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幕牆城堡

前篇中提到,石質主樓城堡成了西歐掌控戰略要地的標配。然而隨著配重式拋石機等重型攻城器的發展,看似牢不可破的石質主樓,終究也有被攻破的時候。例如在“無地王”約翰篇中曾經提到過,英格蘭東南部羅切斯特城堡的主樓,就曾經被英王強行攻破過。而且四角上的方塔還被轟塌了一座,後來重建時被改成了圓塔,看起來充滿了違和感。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羅切斯特城堡的主樓,照片中其左側經重建的角塔為圓形,其餘為方形

當領主們發現,最為堅固的主樓式城堡也不再那麼可靠後,城堡的建築設計便也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當然這樣的改變,並不能說是某個大師一拍腦袋的突發奇想。如今很多人更傾向於認為,西歐的領主和工匠在參加十字軍東征的途中,學習並借鑑了歐亞交界地區的工事建築風格。近東地區的很多城防工事,其建造時間是遠早於西歐城堡的,堅固程度也要超過同時期的石質主樓。比如拜占庭的巨都君士坦丁堡,雖然它是一座混合型的城市,但是其狄奧多西牆是以難以攻破而著稱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西方遠道而來的領主們就想過要進攻君堡,卻發現根本無從下手。再比如讓博希蒙德走不動道的安條克,十字軍是在內應的幫助下才攻入城內。想必在面對這些高大的城牆和密集的圓塔時,就算是最精銳的騎士也會感到一籌莫展。

當西歐的領主在東方打出戰果後,他們也開始修建城堡來鞏固自己的地盤。而這些城堡的建築風格,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歐亞交界地區的特點,與西歐的主樓式城堡不太相同。其中最著名的,無疑要數位於敘利亞的騎士堡卡拉克。前面在提到《天國王朝》這部電影時,曾經節選過電影中騎士堡。在呂西尼昂的蓋伊那篇中,卡拉克城堡也曾被提及。當時薩拉丁為反擊沙蒂永的雷納爾德的不斷挑釁,親率大軍攻打騎士堡。而當鮑德溫四世盡起國中軍馬前來為解圍時,作為王國代理人的蓋伊卻龜縮在卡拉克城堡中,拒絕出兵夾攻薩拉丁。結果薩拉丁趁著被兩面圍攻前,從容率軍撤走了。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城堡,才給了這位本應很英勇的騎士以安全感呢?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騎士堡卡拉克實景圖,其地勢十分險要,且能俯視周圍的地區

卡拉克是中世紀時期最重要的城堡之一,在十字軍到達敘利亞之前是一個庫爾德人的軍事據點。這一地區被十字軍控制後,卡拉克於1142年由時任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二世贈與醫院騎士團。隨後經過數十年的修補與加固,卡拉克成為雙層堡場的城堡,也即是目前看起來的樣子。進入13世紀後這座城堡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期,最多能容納2000名士兵,俯視並控制著周圍大量的土地。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卡拉克城堡的平面示意圖

在上面這張設計圖中,內圈深色部分為一期的基礎部分,大部分營房及功能性建築都在這一區域,這也是鮑德溫四世、蓋伊、薩拉丁對峙時實際存在的部分。而外部一圈顏色較淺的城牆是在這之後才修建的,內外城牆之間的空間狹窄且不平,因此也沒有營房等建築,主要還是用於防禦時的緩衝。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卡拉克城堡的復原立繪

從這張立體復原圖上來看,卡拉克城堡的一些特點也許更清晰一些。首先,與典型的石質主樓城堡(如羅切斯特和法萊斯)相比,騎士堡中很難指出哪一個塔樓是其主樓。內城牆上的幾座塔樓,並沒有某一座特別突出。也許靠近正門一側的三座塔樓,相對於一般外牆上的塔樓要大一些,但是它們也都不具有典型的主樓結構。這種同時存在數座介於主樓和外塔之間的塔樓設計,便是此類城堡的第一個特點。

