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童行學院的這篇文章,雖然寫的是大寶二寶之間的“手足之爭”,用於雙胞胎家庭同樣非常合適。面對兩個孩子每天停不下來的爭鬥,如果我們只是喊停壓根兒起不到任何作用,這篇文章帶領大家從手足之爭背後的原因入手,層層剖析,並且提出了幾個實戰性超強的解決之道。強烈推薦!

“趕緊穿衣服啊,網課要開始了!”離第一節課只差5分鐘,我從書房衝過來,一見哥哥還在床上賴著,老母親內心無比焦急。

此時,九點半的線上會議已在後臺候著,微信工作群“滴滴滴”的聲音響個不停,方案彙報稿還沒準備完。

“嗚嗚……媽媽媽媽,你去哪裡了?”隔壁房間傳來弟弟慘烈的呼喚聲。

沒錯,就這樣,在這個無比尋常的長假裡,我開啟了和“神獸”們共處的又一天。

不一會兒,又傳來兄弟倆的爭吵聲。2歲半的弟弟絲毫不甘示弱,兄弟倆你一句我一句。隨著咚的一聲重重著地聲,弟弟哇哇大哭傳遍了整個屋子。

“媽媽,我在上美術課,是他先動了我的筆……都畫成這樣了,我也不想要了,我討厭他……!”哥哥一個勁的嚷嚷大叫。

正在開線上會議的我,大腦頓時一片混沌狀態。

想必,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無數的家庭裡上演著。本來可以一人在家獨享萬千寵愛的弟弟卻時時面臨重重危機,原本該到校上學的哥哥卻要在家定時上網課、及時打卡交作業,早該到辦上班的媽媽卻要在家隨時應對各種各類呼喚。

一整天,孩子鬧哄哄,家長心慌慌。

那麼,在這個史上最長假期裡,為了讓家裡兩隻“神獸”和諧共處,作為一枚自詡好學型老母親,專程將如何解決手足相爭當做一個小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一些理論在養育與觀察過程中進行了實踐,頗有一些收穫與心得。

你瞭解你的孩子們嗎

孩子們天生對歸屬感有強烈的追求

孩子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在追求歸屬感,他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尋找在這個家裡的地位。

孩子透過觀察和一次次行為的試探,他逐漸得出一個結論:我嚎啕大哭時,媽媽會關注我;我大吼大叫時,媽媽會幫助我;我沉默不語時,媽媽會心疼我。然而,孩子們絲毫覺察不到他這樣做的動機和行為背後的動機。

《孩子·挑戰》作者魯道夫·德雷克斯寫道:孩子會不斷重複那些讓他感受到自身價值和歸屬感的行為,而放棄讓他感動不受關注和孤獨的行為。

在我家,哥哥早起賴床,非得我給他穿衣服;哥哥不再自己獨睡,總是要和我還有弟弟睡一張床;陪弟弟午睡時總是被哥哥故意打擾……弟弟看到我陪哥哥寫作業,也會時不時串門;在哥哥上網課時們,弟弟總是會忍不住湊過去;飯桌上,哥哥吃這個弟弟也吵著要吃,哪怕是平時弟弟根本不喜歡吃的……這些令我頭疼甚至有些惱怒的行為和場景,總是反覆上演。

其實,孩子們都是在說:媽媽,請關注我。而大人往往忽視這些,會認為孩子在故意挑事。

孩子是如何觀察和思考的

都說孩子是最好的觀察者,而對觀察到的事情卻不善於解釋。

正如此,我體會到:哥哥在觀察媽媽對待兩歲弟弟的各種行為中學到了,如果賴床不起媽媽就會來穿衣服,這就能證明媽媽是愛我的;做“惡作劇”故意吵醒正由媽媽陪伴入睡的弟弟,哥哥其實是希望能獲得媽媽的關注和愛;

弟弟在飯桌上觀察到,哥哥喜歡吃的菜我也要吃,才能證明在這個家裡我是有地位的,在觀察媽媽陪伴哥哥學習時,他感受到媽媽被哥哥搶走了,也希望自己像哥哥一樣有力量和專屬待遇,所以他才總是去激惹哥哥。

