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買化肥對品牌不太注重,更多的相信熟人生意,該怎樣培養農民的品牌意識呢?中山瞎混哥2018-12-04 19:34:12

農村經濟基礎差、條件艱苦,制約了農民的品牌意識。

農民在購買化肥時,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價格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他們喜歡購買物美價廉的化肥,但現在在農村往往是價廉物不美,常常免不了上當受騙。所以,希望農資企業能瞭解農村的實際情況,能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多生產一些貨真價實的適合農民購買能力的“名牌”化肥,因為農民是化肥的真正使用者,只有農民接受了,用得起,企業的產品才會有市場。

資訊不對稱和宣傳服務不到位,阻礙了農民的品牌意識

如今,化肥等農資產品在宣傳上一般採用的都是廣告、宣傳小報等形式,而現在大多數人對廣告產品又存在戒備心理。農民在購買化肥時面對眾多的品種不知該從何下手,只好跟著村裡的“能人”購買化肥,或者聽信經銷商的介紹。但經銷商中的一些缺乏職業道德者抓住了農民普遍缺乏農技知識的弱點,難免會有農民被“忽悠”的現象發生。所以,希望農資企業應根據農村資訊閉塞,農民信奉眼見為實和口碑傳播的特點,在農村選擇“種田大戶”進行田間示範,加強農化服務等方式引導農民,讓農民瞭解並願意購買你的產品。

個別企業不講誠信、自毀聲譽,損傷了農民的品牌意識。

個別不講誠信的企業,自毀聲譽讓農民吃盡了苦頭。如某縣前幾年招商投資興建了一個複合肥廠,剛開始產品質量確實不錯,很快在當地和周邊縣市打開了市場,但企業卻被眼前暫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為了盈利不擇手段,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產品質量迅速下滑。希望農資企業能恪守職業道德,珍惜企業信譽,別把農村當成“銷廢”市場來對待。

農資品牌的建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提高農民農資品牌意識也決非就能一蹴而就。企業應該明白,農資品牌的特色在“農”字,關鍵要深入“農”心。這就需要企業苦練內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計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加強產品特色宣傳,強化服務意識,真心實意為農民開展“面對面指導,心與心溝通”的農化服務,引導農民認知品牌,接受品牌、使用品牌,逐步提高農民的農資品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