消亡。近年來,隨著各地對家族傳承的重視,許多地方都開始重修族譜。在修族譜時,就需要辨明長幼。於是,很多人便便往往按字輩另外取個名字,專供入族譜使用,稱為譜名。

蔣介石就是這麼幹的。他名中正,字介石,而在族譜上的名字為蔣周泰。

這樣就形成了生活中一個名,族譜一個名,也算是對字輩文化的傳承發展吧。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開拓的世界2020-01-21 23:09:03

我們中國人按輩份取名由來已久,至少在宋朝時期就有按字輩起名的,以後就逐漸發展並盛行,一直到民國時期都長盛不衰,並非紅極一時。只有建國後的一段時間城市人不怎麼時興,農村人還是很講究的。城市有些人不講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或者說有的少數民族和某些很小的姓氏,他們原本就不講究這些。按輩分取名現在正處於鼎盛時期,無數的姓氏宗族、許許多的人們都在為族譜的續修而盡心工作,為尋根問祖而努力奔波。近些年來,許許多多的華喬華裔都陸陸續續的到祖國來尋找根源,與家鄉族人同修族譜,越來越不流行這話又從何說起呢!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按字輩起名是為了使長幼有序,不致紊亂和避免與祖宗同名的現象。我國大多數家族都有字輩,尤其是一些大姓家族。字輩都是一首詩,為四言、五言、七言。如監利縣高氏九嗣聯宗的字輩為:

毅展宏圖景,

思源祖業彰。

澤恩聯衍慶,

典浩訓臻良。

君品常熹顯,

巍科樂靖康。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一個家族同一個祖先,不能亂了輩分,否則,對不起祖先。

大家都知道,一般比較大的家族都有七八代人當世。家族往往有年齡相仿的人,輩分卻相差幾代,如果沒有字輩就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對方。對於那些沒有親戚關係的人們,我們可以隨便稱呼,或稱師傅、先生、女士、同志,也可根據年齡來稱呼,對於年齡差不多的人就稱兄弟姐妹,大一二十歲的人就稱叔叔阿姨,大三四十歲的人就稱爺爺奶奶。可是,同一個家族的人就不能隨便稱呼了,必須按照輩分,該叫什麼就得叫什麼。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需要傳承下去,不能隨便更改。

為使後世子孫在稱呼方面不致紊亂,以字輩取名是祖先們的智慧,不僅以前流行,現在流行,將來還會流行。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囀裑説侢見2019-07-31 22:43:03

提起按輩分起名我就來氣。我兒子2005年出生的,懷孕時婆婆沒有管過我們,生孩子時照顧我兩個星期就回鄉里去了。我兒子起名把我的姓帶進去了。當初婆婆也沒有提醒我們要按輩分起名。後來二妯娌生的女兒,再後來生妯娌生的是兒子。老公問打電話問他媽媽他們家起的什麼名字,你們猜婆婆說什麼:說我們家沒有按輩分起名,老二家是女兒不能按輩分起名,所以老三家要按輩分起名能傳宗接代。老公在電話裡說他媽,不安輩分起名就不能傳宗接代嗎?這是我(老公)聽見無所謂,再後來媳婦聽見又要嘔氣。我真是無語了。再後來二弟媳婦生二胎生了個男孩,兩人商量著給孩子起了名字上了戶口(戶口上在了孃家),估計婆婆對公公說了孩子叫什麼名字,公公打電話過去對他二兒子說要他們家孩子改名字,說孩子起的名字帶了他們大伯(聽說他們家大伯過世三十多年大媽也改嫁了)孩子名字的一個字(同音),起的名字他們家大父(叔叔的意思)孩子也有這個字(同音)。簡單說就是他們的孩子取名字把堂兄堂弟的名字各帶了個字(同音不同字),現在年輕人起名字都是在網上查了點的。對了我老公姓吳,孩子們是“才”字輩,你們說該起什麼名字。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飛飛貓說話2019-08-22 20:25:05

不流行了,過時了。理由如下:

按輩分取名源於中國傳統的血統宗親制。儒家思想傳承這一制度,儒家不承認人死後有靈魂再生之說,認為一個人不死的方法就是把血脈傳承下去,子女的血液中流淌著父母傳給的血脈,一個人結了婚,生了兒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所以,特別重視傳宗接代工作。不是有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如果一個男人結了婚生不出兒子,那就是最大的不孝。

