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朋友加我。

然後問了個問題:

“為什麼有的好朋友很久不聯絡,再次見面會覺得陌生,有的不會?”

今天就談談這個現象。

順便談談我的思考過程。

同樣是好朋友,同樣是長久不聯絡。

為什麼有的人見面像是陌生人?

為什麼有的人見面依然如故?

想知道答案,就得反著想。

想知道關係為什麼會變化。

就要先知道,

關係是怎樣變好的?

是什麼因素,讓人變成朋友、好朋友?

完全抹去這些因素

,好朋友就會變成陌生人。

我先是想到“朋友”的概念。

能成為朋友,說明

平時互動

頻率較高。

至少不是陌生人、同學這種程度。

與陌生人,之所以“陌生”。

是因為互動很少,幾乎沒有。

與同學,之所以是“同學”。

是因為互動僅限於學校,頻率有限。

我又開始想,頻繁互動的前提是什麼?

這個前提,是“

共同語言

”。

比如,大家都玩某個遊戲,大家經常開黑。

這就是共同語言之下的頻繁互動。

與朋友,之所以是“朋友”。

是因為互動頻率較高。

並且在多種環境中保持互動。

這就是“朋友”的定義。

順著思路,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好朋友”和“朋友”有什麼區別?

提到“好朋友”,那肯定是關係很好。

關係很好,說明雙方的

互動頻率更高

互動頻率為什麼高?

粗略一想,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

雙方的共同語言很多,在各方面都能互動。

共同語言多了,互動的範圍就會很大。

這樣一來,互動頻率就會輕鬆提高。

關係就會自然的變好。

但是,共同語言少,就不能是好朋友嗎?

也不一定,這就是第二種可能性:

雙方的共同語言很少,但很深入。

比如,雙方都很瞭解某些事。

這是相同的興趣或愛好。

雙方經常聊這些事,聊得很開心。

這樣,同樣可以提高互動頻率。

甚至關係會更好。

但是,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雙方的

共同語言很少

但雙方的

交流也不深入

這種情況下,能不能成為好朋友?

依然可以。

這就是第三種可能性:

共同語言不多、興趣愛好不一致。

但雙方擁有相似的習慣或者默契。

這樣的情況,話少,依然是好朋友。

什麼是默契呢?

兩人之間比較沉默。

但兩人都不覺得尷尬。

兩人之間話少。

但兩人都不覺得這有問題。

等等。

經過一系列思考,得出

三個不完全結論

①共同語言很多。

②共同語言不多,但深入。

③相同的習慣、比較默契。

這是“好朋友”的關鍵要素。

如果這些要素消失了。

那麼,“好朋友”就不是“好朋友”了。

舉幾個極端例子:

①以前共同語言很多,現在沒有共同語言。

②以前某方面交流密切,現在雙方毫無興趣。

③以前比較默契,後來性格大變,不再默契。

反過來說。

只要變化足夠小,雙方依然是“好朋友”:

①以前共同語言很多,現在依然有共同語言。

②以前交流比較密切,現在依然比較密切。

③以前形成了默契,現在雙方依然默契。

共同語言、共同之處越多。

關係就會越好。

共同語言、共同之處越少。

關係就會越陌生。

無利益的人際關係,靠“相同之處”支撐。

這裡主要是提供一個思路。

想知道“好朋友”為什麼變成“陌生人”。

那麼,

反過來想

“陌生人”是怎樣變成“好朋友”的。

人們之間,最初都是陌生的。

人們透過一系列過程,然後互相熟悉。

這樣,陌生轉為熟悉。

這個過程裡存在的因素,就是變數。

變量出現,使人關係變好。

如果變數消失。

它就會使人關係還原。

掌握這個思路,剩下的就是“窮舉”。

比如,變數可能是“廣泛的共同語言”。

也可能是“很深入的共同語言”。

也可能是“長久以來的默契”。

也可能包含“以上三者”。

也可能還有其他因素…

這一個思路,適用於“互相轉換”的情況。

比如“1”可以變成“2”。

那麼,“2”怎麼才能變成“1”?

至於哪些情況適用於這種思路…

就要靠你們自己去探索了。

我也是剛剛發現的…

我是橙子會變甜,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28天!

喜歡的話,點個贊吧!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橙子會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