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丟丟的奇遇》是誰寫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1-12 回答

應該是金波的長篇童話《烏丟丟的奇遇》吧(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烏丟丟的奇遇之“奇特”的所在,主要是他所遭遇的幾乎都是感人肺腑的事、富於愛心的人。無論走到哪裡,他都生活在愛的懷抱中。愛給了他生命,給了他三個家:“愛的教育”使他日趨成熟,也使他的生命更有意義。

《烏丟丟的奇遇》集中顯示了作者——著名詩人、作家金波的詩歌與童話創作的新成就、雙豐收。本書的體裁併非單純的童話,而是詩與童話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樣式,就其結合的得體、完美而言,說它是文體的開拓或創新,都是不為過譽的。

全書共十四章,並另有尾聲。它們均以十四行詩為“引子”,開篇、點題,使得全書既綱舉目張,又充滿耐人尋味的詩意。更見作者高水平、真功夫的是,正文的十四行詩都嚴格地遵循格律的要求,使其尾行與下一首詩的首行完全相同,形成了有機的蟬聯。尾聲的十四行詩則又由正文的各首十四行詩的首行依次組成。這種嚴整、有序的重疊,使各據一方的十五首十四行詩組合為一個整體,自然而然地構成了典型的十四行詩花環;花環詩與其所引出的童話故事在相互照應、緊密契合中,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有力地凸現了禮讚愛心的主題及其美學內涵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也作用於內容。如此顯著的功效,無疑是與作者所採用的詩與童話相結合的樣式密不可分的。

書中的人物也非同一般。不論是作者精心刻畫的吟老、烏丟丟、布袋爺爺,或簡筆勾勒的珍兒、雕塑家、芸兒。無不具有一顆明亮的愛心。最有代表性的是主人公吟老。他酷愛寫詩,白天寫,夢中吟,“寫一首扔一首,永不滿意。”像他的名字“吟痴”一樣,他對作詩,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從青少年時代起,他就以詩抒發自己至真的情、赤誠的愛,使心中的“許多夢想”在詩中“如願以償”。吟老的苦吟精神和以詩自娛,與他甘心作“愛的探索者”的志向是一脈相通的。為尋求愛、播撒愛,他的詩筆永不停揮,他的跋涉之路也永無止境。詩人總是喜歡想象、喜歡思考的,老詩人吟老尤其如此,也唯其如此,他才深諳人生哲理和生命的真諦。他認定“生命就是愛。有愛滋養著生命,生命才會變得豐富多彩、有意義,甚至不朽”。他的許多觀點,哲思都是發人深醒、催人奮進的。故而,他不只是詩人,也可謂哲人。用詩人、哲人的眼睛看世界,處處都有可以捕捉到的詩情畫意、可能發掘出來的愛與真情。吟老則不止於捕捉、發掘,更傾情投入於創造、弘揚和實踐。不速之客烏丟丟到來後,他立刻決定以幫助、教導這個幼稚無知的流浪兒為天職,給他以無微不至的關愛、呵護,還義無反顧地帶他去尋找給予他生命與身體的“親人”。這種全力以赴的支援和言傳身教,使烏丟丟迅速地成長起來。他領引烏丟丟探親的過程,實際是烏丟丟接受教育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吟老廣泛地播撒愛的種子的過程。他的仁慈、睿智和閃爍著愛的光芒的言行,使路遇的許多“小生命”都獲得了深深的教益。吟老雖已年邁,但他從不畏老、忌老。當他童年的夥伴――早逝的可人姑娘,突然現身於他的面前,呼喚、勸導他到她的“沒有年齡的國度”裡去,再變成小男孩時,他的回答是:“我不想捨棄我的年齡,它給了我衰老,也給了我閱歷和智慧,我感受過歡樂與悲傷、愛與被愛”。他把這一切看作高齡的最寶貴的“收穫”。他還引為自豪地說:“對逝去的歲月我毫無遺憾!”這是一位多麼可敬、可親、可資效法的老人啊!

