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這個標題,是在早晨我媽集中火力“轟炸”我起床的時候,她當時用了一個詞罵我——越大越瞎。這個詞多少有點方言的味道,普通話翻譯過來就是:越長大越學壞了,越不懂事了。

我不情不願地起床、吃飯,但捱罵這件事卻沒有像往常一樣在一頓飯後忘掉,“精神控制”四個字,像車輪一樣在我腦子裡軋出一道道迴路。

在繼續寫下去之前我必須說幾句,

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討伐”我媽,而是為了自我反省。

批判的意味是有的,畢竟精神控制別人是不正確的。父母無意識的、所謂“為了孩子好”的行為,即使有過失也可以被原諒。但只有認識到錯誤才能原諒錯誤,並減少錯誤所帶來的後果。

說這些是為了反駁這種聲音:你媽生你養你,卻被你說成精神控制,真讓人寒心!如果因為精神控制的實施者是“父母”就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在我看來是一種新型的

愚孝

,最終會限制了自己人格獨立自主發展的可能,對自己無疑是一種傷害,相信真正愛子女的父母也不會希望看到這種傷害。

對我來說,跳出自己的

社會

角色,對生活進行審視,並且把審視的內容有條理地表達出來,真的不太容易,我刪刪改改了很多次,希望下面的內容是理性的、可讀的。

我媽從小就對我很嚴格,我經常

捱打捱罵

,捱打每週有個一兩次,捱罵幾乎天天都有。捱打不用多說,是一種很激烈的“溝通手段”,對小時候的我起到了震懾的作用;捱罵則是我媽用較大的音量和較高的音調,對我講一些祈使句或者貶低性的話,比如我記憶最深刻的我媽罵我:你是屬破車的嗎?意思就是我是不是像破車一樣“不敲打不動彈”。

現在想來,我媽的打和罵都是想讓我“聽話”,即要我改掉她眼中錯誤的行為,或者放棄自己的意見。我媽也曾直言不諱地說過,她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一看見我不聽話就氣到想要爆炸,不打不罵,怎麼能忍得住呢?

聽到這種話的時候我會懷疑:是不是我的胡鬧並沒有到了需要捱打捱罵的地步,而只是我媽生活、工作壓力的發洩呢?

包麗

的事件出來之後,網上都在沸沸揚揚討論“精神控制”。我當時看了網傳的所謂“精神控制”的種種手段——人格貶低,侮辱謾罵……總感覺很像我媽管教我的時候會對我做的事。我媽對我的評價波動非常大,時而天上時而地下:在她心情很好的時候,她會說我是同齡人中難得懂事的孩子,自律又優秀,讓人省心;可是當我惹她生氣的時候,她會把我說成最糟糕的女兒:自私,冷漠,花錢大手大腳,不講衛生,得意忘形,缺乏意志……她說她就“沒有見過我這麼糟的”。

我在我媽的嚴格管教下確實是一個乖孩子,從小成績好,

文體兩開花

,家裡長輩人人誇。(押韻了是怎麼回事)一個長輩每年見到我都跟我感慨:你這麼優秀,是因為你媽真的是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用來培養你了!

他把

“全部的心血和精力”

這幾個字咬的很重。的確,從小我的一切都是在我媽的“掌握”之中:小學,哪怕是提前跟她說好中午我要去親戚家吃飯,我媽也會打電話過去,問我在不在;大學,我的輔導員跟我抱怨,我媽一天能給她打三個電話問我在學校好不好。我去外省上大學之後之後我媽幾乎每天會主動給我發影片邀請,問我早中晚餐吃的什麼,最近忙不忙,有什麼學習工作計劃。

很多人羨慕我媽對我的這般關心,可我真的很希望我媽能一個月和我聯絡一次(甚至不聯絡我也沒所謂)。我媽說我這種抱怨就是“得到的太輕易就不會珍惜”,我從前覺得是這個理,是我不惜福,我太冷漠,假如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我一定會非常後悔我現在能和父母天天聯絡的時候。

