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發病越來越多,年輕人也會發病

8個腦出血先兆不要忽略。醫生提醒:腦出血做好6點,就能救人命

我是重症科醫生,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30多數的腦出血的重症患者,並且每年都會有幾例20多歲的人因為腦出血搶救不過來的。

並且腦出血重症患者每年都在增多。

腦出血老百姓叫它

腦溢血

,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

腦溢血,以40~70歲為最主要的發病年齡,但是由於年輕人不注意休息,工作壓力大,熬夜等原因,30多歲腦出血也時候發生,20多歲也有腦出血的病例。

腦出血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硬化有關。血管的病變與

高血脂

、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菸等密切相關。

絕大多數患者發病當時血壓明顯升高,導致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

腦出血來前往往有訊號

8個腦出血先兆不要忽略。醫生提醒:腦出血做好6點,就能救人命

1、經常出現反覆性的流鼻血。

2、突然發作較為劇烈的頭痛,或病程較長,有逐漸加重的趨勢。並多伴有噁心、嘔吐的症狀表現。

3、和他人交談時突然出現

語言障礙

,或口齒不清,聽不懂別人所說的話。

4、意識出現障礙,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5、出現頭暈的症狀,感到周圍環境不停旋轉,無法穩定的站立或是暈倒在地。這些表現可是

一過性的,也可反覆出現或是愈發嚴重。

6、眼睛有重影出現,頸部變得僵直。

7、走路不穩定,身體一側通常會感到麻木、乏力、不能靈活運動,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

水。

8、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睏倦、嗜睡現象,一定要高度重視,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

發生腦出血有哪些表現?

8個腦出血先兆不要忽略。醫生提醒:腦出血做好6點,就能救人命

腦出血一般在體力和腦力緊張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容易發病。起病急,發展快,數十分鐘到數小時達到高峰。

常見到腦出血病人倒在路邊、廁所裡、床旁地上,意識不清,鼾聲大作,嘔吐胃內容物,有時為咖啡色的,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腦出血量較小的病人述頭痛較劇,眼底出血而視物不清。

做CT檢查有高密度出血陰影。

腦出血的程度與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關係,從一發病就出現意識不清,逐漸加重,說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

不同部位出血,會有不同的表現:

1、腦基底節出血:

最為常見,約佔腦出血的50%-60%,系豆紋動脈尤其是外側支破裂所致,病人常出現

病灶對側偏癱

、偏身感覺障礙和同向性偏盲。

2、丘腦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20%,系丘腦穿通動脈或丘腦膝狀體動脈破裂所致,分為侷限型(血腫侷限於丘腦)和擴延型(出血侵及內囊內側)。

病人常會感覺障礙重於運動障礙。深淺感覺均有障礙,但深感覺障礙更明顯,可伴有偏身自發性疼痛和感覺過敏。可出現特徵性眼徵,如兩眼不能向上凝視或凝視鼻尖、眼球會聚障礙和瞳孔對光反射遲鈍等。

3、腦幹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10%,絕大多數為腦橋出血,常表現為突發頭痛、嘔吐、眩暈、

複視

、交叉性癱瘓、四肢癱等。

4、小腦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10%,多由小腦上動脈破裂所致。發病突然,眩暈和

共濟失調

明顯,可伴頻繁嘔吐和枕部疼痛。

5、腦室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3%-5%,出血量較少時,僅表現為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徵陽性,多無意識障礙及偏癱、失語逐漸加深、雙側瞳孔縮小如針尖樣、四肢肌張力增高、腦膜刺激徵陽性、早期出現去腦強直髮作。

6、

腦葉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5%-10%,出血以

頂葉

最為常見,其次為顳葉、

枕葉

及額葉,臨床可表現為頭痛、嘔吐等,肢體癱瘓較輕,昏迷少見。

(1)額葉出血可有前額痛、嘔吐、對側偏癱和

精神障礙

,優勢半球出血可出現運動性失語。

(2)頂葉出血偏癱較輕,而偏側感覺障礙顯著;對側下象限盲;優勢半球出血可出現混合性失語。

(3)顳葉出血表現為對側中樞性面舌痰及以上肢為主的癱瘓;對側上象限盲;優勢半球出血可出現感覺性或混合型失語;可有顳葉癲癇、幻視等。

(4)

枕葉出血

表現為對側同向性偏盲,可有

一過性黑蒙

和視物變形,多無肢體癱瘓。

腦出血怎麼急救?

8個腦出血先兆不要忽略。醫生提醒:腦出血做好6點,就能救人命

發現後,先撥打120,為送醫院作準備。

1、保持鎮靜並立即將患者平臥。千萬不要急著將病人送往醫院,以免路途震盪,可將其頭偏向一側,以防痰液、

嘔吐物

吸入氣管。

2、迅速鬆解患者衣領和腰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天冷時注意保暖,天熱時注意降溫。

3、如果患者昏迷併發出強烈鼾聲,表示其舌根已經下墜,可用手帕或紗布包住患者舌頭,輕輕向外拉出。

4、可用冷毛巾覆蓋患者頭部,因血管在遇冷時收縮。

5、患者大小便失禁時,應就地處理,不可隨意移動患者身體,以防腦出血加重。

6、在患者病情穩定送往醫院途中,車輛應儘量平穩行駛,以減少顛簸震動;同時將患者頭部稍稍抬高,與地面保持20度角,並隨時注意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