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為什麼不做皇帝?南宮旭宏2019-04-09 22:01:41

皇帝是一國之君,而不是一教之主。要統治的區域是全國,是萬眾子民。而教主統領的只是一教之地,教眾寥寥可數。皇帝要做的是遠遠比一個教主所做的事要多得多,要批閱奏摺,處理國家軍國大事,還是管轄三宮六院,時刻提防亂臣賊子犯上作亂。這麼多的事情可不是一個小小的教主能處理得來的,張無忌連自己教中的事務,自己的感情世界都處理不好,在青梅竹馬和自己所愛的人面前左右徘徊,雖然最後認了趙敏,但卻失去青梅竹馬。縱使有一點家國情懷,在張無忌眼裡,也難抵過感情世界,最後與敏敏浪跡天涯,放棄明教教主之位,代交給自己的外公。教主之位尚能放棄,更何況皇帝之位呢?且皇帝位之難遠勝於教主之位,張無忌連教主之位都打算沒好好做,更何況皇帝之位呢?總之,教主難做,皇帝更難做,張無忌只適合做一教之主,甚至也可以說不適合,皇帝也可以做,但有幾個人能做好,能做久,當皇帝難,太難。

張無忌為什麼不做皇帝?匿名使用者2019-04-19 22:59:45

我覺得題主問出這個問題可能是隻看過影視劇的倚天屠龍記。如果看過原著後記的話,應該就能得到很好的答案了。

首先一點是金庸的小說大體上都是遵循歷史的(射鵰英雄傳蒙古大軍西征的時間和歷史有出入),就像郭靖黃蓉抵擋不住蒙古鐵騎,最終在襄陽力戰殉國,韋小寶也不可能刺殺小玄子。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武俠小說不過是取出其中一段,在這一段道路里儘可能的曲折盤桓,但並不會改變道路的大方向。

所以說,由於歷史的原因,張無忌為朱元璋讓道是說得通的。

但是,如果只是認為強行為了歷史而把張無忌“劇情殺”,這也太低估金庸的筆力了。

在倚天屠龍記後記中,金庸專門就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

張無忌一生只重視別人的好處,寬恕(甚至根本忘了)別人的缺點。

像張無忌這樣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領袖。當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強做了,最後也必定失敗。

中國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將結論明確地擺在那裡。中國成功的政治領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敵人之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慾。張無忌半個條件也沒有。

合格政治領袖的三個條件,張無忌半個都做不到,所以他做不了皇帝,就算做了也註定失敗。那麼肯定有讀者問,為什麼張無忌都不爭取一下,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

張無忌的性格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傑之氣,但他於這個“俠”字,卻發揮得很充分。“俠”是並非為了追求自己(包括自己國家、自己團體、自己親友)的利益而去做義所當為的事,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俠士是不顧一切(不顧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譽)、不接受任何代價而去追求正義。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卻堅持拒絕美麗的京娘委身,因為他覺得如果他接受了,他的義舉便有了代價,就不是高尚的俠義行為。西方社會中較少這種價值觀念,西方人常覺上帝(或教會)吩咐這樣做,便去做了。中國人的觀念是,

自己良心覺得應當這樣做、,便去做了,未必是求來生較好,未必是為了免得在地獄中受苦。武俠小說的最高原則,是宣揚俠義精神。英雄往往是為自己而做,俠士卻通常是為別人而做。

有了代價,便少了俠氣。

張無忌甘受滅絕師太三掌,在光明頂上奮身而擋六大派,不是求名,不是逞勇,

只是覺得“應該做”,所以他決不會去和朱元璋爭做皇帝。

在這一段後記中,金庸闡釋了何為“俠”的精神,即路見不平,那就不顧一切去匡扶正義。“俠”的精神關鍵就在於,遇到這種事情時,考慮的是“應不應該做”,而不是“能不能做”,如果應該做,那即使賠上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關於“俠”的精神,張無忌發揮的十分充分。

當薛公遠等人要吃他和楊不悔時

張無忌提氣大喝:“薛大爺,你們既是非吃人不可,就將我吃了罷,只求你們放了這個小妹子,我張無忌死而無怨。”薛公遠道:“為甚麼?”張無忌道:“她媽媽去世之時,託我將這個小妹子去交給她爹爹。

你們今日吃我一人,也已夠飽了,明日可以再去買牛羊米飯,就饒了這小姑娘罷。”

當何太沖要給楊不悔強灌毒酒時

楊不悔大驚,適才眼見一條肥肥大大的黃狗喝了一杯毒酒便即斃俞,哪裡敢接酒杯,哭道:“我不喝,我不喝。”何太沖抓住她胸口衣服,便要強灌。

張無忌冷冷的道:“

我來喝好了

。”何太沖心中過意不去,並不介面。

光明頂一戰,排難解紛當六強,一人之力退六大門派,他的本心也不是求名逞強,而是要揭發成昆陰謀,調解雙方的誤會。後來眾人要推他做明教教主他也是百般推辭(他是發自真心的推辭,不是虛情假意的謙讓),那他怎麼又做了教主呢?還是為了救人,因為他不做教主,明教就要被一幫三教九流之輩殺光了。坐上教主之後,他也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只是暫攝教主之位,一定要遵循陽頂天遺囑請謝遜來做教主。