而卡拉克城堡所體現的第二個特點,是塔樓在設計上顯得更加圓潤。建造時間較早的主樓式城堡,大多采用四角方形的設計。而卡拉克城堡的塔樓,則是一半一半的設計。並且有意思的是,其中圓弧形的部分,基本都是在靠近易受攻擊的正外側。至於面向陡坡等難以進攻的塔樓,有很多還是方形的結構。這其實很好的體現了圓弧形外牆的優勢,在遭到正面攻擊時,弧形結構更容易產生折射並減小對自身的衝擊。也就是說相較於平面外牆,圓弧形外牆往往能承受更多次攻擊,自然就能更好地保護內側的守軍。因此後來羅切斯特城堡在重建其主樓損毀的一角時,也放棄了方形的結構設計,而將其改成了圓弧形。

最後卡拉克城堡的其他一些特點,與前篇石質主樓城堡中提到的就沒有那麼大的區別了。比如說雙層同心堡場的佈局設計,再比如底端向外傾斜的城牆結構,這些在後建的主樓城堡中也有體現。綜合以上這些特徵,像卡拉克這樣沒有明確主樓、以多層城牆及其附帶的數座塔樓為主要防禦工事的城堡,又被稱作“幕牆城堡”。其名字中的“幕牆(curtain wall)”之意,便是指的各座塔樓間的城牆,彷彿像是柱子間的帷幔一樣將敵人擋在外面。

回到西歐這邊,幕牆城堡也逐漸取代主樓城堡,成為了最熱門的基礎設計風格。前篇的最後提到,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歸來的“獅心”理查,其新建的加亞爾城堡,就已經頗有幕牆城堡的樣子。不再巨大的城堡主樓、全部為圓形的城牆塔樓,都與亨利二世時期的城堡不太一樣。不過更為典型的幕牆城堡,還是要從更晚建造的新城堡上,才能看到更為明確的例子。

在《威爾士的諾曼入侵》系列的最後曾提到,英王“長腿”愛德華一世於1282年舉三路大軍攻入威爾士,格溫內斯阿伯弗勞王族的勒韋林和戴維茲兄弟相繼身亡,隨之威爾士地區徹底被英格蘭吞併。重新分配勢力範圍後,愛德華一世在北威爾士大興土木,新建了數座城堡以加強對新近征服地區的控制。如卡那封城堡、康威城堡和哈勒赫城堡,它們都沒有明確的主樓結構,而是採用了“幕牆”的設計。

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無疑要數作為威爾士治所的卡那封城堡了。前面提到過,卡那封與羅馬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在古羅馬時期便有一座軍營瑟宮提烏姆。後來在諾曼人第一次短期掌控北威爾士時,舊式的古羅馬軍營便被“丘頂-堡場”式城堡所取代。等到了愛德華一世的時期,英王投入了極大的人力和財力,由聖喬治的詹姆斯大師擔任石工長,負責設計並將卡那封城堡全面升級為石質城堡。雖然這座城堡前前後後建了幾十年,總花費超過了2W鎊,且城堡外勞工的營地甚至形成了有城牆保護的城鎮。但實際上它仍是個半成品,其中王室居住區的部分並沒有來得及、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動工。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以它為例,看一看幕牆城堡的大致面貌。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鷹塔側卡那封城堡全景

從上面這張照片中,我們很難指出城牆上究竟哪一座塔樓是其主樓。每一座塔樓都是近似的八邊形,並擁有橫紋相間的磚體。這樣的設計,與愛德華一世時期的其他城堡並不相同,反倒與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十分相近。再加上古羅馬皇帝馬格努斯 馬克西穆斯的傳說,更進一步加強了卡那封與羅馬間的聯絡。在不列顛人中古羅馬的影響一直很深,卡那封有意無意加強這方面的要素,肯定也有強化自身權威正統性的考慮。