我還看到:當哥哥的作業被弟弟破壞,他透過大吼大叫來宣洩不滿情緒,他完全是在模仿大人生氣的樣子,用這種憤怒的方式試圖捍衛他作為哥哥的權威地位。

當弟弟破壞哥哥作業後,還能理直氣壯的和哥哥言語相擊時,他的那副姿態完全是依仗著平時爺爺奶奶對他“還不懂事”的包容,試圖在告訴哥哥他是老小,有人會保護他。

而哥哥卻努力想把自己變回一個嬰兒的樣子,一天和他獨處聊天時,他說:媽媽,人為什麼不能想長大就長大,想變小就變小啊,我也想變成2歲的樣子。哥哥黯然傷神的樣子讓人心疼,他看不到自己作為一個大孩子所擁有的超越2歲弟弟的能力。

我們能對孩子的行為下對錯的結論嗎?他們只是在生活的觀察中,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感時,形成了不當的信念,才會產生這樣的一些“不良行為”。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談論手足之爭的話題,不得不提及孩子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隨著“家庭星座”逐漸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會透過自己的方式進一步校正並確立自己所佔的位置。

我家弟弟出生之前,全家5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傾盡全心養育哥哥,哥哥在這個6人家庭星座中處於絕對的主星位置。弟弟來到這個大家庭,哥哥立刻意識到弟弟對自己的地位造成了威脅,他的確一直在採取某些行動來捍衛自己的地位,然而他自己其實並不曾意識到。而隨著弟弟在家庭生活的深入觀察和不斷試探,他也在努力佔領一席之地。

一如哥哥在平時都能獨睡,也能自己穿衣照顧自己,而現在和弟弟朝夕相處多日後,卻一反常態總是期望獲得媽媽更多的愛。

一如弟弟在飯桌上爭搶平時他根本不喜歡吃的牛羊肉,在哥哥學習時總是去打攪,弟弟內心裡對哥哥的進步和成長總是心存芥蒂的,他會想辦法追趕甚至超越。

就這樣,一種新的“家庭星座”形成,而在這個新的“家庭星座”中孩子們的行為模式,是由他們對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來決定。哥哥的想法是:我是老大,一切你得聽我的,按我說的做,我不准你獨自佔有媽媽。弟弟的想法是:我是老小,你得照顧我,我也想變強大,我要超越你。

每個孩子的行為都是在向另一個或其他孩子提出問題:我要如何應對他的行為呢?孩子們的決定,取決於他們怎麼詮釋自己的地位和其他孩子的表現。而這個私人邏輯,很多時候都是錯誤的,因為孩子往往不是一個很好的解釋者。

這時,需要我們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分析和決定。

手足之爭,爭的是什麼

我深深的感受到,手足相爭的核心,背後透露出的是孩子們內心世界最真實感受的寫照:

媽媽還愛我嗎?我是媽媽唯一愛著的人嗎?我被需要嗎?我有什麼特別嗎?我有能力嗎?我能讓弟弟妹妹服從我嗎?哥哥姐姐能做到(或得到)的,為什麼我不能做到(或得到)?

手足之爭,孩子們在爭寵、爭權、爭勢。

爭寵:父母的愛

隨著弟弟妹妹的到來,哥哥姐姐感受到極大的威脅,玩具、美食不能再獨自享受,與父母獨處的時間都會大打折扣。尤其在母親面前,孩子們更加容易爭風吃醋、爭相取寵。孩子們的不良行為試圖證明,他是媽媽唯一愛著的人,抑或是尋找他在媽媽眼裡同等重要的地位。手足爭父母的寵,爭的是一份安全感和歸屬感。

爭權:自我掌控權

多子女家庭養育中,父母們總是說,“小孩要聽大人的”、“大的要讓著小的”,哥哥姐姐形成的一種信念,“大的說了算,小的要服從於大的”,而弟弟妹妹卻形成了另外的一種信念,“我是最小的,你們都要讓著我,都要聽我的”。手足爭權,其實他們爭的是自我掌控權,都希望成為那個“我說了算”的人。