烏丟丟是個擬人化人物,也是個主打形象。他原是布袋爺爺親手製作的只有左腳的小木偶——獨腳大俠。他唯一的小腳丫丟失後,跛足的珍兒撿到了他,將他縫在布制的醜娃身上。她把他當做自家的一員,愛他,照顧他。可不久,他竟不辭而別,獨自出走。無意中,跳到吟老身邊。從此,在更溫馨的愛的薰陶中,他變得越來越聰明、懂事。經吟老的啟發、指引,他意識到自己不該只是愛的受益者,應該“用愛來回報愛”。因此才迫不及待地要找到布袋爺爺、珍兒姐姐。到達口袋村,得知布袋爺爺已病逝,便立即赴墓地哀悼;救火過程中,聽說珍兒仍在被烈火燃燒的教室裡,便縱身衝進火海。珍兒得救,他卻被燒得只剩下個小腳丫。珍兒立即準備給他重新縫製個身體,然後送他上學讀書,面對如此完美的安排,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前程,而是珍兒和她母親的需要。於是,他緊緊貼著珍兒那隻殘疾的腳“把自己的體溫、力量全部融匯進去”,使之全然變成了珍兒的一隻健康的腳,而“他卻永遠地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在。他和吟老一起“用他們的故事做了關於愛的詮釋”,有力地烘托、深化了意義重大的主題思想。

顧名思義,本書的情節是以烏丟丟的奇遇為主線而展開的,它屬於“奇遇記”型別的作品。但與以往常見的“奇遇記”相比較,它卻是別開生面的。通常的“奇遇記”的主角多為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流浪漢。他們所遇到的奇特的事,多是驚恐的、艱險的,他們只有歷經坎坷、磨難方得以生存,或者創功立業,出人頭地。而烏丟丟的奇遇之“奇特”的所在,主要是他所遭遇的幾乎都是感人肺腑的事、富於愛心的人。無論走到哪裡,他都生活在愛的懷抱中。愛給了他生命,給了他三個家:“愛的教育”使他日趨成熟,也使他的生命更有意義。金波曾說:童話“可以是熱鬧的、幽默的、奇詭的、驚悚的,它也可以是抒情的、詩意的、婉約的、哲思的”。這部新作就是他後一種主張的具體實踐。所以,它不僅讓人感到新鮮、愉悅,更能給人以多種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和哲理的啟迪。

《烏丟丟的奇遇》是誰寫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1-12 回答

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於北京。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過詩集《回聲》、《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風中的樹》、《帶雨的花》、《我們去看海——金波兒童十四行詩》等十餘部;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眼睛樹》、《影子人》、《白城堡》、《追蹤小綠人》等多部;此外還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門》、《感謝往事》。評論集《追尋小精靈》。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以及《金波詩詞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和音樂課本。

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烏丟丟的奇遇》是誰寫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1-12 回答

詩人金波從20世紀50年代寫到21世紀的今天。在他的詩歌中,我們看不到世事變遷留下的滄桑與荒蕪,只看見一顆安靜的心在歲月的長河中越來越晶瑩剔透。令我想起俄羅斯詩人吉皮烏斯的那句話:所有本真詩人的所有詩歌都是祈禱。

最近幾年,金波先生在詩歌寫作的同時開始了他的童話創作。詩人近作《烏丟丟的奇遇》是一段關於生命和愛的祈禱。木頭小腳丫烏丟丟偶然丟失了他的木偶身體。在不斷的尋找中,小腳丫經歷了許多的奇遇。如果說,小腳丫烏丟丟的成長曆程是一個獻給孩子的故事,那麼,陪伴烏丟丟一路尋找的吟痴先生那綿延無盡的往事則是詩人作者唱給自己和所有相信愛的大人們一首深情的歌。在故事中,孩子和老人共同成長。它提醒人們:成長並不僅僅發生在一個人的童年階段,在我們生命的每時每刻,成長都以它獨特的方式在引領著我們走向生命更高的所在。

作者精心編織的“十四行詩花環”是這一童話的亮點。金波的15首十四行詩像迴旋曲盤旋在每一個章節的起始。這種誕生於13世紀義大利民間的抒情詩體透過彼得拉克、莎士比亞和勃朗寧夫婦等天才詩人的創造而在後人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由於對韻律的極高要求,它也被詩人稱作“帶著鐐銬的舞蹈”。

主題詩就像一顆最明亮的珍珠照耀著環繞著周圍的14首,又像一根無形的絲線串聯起童話中的細節。在這些美麗的詩句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和往事終於幻化成靈動的意象,飄舞在讀者的心中。而我們也終於能夠這樣說:《烏丟丟的奇遇》是一部為詩歌的童話,它提供了一種在今天這個輕飄飄的時代指向童話詩性精神的藝術實踐。儘管金波先生對敘事技巧的把握還不是那麼爐火純青,但我們堅信,詩人那真誠的祈禱必會穿越孩子們的心靈直至未來的生命。

烏丟丟是個跳來跳去的人,是那個演木偶戲布袋爺爺的木偶走失的小腳丫。我只能據此人物際遇推測,人是殘缺不全的,只要心存理想和美好,那麼我們都會獲得一雙飛翔的翅膀,就能展示真實的人性和人性的美。

《烏丟丟的奇遇》是誰寫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1-12 回答

作者

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