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大家可能有發現,近來針對網路不熟練人群編造的謠言往往說了一通胡話之後會加上“中央電視臺 焦點訪談已報道“之類的字樣……不過小磕說的報道當然是真的,就在昨天情人節當晚播出,連結在此 《焦點訪談》 20170214 比特幣 網路詐騙洗錢的秘密_焦點訪談_影片_央視網

(咦,我為啥要強調是昨天“情人節”呢)

當然也許是記者不專業的原因,節目標題”比特幣 網路詐騙洗錢的秘密“是有問題的,這個案件根本上就是一個常見的QQ詐騙,只不過嫌疑人用了比特幣交易來洗錢。

小磕之前寫過比特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原文”去看,這裡

簡單歸納一下比特幣運作的方式

,後面我們會用到:

-比特幣網路可以隨時加入或退出,每一個使用者都是匿名的。

-每個使用者/節點持有多少比特幣及交易歷史的資料是完整儲存在每一個使用者的裝置上的(“分散式賬本”)。

-當用戶A和使用者B發生交易,這個交易產生的比特幣變動會加密後向全網廣播,所有節點都會收到訊息。

-把一個時間段內的交易真實準確記錄下來(“記賬”)的節點會得到系統獎勵的比特幣。

-為了爭奪這個時間段的記賬權,或者說其實是爭奪獎勵,參與爭奪的節點們需要解決一個計算問題,這個問題難以計算出結果,但很容易驗證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首先算出結果的節點把結果廣播全網,大家驗證正確後,該節點獲得記賬權,記錄下這一時間段的所有加密交易資料,打包成區塊(block),再發布全網。

-全網驗證無誤後,所有節點把這個區塊的資料計入賬本,正常不得修改,並且跟上一個時間段的

資料鏈

(chain)在一起,防止惡意增加或刪除。

這裡要強調的特性是:

第一,每個使用者都是匿名的;第二,交易資料都是加密的。

結果就是,這裡面誰跟誰發生過什麼交易,雖然資料都在,但無法解密追查。也因此,全球都有犯罪分子用比特幣網路洗錢,把非法收入洗白成比特幣交易/投資收益。

所以央行近期已經第三次約談國內主要比特幣交易所,敦促不得違規從事融資融幣等金融業務,不得參與洗錢活動。但其實約談交易所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些是比特幣系統特性造成的

。市場上其它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如

萊特幣

等等也一樣,只是規模還太小而已。

然而,早在2014年,央行就啟動了對

數字貨幣

的研究,成立了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此後,又進一步決定先選擇

票據市場

進行封閉試點,積累經驗。

2016年12月15日,

數字票據

基於區塊鏈的全生命週期的登記流轉和基於數字貨幣的票款對付(DVP)結算功能已經全部實現。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已在該平臺試執行,近期將成立研發中心持續完善;春節後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也將正式掛牌。

於是有讀者可能蒙圈了:

不是說比特幣不好嗎,為啥央行又這麼熱衷研發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呢?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又有什麼好處呢?

且聽小磕慢慢道來。

先說不同

,主要有三個(上面比特幣的簡介用得上啦):

首先,雖然同為數字貨幣,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它只是一段程式,沒有強制機制保證它能對應任何實物,所以投資要考慮清楚;而央行的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它是人民幣的一種表達形式,由國家保證它的購買力。

其次,比特幣採用的是區塊鏈技術中的公有鏈,即任何人都能任意加入、進行交易、讀取資料並且爭取寫入資料的許可權。而央行的數字貨幣,根據

中國人民銀行

科技司副司長兼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

姚前

之前的介紹,會採用私有鏈,也就是說:加入網路不是任意的(預計還是跟銀行開戶一樣的要求),不同的使用者讀取資料的許可權受到不同的限制、只有指定使用者能讀取完整的資料,以及只有指定使用者擁有寫入資料的許可權。