他這個教主真的是被迫做的,不是他本意要做。

金庸筆下的主角,大多都是沒有什麼權力慾望的。蕭峰只想和阿朱去塞外放牛牧羊;楊過小龍女最終絕跡江湖,隱居古墓;令狐沖也封劍歸隱,和任盈盈隱居西湖梅莊;韋小寶這樣的官場大紅人最後也說出“老子不幹了”,回到揚州。如果沒有襄陽戰事,郭靖黃蓉估計也會在桃花島過後半輩子。

那張無忌的真正願望是什麼呢?

張無忌嘆了口氣,覺得她所言確甚有理,伸臂輕輕摟住她柔軟的身子,柔聲道:“

芷若,我只覺世事煩惱不盡,即令親如義父,也叫我起了疑心。世上諸般事務,我碰上了只感一團迷霧,當真分辨不清,也處理不來。我只盼驅走韃子的大事一了,你我隱居深山,共享清福,再也不理這塵世之事了。

雖然是對周芷若說的,但也是他的真情流露。張無忌是在冰火島長大,在童年裡,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沒有勾心鬥角,機關算盡。這也造就了他只記別人的好,容易寬恕人的性格,這種性格的人很適合做朋友。但是在複雜的江湖裡,張無忌就屢屢受騙,被漂亮女人騙得團團轉,光是江湖就如此,更不用提殘酷的政治了。所以他也根本無心做皇帝。

他對做皇帝的態度是這樣的

周芷若嘆道:“彭大師這話當真半點不錯,你怎能輕身冒險?要知待得咱們大事一成,坐在這綵樓龍椅之中的,便是你張教主了。”韓林兒拍手道:“那時候啊,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娘娘,楊左使和彭大師便是左右丞相,那才叫好呢!”周芷若雙頰暈紅,含羞低頭,但眉梢眼角間顯得不勝之喜。

張無忌連連搖手,道:“

韓兄弟,這話不可再說。本教只圖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功成身退,不貪富貴,那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更不可違了聖火令上的嚴訓

。”彭瑩玉道:“教主胸襟固非常人所及,只不過到了那時候,黃袍加身,你想推也推不掉的。當年陳橋兵變之時,趙匡胤何嘗想做皇帝呢?”張無忌只道:“

不可,不可!我若有非分之想,叫我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

江湖俠客的價值觀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而“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廟堂人士的價值觀

在做了明教教主之後,張無忌心中裝的是天下蒼生,他想要隱居,但也是盼望先驅走蒙元,他從來都是先人後己,他總是事事為別人著想,不願拂逆旁人之意。為了成全別人,即使自己受了委屈,那也是毫無怨言。

在新修版中,金庸將朱元璋逼宮提前到了屠獅大會(私以為這處改動比三聯版“心灰意冷地歸隱”更好)。以下是朱元璋逼張無忌退位事後明教高層的討論。

楊逍道:“我們要殺他,自然不費吹灰之力。不過朱元璋招兵買馬,攻佔州縣,只殺得蒙元半壁江山煙塵滾滾,我大漢的河山,差不多有一半讓他們光復了。這是真正的大功勞。咱們歃血為盟,共舉義旗,為來為去,還不是為了這件大事。朱元璋、李文忠這些人是殺不得的,就算他們背叛明教,只要他們真能光復大漢江山,將蒙古韃子趕回去,咱們還是不能動他們一分一毫。”

張無忌點頭道:“

不錯!與大漢江山相比,明教為輕;與大漢千萬百姓相比,明教的教眾為輕。明教敗後可以再興,我大漢江山倘若給異族佔了去,要再奪回可就千難萬難了!

”楊逍、範遙、韋一笑、五散等先後站起,各人都是畢生謀幹大事之人,大局的孰輕孰重,心念一轉,便即瞭然,均覺如以明教為重,江山為輕,不免是心懷自私,非大英雄、大豪傑的仁俠心懷。

彭瑩玉說道:“教主這番金玉良言,真正打進了我心坎中去。不論是誰,只要他能率領天下豪傑,驅趕胡虜,我彭和尚都服他的。他要做明教教主、要做皇帝,彭和尚都擁了他!”

張無忌道:“

彭大師所言極是。咱們當前要務,是將謝法王營救出來。朱元璋如想做教主,只要他能趕走蒙元,還我大漢江山,我就讓他做

!”

