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燈火闌珊vs燈火輝煌

【釋義】燈火闌珊:“闌珊”是指衰殘、將盡。“燈火闌珊”用來形容燈火行將熄滅之狀。

燈火輝煌:形容燈火的光輝十分燦爛奪目。

2.急公好義vs助人為樂

【釋義】急公好義:熱心於公益事業,側重指為公眾的利益付出。

助人為樂:喜歡幫助別人,側重指為某個具體的人而付出。

3.接踵摩肩vs摩頂放踵

【釋義】接踵摩肩:指肩碰著肩,腳碰著腳。形容人多擁擠。

摩頂放踵:指從頭到腳後跟都磨傷了,形容不怕勞苦,不顧惜身體。

【誤用】往日有些冷清的朝陽公園,今天不知道為什麼一下子熱鬧起來,遊人摩頂放踵,分外擁擠。

【糾錯】句中想表達人數眾多之意,而並非不怕勞苦之意,因此應該將“摩頂放踵”改為“接踵摩肩”。

4.牢不可破vs顛撲不破

【釋義】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毀,不可動搖。比喻異常堅固。

顛撲不破:無論怎樣摔打都不會破損。比喻理論正確,無法駁倒推翻。

【誤用】他在國際年會上提出的理論是經過多年研究論證得出的,可以稱得上牢不可破。

【糾錯】“牢不可破”不與理論搭配,而“顛撲不破”才正好表達句中的意思。

地理名詞(一)

【西河】秦、晉之間的一段黃河,古稱“西河”。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於西河外澠池。”《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雲:“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王安石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淮水東面。《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過秦論》:“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關中】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西域】漢以來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閩、粵等地,每個部落都有名稱,統稱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

【五嶽】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夢遊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嶽掩赤城。”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張衡傳》:“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隋唐以後簡稱“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都】東漢的三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宛(今河南南陽)。唐代的三都指東都洛陽、北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和京都長安。

【兩都】漢代指長安、洛陽。又叫“兩京”。