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段混雜了舊與新的亂世歲月。它有最好的女子,最美的詩和最浪漫的故事。所以說“兵荒馬亂是民國,風花雪月也是民國”。

一個是家世顯赫天下知、英俊風流的少帥,一個是一腔孤勇為愛走天涯,此生不悔的名媛。

假如沒有那個為少帥奔走一生,同樣痴心卻又更加名正言順的原配妻子,或許這真的就是一段悽美無比的愛情故事了。

于鳳至的婚姻源於於文鬥和張作霖的莫逆之交

于鳳至,字翔舟,富商於文鬥之女,鳳至鳳至,自然是非常富貴的寓意。

愛新覺羅·溥傑曾說于鳳至:“猶如一枝雨後荷塘裡盛開的蓮。”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于鳳至

於氏祖籍山東司馬莊,早年因洪災舉家遷居在雙遼市鄭家屯,於文斗的爺爺和父親都是極聰明的人物,所以上下幾代在當地都很有名望。

於文鬥是一個

正直重義氣又極其善於經營

的人,在他的努力之下,於家的家產非常豐厚且

在中華商界創下了"南巖北斗"

的說法(南巖即胡雪巖,北斗即於文鬥)。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商業巨賈於文鬥

僅在

1862年於家就建有241間宅子,創辦了"豐聚當"錢莊(後改名豐聚長),經營糧、油、酒、皮毛、布、茶、鐵、食鹽、木材、土地等各種產業。

於家的錢莊開業後,很多人為了籌措現金都會把土地抵給於文鬥。

蒙古族的幾個大戶(三喇嘛爺、八梅倫和牙石留根)就因此將科爾沁的大片荒地都給了於文鬥抵債,到後來,包括內蒙古哲里木盟、長嶺、鄭家屯、梨樹、懷德等各個地方都有於家的土地產業。

相傳:“

騎一匹快馬從天亮跑到天黑,一打聽,還是於氏家族的土地

。”

後於文鬥不僅特意聘請了農業專家,開墾了科爾沁草原作為耕地,大面積種植水稻和農作物,還以大遼河作為航道,駐守碼頭和組建運輸的船隊,成功建立起了航運。

豐聚長稻米逐漸打出名聲,被作為御用稻米使用,並且成功的出口到朝鮮、俄羅斯等國。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現在也還有豐聚長大米

於家透過生意賺錢,賺到錢之後又透過錢莊以錢換地,拿到地之後又開發耕種,再把農作物運往南方,甚至出口國外,

從而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良性迴圈,於家的產業也顯而易見的越做越大。

豐聚長商號不斷髮展,遍及東北各地,於文鬥則得以擔任梨樹城、鄭家屯等各處的商會會長。

於文鬥有這樣驚人的經商天賦,自然不會是一個在思想上迂腐的人。對於他的兩子一女,

於文鬥在教育和生活上都一視同仁

(大兒子於鳳彩、二兒子於鳳翥和三女兒于鳳至),而這些,都無疑為于鳳至的聰慧堅毅和良好的涵養打下了基礎。

當時鄭家屯的匪患非常嚴重,於家首當其衝,深受其害。

為了對抗匪患,於文鬥毫不吝嗇的砸錢,

在1904到1907年間先後資助吳俊升保險隊增編擴隊和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增兵擴軍。

後徐世昌派管帶(營長)

張作霖去圍剿匪患

,張作霖卻出師不利,差點被匪徒圍剿。於文鬥找到吳俊升去把他救了出來,三個人就這樣成了拜把子兄弟。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張作霖

有了這層關係,於文鬥支援起吳俊升和張作霖更是無比的大方,不僅出資建築四洮鐵路(自四平至洮南的鐵路,長312公里)還幫張作霖、張學良父子辦工廠。

當時的張作霖還沒有到真正風光的時候,而於文鬥所做的一切無疑說明他非常看好張作霖的未來,後來也確實證明於文鬥眼光毒辣。

于鳳至貌美賢淑,又是真正的鳳命千金,再加上和於文斗的這層關係,無疑是張作霖最好的媳婦人選。

對於於文鬥而言,他不缺錢,卻缺乏最強有力的軍事支援,所以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是水到渠成的。