作為明教教主時,張無忌心中排第一位的是天下蒼生。只要能光復河山,驅虜保民,讓他去死他都願意。朱元璋想要的不過是未來的皇位,只要他能驅除韃虜,對百姓好,那就讓他做。千千萬萬人的安危,和張無忌自己一人的皇位相比,孰輕孰重,張無忌自然懂得怎麼選。

總結一下為什麼張無忌不做皇帝,原因如下

1。為歷史讓路(但這個原因佔的比重並不大)

2。他自己本無心做皇帝,沒有什麼權力慾望,一心只想大事了卻然後歸隱山林(最終也如願以償,一生畫眉,何其浪漫)

3。自己本不想做皇帝,而此時來了個更會打江山的朱元璋明確表示想做皇帝,權衡利弊,自然也就不會和朱元璋爭。因為他反元的本心是要解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不是為了日後黃袍加身。解救蒼生才是“應該做”的,若是接受了日後的黃袍加身,那就不符合“俠”的精神了。

張無忌為什麼不做皇帝?隋堤倦客2019-04-20 13:19:32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明朝開國皇帝就叫朱元璋,歷史上沒有明教教主張無忌,這樣亂寫是要謝罪的,,,手動狗頭

張無忌為什麼不做皇帝?lawlike2019-04-21 15:52:58

張無忌為什麼不做皇帝?

張無忌為什麼不做皇帝?李壞2019-04-21 16:22:13

少林屠獅大會已過了十年,這十年之間,江湖平靜了許多。縱有一些新鮮事,卻也不足以在這偌大的江湖之上泛起多少漣漪。

人們已許久不曾聽到楊逍、韋一笑、殷野王、周顛這些魔頭的逸聞,鬧市裡也許久不曾見到少林、武當、峨眉、崑崙、華山這些江湖豪客的身影。

十年之間,這江湖平靜的彷彿一潭死水一般。

已是暮春時節,蒙古草原上的樹木卻才長出嫩綠的枝芽。夕陽就這樣悠閒的掛在遠處那個高大的櫟樹之顛。

此時遠處小路上緩步走來一男一女,男的粗布藍衫,身材修長,一對劍眉斜飛入鬢,眉眼轉換間一層樸實溫潤之意。女子生的更是豔麗非凡,一身鵝黃色絲綢衣衫,白玉般的雙手挽住男子臂膀,鬢上插著一朵剛採摘下來的小花斜靠在男子身畔。

那男子正是十年之前領秀群雄的明教教主張無忌,那女子正是當年汝陽王府的郡主趙敏。

此時已是二人攜手退隱江湖的第十個年頭。

只見趙敏斜倚著男子肩頭說道:“無忌哥哥,咱兩已經離開中原十年了,這十年之間,你可曾有過後悔?”

無忌低頭吻了下趙敏的額頭,輕聲說道:“後悔什麼?”

趙敏續道:“後悔為了我而放棄那花花江山呀!”

無忌溫言道:“孩子都老大了,卻又問我這種問題,你這小腦瓜呀,不知整天都在想些什麼?”

趙敏忽然離開無忌臂彎正色道:“無忌哥哥,我要你說實話!”

此時的無忌被思緒帶到了從前,慢慢問道:“敏敏,你可知在遇到你之前,我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哪裡?”

趙敏介面道:“當然是你父母活著時,再加上你義父,你們一家四口在冰火島當也野人的日子。這些你都說過許多次了。”

無忌接著問道:“那離開冰火島之後呢?”

趙敏故意說道:“那應該就是你力挫六大派,初掌明教之時吧,那時你身居教主高位,還有小昭、不悔伴在身邊,端的可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無忌尷尬道:“敏妹不得胡說,不悔妹子做我六嬸兒已經十多年了,不許調笑。”

趙敏扮個鬼臉:“那小昭妹子呢,這十年之間,你可曾想想起過她?”

無忌嘆了口氣:“哎,不知小昭妹子現在境遇如何?”

趙敏突然小嘴一撅,往前快走了幾步慍言道:“哼,小淫賊,不理你了。”走出幾步忽又回頭問道:“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無忌追上幾步拉著趙敏說到:“敏妹,實話跟你說吧,當初太師父以及眾位師伯叔對我悉心照料,恩重如山,我自是感激無盡。但彼時我身中玄冥毒掌,卻難有一天體會這人倫歡樂。”說到此處,趙敏眉目間閃現幾絲苦澀,心中想道:“無忌哥哥,彼時我若是已經懂事,定不會讓你受著千般苦楚。”無忌接著道:“說起迴歸中土後,我最快樂的時光,竟然是在西域朱武連環莊墜崖之後。那時我修煉九陽神功驅散體內寒毒,整天與老猿小猴兒為伍,這些野畜雖然不會說話,但它們自然也不會來害我,那段時光才真正說的上是無憂無慮,只有那時我才真正卸下心中防範。張無忌生來便是山野村夫,應對武林那些爾虞我詐尚且不足,又哪裡有心思去爭那帝王之位?”

趙敏一雙秀目笑眯眯的盯著無忌說道:“那現在呢,你現在心裡快活嗎?”

張無忌:“敏妹,有一事我尚未曾跟你提起,那日我兩身受重傷,攜手去少林寺救我義父,當時我兩相依為命,相互扶持,也似今日這般,那時我便想,如果就這麼牽著你的手一路走下去,永遠也走不完該有多好。”

聽到此處,趙敏握緊了無忌右溫言道:“無忌哥哥,我好高興,真的,心裡說不出的舒服,走,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