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到底是什麼?李必達2020-04-08 05:41:41

華夏文明有兩個基本特性:

1:華夏文明是基於世俗的文明,或者說是以“人”為中心的文明。即使是“聖人”也是人,本質上和普通人是一樣的(所以哪怕是聖人的話也可以被質疑,可以被討論,也要經過實踐的檢驗)。

2:華夏文明也是基於共同體的文明。這個共同體既包括當代所有認同華夏文明的人,也包括過去和未來所有認同華夏文明的人(祖先、子孫後代)。共同體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中國歷史(華夏文明史)上很多獨特的現象都可以用上述2個特點來解釋。

例如: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割據時代,為什麼這些割據政權最終能夠恢復統一?而不是像羅馬帝國那樣分散成許多國家。

解釋:因為這些割據政權本質上仍屬於同一共同體,他們雖然透過政權把現世的人分隔開了,但他們繼承的文明教化仍是同一套體系,是華夏文明歷代祖先創造積累而成的。同時,又因為華夏文明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文明,所以割據政權也無法透過(修改教義等方式)在短時間內改變文明特質。既然仍屬同一共同體,當然會重歸統一。

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中合久必分是由於王朝內部累積矛盾的爆發,而分久必合則是由於同屬一個共同體的天然凝聚力。這是華夏文明能夠跨越王朝興衰小週期的原因。

又如:為什麼世界上的其它文明在遇到強勢異質文明入侵時會消亡,而華夏文明仍能延續,並開啟新的文明週期?(也就是雷海宗先生所言的“獨具二週”)

解釋:這仍是由於華夏文明是由一代代先人不斷積累完善的文明(周雖舊邦,其命唯新)。在沒有外來文明刺激的情況下,我們就根據實際需要憑藉自身的智慧來完善。在有外來文明刺激的情況下,雖然我們受到了衝擊,但我們也可以借外來文明的刺激而發現我們原本的不足,在保持兩大基本特性的基礎上借鑑外來文明的智慧加快自我完善。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外來文明反而被我們改造(漢化、中國化),而華夏文明則在自我完善後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典型的例子是:西晉和南北朝時期,同時出現外族入侵(五胡亂華)和外來文明入侵(佛教大興),對華夏文明產生了較大的衝擊。但華夏文明同化了“五胡”,建立了當時的世界燈塔唐王朝。隨後(宋朝)知識分子也受到佛教的刺激,對傳統儒家世界觀進行探索和完善,提出了“理學”和“心學”。

文明興衰的根本是:文明的具體內涵往往是在其成長期創造的,具有那個時代的侷限性。如果不能及時自我完善,遲早會因為落後於時代而被其它文明所取代。(這個其它文明有可能是外來文明,如古埃及伊斯蘭化;也可能是本土新出現的文明,如兩河文明伊斯蘭化)

華夏文明善於在保持自身特性基礎上不斷自我完善,這是華夏文明能夠抵禦外來文明入侵,跨越文明興衰大週期的原因。

再如:為何華夏文明侷限於地理邊界,海外華夏文明多透過宗族傳承(如南洋華人)或是鄰近文明主動學習(如日本大化改新)。而基督教、伊斯蘭教文明則可以主動擴張,影響區域不受文明發源地限制。

解釋:因為華夏文明是基於世俗的文明,所以不像宗教文明那樣可以透過傳教迅速在征服者和被征服者間建立身份認同。華夏文明認同是透過一代代人的教化逐漸形成的,在農業文明時代受技術條件所限,離文明核心地區越近才越容易受到教化,也更容易得到共同體的保護。所以農業時代華夏文明的影響力的確受到地理邊界的限制。除鄰近文明主動學習外,不容易對外傳播。

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到底是什麼?

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到底是什麼?呂海2020-08-29 00:48:57

大多數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是因為華夏文明還活著,相反那些死了的文化和文明就很好說清,他們有起始到滅亡的具體時間線和具體的影響範圍,可以說得明明白白,簡簡單單。

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即包括最初的華夏族創造的文明雛形,也包括歷朝歷代的華夏種種文化,更包括現代中國人,乃至海外華人的各種文化和習俗,這種文明規模,用嘴說說個好幾年恐怕都說不完

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到底是什麼?熱帶榕樹2021-09-04 13:55:31

文明發展早期可塑性是很強的,未來有無數種可能。夏、商時代邦國多如牛毛,祭祀的祖先也不同,長此以往中原很可能會演變成小國林立的局面。

武王伐紂後周朝透過分封和聯姻的方式推動各邦國融合,幾代人後所有諸侯沾親帶故,在血緣基礎上祖先的祖先很容易被認為是同源的,於是中國的概念出現了。

(本影片為本人第一次做影片,配音和音樂沒調好,大家見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