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為什麼會寫《西遊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07-29

耶律楚材是契丹族的傑出政治家,因對腐朽的大金失去信心,轉投成吉思汗帳下,成為蒙古帝國時期大臣。

他應召西行,過居庸關,經武川,出雲中,到達成吉思汗營地。後隨軍西征,到達花剌子模國首府布哈拉,行程數萬裡。後來,回到燕京後,寫成了《西遊錄》。

中原與西域的交往頻繁,但史書所記多為政治、軍事內容,而耶律楚材的《西遊錄》,向我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人情、地理、風俗情況。

遼、金在與宋王朝的戰戰和和中被中原文化同化,漢文化已深入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蒙古人征服他們後起用了其貴族官僚,這些官僚是最先讓蒙古貴族接觸漢制的先驅,其中耶律楚材是最傑出的代表。

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後裔,遼東丹王耶律突欲的第八世孫。耶律突欲是契丹皇族中最早接受北宋文化的人之一,他治理契丹,一概採用漢法。

公元1215年,蒙古軍攻佔燕京,成吉思汗得知耶律楚材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派人向他詢問治國大計。

據《草原帝國》一書記載:佔領北京後,成吉思汗選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長八尺,美髯宏聲”博得成吉思汗的喜愛,被任命為輔臣。這是幸運的選擇,因為耶律楚材融中原文化和政治家氣質於一身,是輔佐新君主的最合適的人。

其實,耶律楚材早已對腐朽的大金失去信心。面對干戈四起、生靈塗炭的神州大地,他決定以自己的才華輔助成吉思汗,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成吉思汗率軍20萬西征中亞花剌子模國時,耶律楚材以書記官和星相占卜家的身份應召前往。

公元1218年3月,他自永安出發,過居庸關,經武川,出雲中,到達天山北面成吉思汗營地。翌年隨軍西行,越阿爾泰山,過瀚海,經輪臺、和州,經阿里馬、虎司斡魯朵、塔刺思、訛打刺、撒馬爾罕,到達花剌子模國首府今布哈拉,行程30000千米。

耶律楚材在西域生活達6年之久。他回燕京後,許多人向他詢問西域的情形。他煩於一一應對,便寫了《西遊錄》。

耶律楚材為什麼會寫《西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