可是現在我認為這不全是我的錯,我媽也有她的問題。父母和子女聯絡的頻率沒有一個

標準值

可以參考,雙方都感到“舒適”就是標準。但目前我媽聯絡我的這個頻率,並不讓我舒服,而是讓我感覺到了我媽的焦慮和“失控感”,尤其是每每她問我最近有什麼計劃的時候,我即使沒什麼計劃也要隨口說上幾個

目標規劃

,因為我總感覺如果我說“最近沒什麼事,我要休息放鬆一陣子”,她就會過來提醒我“時間那麼寶貴,不要放縱自己”。我非常害怕她說我放縱、不思進取、不珍惜光陰,因為我總感覺這樣的女兒會讓她失望。只有當我媽說“要注意休息”的時候,我才覺得安心一點:我太努力了。

終於有一天,無休止的

焦慮

對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困擾,我不得不開始反思,我到底在焦慮什麼?我的腦子裡一直迴盪著“時光寶貴,不能浪費”、“現在不努力以後會後悔”、“年輕的時候犯的錯以後都得吃虧”等等我媽對我說過的話,而且大多數都是在打我罵我的時候說過的話。“我媽說”這三個字被烙在了我的思維方式裡,在無數個需要思考、做決定的時刻,“我媽會怎麼想”經常會是我權衡的重要部分,

我非常害怕跟我媽“彙報近日情況”,因為我很害怕讓她失望。我雖然一直在告訴自己“不能放鬆,任何時候都不能鬆懈”,但事實上我又有嚴重的拖延症。

我小時候有兩段記憶特別深刻的捱打捱罵的經歷,一段是我在一個週末沒有提前告訴我媽,就去同學家排練唱歌節目,我媽下班回家之後給了我一記耳光,並且聲淚俱下地講述了她沒能考上大學的終生遺憾,從此我週末再也沒有去找過同學,因為“只有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另一段是我高中的一個暑假想和同學一起去培訓機構學英語,需要住校,我媽認為這項活動“不安全”、“沒必要”就拒絕了我,我哭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還是以“我媽已經那麼辛苦了,怎麼能怪她”寬慰了自己。

事實上,那時候的我沒有意識到,我媽用她激烈的方式“引導”了我將一些相關度並不那麼高的事情聯絡了起來,我週末去同學家,並不意味著我的成績一定就會一落千丈,沉迷於和同學玩耍、不寫作業才會讓我成績退步;去英語培訓機構不安全、沒必要僅僅是我媽的一個未必正確的觀點,和她辛不辛苦是兩碼事,

不是說因為我媽很辛苦,她所有的決定就都是對的、合理的。

我還是可以認為她錯了,

我原諒她是因為我愛她,不是“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些年我逃離家庭的念頭就越來越強烈,來之不易的自由讓我上癮:是那種從沒到脖子的河水中走上岸,暢快呼吸的感覺!現在我媽也覺得我變了,她質問我每天都在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為什麼現上了大學之後變得這樣自私、冷漠、差勁?

我不覺得自己上大學之後變得“差勁”,我是在大學之後自己才真正開始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去判斷一件事對或錯;我也相信我媽在心底並不認為我自私、冷漠、差勁,她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正在這樣用語言傷害我。

回家待的日子本來就不多,我儘可能地避免和我媽吵架,讓我媽生氣,所以現在我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不會反駁她,會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但我會在內心有自己的判斷和堅持:至少我不是我媽說的那樣的,

沒有必要一定要讓她理解我的想法,或許我的想法也未必正確,但那也是“我的想法”,不該隨隨便便放棄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自省,我還想反駁那些迷信“原生家庭決定論”的人。父母確實是會將我們的人格“初始化”,可是後期的“更新升級”是我們自己的事。以我為例,過去我媽在塑造我的人格方面發揮了有好有壞的作用,但她對我的影響已經無法再像小時候那麼大了,成年後的我會按照我的想法來塑造自己。換句話說,我們都能“自己培養自己”、“自己管教自己”。

父母確實會犯很多錯,但當我們在人生的路上遇到關卡時,不應該把自身的所謂“無法突破的

人格弱點

”都歸罪到父母身上:首先,沒有什麼弱點是無法突破的;其次,

我們活得不是父母的藍圖,而是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