為了保證生兒子,儒家還創立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討了妻子不能生兒子,政府就允許他納小妾,一個不行就二個,三個,直到生下一個兒子來,傳承血脈,傳宗接代,也叫傳香火。

這樣一來,每個大家族,有錢人都想把血脈和財富一直傳承下去,直到千秋萬代。為了記錄傳承過程就得編族譜,建宗族祠堂,建立祖墳埋葬地等一系列配套的東西。其中按輩分取名字,目的就是要把這些人的名字寫在族譜裡,死後供在祠堂裡,埋葬在祖墳中,如果有人違法亂紀被處死,就會把他的名字從族譜,祠堂裡刪除,不準埋在祖墳的墓地裡。

中國人自從漢武帝把儒家思想列為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之後,儒家主張的宗親血統制,一夫一妻多妾制,族譜,祠堂,祖墳等組合起來,成為一種完整的封建禮儀。中國最完整族譜是孔子家的,從孔子到現在已經是76代了,族譜完整。

2000多年來,中國人就是按這種禮儀生活著,時間一長就內化為一種習慣和習俗,生活在這種文化環境中的中國人,天生就認為這是一種合理的東西。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政府廢除了這一制度,認為是封建迷信,一直加以反對,時間又過去了幾十年,城市人已經進入到現代化時代,完成廢棄了這一傳統。但是很多農村老輩人還停留在農耕文明時代,堅守著這一傳統習俗,堅持修族譜,重建祠堂等復古行為。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管仲窺錢2019-10-15 00:05:53

現在年輕人都外出,思想開放。自己的子女自己取名字。多年前家族修譜,才知道老一輩都預存了名字,按字排輩。我只記得幾個排名,秀,泰,和。旺,家,新。下面沒人排了。其實家譜毀於我手,太爺爺是文人,村上有動筆的事都由他說了算,相當於族長,文質彬彬,道骨仙風。長杉大褂,瓜皮帽子,出門柱個文明棍,山羊鬍子。寫字前有人磨墨鋪紙,戒尺按著紙,毛筆字不輸於當今二流書法家,家譜也由他修訂。家中那麼多古書,都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燒了。家中幾十本族譜,小時候時興放洋燈(孔明燈),比我大的小夥子們叫我回去偷族譜給他們糊洋燈,都偷沒了。現在想想都愧對祖先。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姜太糖2019-09-07 23:45:59

農村過去流行“按輩分取名”,這種現象在我們父母這一代得到了最好的證實。比如說我們村裡有李國生,李國富,李國強這樣的三兄弟,他們輩分的名就是“國”。但是現在這種現象這樣很難見了,我認為現在不按“按輩分取名”的原因有三方面: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第一,同輩兄弟姐妹少,沒必要按輩分取名

在過去的農村,沒有計劃生育的限制,再加上農村大集體時代,多生孩子能加工分還不用下地幹活。所以村裡很多人家都有四五個孩子,如果家族比較龐大,那麼同一輩分可能有十幾二十多個兄弟。為了好記,也為了顯示輩分,家族長輩就取一個字作為輩分名,大家按照這個輩分名取名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由於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農村每家最多是二胎,家族中的人關係也淡了,大家取名的時候就沒有按照輩分取名,只要飽含美好的寓意就可以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第二,思想意識豐富,取名偏向個性化

隨著網路的發展,大家透過一部手機就可以與世界相通。大家透過手機網路能快速的接觸外邊的資訊,導致大家的思想意識逐漸豐富,所以取名字的時候,越來越有個性。

我記得前段時間有個挺火的遊戲叫王者榮耀,然後就有一名王姓的奶爸,他就給自己家的孩子取名王者榮耀。我都不知道,以後這個小孩如果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個遊戲名會怎麼想?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第三,年輕人缺乏“按輩分取名”的意識

在老一輩農村老人的眼裡,按輩分取名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家族,修家譜的時候就可以看出按輩分取名的重要性。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們不一樣了,基本上沒有按輩分取名這個意識,通常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取名。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總的來說,我認為現在不流行按輩分取名的原因就是我剛提到的三個方面,出現這種現象或許也是一種農村民俗文化的丟失吧。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生產隊長老楊2019-11-16 11:47:13

問:農村過去的老傳統”按輩份取名″,現在咋不流行了?是過時了嗎?

