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發現自己小粉破萬,翻了翻答案十分慚愧——幾乎全都是抖機靈,對知乎貢獻太少,為了平衡抖機靈和乾貨,準備單獨開文章寫點東西。翻了翻知乎關於影視方面,內容五花八門,尤其是影評,寫的都很深刻,想了想深刻的東西寫了那麼多,我就不跟著摻和了,我文筆不好,什麼編劇、影評水平太高,我還是老老實實說下硬體如何實現吧。這個文章主要

針對影視新手的入門系列,

讓熱愛影視劇、電影的騷年們對硬體有個大概的瞭解和認知,並不是針對行業大牛或者老手的,所以寫的可能比較淺顯,還望輕噴,主要是入門。。國內北影有個數字電影技術專業,該專業同學看到了,估計就能摁死我。。。

(為了結合實際,文中提到的裝置儘量選取國內能買到或者租賃到的,國外太先進的裝置就不提了。)

想入影視行業的青年,最大的問題缺乏實戰經驗,到了片場,不知道要做什麼,在片場有種說法,叫:新手閒的蛋疼,老手滿眼是活兒。意思就是進了片場的新手,你想幹活兒都不知道從哪兒說起,那麼我順著製作的方向,給大家說說一般的劇組都是由什麼裝置組成的。

第一順位:攝影組

攝影組一般根據製作規模,由一名攝影指導、1~4臺攝像機、若干攝影師、跟機員、跟焦員組成,其中電影中經常會看到攝影組的第一個職位叫“攝影指導”(一般也是1號機掌機),這個攝影指導,你可以理解為攝影組的頭,香港以前習慣叫“掌機”、“掌鏡”,他負責根據導演的訴求,協調燈光等現場技術組成,來下機位,同時協調各個機位的景別等,目前因為數字化大趨勢,現在除了燈光以為,還要協調現場剪輯組。攝影組是最重要的組別之一,是核心組,上面提到的大概就是攝製組的主要功能。

那麼攝影組常用的裝置是什麼呢?

以我們在國內能用到的,由高到低,以使用頻率來簡單說說(鏡頭單獨拿出來說,先說機器):

目前電影行業使用最多的,主流是德國ARRI ALEXA,長這樣(還有mini等,不不一一上圖了):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這個機器是最主流的,國內外都在用,我就舉幾今年上映的,第一個是科幻大片《降臨》,攝影指導是大名鼎鼎的布拉福德·楊,他就選用了ARRI ALEXA,另外一個是剛剛上映的《血戰鋼鋸嶺》,主機位也是ARRI ALEXA系列作為1號位,攝影指導西蒙·杜根,他比較靈活,同時一些移動場景使用了RED EPIC、RED DRAGON、其中的奔跑鏡頭使用了更輕盈的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這機器目前售價30萬左右,具體引數可以百度之,太長了不貼了。

那麼既然提到了RED,就順著說。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第二位的,繞不過去的就是RED,RED可以說是將電影的入門門檻拉到了小公司也能參與的地步,是極其重要和劃時代的機器之一,簡單說就是以前動輒幾十萬的攝影師,到它這兒幾萬就搞定了(鏡頭下面單獨說),大大縮減了裝置支出,讓電影的製作成本、入門門檻變得更親民。

RED在零幾年就開始搞數字攝像機了,前期常見款式“紅龍”red dragon以及“小小紅”RED-one(有個升級版one max),都是08年左右釋出的機器,比較老了。比較著名的《霍位元人》3D系列,就是RED拍的,使用了雙RED和視差儀。

RED目前在售的有六個個機型,但是市面上能買到的只有五個,分別是:

WEAPON(武器,8K解析度下75/秒,6K下100/秒)

SCARLET(斯嘉麗,5K解析度下播放速度48幀/秒)

SCARLET-W(斯嘉麗W,5K下60幀/秒)

RAVEN(烏鴉,4。5K下120/秒)

EPIC(艾派克或艾匹克,純音譯,6K,100幀/秒)

另外有一款比較特殊的:8K版定製版的“大武器”,專為特定電影和導演使用。很難買到。不在討論範圍。

這裡面,單獨要拿出來說的是RAVEN,既國內常說的RED烏鴉,為什麼要單獨說,是因為這個機器的售價:5萬上下(不算附件,鏡頭後面說),也就是說,5萬塊錢就可以買個和世界級導演一樣的裝置了,幾乎拍什麼都夠了。

RED說完,其他的實際上也沒什麼特備要說的了,說說入門和消費級吧:

索尼大神還是繞不開的,尤其是他的F系列,如F23,F35,F65等,索尼屬於沒趕上好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數字電影發展他就被甩下了,就算是F65也是2010年左右推出的,比較老了。個人感覺索尼進入數字電影時代最大的問題:太貴,面對RED1萬美金的起跳價,F65售價一度飆升到6萬美金,幾乎和ARRI比肩,然而,價效比沒有那麼高。所以索尼在消費類電影機裡面,反而是依賴FS系列,這個系列最著名的就是:FS7*(FS7和700是迭代關係)

長這樣: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價格十分友善,基本拉到了5萬以內,尤其是升格拍攝,幾乎秒殺同價位所有機型。該機器最大的對手是佳能的C300,但是目前看打的C300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這個180fps錄製,很多廣告攝影師願意使用它拍攝。而且拾音單元十分友善。而且他有一隻28~135,只有1萬多的售價,可以做到一鏡走天下。

說到了FS7就不得不說他的主要競爭對手,C300(除C300以外佳能還有C100,長得差不多,不上圖了就。)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這個機器不知道為什麼熱度一直不溫不火,但是我用的比較少,沒有發言權。

說完主流一點的就要說消費類的了,保有量大,價格便宜的,剩下的就不多了,第一個就是BMCC,BMPC系列: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RAW格式的守門人,僅僅一萬冒頭的售價,2。5K的畫質讓他風靡一時,唯一的詬病是他的1:2。3的比率,但是擋不住適馬的套頭便宜,所以十分流行和暢銷,BMPC更是支援4K畫質。可以說適馬鏡頭群的豐富也算是和他相輔相成,適馬(如8~16、18~35等)和三洋(如14F2。8,8T3。1等)的加入讓他很長時間佔據了這個級別的熱門。

繞來繞去,就該說目前最流行的入門機了:5D系列

目前有5D2、5D3、5D4、5DS等(長得都一樣,上個圖意思意思)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影視製作入門:常用裝置及分工(攝影機篇)

這個就不用說了,2K行業的領跑者,打的索尼尼康痛哭流涕,社會大哥地位不可動搖,就是拾音單元弱,其他的沒什麼好說的了,網上評測一堆堆的,我也就不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