1908年,于鳳至和張學良訂婚。

1915年,于鳳至和張學良結婚,張作霖時任奉天督軍。

于鳳至對張學良從始至終情深意厚

于鳳至和張學良早早就定下婚約,她一直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誰,也並不對這門親事反感,隱約間甚至有些傾慕對方。

張學良卻不一樣,自從接受了新的教育,他就難以理解這種形式的婚姻,但是張作霖說一不二,張學良也就只能接受,只是心裡總歸沒有真正喜歡大他三歲的于鳳至。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于鳳至張學良結婚照

張作霖讓自己最得意的兒子去娶於文鬥唯一的女兒,除了強強聯合,也是因為于鳳至本人素質高,能力強。

于鳳至從來沒有讓張作霖失望,嫁進帥府前她學識過人,教養良好,嫁進帥府後也持家有道,廣受讚譽。

01、張學良風流,于鳳至包容

東北一天是張作霖的東北,張學良就一天是權勢在握的少帥,他又是風度翩翩的英俊男子,自然會讓數不清的女人喜歡。

于鳳至再好,也無法阻礙張學良的風流多情,而她所選擇的只是"聽不見也看不見",毫無怨言的包容丈夫。

張學良來者不拒,風流史都能寫出幾本小說,換成今天,大概是每天都能在娛樂頭條上看到他的大名。張作霖只管原則上的問題,對於“這些小事”自然是聽之任之。

直到趙一荻的出現,大概真的厭煩了外面的風風雨雨,于鳳至才罕見的表現出一點強勢。她大概也自知再怎麼反對也改變不了什麼事實,於是提出趙四可以跟著張學良,卻不能有任何名分。

趙一荻(趙綺霞)是天津顯貴趙慶華的四女,非常漂亮,曾於14歲登上了《北洋畫報》的封面女郎,在天津很有名氣,人稱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相遇在天津大華飯店的一場舞會。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彼時,真是一見鍾情是你,一往無前也是你。

張學良貪圖的只是趙四十六歲的年輕貌美,趙四卻是真正愛上了張學良。

1929年的一個電話,趙四就義無反顧的跑到瀋陽跟了張學良,趙慶華對於女兒追求有婦之夫深感恥辱,登報和趙四解除父女關係。

趙慶華於天津《大公報》上公開發布宣告:“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事實上,哪怕張學良已經擁有于鳳至和趙四兩個大美人,也從未改變其風流的秉性。

02、張學良顛沛流離,于鳳至陪伴左右

因為大三歲,所以張學良婚後一直以大姐稱呼于鳳至。

于鳳至則如同真的大姐一般,在張學良得勢時毫無怨言的包容他,在張學良失勢時無微不至的照顧他。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1936年西安事件發生時,于鳳至才剛到英國不久,正在安排女兒張閭瑛、兒子張閭珣和張閭玕讀書的問題。

突聞噩耗,她馬上發電報給宋子文和宋美齡,希望能夠保證張學良的安全。電報石沉大海後,于鳳至就立馬趕回了南京。

于鳳至至宋美齡:“親愛的美齡姐,學良不良,離開我以後發生這件事,我甚為遺憾,可否把學良交給我看管?”

