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為什麼周朝君主稱“王”,漢朝君主稱“帝”,唐、宋君主稱“宗”呢?另外封號尊號諡號有何不同呢?華夏有傳奇2020-04-15 13:34:50

您所問的全部是是“諡號”和“廟號”兩大體系。有的皇帝稱帝,比如漢武帝,那是他的諡號或是諡號的簡稱。中國古代乃至我國周邊的越南、朝鮮、日本等國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後必然用諡法來評定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得到的那個字就稱為諡號。一般認為諡號始於周朝周公時期,但也有人認為是周孝王后才有的。總之有三千餘年的歷史了。比如齊桓公的諡號是“桓”漢武帝的諡號是“孝武皇帝”(漢朝皇帝諡號都有孝字)等。如果你想知道古人如何用諡號來評定,就去查查“諡法”吧!有的皇帝稱“祖”稱“宗”,那是他的廟號。所謂廟號,就是皇帝死後在宗廟中專門用一間房子來祭祀他,這個房子的稱號叫做廟號。廟號比諡號還悠久,在商朝就有了。比如商王太甲的廟號是“太宗”,武丁的廟號是“高宗”等。周秦之時沒有廟號。漢朝再度恢復,比如漢高帝劉邦廟號“太祖”,漢武帝的廟號是“世宗”等。但是在商朝和漢朝,有廟號的皇帝較少,因為當時有廟號的皇帝必須是對王朝有貢獻的,也是一條特殊享受。評判標準是“‘祖’有功,‘宗’有德”。但西漢以後有廟號的皇帝越來越多,連昏君都有。到南朝時,皇帝稱“宗”已濫,唐以後除被廢為庶人和部分末代皇帝以外無帝不稱“宗”。我們可以發現,隋朝以後的皇帝幾乎全部用廟號來稱呼(也就是稱“祖”稱“宗”),而之前是用的諡號(即某“帝”)。這個原因一則是上面說過的皇帝幾乎全部有了廟號,二則皇帝諡號用字越來越多。過去全部是一個或兩個字,而唐以後卻發生改變。比如唐玄宗的諡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如果你用某“帝”來稱呼唐玄宗,那不是要拗死你的嘴巴!而且到明清時期皇帝的諡號達到了17個字,看你怎麼稱呼!所以唐以後都習慣稱皇帝為某祖某宗了。廟號中也有好壞。比如,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而肅宗、代宗、顯宗、景宗都是差強人意的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徽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至於“皇”字,官方只有秦始皇被冠以此名。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代“始”和“帝”讀音相近,故說起來不習慣,所以稱“皇”吧。其他如“唐明皇”(唐玄宗)、“明文皇”(明成祖)等,都是民間叫法,不是官方稱呼。另外補充幾句。首先,諡號在秦始皇時一度被取消,因為專斷的始皇帝不願意讓別人隨便評價尊長。其次,每個朝代對皇帝還有不同的稱呼,如明清(特別是清朝)時期一般用年號來稱呼某皇帝,如稱明神宗朱翊鈞為萬曆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為康熙帝等。這是因為過去每個皇帝有數個年號,而清代的皇帝全部只有一個年號,用年號稱皇帝,當然很方便。又如宋朝稱皇帝為某陵(用皇帝陵墓稱號),如把宋太宗稱為“永熙陵”等。又如元朝皇帝還有蒙古語稱號,如元世祖忽必烈又稱“薛禪皇帝”等。最後,唐代以後的皇帝還有尊號,與前面的諡號和廟號不同,這是皇帝生前的稱號。尊號一般很長,因為大臣們會盡量把好的詞語都往皇帝身上加,尊號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時便開始有群臣上請,並不斷加長。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但一般不以尊號稱皇帝。廟號和諡號作為古代禮教而被認為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國歷史上,秦漢以後基本上所有政權(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王朝)的君主都有廟號和諡號,而且這也深刻影響了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周邊國家和地區,也可以證明我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