回來具體看看城牆上的塔樓,雖然它們在規模上都比羅切斯特城堡的主樓要小,但是也都有著3層的塔高,並且地下還有一層地下室。也就是說,每一座塔樓都可以說是一座小型主樓。同時,在塔樓的頂端也有著各種工事。常規的城垛自不必說,塔樓上普遍還有很多進一步加高的箭樓,以提供更高的視野和攻擊位點。當然如果真要說的話,主要負責人所居住的“鷹塔”(因其頂端箭樓有鷹的裝飾),肯定是卡那封城堡塔樓中最重要的一座。鷹塔本身是城堡第一座完成的塔樓,在其內部有一個規格明顯更高的臥室,據估計曾經是威爾士首任政法官(justiciar)奧頓 德 格蘭德森(他的紋飾便是雄鷹)的居所。鷹塔頂端上的箭樓有三座,也是卡那封所有塔樓中最多的。而在鷹塔的底端地下室,還有一個與外界相連的水門,顯然是為了城堡一旦遭到圍攻,能經這裡從水路進出。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卡那封城堡西側鷹塔的外景

既然沒有一座明確的主樓,那麼卡那封城堡又是如何佈局的呢?如下圖所示,城堡本身坐南朝北,整體呈細長的梭形。在城堡的城牆上,總共有兩座大門,以及透過幕牆相連的7座塔樓。其中上面提到的鷹塔,位於城堡的最西角,城堡的常駐總管便居於此。同屬這一側的,還有舉辦典禮及飲宴的大廳,以及廚房等其他設施。也就是說,城堡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大部分都是在這一側進行的。而在城堡東側,原本的建設計劃是王室巡視北威爾士時駐紮的宮殿,但是其最終並沒有完工。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卡那封城堡平面示意圖

由於城堡內部的建築結構基本沒有保留下來,因此我們只關注城牆的部分。關於城牆的塔樓在前面已有提及,接下來我們就將目光轉向城牆的另一大結構,也就是城堡的城門。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卡那封城堡有兩個大門。其中北側以吊橋與旁邊城鎮相連的,是被稱作“國王之門(the King‘s Gate)”的正門。而東側直接通向城外的,則是被稱作“王后之門(the Queen‘s Gate)”的偏門。這兩座城門均採用了雙門樓複式城門的結構,但是實際上都沒有完工。按照原本的計劃,國王之門本應該有5道橡木門再加6道閘門,以及更多的門洞防禦工事。這樣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強化城門處的防禦,也是為了迎接貴賓時,城門一層層開啟以體現出非同一般的莊重感。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國王之門外景

至於另一座王后之門,是建在原有“丘頂-堡場”式城堡的舊土堤之上的,因此它比起地面來看要高出了很多。原本王后之門應該透過石階與外界相連,但是如今並沒有這樣的結構留存下來,所以它也就只能空懸於上並被護欄圍住。由於其特殊的位置,王后之門要比國王之門更加難以進攻,因此在防禦工事方面也略遜於正門。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懸於半空的王后之門

兩座城門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城牆上的一些細節。很明顯能注意到的是,卡那封城堡無論是城門上也好,城牆上也好,都有許多豎著的細縫。這樣的結構,實際是為了方便十字弓射擊的箭孔。在城堡南側朝外的城牆上,有著上下兩條通道,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這樣一個射擊孔。因此弓手們可以從城垛和城牆內同時進行攻擊。北側城牆的射擊孔結構更為複雜,是由三道細縫交匯而成的出口,使得守軍士兵能夠更好地調整射擊的角度。憑藉這樣多重的防禦工事,卡那封城堡又被譽為“中世紀射擊火力最強的城堡”。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多彈道射擊孔,能讓更多弓手對不同方向的敵人進行射擊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卡那封城堡及其附屬城鎮的復原圖。如下圖所示,城堡正門的外側,正對著卡那封新建的小鎮。而且在鎮子的周圍,也有一圈相對低矮很多的城牆保護。實際上這座小鎮,也是愛德華一世一併下令新修建的。它不僅是城堡數十年建築期間工人的居住地,也是英王要求新徵服的不列顛人前來交易和納稅之所。另一方面,卡那封城堡作為英格蘭王室在北威爾士的治所,其常備駐軍也是周邊城堡中最多的。按照愛德華一世時期的記載,城堡中常規有2名騎士、10名弩手、25名軍士以及3名工匠,總計40人駐守。綜合以上這些資訊,正能夠完整的體現出卡那封城堡具有軍事防禦、武裝駐守、顯貴居住及地區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卡那封城堡及附屬小鎮的中世紀時期復原模型