農村過去的老傳統,按輩份取名,現在並不是不流行,也並沒有過時,只要在一個村子裡是一個大姓,而且是幾百年的大家族,戶大人多,現在還都是按輩分取名,村中的小姓或同姓不同宗同族的,是不會按輩分取名的。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如我們村的楊姓一千多口人,都是燕王掃北時從山西大槐樹移民過來立的村,我們楊氏家族的輩份一直不亂,六百年前就已經分枝的到現在還是一家人,六百年的血緣關係應該早已淡化,但誰是爺,誰是老祖,誰是孫子,依舊分得清,那就是輩份沒亂的原因,在民國八年新排的十六個字輩“宏培令德,昭明謙克,萬代增光,華宗典冊″,現在最低輩份才到”明″字輩,照這樣還需二百年才能用完。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但是,我們村還有三家百十口楊姓人,和我們不是同宗,輩份就不和我的字不一樣,他們各按個的字取名,這就讓人看著好像是不按輩份取名了,其實並不是從大槐樹過來的同一個祖先。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當今社會是改革開放的社會,人們都向往外邊,族人分散到各地的就很多,到了外邊的人遇到同姓但不是同宗,都以兄弟相稱但不同字,這就看似不按輩份取名,好像過時了,其實並不是。近些年全國各地都有尋祖連宗的人和事,就說明按輩份取名還是流行,一點都不過時。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郗金民新號2019-08-01 09:15:03

過去,男的取名,最講究按家族輩分起名。但,女的不很講究,更不強調。女的一般親的,夾奶的,或者最近的,排個字取名。古來講;孔孟兩家,走遍全國,輩分不變。比如,北大孔和尚名叫:孔祥東,一看名字就知道,和四大家族:孔祥熙,是一輩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阿君哥20162019-10-15 23:00:16

也要看情況吧,本來我對什麼輩分沒什麼感覺,自從10年前參加了宗族的祭祀活動,特別是最近三年每年參加了宗親會,對宗族的歸屬感還是比較強的,今年剛好兒子出生了,果斷按照輩分取了,本人剛好第十八代(同輩分的出了好幾個牛人,有億萬富豪、有偶像明星、有兩院院士、有人大代表),我兒子這一輩還真不好取,想了好久。同輩分的眾多堂兄弟的下一代有一半按輩分一半沒按輩分,跟個人的經歷有很大關係,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家總之混得好的人大都按照輩分,私企打工混的稍差一些大都沒按照輩分,我算是異類吧。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晉陽居士2019-08-25 21:03:54

什麼叫紅極一時?按字排輩這一優良傳統已經被我們保持了一兩千年了,隨著農村經濟越來越好,衣食無憂的農村人越來越重視修族譜,建祠堂等家族活動,以彰顯家族的繁榮昌盛,和睦團結。每個現在每個家族都有族譜,如果沒有的話就會被同村人瞧不起。每部族譜上都記載著什麼,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記載了自己的祖先從哪裡遷來,和同宗族的某人是什麼關係。裡面還有十分嚴格的按字排輩表,這些字不能亂用,不能重複,該你用哪個字你就用哪個,不能爺爺和孫子用同一個字輩,否則就是罵大會了。是的,現在農村有不少孩子都是兩個字的名字了,按照中國人起名的習慣,前面的一個字是姓,後面的字是名。其實在為孩子起名字時,大人也會去看看族譜排到哪個字了。我兒子的名字也是連個字,但在入家譜時,中間又加上了一個輩份。兩個字的名字非常方便記憶,但也有弊端。比如同宗族的王磊這個名字,如果不在中間加個代表備份的字,很難知道他們是什麼關係,甚至誤認為是同一個人,加上一個字就可以一目瞭然了。就算你用了兩個字的名字,你也要知道你是什麼輩的,否則同宗族的人問你你答不出,可能會被認為你傻呢。所以按輩份取名不會過時,也不能過時。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諸葛村的里正2020-02-04 18:28:03

宣告:這個不分農村和城鎮,而是成譜系的家族內部的正常關係,一個家族中按照輩分取名,這不是紅極一時的事,而是上千年的傳承,並不是現在不流行,而是沒必要了,懂麼?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備份排行的取名規則

我老家是“三槐堂”,村裡的備份排行是:“

光明正大、道德文章、家和才興”