爭勢:自我力量感

在大多數多子女家庭中,手足之間都存在明顯的競爭現象。良性競爭會促進競爭者共同進步,彰顯合作的力量。而往往孩子們都會刺激對方朝相反的方向發展,孩子們會自動選擇放棄競爭中不佔優勢的領域或方向,而發展自己相對佔上風的其他方向。手足爭勢,其實是在找尋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以及自我發展的力量感。

手足之爭,這些我踩過的雷區

雷區1:哥哥姐姐應該讓著弟弟妹妹

“你看看你,每次都不知道讓著弟弟……”在家裡只要弟弟一哭,我的反射區立馬就讓我下意識的反應,準是哥哥欺負弟弟了。儘管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當手足戰爭發生時,難免惻隱之心會認為年齡小的孩子受到了欺負。

偏袒弱小,人之常情,而這往往會成為年幼者的隱蔽力量。在年幼的孩子尖叫哭鬧時,不要太快就認定他是受害者,因為也許這是他們無意識釋放的一種情感勒索或情感綁架。

雷區2:手足相處最完美模式是相安無事

自從家裡保姆離開後,家裡缺了一個得力助手,每天哥哥放學回來,兄弟倆都能鬧騰到半夜。我一時不知道如何帶好兄弟倆,所以將弟弟送到了爺爺奶奶家,兄弟倆儼然成了“週末兄弟”。我期待孩子們長大些自然和諧相處。

這樣的養育模式,會給孩子們帶來安全感嗎?安全感來自於孩子生活中長期以來相處的人,手足長期分開,他們可能感知到父母是不可信的、我是不值得信任的。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就會將這種感知推及外在世界,推及他人。其實,手足之間正是在不斷的爭吵與和好中建立愛的聯結。

雷區3:對待手足應該一碗水端平

“別爭了,一會兒再給你倆每人都買一個玩具去!”很多時候,面對兄弟倆爭吵玩具,我只能使出這招,一人一份。試圖希望一碗水端平,甚至幻想能有三頭六臂去滿足兄弟倆的所有需求。

很多專家說,多子女養育不要企圖做到公平,尤其是不要追求絕對的公平。一旦父母秉持“就想一碗水端平”去面對孩子們,他們的衝突只會讓自己內心更受挫。更多時候看上去滿足了一人各一杯酸奶,一人各買一個玩具,然而卻變相剝奪了兄弟姐妹之間原本可以培養的謙讓友愛合作等美德。

我們要關注每個孩子不同的感受,滿足他們被愛的需要。不要陷入形而上的公平對待,而是真正去體會覺察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與真正的需求,在“愛的滿足”層面上做到公平,而不是在物品的具體數量或種類上的公平。

雷區4:做手足之爭中的裁判官

“現在就是你的錯了,哥哥在這裡學習嗎,你跑過來湊什麼熱鬧啊,要畫畫到其他地方去啊……”以前經常斥責不懂事的弟弟,總覺得哥哥學習是第一位的,弟弟對哥哥造成不愉快就是不對的。可事實上呢,當我們越把自己做一個法官置身其中時,我們會發現事情變的更加複雜。

而手足之間情誼的發展,恰恰是在無數個爭吵衝突與和好中學會剋制、學會尊重、學會照顧,讓大或者幼小孩子學會“延遲滿足”,理解複雜的“欺負”與“被欺負”,體會“照顧”與“被照顧”的情感等概念。

該不該介入孩子們的“戰爭”

《遊戲力》一書中這樣寫著:“只有捲入爭端,孩子才能學習如何解決爭端;只有先被大家排斥,孩子才能學會如何加入集體遊戲;只有當玩伴中有意見不同者,甚至有恃強凌弱者時,孩子才能拓寬人際交往的策略;只有在遊戲中遭到拒絕,孩子才能學會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成人如果過早干預,這些學習的機會就喪失了。”

當然,當一個孩子一直被另一個孩子欺負,或者一直受到其他孩子們的排擠時,我們必須主動介入。因為被嚴重欺負的人是學不會解決衝突的。

何時介入孩子們的爭端,何時退後讓孩子們自己解決,這對父母來說,太需要智慧了。孩子需要從錯誤中學習,家長如果過早干預,會剝奪他們在面對衝突和解決衝突中學習成長的機會。家長們對於衝突的處理,其實就是為孩子們示範如何有效處理衝突。

那麼,什麼時候才是介入手足爭端的好時機呢?什麼地方才是妥善處理爭端的好地點呢?怎樣的方式才有利於培養孩子那些我們所期望的品格和道德呢?

