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白楊樹下談歷史2021-03-11 21:20:26

1941年8月底,蘇德戰場上最大的焦點無疑是發生在基輔的會戰,德國元首力排眾議堅持從中央集團軍群,分兵南下參加合圍基輔的戰鬥。古德里安第2裝甲叢集與南方集團軍群的第1裝甲叢集,已做好了對蘇軍西南方面軍南北夾擊的準備。

然而,蘇軍早已獲悉德軍的意圖也進行了針對性準備,卻以66。5萬人被俘的慘劇收場,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但蘇聯統帥的固執和不切合實際的“瞎指揮”,是人們認可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蘇軍最大的重兵集團被圍殲是其一手造成的。

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

德軍意圖明顯,但蘇軍判斷失誤。

按照蘇聯統帥避免被圍,以及不放棄基輔的要求,西南方面軍司令布瓊尼也對防線進行了調整,一面命令第5集團軍開始有序撤往第聶伯河東岸,一面要求第37集團軍繼續固守基輔。但戰役一開始,德軍的行動完全出乎他預料,猝不及防。

首先,德軍經過前期的作戰,總兵力已損失了11%約38萬人,坦克的消耗更是達到一半還多,每個裝甲師只有約100輛坦克,用在基輔方向的坦克僅為580多輛,儘管補充的新兵只有8萬餘人,但德國元首為實現大包圍還是集中了100萬人。

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

雖然此時的德軍實力大減,但蘇軍西南方面軍更糟糕,全軍75萬人只有100多輛坦克,更缺少車輛和武器。相比較而言,德軍的總體實力依然優於蘇軍,並且還佔據了極為有利的戰役態勢。戰役伊始,虛弱的機動能力拴住了蘇軍的手腳。

其次,雖然布瓊尼清楚德軍在其側後南北夾擊的意圖,但他對來自南方的德軍威脅並不擔心。理由很簡單,第聶伯河一線的湖泊、沼澤是天然的阻敵“利器”,而部署該方向的2個集團軍足以對付。在他看來,只需抵住北面的古德里安即可。

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

更關鍵的是,布瓊尼和其統帥一樣,都對葉廖緬科指揮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寄予了很高期望,相信他能成功阻止古德里安第2裝甲叢集南下的腳步。為此,他將大部分主力部署在基輔正面和北面,在主力側後僅有一支剛成立的集團軍防守。

誰知,德軍第1裝甲叢集在飛機的掩護下,繞開河流等障礙突然從克列緬楚格殺了出來;而在北方,葉廖緬科根本無力阻攔古德里安的進攻。這樣的局面,完全出乎布瓊尼和蘇聯統帥的預料,西南方面軍頓時陷入德軍南北夾擊被包圍的境地。

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

蘇聯統帥堅持不放棄基輔,終釀悲劇。

1941年9月初,蘇德戰場上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一部共計77個師,對基輔地區的“三角形口袋”開始“收緊”行動,蘇軍西南方面軍的45個師即將被包圍。此戰的關鍵在於德軍第1、2裝甲叢集能否快速突擊羅姆內並紮緊“口袋”。

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叢集行動迅速,尤其是莫德爾指揮的第3裝甲師,在坦克損失45%的情況下,依然衝破蘇軍阻攔攻佔了羅姆內,此時他的坦克只有編制的20%。南面的第1裝甲叢集也異軍突進,他們的目標就是與羅姆內的第2裝甲叢集會合。

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

蘇軍西南方面軍司令布瓊尼立刻感到身後巨大的威脅,唯有撤退是脫困的辦法,卻遭到了蘇聯統帥的拒絕,“三角形口袋”裡的蘇軍只得堅守陣地,拿著手榴彈或炸藥包與衝過來的德軍坦克激烈廝殺。然而,他們錯過了跳出包圍圈的最佳時機。

就在德軍2支裝甲叢集就要會合時,布瓊尼再次請示蘇聯統帥,指出該方面軍的預備隊已全部用完,依然無法阻擋德軍進攻,眼看後路被掐斷,要求立刻放棄基輔,全軍撤往普肖爾河一線,但讓這位老元帥未想到的是,答覆居然是立刻被撤職。

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

接任的鐵木辛哥按照蘇聯統帥的要求,命令部隊不許撤退,併為了“激勵”驚慌失措的部隊投入反攻,甚至在每個師成立攔截營,對後退的蘇軍開槍。但這一做法並未阻止戰局的惡化,打不下去的鐵木辛哥也建議放棄基輔,卻依然遭到拒絕。

在基輔方向,蘇德兩軍的戰鬥進入了白熱化。執行“兜底”的德軍第1、2裝甲叢集,在付出高昂的代價後終於在羅姆內會合,並開始對“口袋裡”的蘇軍西南方面軍實施分割包圍,而蘇聯統帥依然不顧將領們的請求,偏執地要求死守基輔。

基輔戰役蘇軍有能力突圍,為何還是敗得很慘?

隨著戰局的惡化,蘇聯統帥終於鬆口同意放棄基輔,但仍未允許西南方面軍突圍。鐵木辛哥接到此命令後,十分清楚儘管沒有批准突圍,但留守的意義不大,他果斷下達了突圍命令。可悲的是,此時的各部已被打散,無數的蘇軍已經投降。

就這樣,蘇軍最大的重兵集團因其領導人的偏執而付出了慘重代價。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歡迎搜尋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