這十二個字,如果第一代用“光”做中間字,他的子代就是用“明”,比如父親叫:Wang光晨,兒子便可以叫:Wang明睿,孫子輩叫:Wang正輝,以此類推,十二個字按照這個順序依次迴圈使用,由於人的實際年齡關係,

”字輩的基本上沒有人會活到”文“字輩的人出生,更不用提“章”了。這樣的大家族內部,光男丁數目可能超過上百名!如果沒有區分,簡直就要亂套。男丁的名字在族譜上都要登記的。比較正規的族譜,女孩子名字也會登記,因為過去表親是可以結婚的,也得搞清楚。

家族有人外放官職或者因事遷居到外地,也會將家族排行字序抄一份帶走,本堂也會記上一筆,某年某月某人一支落戶到某地,為的就是聯絡方便,加強血緣紐帶的傳承,萬一以後發達了,可以投靠。外遷的這一支,有條件的情況下,會定期將分支族譜拿到本堂,登記造冊,這叫做:“認祖歸宗”。這就是俗語說的“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由來。甚至因為某些歷史的特殊原因改了姓,只要能夠拿得出族譜證明,也可以認祖歸宗。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按照輩分取名的作用

因此在Wang姓家族內部,聽到某人的名字,就會知道這個人的備份,由於以前人的生養週期從16歲跨度到40歲,很多婆婆與自己的兒媳婦甚至孫媳婦同時懷孕生養的情況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如果名字中間沒有輩分字的區分,幾個毛孩子在血緣關係上就會混亂,這在人口眾多的家族聚居村落、田莊最為要緊,可以有效地避免家產繼承矛盾和婚姻關係中的近親結合現象,絕對不會出現

”光“

字輩的小夥子與外嫁的

”道“

字輩的姑娘家的後代結婚的倫理混亂現象發生。因為家族內部的人可以外出做官、經商,也可能母親改嫁,帶走了孩子,幾十年不來往,不同備份的年輕人對上了眼,談了戀愛,談婚論嫁,才發現同族輩分差異,那就不好辦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對於外人來說,知曉了對方家族的排行順序,找人辦事就會方便很多,很容易找到德高望重的高輩分族長,而不是找小字輩,如果兩家有姻親關係,那就更加要注意,免得在交往中丟掉身份或者是僭越。比如節日送禮的時候,婚喪嫁娶送禮、酒宴排座次的時候,都要有所區別。

在戰亂年代,比如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家族離散,如果沒有族譜的維繫作用,很多人都找不到根,投親靠友,誰認識彼此?一旦說出來祖上是誰誰誰,頓時大家都會熱淚盈眶,很多人就此會抱團,共同進退,抵抗外侮。

這是中國古代“禮”的一部分,用來理順家庭倫理關係,過去沒有計算機系統,你還能咋辦?還有就是株連九族的時候,得以豁免的重要憑據,免得都是Wang姓人家,都被抓去砍頭,很重要,不是麼?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按備份排行的小尷尬

我現在是“德”字輩,我的奶奶活到82歲,我在村裡的備份較高,在6歲的時候,一個白髮蒼蒼的65歲老大爺管我叫作弟弟,同時我也得叫一個9歲的小姑娘為姑姑(遠房的),還問我要不要這個姑姑做媳婦啊,聽上去很好笑對吧,當年我也困惑過,上了小學就感覺更加彆扭了,那個“姑姑”時常會管教我一二,呵呵!不過現在想清楚了,也沒什麼感覺了,已經出來幾十年,與家鄉的人聯絡已經不那麼多了。

如今的人思想與過去不一樣了,認為按照輩分取名字十分老土,逐漸丟棄了這個傳統,無可厚非,只要他們能夠理順自己的血脈傳承關係即可,加上現在計算機大資料管理戶籍系統,比較容易查詢到家族傳承,不太會出現倫理混亂現象,因此很多人起名字就比較隨意了。

很多人都不記得有這樣的傳統存在了,因此有小青年把物件拉回家,指著8歲的小毛孩子叫叔叔,覺得不理解,甚至是感覺到屈辱,大可不必,解釋清楚就好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積善承德2019-12-05 16:05:21

按輩分取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沒有了它,人們會感到孤獨和無助。

歷史上,每一個家族的家譜都可以體現出這種文化的傳承。按輩分取名有以下好處:

一、增強家族成員的凝聚力。便於家族為單位的群體成員之間團結互助,使大家有能力抵禦來自社會和自然的壓力和挑戰。

二、使家族成員都有歸屬感。大家都屬於某個家族,每個人都有歸屬感。有困難往往可以有人支援和幫助,有矛盾往往更容易諒解和寬容。

三、便於遵守秩序和禮儀。安輩分取名,確保了家族成員之間保持良好的秩序和禮儀。

四、便於失散的親人彼此相認。同一家族,輩分的名字一樣,很容易透過名字找到親情。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的推進,家族成員紛紛走散,家族的概念正逐漸淡化。人們對家族成員之間的依賴和互助逐漸消失。所以按輩分取名的越來越少。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與家族成員之間的親情感越發淡泊,屬於家族成員之間相處交流的幸福感和快樂越來越少,人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孤單和無助。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SolindarMF2020-01-22 09:31:58

我們的名字裡就帶輩分呀!有馮姓的嗎?我是“美”字輩的,跟我同輩的都叫馮美X,長輩的名字帶“徳”“嗣”的,都是爺爺跟爸爸一輩的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老程聊股市2019-07-09 07:44:36

不是輩分取名過時了,而是輩分取名沒有什麼作用了。

在90年代以前,中國絕大部分的人口,還是農民而且都是世代相傳的居住在一個地方,導致很多地方都是同一個姓,或者少數的幾個性。人們經過一兩代繁衍後,這個的輩分年齡相距才太大。有的爺爺輩的孫子和孫子輩的年齡一樣。再加上以前農村人喜歡多生小孩,導致很多親戚之間都不是很熟悉,見了面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這樣按照輩分來取名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相同姓氏的把名字一報,就知道怎麼稱呼對方了。而不至於出現亂了輩分的現象。以前在農村,因為亂了輩分而產生矛盾是經常有的事情。

而現在的人們都移居城市了。有血緣關係的,基本上碰不到什麼面。所以碰到其他形式的,大部分都是按年齡大小來稱呼,這樣稱呼也確實省了很多事情。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人都生得很少,誰家有幾個孩子都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至於見了面之後都不認識。這樣相互稱呼起來,就算沒有備份排序也不會弄錯。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人們取名字都在趕時髦。而輩分排序的那些字,都是很老很老一輩的定下來的。還用那些字來取名字的話,群名字就會受到很多限制,而且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所以現在按照輩分來取名字的人越來越少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農夫也瘋狂2018-11-26 12:01:55

在農村裡,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輩分取名了?

對於農村長大的朋友們來說,80後以前的應該都是比較熟悉“輩分”一說的,在農村裡經常看到有的人年紀一大把了,卻要管一些十來歲的小孩子叔叔,或者是還有些叫他們大爺,這是因為雖然他們年紀不大,但是卻輩分大。就像農村老話說的那樣“輩分大壓死人”。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這種現象在很多的城裡人來看,是非常稀奇的,也是不能理解的,其實這是因為在農村裡以前一直有著輩分之說。往往一個村子,基本上就是一個宗族的,而大人在給小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往往中間的字就是輩分排行。比如農夫是姓劉,在我們村裡的輩分排行是:德、盛、孝、先、方、名、啟、富。而農夫的排行是“名”字輩,算起來輩分還算不小的,村裡有些老人也得叫我叔叔。那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輩分來給孩子取名了呢?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傳統文化已經不再受重視了

在過去,誰都會因為自己擁有一個有輩分的名字而自豪的,因為在同一個宗族內,只要報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一般大家馬上就會熟絡起來,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可是現在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都不怎麼重視了,很多人也都已經搬離到了城市裡,所以家族中的成員都是分佈在不同的地方,對於這些傳統文化也不怎麼了解了,感情也沒有以前熟絡了。有多少人還能記得自己家譜上的先輩呢?就算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一般有個兩三代以後,也就逐漸不聯絡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年輕人更追求個性化取名

為什麼在過去一般很少出現重名,那是因為在以前都是按照家譜字輩傳統來取名的。而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在取名的時候都是追求個性化,並且是以自己的偏好來取名。有些會在名字中加入夫妻雙方的姓氏,有些會想著要加入一些個性的生僻字,還有些甚至給孩子取4個字的名字。而年輕人這樣的做法就是導致了重名的人是越來越多,而按照家族輩分起名的則越來越少了!