面對手足之爭,我們無需主動介入,只需要:靜候著,睜大眼睛、張大耳朵。也就是說,當手足之爭的戰鼓敲響,我們要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但不是緊盯著。父母的關注可以用耳朵、嘴巴、鼻子甚至手勢表情,旁觀即可,不需要時時刻刻圍著孩子們,我們要相信天然的手足情誼。

然而,一旦旁觀到濃烈的火藥味,預測孩子們衝突會升級到對某一方不安全的處境,就需要現身介入衝突。不主動介入並不代表不聞不問,作為養育者我們要確保孩子們行為的安全,也要傳遞精神上的支援。比如,表明自己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大人是關心他們的,告訴孩子們“你們需要的話,隨時來找我”,表示家長並沒有置之不理,確保孩子們有足夠自我調停的機會。

那麼,具體該如何介入爭端呢?

我們要帶著尊重去聆聽、接納,分別聆聽孩子們口中的事實,擁抱孩子接納他當下的情緒,最後將處理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已從壞情緒中跳出來的孩子們,如果孩子們需要,大人可以適當參與和他們一起想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畢竟孩子們也需要從錯誤中學習。

面對手足之爭,授權比干涉更能讓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和力量感,無論是哥哥姐姐還是弟弟妹妹,在這種衝突處理中也能學會互相尊重、合作有愛、寬容友善。

如何對待手足之爭

我們養育多子女,是希望孩子們互相友愛、互相幫助、互相體諒、互相支援,希望孩子們在相處過程中學會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學會合作與貢獻、責任與尊重,懂得體貼與寬容,能善解人意、有同理心。

如何做一個智慧父母處理手足之爭,同時還有利於我們培養孩子們的長期目標,需要父母以解決問題為牽引,在介入其中時做好示範,從教會他們“好好說話”開始。

多用描述性的語言

描述性話語指的是不帶主觀色彩的、客觀地描述當時看到的情景。

有一次,我在廚房做飯,突然聽到弟弟在客廳哇哇大哭,接著傳來哥哥的吼叫聲。我努力剋制自己,豎起耳朵聽著客廳的動靜。後來弟弟先來“告狀”,哥哥隨後也來“申冤訴苦”。在孩子們哭訴過程中,我始終只是溫和的看著他們,用“嗯、哦”迴應著,幫助孩子們把“大腦蓋子”慢慢關上。等兄弟倆情緒平靜下來,我用描述性的話正式介入他們的爭吵。“我在廚房剛剛聽到弟弟哭了,現在看起來弟弟很傷心、你也很生氣。”“弟弟說,你推了他。” “哥哥說,他不希望在畫畫的時候被打擾。”傾聽孩子們的感受和需求,不評判、不貼標籤、不臆測, 這是介入手中之爭的第一步,也是需要堅持的最基本的原則。同時,我們只需描述那個當下我們聽到的、看到的。

多用啟發式提問

當孩子們也接納了父母的介入時,我們可以進行啟發式提問,問他們:這種情景,大家怎麼做能更好呢?

比如,“哥哥需要一個人安靜的畫畫,弟弟也想畫畫。這怎麼辦呢?”“都想要玩這個玩具,你們看,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你認為如何做,能提前避免發生類似事情呢?”

