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閒話唐詩宋詞2019-11-19 09:15:02

江河日落,大廈將傾,無可奈何。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致力中國2019-11-18 18:35:33

晚唐詩人處在國家風雨飄搖之際寫詩也充滿了悲涼的氣息。如韋莊的《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

依舊煙籠十里堤。

再如杜荀鶴的《亂後逢村叟》:

八十老翁住破村,

村中何事不傷魂,

因供寨木無桑柘,

為點鄉兵絕子孫,

還似平寧徵賦稅,

未嘗州縣略安存,

至今雞犬皆星散,

日落西山獨倚門。

《山中寡婦》:

夫因兵死守蓬茅,

蔴苧衣衫鬢髮焦,

挖來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帶葉燒。

桑柘廢來猶納稅,

田園荒盡尚徵苗,

任是深山更僻處,

也應無計避徵徭。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桃之夭夭老牛2019-11-19 12:15:30

晚唐應該從唐文宗時期開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於斯之時,閽寺專權,脅君於內,弗能遠也;藩鎮阻兵,陵慢於外,弗能制也;士卒殺逐主帥,拒命自立,弗能詰也;軍旅歲興,賦斂日急,骨肉縱橫於原野,杼軸空竭於裡閭。”(《唐紀》六十)這種情況下,由朝廷控制的地區減少,官位缺乏,加上朋黨勢力蔓延,下級士子仕途之路被堵塞,很多人終生不第。國事難堪,抱負無望,身世沉淪,晚唐知識分子情懷壓抑,鬱悶悲涼,反映在詩作上就是一種暗淡失望的情調。這種詩作很多,不能一一論及,僅就杜牧的懷古詩談一點管見。

晚唐懷古詠史詩的數量大增,格調與唐前期大不相同。初盛唐在懷古中常帶有向前看的意味,詩中充滿英雄氣概;中唐懷古詠史常寄託對國家中興的希望,包含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晚唐詩人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普遍表現出傷悼的情調。

杜牧在詩歌創作上,他自稱“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他的懷古詩即景抒情,充滿深沉的歷史感慨。

如《登樂遊原》“

長空淡淡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

登臨樂遊原,只見孤鳥飛沒,人事變遷,萬古消沉,惟有長空永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體現了詩人對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詩人在此展示了宇宙永恆、人生有限的感慨,深感盛衰、興亡終在無限的宇宙中歸於幻滅,可見詩人感慨之深。

《唐詩品彙》評價這首詩說:漢家基業之廣大為何如,今日登原一望,五陵變為荒田墅草,無樹木可以起秋風矣。盛衰無常,廢興有時,有天下者觀此,亦可以慄慄危懼。

再如《

過勤政樓》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

勤政樓原是唐玄宗用來處理朝政、舉行國家重大典禮的地方。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唐玄宗為慶賀自己的生日,在此樓批准宰相奏請,定這一天為千秋節,佈告天下。並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舞於勤政樓下,又於樓中賜宴設酺,“群臣以是日進萬壽酒,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以結絲承露囊更相問遺”,千秋節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節。

詩裡說佳節空在,絲囊已無,紫苔上金鋪。金鋪是大門上的一種裝飾物,常常做成獸頭或龍頭的形狀,用以銜門環。當杜牧走過這個前朝遺址時,所看到的是雜草叢生,人跡稀少,重門緊閉,青苔佈滿金鋪的一片淒涼景象。詩人從紫苔著筆就是因為紫苔無拘無束,隨處生長,自得其樂的樣子深深地觸動了他此時慘淡失意的心情。

還有一首《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

詩人說草連空,今古同,詩人把客觀風物寫得很美,並在其中織入“鳥去鳥來山色裡”、“落日樓臺一笛風”這樣一些明麗的景象,詩的節奏和語調輕快流走,給人爽利的感覺,但這種感覺還有“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的悲景,給讀者一種低沉的情緒。那種文物不見、風景依舊的感慨,歌哭相迭的有限人生是無奈的。這使詩人沉吟和低迴不已,於是,詩人的心頭浮動著對范蠡的懷念,范蠡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為後人所豔羨,其實范蠡也是無奈的。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是杜牧最著名的懷古詩。作為杜牧最知名的作品之一,這首詩很好的實現了即景生情。僅僅是透過寫夜泊秦淮的所見所聞,詩人就以此為背景,深刻的揭露出了晚唐統治者的腐朽生活,心生慨嘆。而這種詩歌基調給了詩篇悲涼的意境,再加上情感的深沉悠遠,和語言的精工,被後世評論家沈德潛稱之為“絕唱”。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