隨著卡那封這樣幕牆式城堡的流行,中世紀石質城堡再一次完成了升級,在面對圍攻時也又多了幾分底氣。而且到目前為止,軍事駐防也一直都是城堡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但是隨著一種新科技的使用,城堡的這一基本功能即將面臨重大挑戰。因此在下一篇、同時也是這一系列的最後一篇中,處於命運十字路口上的城堡,又將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呢?

五、後世發展

在前篇的最後我們提到,中世紀的城堡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自身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原本的核心主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城牆上並立的塔樓,以及越修越高的箭塔。對於弓弩一類的武器來說,高塔不僅能夠提供攻擊上的便利,在防禦上也更加難以被攻擊到。因此到中世紀晚期時,城堡普遍被修的高塔林立。

但是隨著火藥技術的傳入並迅速普及,城堡也不得不適應使用火器的潮流。不過與一些人印象中想的不同,城堡在遭到火器重創之前,實際自身首先將火器運用到了防衛上。一方面是因為早期火器十分笨重,無法由單人攜帶。而藉助城牆上的一些支架,能幫助單兵完成射擊操作。另一方面,由於工藝還不純熟,這種火器的造價也十分高昂,只有那些擁有城堡的大貴族才可能負擔得起。於是到了14世紀的尾聲,在一些城堡的城牆上,首先出現了專門用於防禦的小型火器。並且隨著這類小型火器逐漸代替了投擲類武器,一些傳統的結構設計,比如城牆上的堞口和垛口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到了15世紀,更大型的火器成為了攻城器械的常規選擇之一。與此前慣用的配重式拋石機相比,這種大型火器的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大。到了1450年後,大型火器如射石炮,已經基本成為了攻城的首選。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正是這種新式武器在面對傳統城牆時十分有效的證明。而為了面對這種新的威脅,城堡也在不斷升級。首先,城牆上的高塔由於目標太大,很容易被火炮命中。而且細長的塔樓本身也相對脆弱,很難承受重型火器的攻擊。因此在火炮被廣泛使用後,城堡很快放棄了高塔的設計,轉而將其改成和城牆的高度大致相同。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1460年的沙呂城堡,類似的高塔設計很快被火炮轟出了歷史舞臺

城堡為適應火炮的第二點改變,是其外牆被進一步加厚,以期減弱炮彈的威力。而對於那些歷史悠久的老城堡,由於一時難以改造,只能在城牆的內側堆上土堆來輔助吸收衝擊。另一方面為了更好的安置新的大型火器,老城堡在城牆外圍,也增加了新的掩體。如下圖所示法蘭西的哈姆城堡,便是其中的例子之一。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哈姆城堡的周圍,修建了十分複雜的防禦工事

到了1500年左右,有角的稜堡(bastion fort)開始在義大利地區流行開來,並建立了永久性的炮兵防禦堡壘。隨後透過進一步複合強化,又形成了更加難以攻破的星堡(star fort)。這種新型防禦工事,不僅採用了新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模式,武裝上使用的也是新型的武器,已經不能再用傳統上的城堡來定義了。而隨著稜堡和星堡的普及,城堡在軍事防禦上的作用,也將逐漸被這些新式的火炮堡壘所替代。不過關於稜堡和星堡的內容,已經超出了本系列的標題,故而這裡就不再多言。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星堡與稜堡的基本結構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梵蒂岡博物館星堡壁畫示意圖

話又說回來,當新型火炮堡壘逐漸登上歷史舞臺後,作為中世紀標誌之一的城堡就站在了自身命運的十字路口上。選擇轉型是必然的,但究竟是為了保持軍事防禦功能而向新型火炮堡壘靠攏,還是轉向去重點城堡的其他功能?前面提到了,一些城堡選擇了第一條道路,但是它們畢竟在最早的設計上與新的時代要求並不匹配,終究很難與專門為適配火炮特點的新式堡壘相匹敵。