同時,比特幣因為採用了公有鏈,所有使用者都能爭取寫入許可權,所以需要設計一套機制決定寫入權(記賬權)歸誰。如上面所述,它採用的是工作量證明機制(PoW),讓競爭者解決計算問題,由於這要消耗相當的計算能力,也就是付出相當的成本,所以也起到了剔除惡意記賬者的作用。

而私有鏈裡因為已經選定了可信節點來擔當記賬工作,就不再需要這麼一套機制,同時也不用為記賬者提供獎勵,因為不會出現沒人願意記賬導致系統癱瘓的問題。這樣提高了效率,節省了運算力,也省下了獎勵,只是需要加強對這些節點的保護,防止許可權被竊取。

最後,比特幣網路是去中心化的,而央行的數字貨幣據介紹可能是底層的去中心化區塊鏈交易網路和上層的中心化機構的組合。很簡單,央行不會把貨幣的發行權交給一個自動執行的系統,一來估計不放心,二來央行要透過不同的

貨幣政策

調節市場上的貨幣量(想想我們的基礎課)。所以數字貨幣的交易可以去中心化地進行,而它的發行和回籠依然基於傳統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二元體系來完成。此外,央行也會擁有比區塊鏈裡的節點更高的許可權,進行驗證監測、讀取寫入等。

接下來我們來說

數字貨幣的好處

,同樣主要有三個:

首先,在央行的計劃中,數字貨幣是用來替代紙幣的。大家想一下,紙幣的發行需要紙張、印刷、加上防偽成分,運輸需要押運和特殊裝備,儲存需要保險箱和金庫,交易需要驗偽和防偷,統計需要點鈔,損毀了還需要回收。如果是數字貨幣的話,這些資源和麻煩都可以省下來。當然紙幣和數字貨幣會長期共存。

其次,區塊鏈的分散式冗餘儲存保證了資料的安全性,即使一些儲存資料的裝置發生了事故也能輕鬆恢復完整資料。紙幣當然沒法比,即使是目前的

電子貨幣

,比如你在某銀行有多少存款,這個資料只存在該銀行的伺服器裡,即使有災難備份,比起區塊鏈的安全性要脆弱很多。當然,估計未來這個系統裡不是所有節點都儲存資料的。

最後,但也是最重要的,區塊鏈系統中每一個貨幣都有確定的歸屬,而且裡面記錄了它從被創造到現在的完整交易記錄。

於是第一央行可以清楚地知道錢在哪裡,每個人、每個公司/機構有多少資產。買成黃金埋到地底下也藏匿不了財產,因為有買黃金的記錄在。

第二央行可以知道錢是哪裡來的,是不是有合法的來源,洗錢將暴露在陽光之下,像逃漏稅這些也會輕易被查出來,因為經營收入

利潤

將被準確統計。

第三央行知道錢是怎麼被使用的。微觀層面,比如說你在銀行買了低風險理財產品,這個產品當初申報監管部門時寫明投向低風險的貨幣市場產品如短期銀行拆借和

金融債

等,但是銀行把錢包裝成拆借,給了一個金融機構的資管計劃,而這個過橋機構又把錢投給了房產商,於是這筆錢就違規進入了房地產。傳統來說,這一層套一層使得資金性質不容易追查,但在區塊鏈裡這些違規使用立刻無處遁形。

宏觀層面,央行能瞭解發行出去的貨幣到了哪些國民經濟部門,然後透過哪些使用流到別的部門,最後如何沉澱下來,於是也就能更好地調節貨幣政策,引導貨幣流向真正該去的地方。這提升了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援經濟和社會發展。

事實上,全球有不少央行都在關注電子貨幣,比如瑞典央行去年底表示期望在兩年內作出是否發行“電子克朗”(ekrona)的決定。但是目前看來,中國央行將成為首個研究數字貨幣及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我們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對了,在朋友圈點讚的各位親們,在文章末尾也點下贊好嗎~)

由“

蔣博

的多稜鏡”原創,如需轉載,請登入新榜網站版權頻道( 版權交易 )

或者版權印( 版權印載入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