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故事,往往一個人物小傳要寫近千字,每個活人的性格都是先天與後天經歷的投射,性格決定選擇,選擇決定經歷,經歷構成命運。幾乎所有特質都可以在Ta的過去找到脈絡。

我有個好朋友N,N的母親強勢到會罵

高燒

請假回家的高中生女兒沒用,偏偏還要對她不著調的父親不離不棄,所謂不著調包含呼朋喚友到處玩,夜店酒吧老司機,老婆賺錢老公花,外面欠債一大把等等,這二十幾年給了N很多坎坷尷尬。是的,N健康長大了,因為沒有退路,她非常獨立能幹會賺錢,勸著逐漸弱勢的母親離了婚。在外努力多年似乎終於把那些尷尬甩在身後了,我才發現她最大的特質——瞎。

很多人都愛找不適合自己的伴侶,那些不適合不是他們看不見,是他們選擇看不見。N每一任男朋友都是浪子回頭型,交往過程也不外乎浪子回了頭,浪子好寂寞,所以浪子繼續浪。她曾把這種審美解釋為“玩夠了再收心才是真正的收心”,或許N至今都沒有看清楚,她是在繼續母親當年沒有完成的“大業”——讓浪子回家。

是N最早讓我明白,子女與父母的羈絆千絲萬縷,許多人終生的夙求都來源於父母。

T是我學生時代的好友,細膩可愛嬌生慣養,是很受男孩子歡迎的“寄生型”少女,非常喜歡做我這種媽癌患者的朋友。記不清幾年前我們最後一次通話,她哭訴父母反對她異地五年分分合合終究在一起的初戀男友,電話最後商量好“消極抵抗”,父母讓相親相親,讓約會約會,無論見多少人,篤定心裡只有他,畢竟跟孩子鬥,沒有輸不了的父母。而那通電話之後我就把T刪了,因為一件往事。

剛開始T戀愛時還是高三,她媽媽發現之後把電話打到我家,要我去替她女兒分手,我當然拒絕於是她媽媽電話裡發了脾氣,我擔心得夜不能眠。第二天上學才知道,T

早戀事件

唯一的後果就是我被罵了,為了怕影響孩子高考狀態,小兩口毛事沒有……一家人的風格由此可見。

T不知道我已不是高中時迷信人能被罵醒的操行,我明白了有的女孩就是脆弱,就是需要被追逐呵護,她並不能作為你生活乃至生命的夥伴陪你抵禦這世界的尖銳。至於後來,T確實相親了,也確實很快踹了那個初戀,一點驚喜都沒給我留。

自我認知是很重要的過程,自醫勝過求藥。我在人際上栽過不少跟頭,多賴“媽癌”所賜,捋出這條線讓我坦然許多。

父母雙職工家庭都面臨同一個問題——孩子給誰帶,我父母當年也不例外,他們的解決方法是“蹭”,今天姑姑家明天舅舅家,蹭到哪裡就哪裡,從斷奶到兩歲半進幼兒園的時間,我都是蹭過來的。寄人籬下,即使幼兒也知道看臉色。嘴饞搶吃的被表哥吼“這是我家!”的畫面揮之不去,於是巴結大人就成了本能。萬幸父母並非推卸,依然捉住一切機會與我多相處,傳達他們的在乎,我學會了釋放善意來獲取關注,被人需要才有價值,有價值才有存在感。所謂“媽癌”,是幼時種下的果,如今倒開出了正能量。

晚上睡不著總會想起些平時以為忘了的傻逼事,獨自羞愧得更加睡不著。剖析自己有時像修真小說裡的“內視”,找到那個癥結,更容易原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