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些人,那些事》,你有什麼感想?a阿甘哥2017-06-12 01:11:59

翻開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每讀一個故事都會不由得掩起書卷,靜靜的坐一會,那片刻的心境是未有過的滿懷慈悲。

記憶中父親檸檬香皂的氣息和臺北的最後一場電影;在“我”的婚禮上,母親穿著一輩子沒穿過幾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堅持跪拜一百下以至幾乎站不起來,只為還願“我”可以平安長大;弟弟不堪生活的重壓自殺,留下的遺書幾個字就寫滿了整張紙,那句“不過,當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才知兒時相命師說過的“長大以後,這個弟弟是要替哥哥提皮包的”,他們同時記住,同時迴避,卻終是一語成戟……這些人,那些事,吳念真的從容中,人間世事,情誼深淺就都在文字間,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這是第一次讀吳念真的書,得來偶爾。同事在噹噹上買技術書,可以報銷,拉著我也買一本,我玩笑說那我也買一本可以報的吧,看到吳念真的這本《這些人,那些事》,我說好,可稱人事類。因為沒有特別期待,所以到了也沒急著看。這晚只是萬般無聊,看小說太累,於是信手拿起。我曾戲語,找中國的文化怕是隻能去臺灣了。此時讀到 www。copyright8。com 吳念真,心中沾沾。

吳念真是說故事的高手,寥寥數筆,文字看似毫無鋒機,卻在掩書的剎那,如中了傳說中的化骨綿掌,寒氣從手心開始縷縷往上行,最後到達心窩,無可救藥。只是此時不是寒氣,是攜裹著那些潛伏在卑微人群之中的善與痴,那一切於瑣碎之處而蘊含的綿綿溫情,在血液中汩汩而行。

“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回憶的東西,若是赤裸裸的拿起來就說,難免不會夾雜著個人的私念,說得不好就成了閒話,所以年青的時候不善回憶,而到六十歲若無吳念真這般筆力和心境只怕是也道不明生命中曾承受之重。

有一次姐姐戲言,我們離五十也就十幾年的光景了,當時頓感後背冰涼,不敢回頭看,亦沒有勇氣往前看,參不透的貪、嗔、痴,悟不出的戒、定、慧,又怕是遑遑中十幾年的光景剎那過,哪敢再憶?有如“重逢”中,他事業失敗,開計程車又怕碰到熟人,只好躲在機場,以為會碰上前妻也可看到孩子,哪知偏是邂逅昔日的戀人,當時只想他不被認出,又糾結著是否要打個招呼,最後是什麼不敢,默然開車,而她在路途中一個接一個電話,打給家人,給公司,給朋友,車到終點,他依然不知如何,沒想到女人忽然開口,“我都已經告訴你我所有的狀況……家庭、工作、孩子,告訴你現在的心情、告訴你對過去同事的思念……什麼都告訴你了,而你……而你連一聲hello都不肯跟我說?”生活似這般地轉承起伏間,能忘的掉未必放得下,不能忘的又未必放不下。

記得關注作者本人頭條號;lsl碼農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