于鳳至趕到的時候,張學良已經被羈押,從那時開始,她就陪著張學良輾轉了四年的幽禁生活,走過了浙江奉化、安徽黃山、江西萍鄉、湖南郴州、沅陵,貴州修文等各個地方。

03、張學良被軟禁,于鳳至賺錢,治病,照顧家庭

在那一千多個日夜的顛沛流離裡,身體和心理雙重的迫害終於壓垮了于鳳至,1940年她被確診乳腺癌。

在這種現實的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只能求助於宋美齡,得益於宋美齡的協調和幫助,于鳳至搭乘國際航班赴美治病。

美國還有他們的老朋友詹森·肯尼迪(前美國駐北京公使)和夫人莉娜,張學良相信他們會幫助於鳳至,這一點確實如此,

但他們都沒有預料到的是,此次分別竟然就是兩個人的最後一次見面了。

肯尼迪夫婦全力幫助了于鳳至,為她聯絡到了最好的醫院和主刀醫生,

雖然經歷了病痛的長久折磨,頭髮幾乎掉光,體重一度不到45公斤,但是于鳳至都堅強的捱過來了。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于鳳至

身體漸漸康復的于鳳至不得不面臨更多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她非常缺錢。

家境極度富裕的于鳳至,曾經東三省的第一夫人大概從未想過,她有一天還需要為生活,為孩子的上學問題苦惱,但是這所有的一切都必將當於無法輕易打倒這個韌性極強的女人。

于鳳至走進華爾街股票交易大廳的時候想的不是自己會不會把現有的資本輸個乾淨,而是她父親於文鬥曾說過的一句話:“我閨女要是做買賣,肯定是把好手”。

于鳳至確實不愧於於文斗的教養,她彷彿天生就具備於家在生意上的天賦,異常順利的在華爾街廝殺出一條血路,賺到了第一桶金。此後,更是不斷購進房產用於租賃,再也不必為錢財發愁。

04、張學良要信基督教,選擇了趙四做唯一的妻子,于鳳至自我犧牲主動離婚

于鳳至雖身在美國卻從未忘記深陷臺灣的張學良,除了照顧孩子,努力賺錢,也時時刻刻為張學良發聲,然而沒有等到好訊息的她,卻等到了張學良的“求離信”。

張學良到了臺灣後信仰基督教並接受洗禮,為了教義裡的"已婚男人只能有一位妻子",他選擇了和于鳳至離婚。

張學良寫給女兒的信:“閭瑛,爸爸老了,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因為你媽和趙四小姐的原因,牧師不肯為我進行教徒洗禮。這封信帶給你媽,就說我請求她幫我下決心吧!”

到這個時候,于鳳至和張學良的四個孩子已經去世了三個,僅僅只剩下了長女張閭瑛,多少年的風雨坎坷,最後卻是這樣落寞的結局。

而早已習慣順遂張學良心意的于鳳至當然也會答應他的任何請求,無論多少委屈,都自己默默承受。

于鳳至對親友和女兒表示:“你們的心意我都明白,我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漢卿的苦處我不是不知道,我自己也曾經想過這件事。趙四小姐是位難得的女子,25年來一直陪著漢卿同生死、共患難,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對她也十分敬佩。現在由她陪著漢卿,漢卿高興,我也放心。至於我個人的委屈,同他們所受的無邊苦楚和寂寞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

歷史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卻犧牲了于鳳至,可惜了她半生的飄零和愁苦

晚年的張學良和趙一荻

1964年3月,張學良收到于鳳至的離婚協議書。

1964年7月,張學良和趙一荻正式結婚。

縱觀于鳳至的一生,她對張學良的愛和奉獻從不比任何人輕微,而至死也沒能再見張學良一面,大概就是她一生之中最大的遺憾。

對張學良而言,趙四是"他的姑娘",他們長達73年的相互陪伴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感天動地的愛情。那麼在離開張學良後,依然心繫於他,孤苦50年的于鳳至呢?

時至今日,已難以真正知悉歷史人物在人生的各種選擇裡如何經歷了心理上的種種掙扎。但是于鳳至這樣一個奇特又優秀的女子卻沒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的確令人唏噓。

歷史肯定了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愛情,卻忽略了為張學良付出太多,奉獻太多的于鳳至。

三個人的世界,總歸還是太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