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思維導圖上冊: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知識重點是什麼?使用者67848119906672020-07-02 23:04:21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的球體。 2、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3、0度緯線是赤道;0度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地球儀上只有一條0度緯線、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 4、經線:連線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 6、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7、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經線或者是180度經線,就看度數,度數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西增大的為西經。 8、在以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度數順時針增大的是東經,逆時針增大的為西經;在以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則相反。 9、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 10、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緯線,就看度數,度數向南增大的為南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 11、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南北緯要用以下規律:以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南緯;以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北緯。 12、0度(赤道)劃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劃分東西半球。 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1、地球繞地軸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週約為24小時。 2、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3、地球繞太陽旋轉,叫做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週是一年。 4、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形成四季和五帶。 第三節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A、比例尺的三種形式: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B、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數比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範圍小,表示的內容詳細;小比例尺表示的範圍大,表示的內容簡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指向北方; B、利用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C、無指向標、無經緯網的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熟記一些常用的圖例符號。 3、海拔: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4、相對高度:兩地之間的垂直距離。 5、等高線:海拔相等的各點連線成線。 6、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坡度陡緩的判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 (2)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A、山頂:閉合等高線的中心;B、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 C、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D、鞍部:兩個山頂之間;E、陡崖:等高線重疊。 (3)幾種陸地基本地形的判讀:A、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C、丘陵:海拔較高,地面起伏較大; D、高原:邊緣陡峭,地面坦蕩;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8、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黃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佔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佈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麵積大於陸地面積。 4、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天氣的特點:時間短、經常變化。 2、人們經常用陰晴、風雨、冷熱等來描述天氣。 3、天空佈滿雲時,為“陰天”;當天空無雲或雲很少時,為“晴天”。 4、風向是風的來向;風力是風的強弱,共分13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強。 5、降水機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雲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7、清新的空氣,汙染指數小;汙濁的空氣,汙染指數大。 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1、氣溫年較差: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 2、能繪製氣溫曲線圖。 3、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 4、氣溫的分佈:(1)不同緯度地區: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3)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氣溫分佈: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6、影響氣溫分佈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1、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 3、能繪製降水量柱狀圖。 4、降水的分佈:A、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B、溫帶地區,大陸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5、影響降水分佈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節世界的氣候 1、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其特點:時間長、變化不大。 2、幾種氣候型別的特點:A、熱帶草原氣候:溼季草木茂盛,乾季高原枯黃; B、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C、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D、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E、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4、熱帶種植水稻一年能收穫三次;亞熱帶一年可以收穫兩次;溫帶一年只能收穫一次。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小於0,表示人口減少;等於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數÷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 4、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溼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佈在歐洲;黃種人:主要分佈在亞洲;黑種人:主要分佈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築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始於印度,現在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佛堂。 13、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西亞地區的房屋牆厚、窗小;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1、從陸地面積看,俄羅斯1707萬KM2、加拿大997萬KM2、中國960萬KM2、美國937萬KM2、巴西854萬KM2、澳大利亞769萬KM2。 2、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3、發達國家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發展中國家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 6、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7、聯合國是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沒有思維導圖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