當然了還有一部分的原因,那就是“輩分大壓死人”,因為有些人的輩分排行比較靠後了,所以這樣取名感覺自己很吃虧,畢竟年紀一大把去尊稱別人為大爺、叔叔等,這樣面子上過不去,於是即便是知道也會排斥的。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寶媽的快樂很簡單2019-08-05 14:27:38

大家會發現我們的父輩,他們的名字在最開始取名的時候,其中都有著很多的講究,在此之前我們取名字是要在名字裡面加入輩分的。在聽父輩或者是爺爺輩的名字時,就會發現這樣的例子。

不過,大家也慢慢的發現,現在很多的年輕一代在取名字的時候,裡面已經完全去掉了輩分。其實我國用輩分取名的歷史來源是非常早的,在最開始的時候,於明朝時期就非常的流行。在那個時候也不僅僅是隻有漢族才使用這樣的方法,很多的滿族人也是採用輩分來進行取名的。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用輩分進行取名是沒有什麼身份限制的,不管是一些身居高位的達官顯貴或者是普通的百姓,在名字裡面都會帶有輩分。

在看家譜的時候,大家也會發現,在名字裡面很大程度上也含有著很多的輩分。

作為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這個輩分代表著你在家族裡面的地位,因為我國自古是非常講究,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所以用輩分來取名也是一個非常具體的體現。

而現在之所以將它去掉,是因為現在的父母在給自己孩子取名的時候,都是將裡面的輩分去掉,而遵從自己對於一個名字的最初意願的。

這其實和審美是有著很多的原因的,因為有些人認為用輩分來取名,很大程度上比較的俗氣,所以才會慢慢的將它放棄。還有一個則是宗族文化的原因,現在有不少的宗族文化都在慢慢的發展之中,逐漸的被淡薄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神秘湘西微記錄2020-03-21 20:43:27

大家好!我是湘西九哥,針對題主的問題,我來說說個人的觀點:

取名字按輩分用字,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根據人類繁衍生息的需要應運而生的。但是,到了現在,只要稍微細心觀察圍周的人群,對孩子的取名,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按套路出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一、為什麼以前人都喜歡按輩份取名?

1、按輩分取名,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傳統之一;

2、按輩分取名,確保了家族成員之間保持良好的秩序和禮儀,可以亂親,但絕不能亂族;

3、按輩分取名,便於以家族為單位的群體成員之間團結一致、互幫互助;

4、按輩分取名,家族失散時,便於尋找和續譜,不會亂了輩分,不會斷了歷史傳承。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二、現代人為什麼不按輩份取名?

1、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農村社會文化傳承出現一定程度的斷層,輩分取名賴以依存的社會土壤逐漸消失;

2、按“輩”取名,選擇性較小,若是大姓,取的名,可能會和別人重名,或取出來的名字又土又難聽;

3、社會更加開放、思想更加多元,大家對傳統那一套文化認知比較淡了,也漸漸少了約束和敬畏;

4、隨著網路的發展,導致大家的思想意識逐漸豐富,認為名字就是個符號,覺得名字響亮有寓意好就行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三、現象總結

按輩分起名,算得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文化傳統講究的就是具有多樣性,沒必要統一或者強求,社會在發展,思想變豐富、觀念在改變,在法律框架內,每個人、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情況,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那些好聽、好記、附帶有好寓意的名字,未嘗不可,畢竟,一枝花開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張搗演2019-07-07 14:13:14

在傳統的民俗文化中,各個姓氏都有自己的輩份排序,比如我這裡是黔東南侗族農村,張姓多是以百忍堂為堂號,也有部分用清河堂的堂號,我們家族就是使用百忍堂號,字輩到我侄子這裡已經排到德字輩了,後面還有7個字輩,以前的做法是20個字輩排完了,有的是按傳統又重新輪排。比如楊姓家族就只有7個字輩,排完了之後很多人就不再輪排,就是自由的取名字了。

過去按字輩取名字多是依據傳統的封建習俗,如今人們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在家庭的地位不斷提高,老一輩人們的觀念轉變,家裡添了人口取名字也不太在意那些傳統習俗。

所以現在取名字只要合法合禮,派出所戶籍登記也不會干涉,家族裡也沒有什麼意見了!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

在農村曾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現在也不流行?過時了嗎?飛翔707502018-11-26 17:40:13

謝邀請,我認為一個家族,一個血統,還是按輩分取名比較好,不然再過幾十年,不就亂了輩分嗎?怎麼說也不能忘了祖宗。傳統文化還應該繼承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