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煙囪對深海生物及人類有什麼意義柔寶垃 2017-04-04

熱能可以開發,比如地熱發電廠,有的深海生物也以噴出來的物質為食,我就懂這些,錯了還請多多包涵,實際上,海底熱泉的活動並不一定形成煙囪。早在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在紅海發現了許多奇異的現象,比如水溫和鹽度偏高,接著就出現了高溫滷水。1967年,在一處海淵中發現了在熱泉周圍形成的海底多金屬軟泥。從此,揭開了人類研究現代熱液礦產資源的新篇章。1988年,我國科學家與德國科學家聯合考察了馬裡亞納海溝。他們透過海底電視看到,在水下3700米左右的海底岩石上有枯樹樁一樣的東西,它高2米,直徑50到70釐米不等,周邊還有塊狀、碎片狀和花朵狀的東西,在這些噴溢海底熱泉的出口處,沉澱堆積了許多化學物質,他們採集了1000公斤的岩石樣品,主要是黃褐色,間雜黑色、灰白色、藍綠色。經過化學分析和鑑定,人們確認這就是海底熱泉活動的殘留物,叫做煙囪。它們大多是硫化礦物。除了大量銅、鋅、錳、鈷、鎳外,還有金、銀、鉑等貴重金屬。更加令人吃驚的是,在那些活動熱泉附近,甚至聚集了大量的人類不曾認識的新生物物種。這些,都需要今後人類的艱苦努力去探索。

黑煙囪對深海生物及人類有什麼意義匿名使用者 2017-04-04

黑煙囪對深海生物及人類有什麼意義

黑煙囪四周有種類和數量都十分豐富的海洋生物。一般深海的溫度只有0℃,而海底熱泉活動頻繁的黑煙囪附近水溫卻高達350℃到400℃。據推算,水深每增加10米,水壓就會增大1個大氣壓,好比在水深4000米的海底,一個成年人身上要承受上百噸的壓力。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怎麼可能還有生物呢?為了解開這個謎,科學家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1980年,日本科學家乘坐考察船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考察,在一個海淵裡90℃的熱水中,發現了僵死的細菌。科學家們繼續下潛探察細菌的來源,在2650米深處,發現了活動力極強的細菌。而這裡的水溫為250℃,水壓為2700萬帕斯卡。原來,那些90℃的熱水中發現的僵死細菌,是被熱水推到水深較淺的水域凍死的或者是忍受不了內部的壓力爆炸而死的。

現代海底的黑煙囪的研究始於1978年,當時,美國的阿爾文(Alrin)號載人潛艇在東太平洋洋中脊的軸部採得由黃鐵礦、閃鋅礦和黃銅礦組成的硫化物。1979年又在同一地點約2610~1650米的海底熔岩上,發現了數十個冒著黑色和白色煙霧的煙囪,約350℃的含礦熱液從煙囪中噴出,與周圍海水混合後,產生沉澱變為“黑煙”,沉澱物主要由磁黃鐵礦、黃鐵礦、閃鋅礦和銅-鐵硫化物組成。這些海底硫化物堆積形成直立的柱狀圓丘,稱為“黑煙囪”。

黑煙囪的形成主要與海水及相關金屬元素在大洋地殼內熱迴圈有關。由於新生的大洋地殼溫度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滲透可達幾公里,在地殼深部加熱升溫,溶解了周圍岩石中多種金屬元素後,又沿著裂隙對流上升並噴發在海底。由於礦液與海水成分及溫度的差異,形成濃密的黑煙,冷卻後在海底及其淺部通道內堆積了硫化物的顆粒,形成金、銅、鋅、鉛、汞、錳、銀等多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金屬礦產。世界各大洋的地質調查都發現了黑煙囪的存在,並主要集中於新生的大洋地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