“啟發式提問”可以幫助孩子啟動他們的理智腦,讓孩子們對剛剛發生的事件以及造成的結果進行觀察、推理和判斷,發展孩子自主思考如何解決衝突的能力,培養責任感,也能營造出更具鼓勵性和尊重性的氛圍。

多用“我資訊”,少用“你資訊”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語言表達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你資訊”,另一種是“我資訊”。

你資訊——指自己對他人或其他事物加以評判、猜想、評價、判斷的資訊,容易給對方造成自尊的傷害,從而引起爭論、反抗、對峙等。

我資訊——指真實一致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經驗感受,不包括對他人的評價,是一種可以讓對方更清楚瞭解自我的表達方式,更容易喚起對方的同理心。

比如,當父母介入手足之爭時,我們可以說“我聽到你和弟弟剛剛在爭吵,後來弟弟在哭,你在大吼大叫”,這就是用“我資訊”的表達方式描述可觀事實,可以說“在我聽到弟弟哭、你吼叫時,我感到有些擔心,因為不知道你們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也是用“我資訊”來向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擔心;

而如果我們劈頭蓋臉的責罵哥哥或弟弟,“你是哥哥,就不能好好讓著他嘛”或者“你怎麼這麼不老實待著呢,哥哥在學習,你去打擾他是你不對”,再或者兩人一起訓斥,“你們就不能安安靜靜的相處一會嗎”。類似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們有什麼樣感受和想法呢,他們又會決定以後怎麼做呢?

孩子們會受到傷害,他們會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大些的孩子也許會對父母產生敵意,而小些的孩子可能會認為父母不重視他。原本他們是希望向父母需求幫助化解衝突,而父母這樣不妥善的示範恰恰會導致衝突的愈發升級。

所以,在介入手足之爭時,家長多用“我資訊”,儘量少用“你資訊”,才是為衝突中的孩子們做了最好的示範。

多說鼓勵的話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的話能為孩子們賦能,鼓勵的話能讓孩子們更自信。介入手足之爭時,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責,相信孩子們會更加願意進行愛的聯結。

我們可以說,“哥哥的畫栩栩如生,弟弟肯定很崇拜你呢,要是有空教弟弟畫一副他肯定會很感謝你”,還可以這樣說“如果繼續爭吵,誰都會心情不舒暢,這樣玩起來都很無趣吧。你們一定有辦法讓暴力消失。”去引導他們自己去解決衝突。

每個人都需要一隻裝滿的杯子,杯子裡裝的是愛的聯結。給予鼓勵,激發自信。孩子們在鼓勵中學會共同合作,而不再是斤斤計較。

多用幽默的語言

幽默的語言本身就是營造輕鬆氛圍的催化劑。在孩子們都還處於不好的情緒中,甚至都不願意繼續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合作時,採用遊戲的方式和幽默的語言,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比如,我們可以採用“實況報道”的遊戲(《遊戲力》一書中有具體介紹)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或者把自己扮演成“情緒檢測儀”說,“我看到一個快要爆炸的大氣球,小主人還在吹氣,經過我的測試如果再繼續吹5秒的話,大氣球馬上就要爆炸了……倒計時5、4、3……”等等。只要是我們用輕鬆的語調再帶上一絲快樂的傻氣,孩子們的衝突就會化為歡聲笑語。面對多子女養育的手足之爭帶來的育兒挑戰,作為父母,更加需要了解孩子們,在處理衝突與爭端時摒棄愛的偏見,走出傳統的養育誤區,教會他們好好說話,讓孩子們彼此建立愛的聯結,獲得合作、友愛、友善、包容的品德。

上面分享的這些都是非常有魔力的話術,親測十分有效。

讓我們教會孩子好好說話,一個孩子會更容易看見另一個孩子,而不再是比較;孩子們會學會相互鼓勵而不再是互相激惹;孩子們會也更加願意合作而不再是隱形競爭;孩子們將彼此更加信任和寬容以待。這不正是我們養育孩子的長期目標嗎?

加入雙胞胎萌芽記爸媽群

雙胞胎粑粑和雙胞胎麻麻們,熱烈歡迎大家積極地與我們聯絡,提出你們的困惑,也分享你們的經驗。目前,我們也建立了雙胞胎萌芽記的微信群。所有的雙胞胎父母都可以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雙胞胎萌芽記”微信群入群方式,

想要進入“雙胞胎萌芽記”微信群的父母,

請註明寶寶們的出生年份/您的座標城市,

➕叮噹媽媽的微信,獲取入群方式:

雙胞胎打架:面對每天100次雙胞胎紛爭,這些我踩過的“雷區”

雙胞胎打架:面對每天100次雙胞胎紛爭,這些我踩過的“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