晚唐詩人的無奈是很多的,不能全都敘述,僅表豹斑,望大家批評。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木山文2019-11-19 18:33:53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感受頗深。請看這幾句詩: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

在這種清幽冷豔的句子裡,我們已經看不到李杜時代那種壯年們強大的熱力和氣魄,已經到秋暮冬初的晚景了。

杜牧和李商隱是晚唐詩人中成就最高的,兩人都是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而又由於當時政治的腐敗,黨爭等原因而受到排擠,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的懷才不遇之人。

於是他們把自己的才能用在了學習前人的基礎上 ,努力創作出好詩,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杜牧曾說:“某苦心為詩,本求高絕”(獻詩啟)又說:“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答莊充書)。他的詩廣為流傳,甚至被人廣為傳誦。不一一列舉。

李商隱的詠史,景物,愛情等詩,成就都很高,但最有特色的是他的無題詩。音調和諧宛轉,對仗工整,遣詞用字十分講究謹嚴,經過千錘百煉,用華麗的辭藻構成生動優美的形象,傳達出深刻真摯的感情。他開創了詩歌史上新的風格,新的流派。在藝術技巧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還要介紹三位值得我們學習的詩人。

皮日休。

魯迅先生曾稱讚過他文集“皮子文藪”裡的內容“並沒有忘記天下,是一塌胡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下面是他的“正樂府”裡的“橡媼嘆”一首:

深秋橡子熟,散落橡蕪崗。傴僂黃髮媼,拾之踐晨霜。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幾曝復幾蒸,用作三冬糧。山前有熟稻,紫穂襲人香。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璫。持之納於官,私室無倉箱。如何一石餘,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髒。農時作私債 ,農畢歸官倉。自冬及幹春,橡實誑飢腸。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田成子為齊簡公相,故意行仁義以收民心,以後齊國政權盡歸田氏,田氏即成為諸候)。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裳。

稻米已全部納官,而且“一石餘”只作“五斗量”,於是人民就只能拾本來不能吃的橡實來“誑飢腸”了。詩人把官吏的貪暴與人民的苦難突出地表現出來了。

聶夷中:“傷田家”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這些詩句長期地在農村中流傳著。

杜荀鶴(杜牧的兒子):“山中寡婦”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紵衣衫鬢髮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徵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

這詩深刻地寫出了人民所遭受的迫害。即使逃到深山裡住茅屋吃野菜,也無法逃掉官府的壓榨。

這些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話的面貌和本質,並唱出了那個時代人民的思想感情。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財富。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一槳星輝2019-11-19 15:11:22

詩主言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晚唐詩人生活在風雨飄搖,江河日下的帝國裡能有什麼大的胸襟大的氣度!至多有的是一些過去輝煌的回憶和對現實絕望的沉淪。如果把詩人比喻成劍手的話,那麼初唐詩人是欲拔劍而起的勇士,盛唐詩人是亮劍殺敵行雷霆一擊的戰士,中唐詩人己是意圖回劍入鞘,再振雄風的壯士了。及至晚唐,詩人們己不再舞劍連佩劍的勇氣也沒有了。於是詩歌漸漸離我們遠去了,忘卻了。寶劍成了文士書房裡的文玩,或者掛在牆上的觀賞物了。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老頑童3742368892019-11-18 21:14:01

大唐詩歌,隨著唐帝國的興盛,盛極而衰。及晚唐,仍有眾多作家:杜牧、李商隱、馬戴、韋莊、韓偓、李涉、崔塗、溫庭筠、陸龜蒙、崔涯、張祜、於濆等,這其中當數小李(商隱)杜(牧)最為著名。

請看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玄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再看杜牧的【金谷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洛花猶似墜樓人。還有杜牧的【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從這些詩句中不難看出,隨著唐帝國的衰落,風雨飄搖的社會使得人們悲觀甚至厭世,種種苦悶和頹喪在詩中表露出來,大勢已去,詩歌亦將被長短句(詞)所替代。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文利山居2019-11-18 22:18:26

晚唐詩歌個人最大的感受是詩人的詩反映出時代的的特點,比較傷感無奈,借古諷今,這說明了詩歌有它的時代性,晚唐社會,宦官專權丶藩鎮割劇,最後又出現了令唐王朝轟然坍塌的黃巢大起義,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消極悲觀,帶有濃郁的感傷情緒,詩人也一樣,特別是李商隱丶杜牧的詩。它給我們的啟示就如同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說:詩比歷史還真實。李商隱有一首詩,巜登樂遊原》詩中是這樣寫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詩預示著一個時代王朝行將結束。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

閱讀晚唐詩人的詩有什麼感受?對你學習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