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崽出生快一月了,也從最初的興奮到現在一身疲憊,回想這十個月來,因為自己的小白,遭受了不少罪。直接上乾貨,分享十個月的喜與淚。

一、產檢

從懷孕到出生我踩過的坑——懷孕篇

本來產檢是最早看到寶寶的途徑,是很歡喜的事,但真實場景卻是每次大產檢前都睡不著,每次看到醫生嚴肅的表情都莫名的緊張,整個孕期的產檢都像是一個通關遊戲,一步步進行。嚴格意義上整個孕期有十三次產檢,這些是從建檔以後算起的,實際帶上測

孕酮

和測胎心應該十五+,

一般在月經規律的情況下,這個月沒來姨媽十天基本可以用驗孕棒測一下,超過十五天基本上可以做

胎心檢測

和甲亢檢測,一方面排除

宮外孕

,另一方面甲亢過高會影響孩子智力,醫生會建議藥流。

前兩個檢測沒問題後,醫生會建議開始吃葉酸和補鈣,葉酸醫生直接推薦的是愛樂維,而且是整個孕期都吃,愛樂維的太大,不好吞嚥,尤其孕吐期間,吃進去很快吐出來,曾經一度想放棄,後來擔心孩子真的因為葉酸變成傻子,還是堅持下來了,葉酸有的醫生直接推薦社群發的那種最基本的,葉酸攝入過頭也會中毒,有的醫生建議前三後三月吃就行,其他時間不用攝入。但都有個大前提,醫生不會推薦保健品,比如十月馨。這倆檢測完後,基本上也開始了孕吐生涯,有人可能毫無感覺、開開心心度過,有人可能就抱著馬桶度過,有的可能吐到醫院打營養針度過,全隨緣份。醫生說只要食物在胃裡維持半小時就不算白費,所以我根據食物停留時間來判斷要不要再補一餐,與其同時,口味也在此時發生變化,之前百吃不厭的東西突然沒了食慾了,從來不碰的東西突然變得無比喜歡,我整個孕期

獼猴桃

沒斷過。生完後獼猴桃一點都不想吃。

十三次產檢有些有時間限制,12至13周有個nt檢查。16周有個

唐氏篩查

,20-24有個四維28-32周有個小排畸。這些是天上下刀子都要去產檢的,而且醫院水平也影響檢查結果,建議去有實力的醫院。其他產檢基本就是查血查尿測

胎心血壓

等一些常規檢查,可以在家附近的醫院檢查就可以。

小排畸後基本每一個月產檢一次,到37周後胎兒就足月了,然後我就差不多三天去一次醫院。小排畸過後,對胎兒的健康稍微有所把握,開始期待胎兒的出生。同時分享一下整個孕期胎兒在幹嘛。早期對胎兒毫無概念,除了孕吐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個孕媽,差不多在16-20周,二胎媽媽會更早點,可以第一次感受胎動,由於空間大,此時胎兒動的很輕鬆,媽媽也只是一絲若有若無的察覺,像一條魚從肚皮掃過。此時差不多可以胎教了,隨著週期的增加,胎兒越長越大,肚皮也越來越薄,胎動也越來越明顯,此時可以感受到胎兒打嗝,拳打腳踢。胎兒在32周以後開始

入盆

,此時胎兒有兩個變化,一個

胎位

可能發生變化,另一個方面,受空間限制,入盆期間胎動略微減弱。後期胎兒會對你的動作做出反應,比如戳肚皮的時候它會踹踹你,貼著肚皮能聽到它吐泡泡的聲音。

二、孕期注意

從懷孕到出生我踩過的坑——懷孕篇

1、前三個月注意不要生病,即使生病也要注意用藥,胎兒在此期間容易致畸。

2、孕中期開始注意不要提重物,雙手不要過肩,預防胎盤早剝。

3、28周糖耐後,開始注意血糖,攝糖不要過高,防止

妊娠糖尿病

4、孕後期注意胎動,每天三次胎動記錄,胎動異常要及時去醫院。

三、孕期輔助工具

從懷孕到出生我踩過的坑——懷孕篇

1、APP

作為一位新手孕媽,對一切都是摸索狀態,需要一個工具幫助我們。比如說吃東西的時候需要判斷能不能吃,使用某家電的時候需要判斷能不能用,我下載了育學園和

寶寶樹

兩個app,最初是想知道寶寶當前的狀態,由於在體重和身高方面,兩個app有出入,所以下載了兩個。其次透過這個app可以做產檢提醒,明確知道下次體檢時間和大概體檢專案。同時這些app也是有缺陷的,以育學園為例,

崔玉濤

講的育兒內容基本都是收費的,而且大綱很廣,完全不知道 他的育兒觀念和自己是否吻合,所以我一篇沒聽。其他育兒知識能看,但基本上都是孕媽自己的心得體會,也就當故事看看,沒有理論支援。後期數胎動,覺得這倆不相關的內容太多,又下載了檸檬胎動。專門用來記錄胎動,還可以記錄宮縮,由於我是剖腹產,所以沒用上。

2、購物群

懷孕期間沒事幹,花費大量時間用來購買寶寶用品,由於對

母嬰用品

品牌缺少了解,通常花費大量時間用於瞭解。舉個例子,知道寶寶需要一個奶瓶,但是不知道哪個奶瓶合適,就透過小紅書、抖音、知乎各種平臺看各個寶媽的分享。確定奶瓶品牌後,又在淘寶、京東、海淘、

亞馬遜

各個平臺對比優惠力度,一個奶瓶差不多花費半天的時間,後來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寶媽的分享,加入了一個群,知道寶寶衣服除了巴拉巴拉、童泰還有英式。知道

棉柔巾

除了全棉時代還有bbc、安慕斯。現在生了寶寶,每天瀏覽一些有那些好物推薦,有自己需要的直接下單。尤其遇到紙尿褲的優惠力度,只要尺寸合適基本都是閉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