因此更多的城堡選擇走向另一邊,即著重發展城堡的其他特性。在前面的篇章中提到過,城堡的軍事防禦和駐軍屬性,是其與帶圍牆城鎮的重要區別。但同時城堡也還擁有其功能屬性,比如供城堡主及其家庭的日常居住、進行地區統治以及身份象徵等。那麼當軍事屬性不再重要時,這些特徵就將進一步凸顯出來。很多城堡在外觀上變得更精緻,建築逐漸偏向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同時其內部也轉向巴洛克式的裝潢,使得城堡在居住上也變得更加舒適。

比如英國王室所擁有的溫莎城堡,就是個很好例子。這座城堡是“征服者”威廉在諾曼入侵後修建的,起初是一座典型的“丘頂-堡場”式的城堡,由中心小丘上的主樓和周圍的堡場組成。後來歷經亨利三世、愛德華三世時期的幾次擴建,溫莎城堡內建起了當時英格蘭最奢華的宮殿,並逐漸轉變為政事和外交活動的中心。其後溫莎堡又經過數次重建,並始終仍以奢華的巴洛克風格進行內飾。如今的溫莎堡,仍然在以其新的面貌,承擔著新的重則。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溫莎城堡航拍圖,除了兩側的宮殿,城堡中仍能看出很多中世紀時期的影子,比如中間高出地面的土丘,以及其上修建的圓形主樓

實際上城堡像這樣的轉變,在中世紀晚期時已經開始。而且引領該潮流的並不是那些大貴族,因為他們掌控的城堡普遍位於戰略要地,軍事職能不容忽視。但是對於一些新獲得城堡修建權的富有小貴族來說,他們並不一定需要防禦大軍的進攻。因此這些小貴族所修建城堡,更多是作為他們的居所使用。而且能從國王處獲得城堡的修建許可,這本身就是小貴族在該地區地位的象徵。像這樣私人居住為主要用途的城堡,或許稱作花園城堡或庭院城堡更合適一些。例如愛德華 達林格里奇爵士修建的博迪亞姆城堡,就是一座處於過渡階段上的城堡。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博迪亞姆城堡外觀

這座城堡建於14世紀晚期,但從外觀上來說,前面提到過的城堡典型特點,在博迪亞姆幾乎都有體現。前、後門的門樓,城牆上的塔樓,城牆上的垛口和堞口,這些石質城堡常規的防禦工事一應俱全。但同時也必須承認的是,博迪亞姆的防禦工事幾乎都是微縮版。例如城門處只有並不算厚重的木門,堞口與陷坑也完全是象徵性的。因此與其說這些工事是為了防備敵軍的進攻,到不若說是為了看起來氣派一些。

另一方面,博迪亞姆內的設定也完全考慮的是生活起居方面。城堡內的建築基本都是依外牆而建,中間則形成了類似天井的花園庭院,並有一條屏風通道穿過其中連線前後門。雖然如今沒剩下什麼完整的建築結構,但是透過對地基遺蹟的考察,發現了大量的壁爐和盥洗室,意味著其中大部分房間很可能都是客房。除了這些房間,大廳、廚房、儲藏室、私人小教堂等也佔了相當大的空間。總的來看,像博迪亞姆城堡這樣的設計,完全是為了方便主人在宴會後留宿賓客的。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幕牆城堡+後世完結篇)

博迪亞姆城堡平面圖

如果說博迪亞姆城堡還算具有中世紀城堡特徵的話,再後期的城堡就更加像是普通的大房子了。領主與貴族們居住其中,飲宴於此,只是很難再看到曾經的金戈鐵馬。不過就像古羅馬軍營隨著羅馬帝國的隕落而退出歷史舞臺,中世紀式的城堡終究會被時代所淘汰。但是城堡這一詞仍舊流傳了下來,並且始終寄託著一個時代的浪漫與想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